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瓦尔扎扎特出发,数小时舟车劳顿后抵达梅祖卡。下了大巴换乘四驱越野车,又行进许久,终于到达目的地撒哈拉星空帐篷酒店。意料之外,迎接我们的竟是撒哈拉昏灰的天和漫天飞沙。</p>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看到这张撒哈拉星空帐篷酒店的全景照片:一顶大帐篷加十顶小帐篷是酒店的完整构建。据说创始人是个中国姑娘。能来这里以沙漠和星星为伴,那一定是个怀揣梦想又充满浪漫情调的姑娘。没曾想2018年起步的酒店,却由于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而被迫中止了所有业务。遭受重创的她不知现在过得可好。</p> <p class="ql-block"> 看到牌子上中文依旧,不免感慨。仅仅几年,物是人非。疫情过后,百废待兴。酒店已经陈旧,许多设施需要整修更新,管理也有待提升。</p> <p class="ql-block"> 帐篷外就是沙漠,这让人倍感兴奋。帐篷的天蓬是一块透明塑料膜,据称晚上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看得出选址和设计都是费了一番心思的。</p><p class="ql-block"> 头顶哗啦哗啦作响,抬头看,原来塑料天蓬裂开一个大口,被狂风吹得鼓起瘪下又鼓起,大有被整个掀掉的趋势。老板来了,露出吃惊的表情,用生硬的中文连声说"对不起",并迅速帮助我们换房。</p> <p class="ql-block"> 换到第二顶帐篷,发现枕上有沙,警觉地卷起遮住天蓬的帘子,果然又是裂口。风平浪静时应该没事,但当裹挟着沙尘的狂风轰鸣时,锈迹斑斑的裂口和已经脆化的塑料膜令人担忧。老板来了,同样的表情,同样的"对不起",同样迅速换房。</p><p class="ql-block"> 第三顶帐篷,门框变形,好容易关上了门却怎么也锁不上。</p> <p class="ql-block"> 最后换到酒店唯一剩下的帐篷,环顾四周,天蓬完好,门能锁,空间挺大,卫生间里有淋浴。总算安顿下来,洗去口鼻里的沙尘,心满意足了。</p> <p class="ql-block"> 帐篷一面墙是透明塑胶,像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拿起手机,就着世界最后一抹昏暗的天光,拍下这凄艳、孤寂、发着脾气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沙尘暴越来越猛烈,驼队退缩了,悻悻然消失在风沙中。</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点沙尘不算什么。撒哈拉最恐怖的沙尘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所到之处,村庄或帐篷会被淹没,骆驼群也会被吞噬干净。2020年6月的一次沙尘暴从撒哈拉沙漠越过大西洋,影响了加勒比海域及美国,造成了严重的沙尘笼罩。2022年3月的一场沙尘暴影响了西班牙,导致城市漫天沙尘,天空变成了血橙色。</p> <p class="ql-block"> 忙于一次次转换帐篷,错过了最佳拍照时机。只是侧目瞥见团友们冒着狂风摆珀斯拍照的身影:正面的,背面的,张开手臂或举剪刀的,以及被风追着逃回帐篷的。安顿后,打开聊天群,一下看到团友分享的两张照片,着实被这苍凉的壮美惊艳到了。</p> <p class="ql-block"> 酒店最大的帐篷是个餐厅,门对着中心花园。园中有个小型喷水池和几把吊椅,在通往十顶小帐篷的沙地上,铺着长条的红色地毯。</p> <p class="ql-block"> 隆重的晚餐仪式别开生面,团友们自编自导自演,嗓音嘹亮,浑身激荡着闪闪发光的精气神,实在可爱。看到如此一本正经,我忍俊不禁。请原谅我的哈哈大笑。撒哈拉用沙尘暴欢迎我们,愣是给沙漠之行平添了宝贵的体验,我们真幸运,这份额外的红利怎不叫人兴高采烈!</p> <p class="ql-block"> 风的尾声悠长有力,原定的餐后篝火晚会被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室内的击鼓表演。服务员收拾碗碟后,摇身一变,成了击鼓手。餐厅立刻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了,风渐歇,不见星空。撒哈拉的夜是漆黑的。点点灯火好像黑夜睁开的眼睛,闪烁着光芒。我们在大漠孤烟中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 清晨,日出东方,万籁俱寂。怦然心动的瞬间,便是永恒。</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落,把狂野过后的沙漠晕染得格外温柔。骆驼早早来到我们的帐篷前,静静地卧下,享受晨辉的抚慰。</p> <p class="ql-block"> 要骑骆驼看沙漠了,学着阿拉伯人,把头包得严实,套上长袍,满满的仪式感。白天的沙漠,炙热的太阳照射会使地表温度升得很高,人体的水分流失很快,要骑骆驼看沙漠,必须趁早。