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人生话轶事 八年抗战我的流亡 学生的生涯——田维先

记忆流年

<p class="ql-block"> 写在前面</p><p class="ql-block"> 应田静伟同学之邀,帮助整理其父早年求学的回忆录,《坎坷人生话轶事 ——抗战八年我的流亡学生的生涯》,拜读老人家的回忆录,我仿佛看到老人家当年伟岸的身躯,和那学者的风范。回忆录语言朴实,文笔清晰,祥实的记录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背井离乡,辗转数千里,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几经生死劫难,躲过了战火的硝烟,忍受了病痛的折磨,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八年完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艰苦求学历程。成为国家成建设的栋梁。建国后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自己亲身实践告诉后人,一个国家必须强大,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要记住国仇家恨,一定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扬我国威!尽管老人在建国后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仍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信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并于1986年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让我们向前辈致敬!</p><p class="ql-block"> 本篇的制作完成,圆了老同学未尽的心愿,也是对老人家的缅怀,并以此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笔者:李福新</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简 介</p><p class="ql-block">田维先(1922年11月7月——2015年5月)享年93岁,山东无棣县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阜新总机厂工程师,1958年蒙受不白之冤,1979年平反昭雪,1986年加入共产党,曾任阜新太平区政协委员,阜新市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我1922年出生在山东省无棣县,这是中国近代最为动荡的年代,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窃国大盗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之中,他的皇帝梦“魂飞烟灭”。国家陷入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状态。积贫极弱的中国哀鸿遍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1年日本趁机占领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又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华北危机,中华危亡!当时的我是一名中学生,开始八年的颠沛流离,辗转数千里,几经生死劫难。现将我亲身经历诉诸于世,目的告诉后人,一个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要记住国仇家恨,一定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扬我国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初尝逃亡到兖州</p><p class="ql-block"> 1922年11月7日,我出生在山东省无棣县、爷爷给我起名叫田雄。1934年我到小泊头村第四高小上学,父亲根据田氏谱牒给我起名田维先,一直沿用至今。1936年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无棣县惠民第四中学。1937年7月刚读完初一年,发生“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8月学校宣布解散。9月7日,我的同学张之煌告诉我,学校成立抗日救国学生军,边学军边上课。经我父亲同意,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去了学校。