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征集、编纂《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之前,我和素林素昧平生,即使我在四中读书、教书以及在许堡公社工作的几年里也曾未见过她,直到她担负起了主编《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一书的任务,特别是读了她在《青涩的记忆》《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中的20篇作品后,我才对她有了了解。而这了解,一开始就让我刻骨铭心,就像认识了她多少年。她的作品,写人叙事,信手拈来,辞清语丽,情真意切,深深地打动了我。读着她的作品,我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拍案叫绝,时而在心底里涌动着一股勇往直前的热流,时而又勾起我对往事的漫漫回忆,时而还多了一份从没有过的人生感悟……情随文牵,心随文走,或悲或痛或喜或忧,恰似一瓣瓣心香,沁人心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用爱阐释亲情师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纵观素林的作品,当数亲情师情类的为最多。有记录父母养育之恩和儿女感恩父母的《天地母亲》《母亲,你在哪里?》《我与母亲的合影》《父爱无言》《挽留》;有追忆她难以释怀的已故二姨、奶奶、姥爷的《子欲孝亲不待》;有感念老师的《点点滴滴都是情》《我生命中永恒了的‘印记’》《与其感叹,不如珍惜》等。应该这样说,但凡在日常生活中有恩与她的人和事,她都饱含情爱,不惜重墨,以此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报答生者的滴水恩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就是我的天,她就是我的地”,这是一个女儿对生她养她的母亲最深情的表达。为了这片“天地”,素林倾尽所爱,不惜放弃自己的学业,来换取哪怕是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天的“激灵”。那时,她年轻的母亲体弱多病,特别是她上高中以后,母亲的病竟发展到时不时的要住医院治疗。素林作为家中长女,主动请求,说服父母,毅然决然地丢下书本,告别课堂,请长假到医院陪护母亲。为了给母亲看病,增加一点儿收入,她还去学校的食堂打工,一打就是两个月。高中,是一个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素林因为母亲生病,就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她却说:“妈一辈子只有一个,学今年不上以后还可以继续上。”高中毕业,她没有考上大学,但她永不言悔。她对母亲的爱,在母亲去世三四十年后写的三篇关于母亲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我与母亲的合影》一文,记叙了母亲临终前和去世后,儿女亲人们那悲伤欲绝的时刻。她不能凭借着那张在地震中丢失的唯一的一张合影照——全家福忆起和母亲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她就把镌刻在她记忆的“影像库”里的和母亲“灵与魂的契合”视为与母亲的“合影”,并以此展开对母亲的追忆。读过这篇作品的人,没有谁不被文中充溢着的悲痛而震颤和流泪。郭晋卿(四中·六班)在美评中写道:“素林,你的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母亲95岁时才离开我们,可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母亲陪伴我们走过的幸福时光以及她给予我们的浓浓的爱时,强烈的思母之情还总会让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你那么小就痛失母亲,实属人生之不幸!”牛步廷(四中·一班)在美评中说:“素林,你对母亲的追忆与思念,字字血,声声泪,感天动地。”曾任四中教师的萧英昌说:“古人说,动人心者莫过于情。素林的作品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揪心的故事,怎能让我看得泪眼婆娑?”素林在《母亲,你在哪里?》的结尾写道:“母亲,你可曾感受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痛楚?你可曾晓得一个人不管他年龄几何,不管他身处何方,不管他的居所多么豪华,但他真正意义上的家却只有一个:一个有母亲的地方!”现在,“母亲,我仰头问苍天:你——在——哪——里?”这哪是对母亲撕心裂肺的哭诉追寻,这分明是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女儿从心灵深处对母亲发出的爱的呐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是她的“天地”,父亲就是她的“世界”。素林在《父爱无言》《挽留》等作品中深情地抒发了对健在的父亲的爱。有一年,素林的小妹妹在北京住院做手术,父亲从大同赶到北京去陪护。他在陪护小女儿的同时,还惦记着家里身患癌症多年的素林的继母。父亲经常满脸愁云,长吁短叹,以泪洗面。