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前烧饭的地方称灶头间,有传统的灶头,是用柴作燃料,因而也称柴火灶。后来改用了煤,再后来,用上了燃气或电能,这煮饭的地方就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方便。但人们形成的习惯,尤其南方一带仍把厨房间称为灶头间,至于电饭锅、燃气灶,一些老年人仍称为灶头,尽管已没有了传统柴火灶的一点样子。 </p><p class="ql-block"> 说起传统的灶头,现在凡去古镇参观一些老宅时仍不难看到,灶头,那是家家户户以前必备的生活设施。</p><p class="ql-block"> 灶头,看似简单,却是先人很早很早就已使用了,一个“灶”字,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灶头就是用土垒起,然后可以用来生火做饭的设施。如今再次看到,也是倍感亲切,曾经的生活情景似乎又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让人回想起了这柴火灶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我家过去也有一间“灶披间”及灶头。所谓灶披间,是说厨房很狭小,那是因家中曾突遭火灾后幸存下来的,也让灶头占居了一大半的地方。灶头上画有五颜六色的灶画,记得灶头下方画有蓝色的云纹图案,就连烟囱表面也都画上了好看的花朵,最上方画的便是灶王爷的神像,腾云驾雾,很有些仙气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据说灶王爷管的就是生火煮饭的事,是让人吃饱饭的保护神。难怪每年临近春节时,家家都会恭恭敬敬地祭拜灶神,感谢灶神一年来的辛苦,希望灶神能继续确保全家平安。我想,这祭拜就是个感恩的日子。有人说咱们没有感恩的节日,因而不懂得感恩,哪有这回事?看看传统的春节、清明、重阳等,哪个节日不是在感恩? </p><p class="ql-block"> 再说,自有了灶神爷的保护,无论岁月多么困苦,只要这灶头能天天热气腾腾,这灶披间就充满了生机,也温暖着全家人,毕竟谁都知道吃饭是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但要是这灶头上少了热气?就意味有可能要揭不开锅了,就是灶王爷估计也带着一家老小提前往外溜了,这剩下来的日子会怎么样?经历过的人大多是有体会的。</p> <p class="ql-block"> 对灶头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刚上幼儿园那会。记得有天中午,看到灶头的锅子里有冷饭,而家里人出去还未回,于是就直接动手在灶头上烧起来,想热一下就可吃了。等家人回来,闻到的却已是充满了整个屋子的焦味,这在粮食紧张时,损失一锅饭也不是小事,而我还觉得自己成长得挺快,已能分担家务了。这没细想就出手,其产生的后果从此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底,这是否是影响我后来做事总是举棋不定的原因?也很难说。</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想的就是让自己快点成长起来,什么都懂了,那做事就容易了。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有点傻,想什么都懂实在太天真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成长,后来倒是挺快,转眼就在新塍中学毕业了,小小年纪与其他二十来位同学一起报名上山下乡,开始了插队落户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为我们这些刚从学校里出来的“下放户”,安排住处、砌好灶头。灶头没有图案装饰,更没有了灶神爷,那时哪还会有这种事?毕竟自己已不是个烧焦饭的小孩,新形势下知道这叫迷信。果然,一年后什么灶神,全成了要“批”要“破”的“四旧”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快过春节时,正逢鼓励“知青”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我们也就留在了村里过年,我想这灶神应该知道不会再有人来供奉,一定早早踩着云雾逃跑了!看来,吃饭是不能靠灶神来保护了!</p> <p class="ql-block"> 灶头上没有灶花、灶神爷的画像倒也无所谓,重要的是灶头能节省柴火,这是很实在的事。有的村民就因为柴火不够,为此还得去掰树枝、割野草,然后晒干了当柴火。因而,那时会砌出一座省柴火的灶头,又会画新式灶画,这样的师傅是很吃香的。记得有个叫阿七的师傅,在高照公社一带小有名气,以至想请他来砌个节柴灶头,还得排队等上些日子。</p><p class="ql-block"> 不过,一起插队落户的小胡同学,自己钻研学习也能砌出漂亮的灶头,我有事也常找小胡帮忙。小胡师傅名气虽没阿七师傅大,但尺寸计算的熟练程度一定比阿七师傅更强,看来书本知识也不是白学的,尽管那时被贬得很厉害。 </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生火煮饭的灶头上,画个画,写上一些文字,不仅鲜艳好看,也是人们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画上一个灶神那又怎么样呢?虽说要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与爱美并不冲突又为什么要丢弃呢?灶头,那就是生活的希望,要是说吃饱是过去的希望,那么今天的希望就是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越来越健康!</p><p class="ql-block"> 转眼上山下乡过了十几年,等返城后发现与农村不一样,家家早已没了柴火灶,燃料都用煤球、煤饼。虽然烧煤不占多少住房面积,但使用起来很不爽,想下班早早煮饭,这炉子就是不见火焰,等要睡觉了,这煤却开始充分燃烧了起来。现在想来,这化在煮饭等家务上的时间实在有点多!</p> <p class="ql-block"> 政策开放后发展很快,有了煤气罐,再接着煤气罐也让管道燃气代替了,让人从生炉子时满是烟雾、刺鼻的煤气中摆脱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灶头,是煤气灶、电炒锅、电饭煲,燃料自然是天燃气与电能了,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室内环境也越来越整洁。</p><p class="ql-block"> 这也要说说感恩了。真要好好感谢这些现代设施的创造发明者,是他们为人类生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今天要是没有了燃气灶、空调、冰箱,那日常生活又将会怎样?</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柴火灶毕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那美丽的灶画、传说的灶神,还是让人有了许多的遐想。有些人说现在很多外国人也开始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了,为此很有些自傲感,那也只能说是自己理解上的事。</p><p class="ql-block"> 虽然灶头的改变才没多少年,回想起来还真是个不曾远去的往事,但人们往往只愿看到一小部分自己想看到的事,比如柴火灶煮的饭菜口感好,而忽略了其他的事。</p><p class="ql-block"> 同样,今天在赞美一些已远去了的事,甚至将其理想化,其实是把自己的想象装入到了历史中去。</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怀旧的心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