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卫小情》</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1964年,我从南京卫岗小学毕业,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南师附中”。也就是在这年,应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的母校被撤编;南京军区“三团”即:前线话剧团、前线歌剧团,前线歌舞团从“南京山西路军人俱乐部”驻地移驻我的母校。</p><p class="ql-block"> 那时与母校别离的时间不长,情感上还没起什么波澜。有时候去中山陵、梅花山游玩顺便拐道来看看,但感觉有点不自在了。“你找谁?”门卫保安的一番询问,让人有了不舒服之感。“我曾经是这里的学生,回来看看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虽然保安开了“绿灯”放行,心里觉得别扭,过去你是“雄纠纠,气昂昂”的走进这个大门。现在却要被“盘问”,才于放行,它使我明白这里的主人已换了。</p><p class="ql-block"> 母校没有了,很有失落感:就像战士丢失了阵地,演员没有了舞台,“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愫越发强烈。</p><p class="ql-block"> 1973年的10月,我在河南开封一军作训处当参谋,来南京出差,顺便看看我的大弟文浩。当时他在军区测绘大队政治处当秘书,驻扎在汤山炮校。</p><p class="ql-block"> 我乘公交车前往,在卫岗站下车,来到卫小的大门口。大门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已不认识一个人。变了 ,变了, 大门口塑起了石柱,传达室变成了保卫室,我们熟悉尊敬的“老李伯伯李伯儿”已是“别后不知君远近,学子归来不见君”。那别有风味的石块路已变成了水泥路。上小学时经常光顾的儿童乐园面目全非,已变成了家属房。因时间关系,我只能站着门口往里看看,“解放军同志,你找谁?”“我谁都不找 ,我只想看看我的母校!”我回答到。我还有什么好讲的。近十年了 ,我随父母工作调动,全家告别了南京,迁住北京。经历了“文革”的风雨 ,尝受了“知青”的苦寒,又参军进行了砺练。如今你的学子回来了,想看看养我教我的母校 ,却“十年时光路漫漫,经风雨,见世面。千里寻校,面目已全非……”我站在大门口 ,给我的母校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又踏上了前往汤山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南京军区司令部机关工作。一九八八年,由卫小学哥王长友、丁黎明牵头,尙华宁、我等人参加,邀请徐人杰老师、常淑瑜老师参于,组织了“卫小筹委会”,拟搞一次“卫小联谊会”。这是卫岗小学撤编后的首次聚会。我们那时大多数还在当班,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碰头。母校没了,我们的筹委会是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工作:一没资金来源,二没场地 办公, 三没人手帮助,四没物资保障。碰头开会地点是打“运动战”,有时在这边,有时在那边,我印象中一次在北京西路一个什么学校(名字已记不清了)开会,那是个冬天周六的晚上,我们几个“热血”学友在一间宽敞的教室里,四面通风,没有取暖设施,有的学友穿着棉袄,有的学友穿着皮衣,还有的学友穿着大衣,大家忍耐着风寒,讨论着如何把首届卫小联谊会的活动安排好。母校没有了,组织活动尽管困难重重,但与会的学友们心里却好似“点燃了一把火”,都下定决心,要力所能及的把“联谊会”开好。</p><p class="ql-block"> 卫小“首届联谊会”听说开得很成功。自一九六四年母校撤编后,这是校友们的首次相聚。姜校长来了,徐老师及许多老师、阿姨来了,各届卫小学友们来了,有的学子还从国外赶来 ,大家相拥而泣,互相倾诉着,那场面那情景让人激动万分,彷彿又回到了“卫小时光”。可惜我有军务在身出差了,失去了“卫小相聚的机会”。但我心里是热火的,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卫小的校友们终于相聚了。</p><p class="ql-block"> 2014年,在利民、凯娃、廷毅等学友们的主持下,卫小聚会规模大、人数多、很成功。(我因当时正办退休移交,北京、南京两地跑,没有时间顾及筹委会工作,特向学姐凯娃请辞。)</p><p class="ql-block"> 卫小同学对母校的情愫很深,很强烈,很执着,很透明。只有“卫小人,才有卫小情。”</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卫小人,卫小情”。主要源于对母校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卫小的教学环境太美了。母校的教学、生活、活动等设施配套齐全, 除教室、寝室一般学校都有的设施外 ,卫小还有儿童乐园、游泳池、室内外篮球场、大操场、足球场、大礼堂、洗澡堂,食堂等,校园内松柏挺拔,树木成荫,绿草如茵,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使孩子们能在这样的天地里快乐的学习与生活。卫小的校园在当时全国全军同类型学校来说都是最好最美的,可以说是名列前茅数一数二。二是卫小全面贯彻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太给力。卫小主抓学生的学习是很紧的。每天早读晚自习,高年级要求写日记,每周六学生放假回家时,都有一个小本本,当周的学习等情况都要在这小本本上反应出来,家长要看还要签字。在德育方面抓得更紧。邀请中国的保儿、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吴运铎来校讲光荣传统 ,经常组织学生去雨花台祭扫悼念活动,去荣誉院(当时的125医院)慰问荣誉伤残军人,组织学生野炊等有益的活动。学校每天早晨组织全校师生做广播体操,开展“从瑞金出发跑到延安”的长跑记分活动。“小八一”足球队声名远赫,球类、田径在南京市小学校的比赛中经常是拿金牌,夺红旗。经常让学生们自洗小手娟、小袜子,学习粗粮野菜自制的方法等,教会我们走向社会后生存的技巧和方法,助推学生们全面发展。三是卫小的校长和教师员工队伍太棒了。姜校长是老革命、孤儿。他作战勇敢 ,决事果断,素有“举重若轻”的行事风格,他爱憎分明,对学生有很深厚的感情,对烈士子女厚爱有加。南京军区党委经过慎重考虑,选定姜来当校长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教师队伍中有徐人杰、吴鴻生、吴琪新、邓家泰、刘中英、王老师、曹老师、柳老师、谢老师等,教体育的卫老师,徐老师,陈老师,教音乐的刘洪卫老师、常淑瑜老师 ,员工中有王阿姨、管阿姨等,都是有丰富的教学育人经验 ,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员工。这样一批得力的教师员工队伍,带出来的学生必然是“桃李满天下。”四是集中住宿的教学生活方式太好了。当时卫小学生的家庭大都是多子女家庭 ,父母亲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孩子,卫小集中住宿方式适应了当时的这种情况。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在校集中住宿,直到六年级毕业。每周六下午乘班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从小集中住宿,养成了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了集体观念,加深了与老师员工的感情,从小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人民军队的观念深深地根植于心中。卫岗小学的功德还多着了,不只是这么几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六年卫小,感恩母校。在现在所谓时髦的说法什么“别输在起跑线上。”卫小出来的学友们都是好样的,他们没跑偏跑单,他们走向祖国了四面八方,撒落在各种工作岗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为祖国和人民贡献毕生。校友们可以自豪的说;“我是卫小人”!</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总爱回忆往事。凡事在心中留下烙印的往事总是难于忘怀。“卫小情,情未了……</p><p class="ql-block"> 《感怀》</p><p class="ql-block"> 卫小六年,终身受益获良知。校址巳没,悲痛欲绝,雄姿已难再现。</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心潮澎湃逐浪高。少年学事,老年难忘,母校永存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