学校说只要18岁以上的学生,因年龄小不要我们。我们再三请求下,学校决定收留我们四个,让我们回家准备行装到学校报到。</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11日,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午夜,张建候老师突然跑到宿舍声嘶力竭叫喊,让同学立即起床,带好行李到操场集合。因为我们几个年龄小,行动慢,等我们出去,张建候老师带领惠民中学二百四十余名同学,已经走出体育场。我们四个急忙追上大队伍。为了阻挡日军攻城,无棣县的城门都用沙袋堵死,只留西南关城门没有堵。当我们来到西南关见城门紧闭,城门上面喊话,无论军民一律不准出城。后来赵鸣远专员知道后,他传话让守城的人开城门,让学生出去。出了城因为天黑,又走的田埂小路,队伍稀稀拉拉非常凄惨。走了三十多里路,天亮到了一个小镇。老师买些烧饼油条,一些学生脚起了泡,疼痛的直哭,那里还吃得下。老师边哄着,边帮助学生把脚上泡处理了。吃过早饭,打前站先出发了,大队伍也随后出发,一直走到黄河边上,然后坐舢板渡过黄河。</p><p class="ql-block"> 11月12日下午4时,我们到了对岸青城小学住下。11月13日,我们又经淄博到济南,晚上住在济南高中。到这里才知道政府把黄河作天堑,阻挡日军的进攻。当晚宣布18岁以上的同学,到山东省主席韩复渠的部队参军,并告诉大家有亲投亲,有友投友。18岁以下的同学留下学习。(张之煌就是这次参加29军的,一年后阵亡)。</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学校做大饼发给大家,然后启程去泰安。第一天爬山见到处是黑枣树,满地都是黑枣,随便吃 ,我们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山到泰安,大家分住在学校。后来通知我们坐火车去兖州,流亡学生没有钱买票,只有爬火车,要票就指一下惠中校徽。到了兖州,大家住在滋阳师范学校。兖州城不大,古老的城墙,城上城下到处到是流亡的学生,有北京、东北、天津的大学生,高中生,还有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同学住的很分散,我只认识路致明,没有事就和他到城墙上玩,背井离乡,初次离开家乡父母,心情很苦闷,在兖州住有月余,初尝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p> <p class="ql-block">  二、许昌第一个流亡春节</p><p class="ql-block"> 在兖州住月余,老师带领我们继续南下,先坐火车到济宁,然后步行到单县。我们住的是土地庙,这天正好是12月31日。晚上和泥朔神像睡一起,也未感觉很害怕,流亡的生活让我们适应了许多。离开单县就出山东到河南商丘,在这里第一次看见流亡学生演的《放下你的鞭子》,触景生情,思前想后同学们都哭了。</p><p class="ql-block"> 从商丘坐火车经郑州到许昌时,建候老师带领的学生只剩21个人了。晚上大家住在关公庙,我被分配一个没有神像的房间。在许昌迎来1938年的春节,张老师为让同学过好春节,特地跑到街上买了糖和花生等。还写了不少谜语,供大家猜谜抽奖。可是当鞭炮响起的时候,大家都哭了,老师也哭了!张老师带领大家出来流亡,可他的家仍在山东惠民,他和我们一样哭的很厉害。抗战初期,有许多像张老师这样抗日救国的好老师舍小家,为国家为同学,为抗日流血牺牲。国破家亡,四处流亡,想到这一切,怎不让人心酸流泪!在许昌我们过了一个惨谈的,又是终生难忘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庙里还有一户人家,另一间让我们住。在这里除三餐外,学校很少有活动,大家都很郁闷。有一次我约几个同学去许昌城西霸陵桥,原名叫八里桥,这里是三国时期著名事件—关羽辞曹挑袍的地点。这座桥因其历史意义而扬名天下。在关帝庙旁边还有关帝挑袍纪念碑,是明朝将军左良玉所立,踏寻古迹,缅怀忠义,不胜敬仰!抗战爆发后,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我们流亡的学生也得到各地政府和人民的照顾。</p> <p class="ql-block">三、张老师病死赊旗镇</p><p class="ql-block"> 1938年的春节是1月31日,春节刚过,惠民中学接到通知,凡是山东流亡的学生,按原来学校编制到赊旗镇集结。赊旗镇隶属南阳专区,距许昌不很远,建候老师就带我们走到赊旗镇。赊旗镇号称“中原第一古镇”,有九个城门,据说只有皇帝住地方才有九个城门,可见赊旗镇商贸的悠久与重要。清乾隆年间这里是全国最有影响商贸大镇。镇内有山陕会馆,广州会馆,江西会馆,湖北会馆等十几个古老会馆。山东籍的流亡学生达两千多人,被分住五六处。有的住陕西会馆,有的住学校,有的住古庙,我们住的是关帝庙。到了赊旗镇,惠中同学人数增至五十多人了。我有一床被子,地上铺着很厚的草,还凑合抵御冬的寒冷。有神像的正殿住的是其他学校的学生。住下后闲的无聊,其他学校的一些同学开始赌博,推牌九,惠中的学生也有玩的,但很少。关帝庙的涯下有一个养鱼塘,白天无事我经常去摸鱼,或看人家钓鱼,后来人家不让了。到了赊旗镇不久,由于过分的劳累和生活条件太差,心力交瘁的建候老师不幸患上毒痈,是一种毒性很大恶疮,因缺医少药不能及时医治,张老师在痛苦中挣扎几天,永远离开了我们!