<p class="ql-block">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的吸引力法则,并不是说你想要什么,什么就从天而降了。你什么都不做,天天躺在家里想着我要一百万,然后一百万就从天而降了,这也是不符合逻辑和宇宙规律的。宇宙还是很客观的,除了要具备形而上的进取心,还要有形而下的脚踏实地——那就是我们这篇文章中所要讲的客观规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是什么?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们只能在客观条件里,去符合客观条件建设和等待新的客观条件。如果客观条件不具备,主观想再多都多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无定法,存在决定意识。不要总想我要什么,而是要想现在的客观条件只能创造什么。先接受这一切,再逐步测试和突破新的客观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客观现实,无法满足我的主观愿望。而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先以客观条件,来设定我的主观愿望,再根据建设出来的新的客观条件,拉高我的主观愿望。但大多数人往往是,主观愿望要10000,客观现实积累的条件却只有0.000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理想是错的,只有理想也是错的,符合现实情况的理想才是对的。而大部分人的问题,要么是没有理想完全行尸走肉,要么过度理想完全脱离实际,也就是空想,简称幼稚。包括追求精神世界的修行也是一样,没有精神追求是错的,但脱离现实的只有精神追求就错的更加离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符合现实情况地去追求精神世界。这不是说不虔诚、或者说太现实,而是因为物质和现实本就是支撑追求精神和理想的基础,因为我们先要有肉身的生存,才能有精神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道即顺序。先穿袜子,再穿鞋,你就会很舒服;如果先穿鞋,后穿袜子,你就会很难受。一张纸巾,先擦脸,再擦脚,再擦鞋,就都能擦干净;如果先擦鞋,再擦脚,再擦脸,就只会越擦越脏。人生的核心在于顺序,按天道运行的顺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悟天道,是一切的第一步,没有这个第一步,做什么最后都是失败,都是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万卷书,方知学海无涯;行万里路,才能见天地之广阔。我们必须要依赖于实践的行动,来不断去纠正我们的错误认知。只有你的思想,达到了所预期的结果时,这个时候,你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你想真正的拿到预期的结果,必须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的规律完全一致,这样才能做到你想要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你的主观思想和客观规律有一点不合,一定会在实践中失败。我们经过失败后,才能从失败中取得教训,会不断纠正自己的思想,然后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和物质的客观规律合一,我们就能拿到结果,就可以把失败转化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一思考,就容易自我设限。很多事只有做了才知道。很多事我们真正做了之后会发现跟我们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所以与其在那里焦虑胡思乱想、患得患失,不如马上行动,一切想法和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做了才有结果,行了才有知,实践出真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只有用行动刺激思考,用思考改良行动,这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在行动中产生的思考,不仅质量高、数量多,意外惊喜也超级多。很多想法,很多灵感,很多总结,如果不是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一点,是那些不愿意行动、不愿意实践的人,永远不能理解的事情。</p> 客观自信 <p class="ql-block">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客观自信,这种客观自信大多来自于成功经历的积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个比方,一个水杯放在桌子上,我们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把它拿起来,因为我们已经无数次地拿起过了与它类似的物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到紧张、不安、压力都是一种情况——面临着一种没有把握的挑战。这个挑战以前遇到过,但是最后可耻的失败了,也有可能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面对类似挑战时,我们当然会没有自信。因为这就好像跳高,我们原来只能跃过2米的高度,现在高度一下到了4米,即便我们有跃过4米的能力,但面对如此挑战时,难免也会没有自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要提高我们的客观自信,需要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这种客观自信的积累,还需要满足另外一个条件——做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是个喜欢装腔的人,那么你始终是一个不肯接纳自己的人,你要坦诚的面对真实的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高客观自信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各种生存技能、自强不息的过程;接纳自己的过程就是直面自己的内心、厚德载物的过程。