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儿女何时归(作者:石渝生)

晨歌嘹亮👣

<p class="ql-block">这图是彩色故事片《西沙儿女》电影海报初稿样张</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p><p class="ql-block">这里说的是电影《西沙儿女》,在1975年摄制,1976年拍摄完成,由杨啸老师改编浩然老师的小说《西沙儿女》。导演水华,主演有张连文、朱时茂、李秀明等人。</p> <p class="ql-block">我初识西沙是在上小学时,看了一部在西沙拍摄的纪录片《珊瑚岛》,那西沙真美,太诱人了;二识西沙,是在上中学时,西沙守岛的战士给我们南岛中学寄来了许多美丽的大虎斑贝。南岛中学获此殊荣是有原因的,因为本校是由43军与海南琼崖纵队所组建的海南军区所创办,所以西沙官兵为革命后代送来了一份大礼。</p> <p class="ql-block">后来当兵了,在海南岛榆林要塞区第一守备区服役,虽然没有能够前往一海之隔的西沙群岛,但也是个在海岛上当兵的人。在海岛的日日夜夜是比较寂寞的,读书成了消磨时间的好方法,于是有幸接触了浩然老师的《金光大道》和《艳阳天》等著作。</p> <p class="ql-block">喜欢浩然老师的文字语言,书里的人物鲜活,性格鲜明,很招人喜欢。尤其是女性人物,如《艳阳天》里的焦淑红,名字好听,人也很美。之前看小说《战斗的青春》有个许凤,《敌后武工队》有个汪霞——一部小说如果没有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好姑娘,是不完美的,要打折扣的。聪明的作家不会放过让好姑娘吸引读者的机会,浩然老师非常懂得这点。</p> <p class="ql-block">北方姑娘的出众,是因为北方文学的压倒性优势。南方姑娘许凤英,在广东作家陈残云的小说《香飘四季》中有所体现,脑海里才有了文学中的南方姑娘形象。年轻的小伙子,很喜欢这些形象,尤其是浩然老师塑造的真好,那么我对他的印象也就非常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读浩然老师的书,当兵为了读书,在新华书店只要见到长篇小说一般都会买下来。多在一元一本,而新战士的津贴每月才6元6角钱。记得我把《艳阳天》带回岛上,津津有味地读罢,下一步是借给战友们看。在没有书读的闲暇时候,我会下海、打扑克和聊天。</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买了《金光大道》,同样,借出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因为你看我看,不知道就传到哪里了。海岛虽然不大,人也不多,但就是无影无踪,可以说几乎人人都看。</p> <p class="ql-block">我是北方人,但我生于南国,长于南国,我才顺顺当当成了天涯海角兵。读浩然老师的书,加深了我对北国的印象,虽然有许多接触南方姑娘的机会,但是我还是愿意在北方安家落户,在75年奠定了这样的基础。可以说,浩然老师的书对我的影响极大,直到他写的最后一部《西沙儿女》也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