可父亲又不好意思对也来北京陪护小妹的素林说出让她继续陪护小妹到出院,自己回同照顾她继母的想法。细心的素林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以后,主动提出了自己留下来陪护小妹到出院并把她送回朔州后自己再回邢台。父亲听后,双眼含着泪水,抽泣着说:“这就好,这我就放心了!”在父亲遇到困境、为难之时,素林总是善解人意,急父亲所急,想父亲所想,并把一切安排得十分妥当。父亲60多岁时,素林的继母又去世了,这让父亲雪上加霜,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精神打击。这以后,素林深感生活工作在千里之外的她,一年难得和父亲见上一面,觉得自己亏欠父亲的太多,她要极尽所能,尽一个长女的孝道。当她听说父亲要来邢台在她家住一段时间时,她考虑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父亲如果睡软床可能会加重他的病情。在父亲到来之前,她就为父亲准备了一张硬板床。为了便于喜欢看电视的父亲躺在床上就可以看电视,她就把硬板床放在电视柜与茶几之间,茶几上摆满了父亲用得着和喜欢吃的东西。父亲住在她家的那些日子,她不再每天去搞居室卫生,以避免父亲因她收拾房间而有其它想法;不去参加与朋友间的任何应酬与聚会,下班之后尽量提前回家,以减少她不在家时父亲的孤寂。她还给父亲变着花样做他喜欢吃的花生米、炖猪蹄、白豆腐和黄糕……当父亲想要回老家时,她从开始的不理解变为理解,“高高兴兴地打发父亲‘打道回府’”。所有这些无不浸透着她对父亲的孝与爱。她爱父如爱子,把老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把一腔情爱倾注在父亲身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素林在深情地记叙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自己思念、报答父母的同时,也没忘记对其他亲人的感恩与思念的撰写。她在《子欲孝亲不待》一文中,记叙了二姨、奶奶和姥爷生前对她的爱和因她路远、事儿多没能在他们临终前回老家看望他们而深深自责。“莫等亲人归西去,烛泪涟涟枉空流”。素林文中的这两句诗,警醒着年轻的一代和活着的我们,孝敬父母,善待亲人,时不我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素林引用古训表达自己尊爱老师的一句话。《点点滴滴都是情》等3篇作品诠释了她与老师浓浓的师生情谊。张金是她初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她的影响最大。她在作品中能把张老师30多年前对学生之爱的一件件往事如数家珍地讲出来,这不仅仅是她记忆的深刻,更是师生情深的表现。她清楚地记得,张老师让每个学生备了一个语言积累本和誊清本。语文积累本用来记录学生平时收集到的一些好句子,誊清本用来誊写修改后的作文;她记得,张老师经常把搜集来的一些范文和他写的具有指导性的作文刻版、油印,装订成册分发给学生,让其学习和借鉴;她记得,张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在作文或作业中不出现和少出现错别字,拟定了一个“潜规则”:作业或作文每页不得有3处错别字(含标点符号和涂改的字)。凡是触及到此底线的,不管作业量有多大,一律重做。有的学生“屡教不改”,张老师毫不留情,会把作业本或作文本撕得粉碎;她记得,张老师批改作业不仅精批细改,更注重“面批”——和学生面对面的批改。“素林是我心中最牵挂的学生”,这是张老师曾经不止一次说过的话。素林刚上初中,张老师让她担任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和文艺委员。班里搞文艺活动,张老师让她独挡一面,从节目的编排、节目的主持,参加文艺活动的人员选定,都要征求她的意见。毕业典礼上,张老师力推她代表全体毕业生上台发言,为她赢得一次锻炼机会。张老师严而有方的教学,对她的“偏爱”、培育,给素林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素林也都记得。许堡二李(李孝忠)老师已去世多年,但素林从没忘记他。二李老师教她画画,经常对她给予表扬鼓励,这对她以后在绘画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二李老师吸收她为学校文艺队队员,让她表演节目,频频给她“露脸”的机会。所有这些“印记”,“已永恒在我的生命里”。还有赵成老师,在她上高中时是代她数学课的班主任老师。开始,赵老师让她当了班长,一个学期下来,由于她的“家事”太多,经常请假,影响了班里的工作,又被赵老师给撤换了。对此,她没有埋怨,只说“赵老师恨铁不成钢”。几年前,赵老师因病离开了人世,她因琐事没有回老家去看望,没有见赵老师最后一面,对此她深感懊悔,因而她写下了《与其感叹,不如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是这样,素林在其作品中,讲述着一个个爱的故事。用她的真情阐释着对父母、亲人、老师的爱。她的爱,像大海中的朵朵浪花,像夜空中的颗颗明星,像雨后的一抹彩虹,像寒冬过后的一缕春风,激荡着、照耀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跳跃在笔尖下的文字魅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觉得,素林的作品不属于文学创作,它是写实记事的,说是记叙文也罢,亦或是散文也未尝不可,或二者兼而有之。