全校的师生都哭了,张老师抛家舍业,在流亡的路上他像父母一样照顾我们,可怜的我们敬爱的张老师却死在这里,他是我一生最好的老师,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在赊旗镇时,我们听到1月24日,山东省主席韩复渠被蒋介石在开封枪毙了。抗战爆发韩复渠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山东和黄河的防务,他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全国舆论哗然,他是第一个被枪毙的集团军司令。据说枪毙韩复渠,吓坏了四川刘湘,杀一儆百,对临阵脱逃的将军起到震慑作用。2月末,我们接到通知到湖北陨阳国立中学。</p> <p class="ql-block">四、郧阳中学读初二</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初,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分批分期出发,途经南阳,新乡,浙川,一路颠沛流离,从河南许昌来到湖北郧阳国立中学。学校已经在文庙为我们提前建好简易教室,校长是原济南高中校长王成吾。其他山东的中学校长都做班主任,惠中的校长冯雁忱为总务主任。大约到四月中旬学生才陆续到齐,然后就开课了。除了星期日休息,其他时间坚持上课。虽然特殊时期,但是学习还很正规。</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盛产柿子,吃多了会坏肚子,拉痢疾,我就曾吃过苦头。因为山东各地学生聚在一起,也会因地方观念发生纠纷。一次青岛的同学和菏泽的学生,因语言不和,发生斗殴。当时学校管理还是很严的,事件很快平息。</p><p class="ql-block"> 学校离汉江很近,同学常到汉江游水和洗澡,还发生同学被淹死的事件。一次有两个同学游到汉江对岸,因为对岸是悬崖不能上岸休息,在返回途中一个同学体力不支,不幸被淹死了,我亲眼看见他被打捞出来。</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中旬,学校进行学期考试,我的各科成绩合格,完成初二学业。此时学校接到通知,继续西撤到四川。我因年龄小和女同学,以及老师的眷属,还有部分病号乘船沿汉水西撤,其他大部分同学分批走旱路西撤四川。出发时学校给每人发一套棉制服,由于撤离仓促,学校一片狼藉。</p> <p class="ql-block">  五、兰滩生死一劫</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中旬出发,一共租用57条船,还雇佣12个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护送。船逆汉江而上,一路都是崇山峻岭,急流险滩,荒无人烟。逆水行船,路又不好走,纤夫很艰难,船走的很慢,一天走不了四十里。行驶了六、七天,我们到了一个叫兰滩地方。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船有孟养斋老师和七位同学,老师买了不少书,有《三侠五义》《济公传》等,供大家阅读。船在兰滩停靠后,我和相昭忠下了船,躺在岸边的石头上嗮太阳,抓虱子。突然听到枪响,我们两个急忙向船靠岸的地方跑去,因慌忙我一下子掉进江里,当时就吓呆了。我不会游水,手里还举着《济公传》书,在江里拼命挣扎。兰校长(救候昌文的人)看到了,是他把我救上船,穿的棉衣都湿透了。兰校长的船是大船,船上有老师眷属和女学生。他逼我把棉衣裤脱下来,另换一件别人棉裤。他还说这兰滩水最深,再有几分钟你就没命了。我非常感谢兰校长的救命之恩!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敢随便下船走路了。</p> <p class="ql-block">  六、汉中第二流亡春节</p><p class="ql-block"> 沿汉江逆流而上,愈往上走,急流险滩就越多,经过艰苦跋涉,我们终于到了陕西安康。从这里上岸改为步行。因船潮湿和长时间的坐船,许多同学患上了疥疮,我也长了几个,走路都有些困难。</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著名的—秦岭,还要徒步翻越秦岭。上山的路很陡峭,穿过云展时天已很晚了,只好在山顶露营。第二天下了秦岭,继续徒步前行。</p><p class="ql-block"> 因为缺药物治疗,又连续走路,大家的疥疮更严重了,走路越发艰难,孟老师怕同学掉队,总是走在后面。因为疥疮疼痛,我实在走不动了,孟老师就雇一个滑竿,让我和相昭忠轮着坐,孟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我们。下了秦岭往南走了两三天,我们到了自古被誉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的重要古城汉中。这天正好是1939年2月19日的春节,老师给我们准备一些花生和糖果,还组织男女同学们在一起包饺子,在这里过了第二个流亡的春节。为治好同学的疥疮,孟老师买来许多中药膏剂,分发给同学。