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国寺(Fengguo Temple),俗称大佛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东街18号,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br> 奉国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现存有重建的外山门、清朝时期重建的内山门、牌楼、钟亭、碑亭、天王殿以及辽代时期保存至今的大雄殿等建筑。 奉国寺的大雄殿、七佛塑像和建筑彩画三者并称“奉国寺三绝”,是集考古、绘画、雕塑等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皇家寺院, 建筑方法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并为日后北京故宫的修造提供了成熟的建构方法。 1961年3月4日,奉国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17日,奉国寺以“辽代木构建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辽开泰九年(1020年),辽圣宗耶律隆绪为母亲萧绰在故里建咸熙寺。<br> 辽乾统七年(1107年),咸熙寺增建长廊,塑一百二十贤圣像,其中四十二尊贤圣像未完工。<br> 金朝时期,咸熙寺改称奉国寺。 金天眷三年(1140年),奉国寺重修,并接续完成四十二尊贤圣像的塑造。<br>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奉国寺受地震影响,建筑墙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br> 元大德七年(1303年),奉国寺重修。<br>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奉国寺重修。<br> 明清时期,奉国寺仅存大雄殿。<br>清朝时期,奉国寺重建内山门、牌楼、钟亭、碑亭、天王殿等建筑。<br>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辽沈战役义县攻坚战中,奉国寺大雄殿殿顶被一枚炸弹击穿,损伤释迦摩尼像右手。<br>1950年,奉国寺大雄殿修复,并对大雄殿释迦牟尼像右手进行复原。<br> 1984年,奉国寺进行全面修缮。<br>1988年,经过发掘,查清了奉国寺内辽代的西弥陀阁、东三乘阁、两侧长廊及山门等建筑遗址。 2020年,奉国寺进行一期保护修复。 奉国寺的主要建筑大雄殿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中央七间的内槽和外槽采取了减柱法。 为了增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还科学地运用了“侧脚”和“生起”两种做法。 檐下斗拱用材粗大,工艺粗扩简练,气势浑厚有力。由于支梁架柱完全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历经千年仍保持着平直挺健,没有出现弯折扭曲的现象。<br> 大雄殿又称七佛殿,位于奉国寺南北中轴线的北端,耸立在高阔的月台上,是奉国寺内唯一保存下来的辽代建筑。 建筑为五脊单檐庑殿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长55米、宽33米、通高24米(含月台),建筑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 支撑整个大殿的是梁、柱、枋、斗拱组成的木结构 。 大雄殿内佛坛上的七尊佛像为辽代雕塑,自东向西依次为迦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含牟尼、释迦牟尼,七佛皆在须弥座上结跏跌坐。 正中的毗婆尸最高,通高8.6米,两侧各佛依次略低。 每尊佛像前对塑胁侍菩萨两尊,高2.5—2.7米不等。佛坛东西两端各塑天王像一尊,高3.5米。 毗婆尸背后有明朝时期重塑的观音一尊,具有早期造像男相观音风韵。 佛坛前陈列着七套二十一件辽代石雕供器。殿内东西两侧立有金、元明、清碑记十一通。 大雄殿的梁、枋上保留着辽代建筑彩画,约4000平方米,有的保存完好,如飞天、莲荷花、牡丹花、海石榴、草凤等。 其中以梁架下面的飞天尤为突出,飞天面相丰颐美悦,服饰缤纷多彩,或持花束、或捧果盘,作供养七佛状。 有的着宝冠,有的扎双髻,长裙赤足,身缠衣带,轻健飘逸,飞翔在行云之间,与端坐的七佛静动相衬,上下呼应,构成一幅肃穆礼佛图景。 殿内四壁保留着元、明时期绘制的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壁画。 供奉七佛<br>奉国寺供奉七佛的原因,目前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辽圣宗遵其母萧太后之命,因大乘佛教的流传而塑七佛阐释教义; 其二是辽圣宗为缅怀母后萧绰及六位已故功臣而作; 其三是按“人王即法王”的观念,以过去七佛分别对应自辽德祖(追谥)以下的辽太祖、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等六位先皇和在位的辽圣宗本人。 建造选址<br>关于奉国寺的建造选址存世说法有二。<br> 第一种说法指出,辽圣宗修建奉国寺与辽代崇佛的习尚及辽宋的“澶渊之盟”有关。 辽建国早于北宋,一度强于北宋,特别是澶渊之盟后,辽宋两国间维系了长达119年的和平岁月。 “澶渊之盟”订立前,辽朝重修唐代独乐寺的观音阁;定盟后,宜州始建奉国寺;36年后兴建应县木塔。 这三座建筑,一阁、一殿、一塔,堪称辽代建筑的“三绝”。也就是说,辽圣宗修建奉国寺,可能出自彰显国力、炫耀勋功之初衷。<br> 第二种说法则暗示,奉国寺的修建与契丹政治中心南移与契丹族汉化加深有关。 有辽一代,皇后亲族皆以辽上京为中心,依契丹旧俗治理本部牧民并处理与其他游牧民族的关系; 而皇族则以中京为中心,使臣民逐渐从事农耕、商贸,加大汉化步伐,并以全面汉化的形象逐鹿中原。 辽宜州居中京之东南,其所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即是南北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会地带,又地处东北亚之要冲, 于此建一座皇家佛寺,似乎于偶然中暗含着某种必然。<br> 奉国寺的大雄殿、七佛塑像和建筑彩画三者并称“奉国寺三绝”, 是集考古、绘画、雕塑等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皇家寺院,建筑方法代表了11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并为日后北京故宫的修造提供了成熟的建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