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演出前本文作者在舞台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7月,持续的高温炙烤着京城,位于南城的一处两百年前建造的院落里,依旧保存着温馨的凉意。这个院落是北京现存建有戏楼,规模较大且格局保存完好的著名会馆——湖广会馆。在这里,我们欣赏了《水墨行腔——昆曲音乐研究传承音乐会》。</p> 历史悠久的湖广会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清时期,北京会馆众多。清光绪年间,《顺天府志》记载有445个会馆,以后陆续又有修建达到500多个,其中300多个在宣武区。但建有戏楼的寥寥无几,如今保存下来的四大会馆戏楼,分别是: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阳平会馆和正乙祠(浙江银号会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的湖广会馆对于我并不陌生。从七岁到十三岁,我就读位于和平门外南新华街17号师大附小(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就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侧马路东,北邻师大附中,南界别儿是海王邨。不少同学住在虎坊桥附近,我们四年级时的班主任特级教师戴玉贞住在会馆附近。说句老实话,除了当地的片儿警和老住户,对于虎坊桥、琉璃厂这一带地界的人和事,恐怕再没人能比我和我的同学们了解的更清楚、更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广会馆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集会馆文化、戏曲文化、士人文化三大文脉于一身,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同学,历史学家袁澍教授是这样解读会馆的功能:“京师会馆勃兴于明清,曾经历了四大职能阶段:一是外埠的举子、商贾进京同乡接待站。以联络乡谊,创建人脉为主。二是官绅朋党活动场,往往是衙外的“影子内阁”聚集地。三是各地方宗教和艺术娧乐中心,如三晋会馆内建关帝庙,演山西梆子。湖广会馆建屈子祠,演汉剧,徽班进京后,汉剧徽剧合流演化为宫廷京剧。四是会党、保皇党、革命党们的渊薮,戊戎康梁公车上书、孙文秘谋起事等重大历史事件多发端于会馆。总之会馆是封建社会朝廷外的民间政治、经济、文化、俱乐、帮派联络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广会馆建立于清朝嘉庆十二年(1807年),距今已有217年的历史,由纪晓岚之门生,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湖南长沙人刘权之(1739—1819年) ,和曾任顺天府尹的湖北黄冈人李钧简(1757-1823)等人创建,主要用作旅居京城的湖广同乡祭祀庆典或聚会,以及进行商业活动的寓所,相当于今天民办的湖南、湖北两省的驻京办,(清朝时为一省即“湖广”,现代人都熟知的林则徐就是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任湖广总督)是两省人员往来京城的首选落脚点,更重要的是两省接待进京赶考的学子最爱居住的会馆,从此京城也就有了楚文化人的聚集地。</p> 会馆为何选址在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大清国国法其中一条,“汉人和非满洲旗人不得住在京城内城”,汉人官员商人购置房产只能在外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清国时北京是个多水的城市,中南海的湖水通过水沟流经虎坊桥下,因当时还没有和平门,住在此地的汉族官宦、商人如需进内城就不得不绕道前门(正阳门)和宣武门(顺治门),因此虎坊桥一带的地价相对便宜于前门外珠市口、宣武门外菜市口……不同地界,相同面积可以少花银子。再者,恩师纪晓岚府邸就建在虎坊桥东北处(今天十字路口东北晋阳饭庄所在地),刘权之便选址虎坊桥西南,师生相对而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馆在初创时规模较小,主要满足同乡之间在京城住宿和聚集的基本需求。湖北汉阳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清藏书家、叶开泰药号第五代传人叶继雯(1755年—1824年),倡议集资重修会馆,直到道光十年(1830年)后,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湖广会馆基本建筑格局,由湖北人蒋祥墀与湖南人何凌汉提议,盖起了大戏楼。从此昆曲被请入湖广会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戏曲的进入,在传统寿宴的基础上加入了戏曲的演出,也就是清朝中晚期在京城形成的“堂会”。</p> 民间有传闻“曾国藩在湖广会馆举办六十岁寿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捐资对会馆进行第二次大修,风雨怀人馆及假山等,都由他亲自布置增建。1870年,他的六十寿诞也在此举办,文武百官都来庆贺,一时好不热闹。”此事未能进入正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湘不兵”这是清朝后期曾国藩、左宗棠为湖南人挣来的荣誉。咸丰首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朝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兵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咸丰三年(1853年)藉著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曾国藩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办法,被概括为“以儒生领山农”。其所用军官多属曾国藩自己的学生、乡亲和亲戚中坚持封建“义理”的知识分子,招募的勇卒多系“深山寒谷贫苦之民”。每营官兵都是同县同乡,只听命于营官,而各营又都只听命于曾国藩,从而形成了一支以人身依附为纽带的私人军队。虽然以湘军为首的汉人地方武装帮助大清保住了江山,不过,湘军和淮军的壮大明显压倒八旗、绿营,汉族官员开始在内城盖房或买房,北京市东城区西堂子胡同25号至27号的院落曾是左宗棠在北京的居所,虽然他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到一年,却改变了汉官不能住内城的大清国王法。