使用时先把疥疮的结痂揭掉,然后用热水清洗干净,涂抹药时会感觉很痛。我和李玉才住一个屋,上药时他关心地问我痛么?我说乍不痛!说完两人都哭了!说也神奇,这药真管用,困扰我们几个月的的疖疮终于被治好了,我们都从内心感谢孟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七、搭车到广元</p><p class="ql-block"> 在汉中休息几天后,我们继续西行,从汉中经宁羌(现称宁强)进入四川。每天要走五六十里路,开头大家一路走,一路说笑,一路唱革命歌曲,《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流亡三部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等。大队人马分散为三人一伙,五人一群的走。如遇汽车经过,就拦下求人家带段路。有一天,我和李玉才,还有郧阳专员的两个女兒陈锦风和陳锦兰一起行走,正好有一辆车路过,压車的是一名空軍中尉,车上拉的是飞机发动机。我们请求带上我们,开始他们不肯,在我们再三的恳求下,他们答应了,让我们坐在装箱后边。虽料司机忘了停车,一直把我们拉到四川廣元,超过我们下车的地方。下车后,军官给我们定了旅馆,并把当天的饭钱给了我们。陈家姐妹俩因刚开始流亡.女孩子胆又小,等行李到了后,她们找自己同学去了。第二天我和李玉才找到军官,说明我们还要绵阳,军官同意我们跟他们一起吃住,一天半以后我们去绵阳,临别我们非常谢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  八、罗江四分校读初三</p><p class="ql-block"> 到了四川绵阳,我们先到國立六中报到,等行李车一到,我们就分到罗江县第四分校。校舍是文庙改修的,校長是原济南初中校长孙东生。他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和蔼可亲,待同学如亲人,处处照顧我们,他赢得同学的尊重与爱戴!还有教历史的马老师和老伴及儿子马祖光,他们一家是東北人,我们经常去他家,马伯母给我们烙肉馅饼吃,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照顾我们。我一辈子都感谢他们,怀念他们!光阴荏苒,一晃一学年就过去了,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穷学生,在这里遇到这么多好人親人、倒不觉怎么苦。经学期考試各学科及格,在罗江四分校我初中畢业了。阜新矿总院儿科大夫辛美丽就是我罗江初中的同学,后来她进江苏医学院学习,我们一直有联系。课余时我游览三国時期庞统的坟和崖下的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  九、决定去重庆读高中</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本应进绵阳国立高中继续学习 ,但听初中的老师说,高中部的老师不好,我们便放弃绵阳高中,决定去重庆读高中。于是我们15名同学,拿着孙东生校长开的济南初中临時畢业证书、以战区流亡学生的名义,先进重庆中山班补习,1940年秋季才正式进重庆國立十四中。该校后改为中央大学师範学院附属中学。后又转校到重庆青木关中大附中读高中。我的高中生活充满艰难困苦,还屡遭不幸。</p> <p class="ql-block">  十、初到重庆</p><p class="ql-block"> 去重庆的山东籍15名同学有:姜正德、戴鸿博、顾思祥、候丙辰、习振远、谢之、楊鸿典、王冠芝、李亚光、丁文山、于聖填、张广振、相昭忠、華敬灿,我们先乘船西上重庆。在路过三生時,因无钱吃饭,我们去找原河北省主席宋哲元,他派人给我们送一些大米和小米。到重庆是下午二点多钟,找了一家饭店,吃饱了肚子,却无钱付。就以流亡学生的名义写了呈文,留下几个人作人质,其他人轮流守候在教育部大门口。大约在五時后,一个官员坐花杆回家,他即当時的国民教育司长顾柯森。同学们把呈文递上去,他看后说"我派人去你们那里处理,随后来一人,代表司長把饭钱付了。然后他领我们到一家旅店住下,並给每人发了两元钱。让大家先去洗澡,明天拿他的信,到青木关中山附中找校長。第二天,我们坐车到青木关中山附中找到校长呈上信 他看完立刻安排。先给我们租了房子,另租一间房子办補习班。待秋季国立十四中招生,通过考试接收我们,流亡两年多,总算是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  十一、终生难忘的同学情谊</p><p class="ql-block"> 1940年7月,我们都通过经考试,升入重庆青木关国立十四中学高中部,当時的校长是吴学谦。高中分甲乙两个班,分到高一甲班的有我,顾思祥,戴鴻博.侯丙辰,張广振,谢丁复,于白、刁振远。其余分到高一乙班。开学的第一年,我们都很穷,特别是我更穷,我的书桌抽屉空空如也,就连纸和铅笔都没有,别说教科书啦。课堂上听老师讲,下课后的10分钟,用黑板和粉笔作練习。相处的時间长了,我和同学也逐渐熟悉了,首先接触的同学是吴增非、鍾柯鑫、馬新圃、洪涛、顾博文、朱根福,他们在精神上,物资上给了我很大帮助。他们悄悄地把笔记本和笔放进我的书桌,后来知道是翟毓芬同学放进去的。经过三年多的流亡生活,我的衣服和被子破烂不堪了。