她的作品为什么那么动人心魄、具有那么大的感染力?在此,我不说她有多么强的文学创作能力,我只想谈谈她的写作技巧。读了素林的所有作品后,我反复斟酌,觉得在写作技巧上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的特色,即真实的人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描写,精准优美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也许,素林在写每一篇作品时,并没有去刻意追求这些写作特色,甚至连她自己在下笔时都不知道运用了这些写作技巧,但是这些写作特色在她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实的人物描写。作品中的人物是否真实,不仅是决定有无魅力的关键,也是决定作品成功和失败的关键。素林写她的父亲牛步禄老师,说他是四中的“万能老师”,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她在文中所引用的她父亲曾教过的几位学生们的话,那是对牛老师最真实的评价和对“万能老师”最好的佐证。现供职于加拿大的科学家刘旺在文中讲述道:“当年牛步禄老师任我们12班的机电课老师,由于教学条件差,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但睿智的牛老师从大队里找来废旧电线、水泵、电机作为教学器材,而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本电路、磁场和电机工作原理,到电机和水泵的拆卸、安装和简单维修,自编自导,硬是把教学搞起来,而且搞得有声有色、效果极佳……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科研生涯的影响是深远的。”同为12班的学生,现为中学一级教师的白钰,有着多重身份的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等职的14班学子李元文,曾为山西省评标专家库专家组成员的高级工程师、20班的学生李元宏等同学都在文中记述了牛老师师德高尚、乐岗敬业,是一个“万能”的全科老师。数学、物理、生物、音乐等哪科需要代哪科,而且科科自学自通,极具专业性。1977年3月底,我从部队退伍后到四中代课兼任14班班主任老师,算作和牛老师做过短暂的“同事”,我亲眼目睹了牛老师的“万能”,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就连郭孝先老校长、和牛老师共过事的郭佃元等诸多老师对他的赞许也离不开“万能”二字。在《父亲的‘艺术世界’》一文中,素林写她的父亲不仅是教学上的能手,又是学校和学校所在地文艺活动的领头人,他吹、拉、弹、唱、谱曲、编排样样娴熟。他走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这也是“连坊近短”“乡里乡亲”公认的事实。牛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工作于养老洼、上庄、许堡和县城,他几乎没有间断过为他所在学校的村子编排节目。许堡村已故的原村主任张玉福曾说过:逢年过节,许堡村“闹红火”,演节目,如没有牛步禄的参与,那就“瞎火啦”、“没闹啦”。牛老师不管为哪个村子编排节目,从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律义务奉献。素林在文中记述了这么一件事:那年暑假,牛老师托熟人经过九梁洼林场领导点头同意,砍了一大摞树枝,准备为家里过冬取暖。哪成想,不久后许堡村新上任的大队书记,带着一班人马,挨家挨户地没收不去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却私自到林场去砍伐树枝的社员们家里的树枝时,把牛老师家的树枝也没收了。按理说,牛老师是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他不在这个大队书记行使其权力的范围之列,也不存在影响生产队劳动这一说。但是,这个书记不分青红皂白,亲自指挥手下的随从,把牛老师家的树枝全部拉走。也就在那年腊月,这个书记又若无其事地来到牛老师家请他继续给村里编排节目。尽管从这个书记一踏进牛老师家门槛那刻起,牛老师就没有给他好脸色,但最后,牛老师还是答应了这个书记的请求。这一方面体现了牛老师一向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的处世原则,另一方面,也说明牛老师心里装着村里的乡亲们,为了给乡亲们送去节日的欢乐而忍“怒”克已,不计前嫌。勿庸置疑,这样的描述是真实可信的。素林在另一篇作品中还写到:有一年父亲从大同去她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家里“做客”,她想着让父亲长期在这里住下去。但尽管她好吃好喝好招待,刚住了半个月,父亲就开始耐不住了,他一心寻思着赶快回老家,并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再不回去,我可能就会憋出病啦”。她虽然极尽了自己的“孝道”,但父亲终究“不顾”她的“孝”,不顾她的“情”,执意谋划着快快回老家的“打算”,说出令她“不想听”的乡间“俗语”,甚至以“憋出病”来“相要挟”。