遗憾的是左宗棠没能入住湖广会馆,</p> 拳击运动员在会馆过生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清末至今,在湖广会馆举办生日庆祝活动的人不少,本世纪初,我和同学、朋友在湖广会馆吃过几次饭,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12月9日原北京拳击队我的队友孙建飞庆祝五十岁生日就是在湖广会馆,当时人在北京的早期的北京拳击队运动员都参加了这个生日Party。</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北京拳击队老队员为孙建飞庆祝50岁生日举行party,右起第三人是瓷器和玉石收藏家孙建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末年,戊戌变法中的核心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经常在此聚会,但自从谭嗣同在会馆西面菜市口问斩之后,湖广会馆变得冷清了……</p> 进入民国的湖广会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国向中华民国移交政权,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来到湖广会馆,在这里召开会议,宣告国民党成立。《黄兴年谱》中有一段记载:“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国民党假湖广会馆举行成立大会,孙中山莅会致词。” 以1130票全票当选为理事长。这使得湖广会馆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成立大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国时谭鑫培曾和田桂凤在此演过《坐楼杀惜》,梅兰芳的新戏《霸王别姬》也在这里上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华北,湖广会馆逐渐衰落,一度租赁给京华印书局和华北大学。</p> 回到劳动人民手中的湖广会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家做主的劳动人民开始没收“敌伪产建筑”,湖广会馆这封建文化建筑院落和所有在京会馆一样迎来了底层劳苦大众的清算,南城贫困的无房户在政府的默许下开始抢占一间间粉刷雪白墙壁,还不漏雨的大瓦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思成先生在旧城改造意见中,认为京师的地上建筑:城垣、庙宇、会馆、名人故居等是珍贵的“无纸历史”,应珍惜保存,建成各专业博物馆。可惜未受采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以后,北京市所有的会馆被北京市政府的房管部门陆续接收,一些房屋廉价出租给已经占有“敌伪产房屋”的市民,湖广会馆也是如此。大戏楼和大的房屋成为北京制本厂的车间和仓库,算是工人阶级占领“文化领域”的成功范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红八月”,会馆又遭到红卫兵“破四旧”暴力冲击,特别是雕花木制建筑和传承古代忠、孝故事砖木结构建筑损坏严重。会馆的外墙被红卫兵涂满了红漆、用黑字写上“革命口号”。</p> 提出修复湖广会馆第一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提出重修湖广会馆的,是语言文字学家白发才女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张允和的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武龄,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p> <p class="ql-block">(张允和在辞去公职以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1956至1964年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组长,工作属义务性质,故张允和老师自称“家庭妇女”。晚年致力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秀》、《昆曲日记》等书。顺便提一句,后来成了张允和的妹夫的沈从文初此来京就是住在湖广会馆。</p> <p class="ql-block">(张允和与丈夫周有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允和曾主持“北京昆曲研习社”, 1980年向市领导建议重修湖广会馆,作为昆曲传习之地。她还建议将湖广会馆打造成为北京的一座世界级剧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各方呼吁,湖广会馆在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要说大修,的确是件难事事。宣武区的特点是大杂院多,小工厂多,修湖广会馆的前期准备工作等于搬迁了一个工厂,3个机关单位,33户居民,10间商店。光搬迁工作就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完成,可见工作难度之大。</p> <p class="ql-block">(重新修复后的湖广会馆大戏楼局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4年,湖广会馆被评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经过修复后的会馆重新对外开放。1997年9月,湖广会馆作为北京市第100家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宣布成立。2019年,湖广会馆更是升级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1月5日,重新修缮后的北京湖广会馆再次以崭新的面貌面向社会群众开放。</p> 昆曲的音乐特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昆曲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态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其音乐之美,犹如一朵在历史长河中静静绽放的兰花,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发源于14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地区,经过素有“曲圣”之称的魏良辅(1489-1566)等音乐家的改良与创新,逐渐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昆曲的音乐以其独特的唱腔、伴奏乐器和曲牌结构而著称。