洗衣服要到山下的小河去洗,穿着内裤洗上衣和裤子.等晒干了,穿上衣服洗内裤。秋冬寒冷后,吳伯母送给我一件毛背心。钟老师给我在图书館找一分抄图书索引的工作,每个字0.15元。马新圃同学多次领我下山玩,实际上是请我去吃面条,还花钱为我理发。洪涛同学见我的鞋破了,就买一双新款力士胶鞋送给我。在我最困难之时,他们默默地伸出温暖的手帮助我,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这患难的友谊,点点滴滴让我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十二、我当上伙食团长</p><p class="ql-block"> 我读高一时,一次吳校长检查学生宿舍时,发现国防部的子弟仇xx有抢,(高二的学生),对他批评教育,他不服,从身上又掏出一把枪,还扬言说你们搜吧!我这里还有。气的吴校长下山去,并借词不干了。1941年学校换了熊校长,他是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教授,学校后来也改为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2学校百年校庆,就在这召开,我参加纪念大会。) 熊校長能力很强,他先搞调查研究,然后根据实际安排工作,学校很快有了起色。他从教物理的唐老师和教代数的翟老师那里,得知我家庭贫困,但刻苦学习,成绩很好。然后他就以学校的名义,表扬我品学兼优 ,还赠送我一床棉被,对此,我真是感激涕零!以后我把破被子当褥子了。</p><p class="ql-block"> 1942年学校给流亡学生每人发一件大衣,非常感谢学校的关怀。后来学校让我当值日生,每天升旗和一日三餐进食堂都由我站台上喊口令,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高中期间,我被选上伙食团长,田婉和其他同学担任伙食团委员,大家热情很高,想尽办法调剂伙食,食堂饭菜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再也不是“常规不变的八宝饭”了,做到每星期都有肉蛋,花生米和稀饭,很受同学的欢迎。我们还自己动手修建一个厕所,方便同学使用。</p> <p class="ql-block">  十三、增菲全家去了菲律宾 </p><p class="ql-block"> 刚读完高一,吴盺园伯父和伯母就带增菲兄妹三人,去了菲律宾。临走时我们在青木关高中合影留念。后来增菲在美完成学业回國,在清华大学任教,1982年后我们在北京相聚多次。2005年新年,他在美国同夫人毕克建打电话给我恭贺新年。我永远忘记不了1947年,我读大三时吳伯父夫婦回国,他们拿我当孩子似的招待。</p> <p class="ql-block">  十四、看进步书籍的风波 </p><p class="ql-block"> 李亚光同学从重庆新华书店,买来《资本论》,《反杜林论》,《列寧主义问答》等进步书籍。他和朱琳琛、胡坚(女)、黄绍宏一起看,平时把书藏起来,闲暇时偷偷的去山上看,有時让我也去看。當時的社会贫富不均很黑暗,我看这些书得益非淺。后来为此,李亚光被学校开除了。我们几个也感觉事态严重,决定把书都藏起来。我只好求增菲的母親吳伯母,请她代为保存。幸亏提前做了准备, 军训教官搜查我们的床铺時没发现什么,避免了一场大祸!</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没有完,一次因山東学生和其他高三的学生打架,熊校长把我们五人带到他的办公室。然后拿出一个文件上写"查戴鴻博、顾思祥、田维先、相昭忠,张广振等五人为奸伪份子,着即送欧马场受训。(即集中营)。是戴鴻博摁住文件与校长争论,追问文件是从那里来的,我们要去重庆中央党部问为什么?经过据理力争,熊校长说:“学校是保护学生的,学校一直压着文件”。並单独对我说,学校照顾你们,但学校保释是有限度的,你们必须认识错误才行。然后,他让我们每个人都写在学校作一个好学生,好好念书 ,离校后道守纪律,作一个好的公民,僅此具结签名。就这样就免送集中营了。 </p><p class="ql-block"> 但对我来说,这件事还没有完。一天我正在上课,校外理发的秃子,在窗外招呼我,说有人找你,我跟他去了。出去见两个警察和一个人站在校门口,那人告诉我他叫王毅。然后,他带我到一个大辗盘的地方坐下,说李亚光你是知道的,逮捕他的时候,就想把你们几个一起抓去,但觉得你们没有那样严重。于是他就讲说起来,大意如下,任何主义都是好的,问题要看人怎么做,木桶裡的水好比主义,挑水的人恍里恍当,把水桶裡的水洒了不少,你能说主义不好吗?我知道你功课很好,家还很穷.应该有好成绩,好前程。而后我领他到宿舍说些闲话,他辞别而去。后来我接到一份小民"良心话,可能是他写给我的。 想不到因为看点进步书,还弄不清什么是列宁主义,搞不明白什么是资本论,就差一点成了所谓的奸伪份子,甚至差一点被捕送集中营,真是世态险恶啊!</p> <p class="ql-block">  十五、大隧道惨案死里逃生</p><p class="ql-block"> 读高中时实在太穷了,总想挣一点钱,经人介绍让我去找重庆的黄材。我从青木关爬火车到重庆找到黄材,他人很好把我留下。他是大饭馆的堂倌师傅,我到这里有吃有住。