头巾不仅帮助抵御强烈的阳光和风沙,清晨气温低,还有御寒作用呢。</p> <p class="ql-block"> 骆驼在站起来的过程中,后腿先动,站立伸直。坐在驼背上的人,身子必须尽量往后倾斜,不然被折个前滚翻也未可知。当骆驼前腿伸出站立时,人的重心又要顺势调整,才能保持平衡。难怪骑骆驼者,必须在合约上签名,留下 "自身安全自己负责" 的承诺痕迹。</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的骆驼都是单峰,身形高挑,腿显得纤细,好个 "风姿绰约"。长长的睫毛,异国风情。一根淡绿缰绳从嘴角伸出来,由主人牵着。太奇怪了,牵骆驼的缰绳不是应该穿过软软的鼻孔吗?缰绳又是如何固定在嘴里的?通过牙齿还是舌头?</p> <p class="ql-block"> 团友们已走远,我们掉队了,骆驼不紧不慢,自负的节奏。天那么高,大地那么雄浑宁静。</p> <p class="ql-block"> 沙漠里突然降临的静止时刻。我们仿佛掉进真空里,四下无声。</p> <p class="ql-block"> 那些天老公正在感冒,骑骆驼走了一程有些不适,便下了骆驼独自淌着沙子走回帐篷。茫茫沙海,两峰骆驼,孤身一人。</p> <p class="ql-block"> 别看骆驼此时低眉顺眼,一副任劳任怨的神情,它并不背负任何责任心。明知已经掉队,还一有机会,就驼不停蹄地去啃食路过的枯草残枝。</p><p class="ql-block"> 不同于马蹄硬得可以钉铁掌,骆驼的蹄子掌心全是肉,宽大呈蹼状,覆盖在沙地上,满满当当,不会陷入,能省去不少体力消耗呢。</p> <p class="ql-block"> 远处一阵轰鸣,一群摩托骑手冲上沙丘。片刻消失在沙漠深处。</p> <p class="ql-block"> 骆驼的主人对我说"fadu fadu",看他的手势是要给我拍照。停下来拍完照,骆驼再不肯动弹。主人比划着给我指路,让我独自翻过前面的沙丘,去与我的团友汇合。沙丘上坡松软,两脚轮流陷进沙子,身体跟着左右摇晃,鞋子袜子很快灌满了沙。</p> <p class="ql-block"> 沙脊比想象的坚实多了,支撑着我们排排坐。我们投入撒哈拉的怀抱里,欢声笑语翻滚在广阔的寂静之中,一直到天边。</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太大,大到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大到跨越了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苏丹、乍得。 它西临大西洋,东濒红海,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苏丹,东西长约4800千米,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世界再无沙漠能够超越它。</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太美,美到让多少人魂牵梦绕。放眼望去,沙丘光滑细腻而纯净,轮廓又那么粗犷博大。无尽的浩渺,在朝阳光辉中泛出金色。这里的美无法用镜头完全记录,只有走进去,触摸它,亲近它,才能真正感受到沙漠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与震撼。 </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太神秘,吸引了探险家、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沙漠地带发现绵延数公里的史前大型岩画群。岩画中出现犀牛、骆驼、牲畜、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也有石斧、石磨、棍棒和弓箭等工具。对当时的游牧生活和狩猎场景,也有生动的描绘。谁能想到,在这极端干旱缺水的 "生命禁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p> <p class="ql-block"> 沙漠在风的作用下不断流动着,变换着姿态。这些曼妙的沙丘,完美的曲线和弧线,就是昨日狂风的神功所造就的杰作吧。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永远谦卑,心怀敬畏。</p> <p class="ql-block"> 深深浅浅的足迹,被平扫而过的风抚摸着,被浮动的沙粒簇拥着推挤着,终将被掩埋得无影无踪。而我决不会忘记自己把足迹清晰地印在撒哈拉沙漠里的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只是在撒哈拉沙漠的边角度过短暂的时光,但感觉充实和饱满,收获是丰厚的。那呼啸而来的漫天飞沙,那从沙漠尽头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还有那晨辉下不断变换色彩和姿态的壮阔大漠,都将永远留在深深的怀念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