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水利部老年大学探秘大同研学之旅从2024年7月15日北京北站出发,到7月20日结束回到北京,历时6天,在探秘大同中感受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h3> <h3>在云冈石窟看到一件件生动传神的佛教造像、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感受到这真是一部镌刻在云冈石窟石头上的史书,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千年的历史。印象最深的是云冈石窟的微笑佛,许多造像都在微笑,或端庄慈祥,或温婉秀丽,或纯洁天真……这神秘的微笑,让世人琢磨千年,真是“岁月不语,惟石能言”。再就是云冈石窟第12窟著名的“音乐窟”,只见窟门上部一圈伎乐飞天环绕,手持琵琶、筚篥、竖笛等中西乐器,或吹、或弹、或拨、或击,和着一旁舞者飞天的灵动舞姿,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正在上演,这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也是一场民族融合的交响曲。</h3> <h3>在华严寺看到的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群,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平棊、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特别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佛坛上供奉有辽代塑像三十一尊,其中尤以一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为最,其上身微裸,体型丰满,线条流畅,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两面嘴唇微微一笑 ,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轻抬左脚,重心移向右腿,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h3> <h3>在善化寺内保存着泥塑、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其中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特别是二十四天王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美,有丑,有文,有武,或是帝王装,或是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纱衣华似来自天竺国土,或身着铠甲,衬皮毛以抵御北国寒风,生活气息浓郁,极富感染力,堪为国之瑰宝。</h3> <h3>钟楼样式为明代建筑风格,位于山西大同古城区以西清远街街口中心,与城东太平楼、城南鼓楼、城北魁星楼相应。</h3> <h3>大同九龙壁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九龙壁,与北京故宫皇极殿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h3> <h3>大同古城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也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巍然天镇”。在南城墙的东部,建有“雁塔”一座,俗称了望塔,这在我国城墙建设史上也是仅见的。</h3> <h3>记录沧桑巨变的大同博物馆,其建筑形态的设计很有特色,承袭着大同历史文化的积淀,与龙文化和石窟文化相结合,同时与大同附近火山群的典型地貌特征相暗合,体现了“胡汉交融”的地域文化特征。</h3> <h3>大同市长城博物馆见证和讲述长城的演变,运用多媒体、声光电、交互式等手段,全方位、多元素展示长城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h3> <h3>在大同土林地质公园让人不由得感慨造物者的鬼斧神工——风化的土柱,斑驳的土墙,或层叠、或壁立,宛如一座座雕塑。放眼望去,有沟壑、有褶皱、有洞穴断崖、有高柱长墙,无序地排列组合成一个“魔幻多变的城堡”。</h3> <h3>大同火山群是世界唯一一处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也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好、出露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第四纪火山群。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由火山群、桑干河、秋林峪三个景区组成,大同火山群园区是火山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因其火山锥分布最为密集、最具代表性、最为出名,保存之完好、内容之丰富而闻名。</h3> <h3>大同市李二口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该段长城东西因山势蜿蜒,南北沿山脊攀升,是山西省保存最完整、建造最奇伟、最具观赏价值的一段土长城。</h3> <h3>文瀛湖生态公园在设计构思上,遵循了“整体趋近生态系统,尊重自然系统过程”的理念。漫步在文瀛湖公园,感受湖清、岸绿、景美带来的惬意。</h3> <h3>在研学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给我们介绍了她创作的《云冈微笑佛》等藏书票,还亲手教我们印制。</h3> <h3>到魏碑研究院听教授讲《魏碑之韵》。魏碑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利。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h3> <h3>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吴铭教授给我们讲艺术走进生活,让学员尝试壁画的线描。</h3> <h3>探秘大同研学之旅吃住都在398康养服务中心,让我们体会了这里的服务和配套设施,还用HRA健康风险评估系统给我们体检。最具吸引力的还是这里的美食,各种美味冲击着我们的味蕾。</h3> <h3>总之,这次探秘大同研学之旅完美收官,收获满满!感谢水利部老年大学组织的研学之旅!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周到的服务!感谢学友们的关爱和互帮互助!期待下一次再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