1941年正是日本鬼子对重庆大轰炸的时候,黄材带我出去找工作,都因我的字不好没有被录用。不幸的是在一次轰炸时,黄材被炸身亡,我很痛苦难过。饭馆李老板让我和他兒子一块洗碗,暂时住下。 </p><p class="ql-block"> 1941年6月5日,这天日寇出动24架飞机,对重庆轮番轰炸长达5个多小时,我和大量民众一起涌入防控隧道,造成隧道严重超员,加上高温隧道严重缺氧,护卫人员又紧锁栅门,不准在空袭进出,长达近十小时,许多人窒息而死,又因推挤踩踏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据说共造成一万余人死亡!我因躲在防空洞的会合处,才幸免遇难。但也差点被憋死里面。这骇人听闻防空隧道惨案,与1938年6月9日黄河花园口决堤,1938年11月13日长沙大火,并称中国抗战时期三大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恶,欠下中国人民的血债!</p><p class="ql-block"> 李老板知到我的情况后,觉得我在重庆不安全,就请歌乐山飯馆的老板马汉鄉老伯,把我送回青木关学校。</p> <p class="ql-block">十六、冯玉祥将军资助我上学 </p><p class="ql-block">1943 年我高中毕业准备考大学,上大学的费用,对我这个穷学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父亲也寄一些钱,也是杯水车薪。没有办法,我想到爱国将军冯玉祥,他非常关心青年学生。就请冯让同学带我去歇台子冯公馆见冯玉祥将军。见到冯将军我请他在银行为我找一份工作,准备工作一年后再上大学。冯将军说别人给你找一个工作还行,我给你找工作就麻烦了。他接着说我不富裕,但你上大学的钱我还出的起,你回去好好复习功课吧。我和冯让就回到冯伯母处,冯伯母是冯将军的嫂子。然后我就在冯伯母家住下来,开始和冯让,冯志远,刘昌图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我们的生活由冯伯母照料,学校报考的事都由刘震副官办理。</p><p class="ql-block"> 大学开始招生了,我没要浙大的保送,因为保送不发毕业证。我请学校把我的成绩寄出去,结果根据我的成绩,我收到交大电机、中大机械、西南联大和清华大等学校的录取通知單。我先给冯将军寄一份,自己留一份。冯将军来信.说:田小孩好青年,最好读交大电机.将来为国家搞电化工作。他让刘震副官送来500元,按一年的伙食费、行装费、书籍费,使用仪器费、以及零用费,为我想的实在太周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到交大报到学习,开学20天左右,有些老师建议交大设备简陋,以后就业出路也小,你们不如去中大机械,哪里设备全,就业的机会也多。于是我们十几个同学就离开交大,坐船到中大报到。在中大学习一年学后,我把学习情况,汇报给冯将军。但不忍心再用冯将军的钱了,我决定休学一年,去万县教书挣自己的学费。 </p><p class="ql-block">冯玉祥将军是国民政府副委员長,但他与蒋介石政見不合,被迫以考查水利为名去了美国。1946年我的大二课程学完之时,冯将军从美国给冯让来信.让他告诉我,他与得克萨斯州州立农学院联系好了,让我们两个去那里学习,制装和出国費用由他负担,到美国先学习两年英文后入学。因一些客观因素,我俩都没去。冯将军和冯伯母待我们恩重如山,他们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冯将军一生爱国爱民,他反对内战,支持共产党的主张。他公开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进行深刻的揭露。1948年冯将军从美国回国,所乘坐轮船行驶在黑海时船舱起火,不幸遇难!中共中央在北平为他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为他敬献挽联,周恩来为他致悼的主张。冯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内战,又把人民拖入水深火热战乱之中,直到1948年我才艰难的大学毕业。</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耄耋老人,饱尝亡国奴的滋味,目睹蒋介石独裁统治,旧中国的腐败与黑暗,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解放后,五十年代我成为阜新矿务局一名工程师,1958年蒙受不白之冤,1979年得到平反,1980年我当选阜新市太平区政协委员,1986年64岁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政治生命。改革开放我看见国家繁荣富强,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p><p class="ql-block"> 田维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于2005年7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