素林把一个故土难离、思乡心切的父亲“活脱脱”地跃然于纸上,再现了和她父亲一样的不少老年人不愿在儿女家久呆的“通病”。这样的人物描写,同样是真实可信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素林在她的作品中,也真实地记述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从小体弱多病,但生性要强。与父亲结婚后,把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家,经营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母亲能把大人们穿旧了的衣服,给孩子们翻新成一件件合体的“新衣裳”;母亲粗粮细做,不断地换着花样给家里人做成可口的美食,就是一盘咸菜,也要切成细丝,再用有限的调料拌好,做到秀色可餐;逢年过节,母亲都要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去做一些好吃的,以提高生活的品味;母亲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孩子们,让他们长见识,守规矩,学本领;母亲喜欢读书,即使卧病在床,也是以书为伴,并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悟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母亲乐于助人,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温暖的手……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她去拜访养老洼村的老邻居时,邻居讲了许多母亲乐善好施的事例。有一年春节前,母亲看见邻居家一贫如洗,十分寒酸,就把自己家仅有的三个粉坨子都分给了邻居……素林就是这样,用她的笔,把母亲生前的件件往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还原母亲短暂的人生。读着她对母亲的描述,一个平凡的母亲形象顿时在我们心中高大了起来,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可亲可信可敬的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其他人物的描写,素林也没有丝毫的“做作”,“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让读者“品味”。如写她的二姨:就像“大救星”一样,一到她家就把她“替”下来,忙着缝衣做被、干家务,让她获得了“解放”;写她的奶奶在病重期间想她、念她、怨她的情景——小的时候叫她的乳名,长大后叫她的大名的奶奶,一听见床边有走动的脚步声,就问:“是邢台的回来啦?”奶奶是那么想念她,却看不见她,于是奶奶对她心生怨气,怨她到连她的名字都不想叫出来了,只用“邢台”这两个字来替代。写她的姥爷,由于历史问题,不仅早年和她姥姥分道扬镳,还被遣送回老家接受劳动改造,一直独身到去世。每当姥爷得知素林要来看她时,先是早早地把猪肉熬好,再到豆腐坊把油皮和豆腐干买回家,然后背操着手站在村口等她。她在姥爷家不到临走之前从来不敢对姥爷提准备什么时候走的话,生怕姥爷难过。直到临走时才不得不说。姥爷得知她要走了,便会不停地“长吁短叹”,絮絮不止地问“你不能再给姥爷多住几天吗?”“唉,这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着!”临别时,姥爷总要送她到村口,“直到看不到她的身影才会抹着眼泪恋恋不舍地转身回去……”素林作品中描写的人物都有各自的身世,各有各的个性,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有血有肉,自然、真实,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总能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就是真实的人物描写所赋予它的生命力。真实,是素林作品的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素林在其作品中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父爱无言》一文中,素林写到她的母亲在结婚前和结婚后,特别是在生了他们姊妹四个以后,身体就每况愈下。“我们姊妹几个小时候放了学一进自家的院子,都会下意识地先瞅瞅窑顶上的烟囱。如果烟囱冒烟,那证明今天母亲没病倒,她正在给我们做饭;如果没冒烟,那说明母亲又病倒了。”烟囱冒烟不冒烟,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象,但素林却抓住这一细节加以描写,把烟囱冒不冒烟与母亲生没生病联系在一起,说明母亲的病对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有多大,看得人心里酸酸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盼年》一文中,素林写到年三十晚上,大人按人头给他们分得一份糖块、瓜子、红枣、柿饼子等干果,他们都轻易舍不得吃,“经常是装在口袋的糖块的糖纸已经磨破了,甚至是融化了的糖块和糖纸已粘在一起,但糖块还是一个不少的留在了口袋里”,“那时候总觉得把手伸进口袋里摸一摸那几块糖,就像摸到了偶尔装在衣兜里‘叮咚’作响的那几个一、二分钱的钢镚,那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和满足”。