</p> 实事求是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辟的概括,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单地说,实事求是就是从自身及客观实际出发,找到事物的必然规律,并根据这个必然规律设计行为流程,让行为流程与规律匹配,顺势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实事求是,使得我们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短短40多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坚持 【测试→ 失败→ 学习→ 改进→ 再来一次】的实践循环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测试:</p><p class="ql-block">规律就如54张扑克的大王,想要摸出大王,就得想办法多摸几次。有人摸第一张就成,有人摸最后一张才成,但只要次数够多,就早晚能够成功。因此,测试的关键是控制成本,小成本试错,绝不可赌博性地孤注一掷,否则一旦失败将不再具有【再来一次】的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②失败:无失败,不成功。被击倒之后,面对失败,不要着急站起来,一定要先搞清楚几个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会被击倒?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情教会了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呢?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呢?我怎么样才能够获得我所不知道的呢?我重新改进的计划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③学习:先说结论:学习=20%学(提升思维认知)+80%习(内化技能能力)。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往往认为 【学习=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此,韩寒说: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听道理】停留于【学】的层面,而 【过一生】则属于 【习】的层面。吃猪肉不是为了长猪肉,而是为了长人肉。</p><p class="ql-block">学而时习之,习很重要,习很重要,习很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④改进:</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改错。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如果我们不曾失败,就不会发现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也就失去了进步和成长的机会。当我们善于以他人为镜,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反观自省,反思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我们就能成长为比原来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⑤再来一次:</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失败了一次就一蹶不振,有的人失败了无数次仍愈挫反强,这背后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逆商能力。逆商和一个人的心性有关,心性的磨炼取决于这个人的经历,经历越多心性越强大,一个人就越沉稳,越平静,遇事就越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波澜不惊。逆商能力的培养,可以靠后天的努力习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测试,失败,学习,改进,再来一次这5个循环步骤,区分着世界上的4种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⑴失败者:</p><p class="ql-block">失败者的行为路径是 【测试→ 失败→ 放弃】。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一顿操作猛如虎,遇到挑战就歇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失败者有一个致命的错误认知:失败=失败者。失败只是探寻规律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不是结果,如果你还没有放弃,那么你就还没有失败。如果你失败了一次就轻言放弃了,那你就是失败者,失败者才是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⑵愚蠢的“勇士”:</p><p class="ql-block">愚蠢的“勇士”行为路径是【测试→ 失败→ 再来一次】。愚蠢的勇士比失败者多走了一步,我们称他为“勇士”,但给他打了一个引号。他们从测试,到经历失败,然后漏掉了【学习】和【改进】,直接重新开始。第二次又是一样,又开始测试。事实上,愚蠢的 “勇士”只是重复跳到了类似的坑里面,却不去思考为什么。没有学习,没有改进,然后就这样重新开始了。一个人思维模式没有改变,即使经历100次失败,第101次的结果往往也还是失败。所以我们给他打个双引号,因为他勇敢的背后也体现了他的愚蠢,第二种人的结局自然也是失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⑶小成者:</p><p class="ql-block">小成者能够完整地完成整个【学习→ 测试→ 失败→ 改进→ 再来一次】的循环系统,终有小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⑷大成者:</p><p class="ql-block">而大成者是这个社会上最牛逼的成功者、顶尖的人,相比小成者,他们有两点不同:一是他的行为路径加了一个永远:【学习→ 测试→ 失败→ 改进→ 再来一次→ 永远】。他们永远在学习,永远在测试,永远在经历失败,永远在改进,永远在重新开始。他们比普通人测试得更多,失败的次数更多,学习的知识更多,改进,重新开始的次数更多;二是他们行为路径更加多维:不仅在工作的维度当中,还会在生活、健康、生命等多个维度践行这一套实事求是循环系统。</p> 知行合一 <p class="ql-block">所谓知行合一是指,知道和行动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做到了,那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只是感觉知道了道理,却做不到,这个就不算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行重于思,更重于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