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人性中的善与恶

寸草网友冬人

<p class="ql-block">试谈人性中的善与恶</p><p class="ql-block"> 曾经跟看过一部开年大戏《新世界》,就我个人看法,这真算不上是部上档次的连续剧,豆瓣评分从开始的八点多降至结尾的五点八。网民评击的也够厉害,相信这位曾执导过观众喜欢的《红色》剧的导演这次也心情郁闷吧。我无意去对这部戏作评论,只是就戏中一个角色内心世界扩展开,谈点自己对人性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这个人物叫长根。他的戏份並不重,身份只是剧中老奸巨猾破坏国共和谈的反面人物沈世昌帐下的冷面杀手。他为了报沈世昌救命之恩及对他家人的照顾,一直忠心耿耿跟着沈世昌,执行心狠手辣的沈的杀人灭口命令,杀人无数。但他信佛,手上总拿着一串佛珠。不吃荤吃素。很难想像,一个信佛的人却常开杀戒。他的心一直拧巴着,他也救人,关键时刻救了女一号共产党员。剧情末尾,新世界来临,可以逃走的他没有走,而是自裁结束了生命,想用生命赎回他此生犯下的罪孽。</p><p class="ql-block"> 如果这是编剧编出来的故事,而另一事又对我有所触动。偶然看到一位心友的转文,文中讲到慈禧一生写下的唯一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心,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慈禧在其母七十大寿送母亲礼物时,同时写了这首诗。慈禧对母亲很孝顺。“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有几人知道出自禍国殃民的慈禧之手。众所周知,,慈禧嗜权如命,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残酷镇压,戍戌变法六君子就被她下令斩杀。她又极尽奢华,动用海军军费巨款修建颐和园供她享受。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加速了大清王朝的灭亡,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一个被历史审判的皇太后心中也有柔情良善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环境里,对一个人的定位非黑即白,看电影时,出来的角色大致可以判断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的认知是好人或面目慈祥、和善可亲,或大义凛然、满身正气,好到完美无缺。坏人则个个歪瓜裂枣,面目狰狞,坏到恶贯满盈。长大了,迈入大社会,学到的看到的始知人性很复杂,不能绝对定论。</p><p class="ql-block"> 人性其实是一个复杂体系,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一个天使。关健是看所处的外部环境能否激发起内在的沉睡的那一面。一个凶狠邪恶之人也有柔情一面。一个敦厚善良之人也有可能做出残仁至极之事,这就是人性。那些触犯法律服刑犯人受着法的治裁,也是让他们通过牢狱中的法制教育悔过自新,唤醒他们的良知。有些罪大恶极不能赦免之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有不少忏悔之词,甘愿以死谢罪。</p><p class="ql-block"> 反观社会普通人,在对外环境中,尽量展示自己最美一面。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既有耐心又有爱心。而对自家亲人却缺乏耐心,乱发脾气,情绪失控时,狠话绝话随口而出。有的人看上去文质彬彬,却搞家暴。有的人和人交流,本来平和的双方,一旦产生争执,马上气氛骤变,甚至拳脚相加。其实,都明白不应该那么做,却又控制不住自己,善和恶集于自身,无法用天使的善美去控制住恶魔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看清楚人性本是如此。愿我们每个人都敢于面对内心那个邪恶的自己,学会如何控制它,如何消灭它,不要让它伤到别人,也不让它伤到自己。对别人存一份宽容,这社会将变的更加和谐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