“糖块”这一细节描写,典型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拮据但又比较容易满足的心理特征,只要是60岁以上的人,读到此处,都会感同身受,勾起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母亲,你在哪里?》一文中,素林写到当兵的舅舅从贵阳给她母亲买回一块价值50元的“钟山”牌手表,母亲“兴奋不已”,“时不时地撩起衣袖仔细端详”;托表姐夫走后门买来一台“太湖”牌缝纫机,母亲“开心到半夜醒来时还要下地去一遍一遍地摸摸它”;父亲买回一辆“红旗”牌自行车,母亲“左转转,右看看”,如获至宝,珍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些细节描写,把从小吃苦受累的母亲,面对当时生活开始慢慢好起来时的那种“喜悦”、“兴奋”、“幸福”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后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与母亲的合影》,是素林运用细节描写最多的一篇。母亲在去世前的一天早晨,素林“在医院的洗漱间刷牙时,牙刷刚伸到盛了水的杯子中蘸上水,就拦腰齐刷刷地折断了”。这让她的心中“隐约地感觉到了不祥的预兆。”牙刷突然折断,有说不明的原因,纯属偶然,素林这样写也并不是“迷信”所然,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她时刻担忧久病的母亲忽然撒手人寰的恐惧心理。这样的细节描写,给母亲的离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悲情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1年农历6月初一上午,村里的高音喇叭里正在播放的歌唱家郭颂的《乌苏里船歌》突然停止了,继而传出了素林母亲在医院病逝的噩耗。素林写到:“母亲去世的头几年,一听到那首歌,我就像再一次经历万箭穿心”。素林的母亲去世从医院拉回家时,同时还带回了母亲还没来得及吃的稀罕美食——她表姐给母亲包的精粉面羊肉馅饺子。“那些被挤压得变了形、半张半合着口的毛了边的饺子,像极了家乡独特的风味小吃烧麦。就因那些饺子和烧麦的酷似,以后的我特别排斥烧麦!一看到烧麦,就会联想到死亡”。我们知道,郭颂的那首“歌”,大家耳熟能详,的确好听。“烧麦”这一美食无人不晓,北方人都爱吃。但对素林来说,由于它们与母亲的离世扯上了“关系”,因而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和难以释怀的创伤。让她触景生情,不堪回首。所以,她不想听那“歌”,不想见那“烧麦”。这两个细节描写,把素林心中的痛刻画得细致入微,读来令人心酸,悲悯之情油然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9岁的父亲,在带着已没了生命的妻子回家的路上,断断续续地哭了一路,他把自己的痛哭诉给了妻子。回家后,在年幼的孩子们面前,他装得十分坚强,他怕孩子们更伤心。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天要“封棺”时,“父亲对我说‘你不再看看你妈了?你再看看吧’!”此时的父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父亲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七尺男儿中年丧妻后面对四个年幼儿女的束手无策和无尽悲恸!“你再看看你妈吧”这不仅是父亲对女儿说的,更是对自己说的。自己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就要与亲人们阴阳两相隔了,父亲那强忍着的泪水终是没有在孩子们面前止住。这样的细节描写,把一个丈夫对妻子离世后的悲痛写得入木三分,给了读者巨大的感情冲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逢雨天,我茫然地望着屋外噼噼啪啪捶打着地面的雨水,听着不绝于耳‘嗖嗖’作响的风声,心中的伤悲无遮无拦地骤增。我我挂念着那个新坟头下躺着的我的母亲”,“我忘了已作古的母亲对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已没有感知,还怕她淋雨,还怕她因为胆小而惧怕坟地的孤寂和墓穴里的黑暗”。素林的这段细节描写,把一个少女在不久前痛失母亲的那种欲哭无泪,悲凉无助,时刻牵念母亲的心理刻画得传神入髓。她把“雨水”、“风声”、“坟地”、“墓穴”和自己的心情连在一起。绵绵的细雨,嗖嗖的风声,孤寂的坟地,黑暗的墓穴,又叩响了她心中的伤悲。此刻,我们好像看到了这个脸上又挂满了泪珠的少女,意欲奔向墓地,去拯救她的母亲,但她最终却又呆呆地安坐于炕上没动,好像是她又忽然醒悟到,已作古的母亲对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已没了感知,她也无力“回天”——让她的母亲回到亲人们的身边。精准优美的语言和修辞的巧妙运用。