其唱腔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转音若丝,流丽悠远,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黄花梨、紫檀木制作的明代家具一般。为此我请教了著名学者、明清家具研究专家田家青,他说这种“水磨工序”在明代家具制作中叫作“搓草”,非常费工。而昆曲中的这种唱腔古人称之为“水磨腔”,可见难度之大,功力十足。不仅要求声音婉转柔美,更需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听者沉醉而心往。</p> 有关水磨腔的知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磨腔”是昆曲的主流唱腔,始于元代末年,盛行于明清。元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由于当时元朝的蒙古统治者一度废除了科举制,读书人为了生存,四书五经入库、告别八股文、写曲词、戏词……促成了我国历史上一个戏曲多产年代,一批戏剧家应运而生,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被誉为“秋思之祖”,又被尊称为“曲状元”。</p> <p class="ql-block">在伴奏乐器方面,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这些乐器相互配合,为昆曲音乐增添了丰富的音色和层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昆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昆曲艺术家们致力于传统剧目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另一方面,音乐工作者在挖掘传统艺术同时也积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行创新尝试。</p> 演出的策划与主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著名音乐社会活动家、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原常务副会长王书伟任总监的北京锟兰雅韵文化有限公司与湖广会馆联合运作,举办昆曲演奏音乐会,对昆曲和昆曲音乐的普及、推广和提高做了一个好的典范。也让我们有机会一起走进湖广会馆的昆曲音乐世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雅致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监制王书伟)</p> 音乐会上的天籁之音 <p class="ql-block">(音乐会主持人赵保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音乐会由国家一级编剧、男演员赵保乐主持,演出乐曲由杰出笛箫演奏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平先生编创,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研究生导师王晓燕副教授领衔演唱。</p> <p class="ql-block">(王晓燕副教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建平先生于2012年创办昆曲工作室,以昆曲音乐研究为中心内容,致力于昆曲曲牌音乐的挖掘整理,并遵循昆曲艺术整体的发展轨迹,对昆曲音乐结构的重置和延展,昆曲音乐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探索,使音乐结构和戏曲结构相统一,充分展现昆曲音乐的魅力,为昆曲音乐创造新时代的展示平台。</p> <p class="ql-block">(笛箫演奏家王建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会曲目的编创开始于2021年,曲牌的挑选,曲腔的整理,都经过精心安排,兼顾了南北风格。开场曲选用传统乐器曲牌《春日景和·万年欢》,由《朝天子》、《普庵咒》、《小开门》、《节节高》、《小拜门》五首器乐曲牌改编连奏而成。</p> <p class="ql-block">(昆曲牡丹亭的宣传海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会的重点演奏曲《懒画眉》,是戏剧《牡丹亭·寻梦》一折的开端,描写女主人公杜丽娘游园归来,留恋梦境,难以释怀,重到园中按景寻梦的故事,一句“最撩人的春色是今年”,令人感同身受。作者汤显祖,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他和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我的母亲一生热爱昆曲,1988年我带着母亲的嘱托,去江西抚州拜祭汤显祖墓;2015年,我访问了莎士比亚的故乡,距离英国伦敦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小镇。两次拜访,让我感受到两位文学巨匠在各自文化中的独特贡献和影响,进一步体会了东西方戏剧传统的不同特点。</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汤显祖墓前)</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莎士比亚故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会上演奏的第四支曲子《朝元歌》是《玉簪记·琴桃》中最为华彩的乐章,欧阳启明老师的演唱深情婉约、凄清动人,深刻表达了情人间诉说衷肠,互通心曲的艺术情境。</p> <p class="ql-block">(欧阳启明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支曲子《到春来》描绘出一幅幅春来看花、夏来赏荷、秋来观月、冬来听雪,以及静待春来、梅花映白雪的温馨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王建和大公网李立立老师演唱的《皂罗袍》,让我们又回到了《牡丹亭》,一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将杜丽娘内心的思绪化作一唱三叹,纡徐婉转。