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16地下核工厂!</p><p class="ql-block">816是一个代号,曾经是绝密工程!</p><p class="ql-block">初听这名字,一份肃然起敬的感觉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应该是一处曾为国家核事业汗马功劳之地,应该是一处为共和国谱写历史之地!</p> <p class="ql-block">好奇心驱使我很想了解了解这半个世纪以前尖端而又神秘科技之地!</p> <p class="ql-block">然而,当听导游介绍其来龙去脉之后,我的心顿时五味杂存,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怀着一种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参观完后,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跃出,于是以此作为标题。</p> <p class="ql-block">导游解说更直白----1966年国际形势恶化,毛主席认为国家必须拥有核武器才能应对,于是就在重庆涪陵白涛镇这里的山坡下修建一个能掩人耳目的地下核原料厂,作为甘肃404核工厂的备胎。当时为了保密,此地在地图上都隐去了。而到了1984年,国际形势缓和,再加上侦察技术的进步,山洞的隐蔽已经是掩耳盗铃,于是这个基本完成百分之八十五的地下核工厂就宣告停建了,一直到现在作为一个解密基地,只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红色旅游基地!</p> <p class="ql-block">百度查看:1966年由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该工程打山洞用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三峡工程建设的投资。先后投入6万多人参与建设,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p> <p class="ql-block">不由得非常唏嘘----六万工人,在当时艰苦条件下,隐姓埋名,没有机械操作,硬是用原始的锤子铁锹等,掏空了一座山,挖出了如此庞大的一个山洞,又在此地设计出各种可以制造核武原料的结构,然而历时18年,却没能发挥其作用,成了一个类似烂尾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入洞口,为了衬托参观气氛,用了时光隧道般的灯带</p> <p class="ql-block">别以为又是时光隧道,这是取水管道,它的尽头就是乌江-----涪陵就位于乌江和长江的交汇处。</p><p class="ql-block">因核原料制造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必须要有大量冷却水,而此处乌江水满足了该条件。</p> <p class="ql-block">这是取水管道参观段的延伸部分,贴着玻璃可以看到当时的原模原样。</p> <p class="ql-block">这些简洁的介绍,稍微让我们能感受当时曾经的轰轰烈烈!</p> <p class="ql-block">这是不多见的一处没有拆除仪器的地方,据说这些个精密仪表盘都是价值连城,墙壁上涂的都是钛合金材料。</p> <p class="ql-block">在高湿度的环境下,历时30年,不长一点绣斑!</p> <p class="ql-block">我用手指触摸仪表盘,就当对话了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已经无法想象这些口号的力量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地方原本都有安装着制造核武原料的设备。而现如今都只留下一堵堵水泥墙,使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它是如何与那威力无比国之大器闻风丧胆的核原料有关。尽管讲解员指这指那地解说,可真是云里雾里!</p> <p class="ql-block">迷宫一样的主道和支道,以及上上下下的楼梯盘旋和连接着各车间和部门,错综复杂不是我这文科生能厘清的。</p> <p class="ql-block">回首历史,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如结束语中所说-----“享受着和平之下的美好生活时,请不要忘记,在这繁荣的背后,有着几代人几乎忘我的牺牲。”</p> <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这弃用的核原料厂,不正是我们祖国强大,国泰民安的缩影吗?</p><p class="ql-block">我心释然了!</p> <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都是参观时拍的,因拍照技术和灯光等限制,模糊不清。于是又百度了一下,复制几张当时照片作为补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