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随笔:我为喜迎新中国75周年的怀旧征文获奖</b><br>扬州 殷友成<br><br>为喜迎新中国75周年,老干局征文从“老干部视角”讲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批刻印人们生活记忆、记录时代变迁的“老物件”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我们卫健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希望我参与撰文并投稿。<br>这是我第二次接受征文任务,第一次是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为喜迎、喜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扬州市宝应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等七个单位联合征文。我们卫健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要求我参与撰文并投稿。<br>2023年元月28日我在美篇发表随笔:我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征文获贰等奖(附获奖证书)<br>现在年岁渐大,怕写文字,主要是怕动脑筋,效率极差。真正动脑筋,写出一点东西,除了获奖还有意外收获。上次获奖作品是“随笔:我的幸福晚年与时代同行”被好心人看到帮了大忙,而出书《医生的文学情怀》此文收入书中,作为代序2。<br>怀旧征文并不难写,我们历经新中国后的困难时期,文革,计划经济的票证被视为生命的保障。然而我觉得这些是痛定思痛,有往伤口上撒盐的感觉。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上海的医院临床进修,至今还保存有上海的公交“月票”,故事很多,也很精彩,然而多年未去,上海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飞跃发进,可能写成虎头蛇尾而放弃。<br>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老翁怜子孙。我将唐朝诗人曹邺的诗稍加修改,表达当年我的老父亲对我俩和两个孙子的怜爱恰如其分。宝应和老家泰兴同属扬州,然而交通极不方便,父亲为了我们送那么繁重又烦杂,庞然又众多的竹器家具,从不说一路上的难,苦,累。乐毅而甘心。几十年来我一直难以释怀。借怀旧征文一吐为快。虽没有获得高分,居获奖中绝对多数的三等奖。与公与私,我自己是满意的。<br>这一次征文组织部门仅老干部局,获奖人数比上次少得多。这次连奖状证书也没有,去老干局取奖品时,我们获奖者异口同声说是纪念品。<br>博文的插图是为发表文章而特制,花了一点精力和时间,只是为了增色而已。<br><br>2024年7月20日<br><br><br>附:怀旧征文获奖作品原文:<br><b><br>散文:睹物忆旧情难忘</b><br>扬州 殷友成<br><br>春色阑珊三月天,往事如烟在人间。每当看到这些旧物件,心中涌上一股莫名的感动,那份深深的怀旧之情便涌上心头,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经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未来的时光。<br>一套竹器家具独领风骚。<br>我俩大学毕业后,从家乡泰兴来到扬州的宝应工作半个多世纪,搬家数次,居家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不断舍弃旧物品,购置新家具。而我们家有一套竹器家具,长竹匾,大床凉席,枕席,小竹匾等伴随我们几十年征程,有功劳也有苦劳,其中有两件物品大小竹匾50多年,虽旧未破,平时仍常用,弃之不舍。今日目睹这些物件,我思绪万千,意不断,情难忘。<br>七十年代的夏天炎热难挡,傍晚吹过的风竟然都夹带着一阵阵热浪。尤其是酷热难熬的夜晚,我时常想起长竹匾,其形状如一叶扁舟,分里外两层,是用竹篾片编扎而成。当年是一股竹篾的清香沁人心脾,现在淡淡的古铜色,显得沧桑古朴,泛现光泽。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空调和电风扇,吃过晚饭,洗完澡后,在院内纳凉成了夏夜的一道美丽风景。各家各户的门前或凳子,或藤椅,慢悠悠地摇着扇子。唯独我们家两个儿子躺在大凉匾里,邻居小孩非常羡慕,也时常睡上去玩,他们从不打闹,谈天说地。晚饭后,我也睡到竹床上,陪他们讲故事,观月亮,数星星。凉爽惬意,共享凉匾上的温情时光。<br>一年又一年夏日的夜晚,也随着两个儿子的长大,后来有了孙子孙女。夏日的白天,将竹匾放在客厅地上,他们在里面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现在小孩大了,我在夏日夜晚钻进空调房间,再也没有了当年夏日夜晚躺在月光下的竹匾乘凉那份清新,闲静,悠然和空美。<br>春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庆与祥和的氛围中,炒花生,做包子。我们家的竹匾又忙碌起来,一排几户人家,她们常说,多亏我家独有这大小竹匾,帮了大忙。炒花生,不凉不脆香,包子不冷会粘皮。多年如此,竹匾成了邻居们交流大使,友情使者。<br>最难忘是我家宝贝孙子周岁抓阄的时候也用上了小竹匾。把笔墨、算盘、听诊器,铜钱、印章、糖果、胭脂等物件摆在竹匾里,再把孙子抱进去,他摸摸这个,又抓抓那个。在小竹匾外围着的大人紧张地盯着,心里捏着一把汗。生怕抓了个不成器的物件。我是随缘,并不十分相信,希望他能抓住他爸爸的听诊器。如果从我父亲算半个医生,我们家三代人从医了,孙子从医就是医学世家了。孙子后来将那精制铜质小算盘抓在手里不放,这被视为预示小孩未来人生像他妈妈从事财会。20多年后,医生的后代多数改行,孙子现在考上了工科研究生。<br>一套竹器家具来之不易。<br>我俩远离家中,虽有不匪的工资,却无物可购,生活所需一无所有。当年瘦弱的父亲从家乡专程送来,现在两个小时的路程,而七十年代仿佛是在云贵山区的艰难辗转。我来报到时,与两个南大老乡,第一天几次转车到扬州,夜晚在运河码头候船露宿,凌晨登上镇江到淮安轮船,直到傍晚才到宝应。后来我俩和我妈妈送儿子回泰兴,从内河走,途经兴化,泰州,到高港转车回家,一路水泥机动船,只能在狭小的板櫈上闭目养神,两耳欲聋,心烦意乱,疲乏不堪,又是两天。难以想像父亲一路的艰辛与劳累,父亲只是一笑置之。他说,我一路上只是想到两个宝贝孙子,今后年年可以过上凉快的夏天,心满意足,心甜如蜜。血浓于水,情爱无价。至今仍如杜甫诗云:“结叹随过隙,怀旧益沾襟。”竹匾虽不大,却承载着我们生活中无限深厚的情爱。<br>习近平主席希望我们“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让人们能够在城市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我所怀旧的竹器家具,正是讲述上世纪生活的记忆,时代变迁的故事,宛若重读一本经典名著,将快要遗忘的情节重新温习,也是唤醒从前每一段苦乐的情感,愉悦享受幸福的当下。<br> <br>2024年4月20日<br><br>附美篇博文:<br>随笔:我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征文获贰等奖(附获奖证书)<br>https://www.meipian.cn/4lk44qka<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