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雪中梅

<p class="ql-block">  迟子建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作家,特别喜欢她写的散文,读了她的好些散文集,她的小说读的并不多。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长篇小说,读完有20多天了,一直没有动笔写下心得,原因是需要沉思和再浸入。这部小说2011年10月第1版,2023年5月已是第39次印刷,这部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我十多年之后才读到它,而且是在网络上热传时买来读的。它不仅是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佳作,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的贪欲时时上演的当下,人们再次把它推上读书的热搜榜,其意味是深长的。</p> <p class="ql-block">  作者说,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首先,它必须拥有种子,种子是万物之母。其次,它缺少不了泥土。还有,它不能没有阳光的照佛、雨露的滋润以及清风的抚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出现,是先有了泥土,然后才有了种子。泥土,就是作者的家乡,她在那片土地上出生和长大。种子就是生活在山林中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他们是游猎民族,以放养驯鹿为生。小说以一位90高龄的老人的自述开始,讲述了最后一个游猎民族的生生息息,以及他们的生存现状。读完令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p> <p class="ql-block">  小说分四个部分。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黄昏;尾声,半个月亮。部部故事情节生动,紧扣读者心弦。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文字,一点点的了解鄂温克民族的风俗人情,知道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在没有森林砍伐者进入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他们和大自然相处是和谐愉快的。他们住在夜晚时可以看见星星的摄罗子里,夏天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冬天穿着皮大哈和狍皮靴子在山中打猎。他们喜欢骑马,喜欢喝酒,喜欢歌唱。他们一代又一代和大自然和睦相处,繁衍生息。直到上个世纪末,伐木工进入山林中,一切都在时光的瞬息万变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小说在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我”的讲述中拉开了故事情节。她给读者讲述了她一生和命运相伴的人生经历,让读者了解了鄂温克民族的生存则法和风俗,以及他们民族的文化。在一代代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变化中,使读者清晰地看到这最后一个游猎民族从兴旺到衰落的轨迹,以及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各种因素。鄂温克游猎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他们文化的衰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贪婪的结果。当人的欲望强大起来时,人类的平和生存法则就要遭到破坏。正如作者所说,“其实开发是没有过错的,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存存。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过去了,伐木声虽然微弱了,但并没有止息。持续的开发和某些不负责任的挥霍行径,使那片原始森林出现了苍老、退化的迹象。沙尘暴像幽灵一样闪现在新世纪的曙光中。稀疏的林木和锐减的动物,终于使我们觉醒了:我们对大自然索取得太多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游猎民族,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的生存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完此书,心情是沉重的,同时心头也泛起了些许无奈和惆怅。作者的小说,像号角一样吹响了,尽管它的声音会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冲淡,但它的号声不会被淹没,大自然是它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面对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为了经济利益,人类的欲望正在改变着地球村的和谐共处原则。曾经是山林中的主人的最后一个游猎民族,也成了时代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演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跋》)作者发自内心的呐喊,是这部小说诞生的动力和源泉,更是这部小说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逝世前二月至甘地的信中说,“爱,或者以别的名辞来沟通人类心魂的渴望,是人生的唯一的、最高的法则。这条法则曾被人间一切圣哲之士宣扬过:印度人,中国人,希伯莱人,希腊人,罗马人。基督预料到这条法则有被变形的可能,故他特别暴露那种危险,说那些生活在物质的利益中的人要改变它的性质。所谓危险者,是那些自以为应以暴力来保护他们的利益,或如他们的说法以暴力来夺回被人以暴力夺去的一切。基督知道暴力的运用,与人生最高的法则,爱,是不相容的。他知道只要在一种情境中容受了暴力,这法则便全盘摧毁了。实际上,只要武力抵抗被容受,爱的法则便没有价值,而且也不能有价值了。如果爱的法则没有价值,那么除了强权之外,任何法则都无价值了。”人类如此,自然界是公正的法官。</p> <p class="ql-block">  读完作者的这部十几年前出版的小说,再看现在的时代发展,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过度的开发和索取,已经让人类领受到了惩罚。洪水、龙卷风、沙尘暴、极致的天气变化,使地球村的美丽遭到了破坏。作者在《跋》中最后写道,“人类既然已经为这世界留下了那么多不朽的艺术,那么也一定能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的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洗涮干净。虽然说这个过程是艰难、漫长的。”希望作者的心愿能在自然的惩罚下,人们能觉醒,重新构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法则。让云朵漂浮在广阔的山野,让鸟鸣取代伐木声,让驯鹿回归山林,让远去的牧歌,成为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作者用饱满深情的情感,为读者献上了最后一个游猎民族鄂温克族人的凄风苦雨的终结史,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环环紧扣,读完耐人寻味。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了解,是回望,是哀伤,是沉思,更是觉醒。</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1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