一个作者如果不能把他在生活中获取的有意义的素材,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那么他的作品思想性和可读性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语言的优劣就成为衡量一篇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素林作品的语言堪称优美,赏心悦目。而这样的语言,在她的作品中俯拾即是,“一抓一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在《路就在脚下》一文中写到,她的一篇美术评论《画贵自立》在《邢台日报》发表后,赢得了众多书画界人士的赞誉,可偏偏有一个倒腾书画作品多年,自以为是的长者对她的稿件提出了质疑,认为文章并不是她本人所写。对这位长者的质疑,她“甚至还因此而独处一隅让委屈的眼泪肆意地挥洒。但就在我还未拂得斑斑泪痕去的刹那间,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长者这样质疑我,那是好事啊,他那是不自觉地肯定了我。再者,回击这种质疑,不应该是暗自伤神,应该是以更好的自己来证明我很棒!要有常春藤的精神,即便生来没有翅膀,也要沿着墙壁往上爬!”这段讲述,把因受到他人的质疑,先是委屈流泪,既而又“豁然开朗”了的“我”,描写得惟妙惟肖,一个美丽聪颖的作者形象顿时浮现在我们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四中的许堡姑娘们》一文中,素林特别抒写了四中那些在高考中落榜的许堡姑娘们,“她们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除了一本算术书、一本语文书、两个用白纸订好的作业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之外,再没有其它学习用品……初中二年文化知识学得有限,和政治沾边的各种运动倒是一样没少经历……二年的高中生活一下要把小学、初中落下的功课一气补到被大中专院校录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是,她们落榜了。”“她们不是阳春白雪,没有引人瞩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但是她们很特别!她们的特别之处在于,把手中那副原本不怎么样的牌,硬是打出了好牌的效果,硬是通过在逆境中的修炼,把布满荆棘的人生路经营得不亚于当年金榜题了名的同学们”。这些语言,精准优美却又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且充满了正能量。不仅对人生起点极低的落榜姑娘们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对后人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沫若曾说过:“文艺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语言是必要的工具。你总要能够采择言语,驾驭言语,造铸言语,自由自在地把言语处理得就像雕刻家手里的软泥、画家手里的颜料一样,才能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一书的《后记》是素林书写的。在这篇《后记》中,素林那美妙的语言,更是令人折服。比如:《青涩的记忆》出版时,她开始“天真的以为,自己把一本书稿修改好,再编辑得有模有样,交给正规的出版社,那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却原来,我错了!我的‘想像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以后那种我自己掌控不了的如‘山路十八弯’般的跌宕、波折,远不如我自己修改稿子来得简单!”再如: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遗症还在吞噬着她,她还处在“惊魂未定”期时,又承担了编撰《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一书的任务。“‘好了伤疤忘了疼’不知是不是人们的通病,但我绝对是这样一位患者,而且还是排在此等人群前列的一位病入膏肓的患者!是伤疤还没有痊愈,还在隐隐作疼时,就把疼痛的感觉从内心强行剥离掉,然后再以掩耳盗铃之势忽略不计那一切的一个患者。”还有“四中群师生对四中的追忆,和我与生俱来的不忍‘扫兴’的性格……开始一点点地在我心里发酵。而武老师在四中群里一次次地以‘言过其实’的言辞对我的夸奖,无形中又在我肩负起编辑《四中和她的学子们》这本书的天平上,又平添了几筹砝码。”这一段段优美的语言文字,把作者编辑出版《青涩的记忆》和《四中和她的学子们》面对的种种困惑而又执着到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心路历程写得灵动飞扬,栩栩如生。她还引用古语“合作如兰,扬扬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把出书的“功劳”归结于四中全体人。其语言达到了不可更易的程度。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得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字,这动词和形容词才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可以’。”