但“良辰美景奈何天”,不管是云霞翠轩,还是烟波画船,都掩饰不住内心“伤春”的感怀。作为《牡丹亭·游园》重点唱段,该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文词、曲调、舞蹈三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昆曲代表作之一,让观众听得如醉如痴。</p> <p class="ql-block">(王建和李立立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支曲子《斗鹌鹑》是北曲唱腔曲牌,是一首分别用箫和曲笛演奏的乐曲。这两种乐器要多说两句,箫是竖着吹,竹笛是横着吹,我国竹笛基本分为两种,既“梆笛”和“曲笛”。梆笛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如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早年演唱的“山西梆子”、著名戏曲艺术家裴艳玲演唱的“河北梆子”……梆笛音色高亢明亮 , 一般北方的曲子用的较多,技巧也用的很广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笛以伴奏昆曲而得名,音色圆润柔和,较为悦耳。曲笛主要用于演奏江南丝竹音乐,曲风以悠扬抒情为主,音色低沉,技巧多用打音、颤音、震音。我上初中的时候,两种笛子都买过,还练习吹奏。有意思的是练习吹竹笛经常要跑中药铺,买一味中药“白芨”,用来将芦苇内膜贴在竹笛上的一个专用洞口上,使吹出的笛声更加优美。</p> <p class="ql-block">(笛萧演奏家王建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八支曲子《步步娇》,此曲为《牡丹亭·游园》一折的唱段,乐曲旋律优美舒缓,曼妙细腻,加之情思漫漫,把一个千金少女“一生爱好是天然”的情怀抒发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正在舞台上演唱的王晓燕副教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传统琴曲改编的《凤求凰》,演绎的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奔”爱情故事之一,一对才子佳人,从“一见钟情”到后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不仅包括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志向高尚、知音默契等丰富意蕴。</p> <p class="ql-block">(卓文君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卓文君纪念馆中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支曲子“五转”是个传统曲牌,是《长生殿·弹词》中主要以正宫“九转货郎儿”为骨干的曲调。北曲五转是昆剧老生名曲,属唱腔曲牌,笛声深沉饱满,苍凉悲壮,颇为感人。</p> <p class="ql-block">(昆剧长生殿的演出海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戏剧,全剧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写唐明皇李隆基、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安史乱起,马嵬坡之变,杨贵妃命殒黄沙的经过。后半部分大都采自野史传闻,写安史乱后玄宗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她的灵魂。杨贵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的罪愆忏悔。他们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在织女星等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团圆。这段爱情佳话算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的一座高峰,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所描写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为经典,传颂不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历史事实没有戏曲那样美好。唐明皇自登基后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因此自满,耽于声色,根本无暇理会政事。昏庸荒淫、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表达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爱情的同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同时也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间接表达了对明皇失去统治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十一支曲子《普天乐》则是一个吹打乐,也称作苏南吹打,表现华夏盛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及万民欢乐,普天同庆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会最后以《春日景和》为结束曲,乐曲哀婉悲怆又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憧憬。慢板部分婉约、优雅、大气,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昆曲音乐风格,快板部分运用多种民族乐器和技巧,加大了演奏难度,并丰富了昆曲音乐的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盛夏、湖广会馆、昆曲音乐会、文化大餐。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文化遗产走进富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完成戏曲文化与建筑文化的融合。能够现场聆听观赏,不胜幸哉!数日之后,经过虎坊桥路口,还能感受到此次音乐会的余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