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之危(2)-震旦鸦雀

悦鸟鸣娴

<h5> <font color="#39b54a"> 天,是令人愉悦的本色调,虽然不算湛蓝。湖水,清澈而平静,不见一丝波澜。衡水湖,是个休闲怡情的好去处。</font></h5> <h5> <font color="#39b54a">顺着堤岸走走停停,仔细观察湖边芦苇丛里的动静,终于发现有一只小鸟顺着芦苇上下攀缘,很是活跃。于是赶紧架起相机,拉近观察:黄色的大嘴带着很大的嘴钩,黑色的眉纹很是显著,这两个特征让我很容易把它与附近成群的麻雀区分开来——它正是我关注已久的震旦鸦雀。</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关注”首先源于好奇,一只小鸟,为何冠以“震旦”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名字?</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翻阅资料,才晓得“鸟如其名”,震旦鸦雀真不是“一般”的鸟,它的历史悠久绵长。</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千百年前,这种小鸟在中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里繁衍生息,默默无闻,甚至连土名都没有。1872年,法国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阿芒.戴维,根据采自江苏南京湖边芦苇丛的一个标本,将这个东北亚特有的鸟类命名为“震旦鸦雀”。距今6亿年的地质年代被称为震旦纪,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以此为一种小鸟命名,足以说明该物种的古老与神秘。</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关注”也源于对这种小鸟生存前景的忧虑。震旦鸦雀为中国独有的珍稀鸟种,全球性近危物种,被叹为“鸟中熊猫”。</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何以如此?<br></font><font color="#39b54a"> 震旦鸦雀分布仅限于黑龙江下游、辽宁部分地域、北京、河北部分地区及长江流域主要是江苏沿海的芦苇地。狭窄且碎片化的栖息地,限制着种群的发展壮大。</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震旦鸦雀飞行能力很差,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冬季,由于芦苇被大量收割,它们也会游荡到附近沟边草丛活动和觅食。由于开垦耕地,栖息生境大部被毁坏,像衡水湖这样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已不多见,每失去一块立足之地,自然就会消失一个族群。</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所以,能在衡水湖发现、欣赏这古老的生灵,自然是极令人开心的。</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4月,正是震旦鸦雀的繁殖季节。镜头前的这对“模范夫妻”,正在用坚硬的嘴巴撕裂芦苇叶。震旦鸦雀以叶片中纤维为建材,将纤维丝缠绕在2-5根芦苇上,然后一圈一圈地绕成巢样,可惜我来的比较早,没有看到它们辛勤劳作的成果(震旦鸦雀的窝极隐蔽,敌害不易察觉,更难以接近)。</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震旦鸦雀体型娇小、活泼好动,常常用粉黄色的脚爪牢牢地钩住芦苇秆,就像一名手拿钢枪的小战士站在枝头张望,一发现有虫子,它就会像啄木鸟一样用坚硬的嘴敲打芦苇秆,发出清脆的响声,把藏在芦苇皮里的虫子揪出来吃掉。为了觅食,它在芦苇秆上窜上窜下,或者在芦苇杆之间跳来跳去,十分有趣。</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 一对凤头鸊鷉,一会儿追逐嬉戏,一会儿透过芦苇丛编织的幕帘,欣赏着震旦鸦雀的表演。湖岸上的我,捕捉一次次欢快跃动,定格一个个温馨画面。一湖春水,温暖着生的礼赞,而我,送给震旦鸦雀的是绵绵不息的祝愿。</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 注:震旦鸦雀</font>(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雀形目鸦雀科的鸟类,体长20厘米,体重18-48 克。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苏南京。</h5> <h5><font color="#333333">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国际鸟类红皮书。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font><div><font color="#33333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font></div></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