要寻求这唯一的词语,灵动、美丽的语言,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并精心地选择、提炼。可以看出,素林在读书、积累和运用语言词汇方面是颇具功底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章的语言精准优美,少不了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素林在她的作品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清新隽丽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排比。《母亲,你在哪里?》,全文共有19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以“母亲”开头,历数了母亲一生勤劳俭朴、吃苦受累、教育儿女和儿女对母亲万般思念的点点滴滴。这19个自然段可以说就是19个排比段。在该篇文章12个段落的结尾处,连用了12个“母亲,你在哪里?”这些排比段,贯串全文,以“呼告”的形式牵引着读者与她一起寻找母亲,呼唤母亲。这呼唤,振聋发聩,“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素林姊妹们呼唤母亲,哭天抢地,泪如雨下,大有随母亲而去的悲情场面。还是在这篇文章中,素林在第5自然段、第8自然段、第13自然段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如第13自然段:“母亲,当你的儿女们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楼房时;当你的儿女们享用着高档家具和家电带来的便利时;当你的儿女们穿戴着各种款式的时装时;当你的儿女们佩戴着价格不菲的珠宝玉器时;当你的儿女们吃着你闻所未闻的山珍海味时;当你的儿女们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是跨出了国门时;当你的儿女们陪伴在他们父亲的身边尽享天伦之乐时,母亲,你在哪里?”这一连串的排比句,一气呵成,字字珠玑,句句铿锵,既是对久别母亲的无尽思念,又是对长眠于九泉之下的母亲的精神慰藉!饱蘸深情,令人动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比喻。在《盼年》一文中,素林写到“每年一进入腊月,母亲就像一台不再停歇下来的机器,随着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她的忙碌。”她把母亲比作一台机器,为全家过年不停地做着各种准备工作,既形象又生动;在《父爱无言》一文中,素林写到“几十年来,父亲的爱就像伞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的爱就像雨一样为我们濯洗心灵;……”她把父爱比作伞和雨,使抽象的“父爱”变得具体而贴切;在《青涩的理想》一文中,素林写到“理想的树立,就一个少女而言,就好像手里拿着棒子的狗熊,当它又看见一个新棒子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扔掉手里的那个”。她把少女在理想树立的过程中,比作是狗熊拿棒子。这个比喻,把年轻少女因思想不稳定、容易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特征,真实、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此外,还运用了拟人、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这里就不一一赘叙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只是我对素林作品的一点粗略赏析和肤浅感受。我自知自己知识浅薄,水平有限,即使竭尽所能,穷其笔墨,也不能准确地还原她作品的思想和魅力,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差错和不足。不管怎么说,我对素林的作品是情有独钟的。从素林的出身,素林的生活经历来说,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能写出如此优秀的美妙的作品,与她平时勤思好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还与她与生俱来的“天赋”分不开,如同那些著名演员、歌唱家一样,没有上天赐予他们的“天赋”,是不可能成其为著名演员、歌唱家的。《青涩的记忆》和《四中和她的学子们》两本书中辑录的她的20篇作品,我反反复复读过多次。她的作品绽放出的爱与感恩的火花,蕴藏着的深邃的思想与哲理,及她笔下那跳跃着的熠熠生辉的文字艺术,深深地震撼着我,激励着我。我为四中学子中有这么一位才女感到骄傲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作者:常世龙,原《山西日报》高级记者、《山西日报》大同记者站站长。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山西新闻奖等。</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