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旧址

张连科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武威天气炎热,对我这个在天祝生活工作过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整天待在家里,心里火急火燎的难受。想去凉快点的地方。于是和好友达哥,树勤二位相邀,去永登连城鲁土司景点游游。</p> <p class="ql-block">七月二十日早上起来,天气不太好,是沙城天气,我们也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六点就出发了。过了乌鞘岭,天气豁然清朗,大好的晴天。到达连城镇是已经九点十几分的,三个小时的车程,打野不远。</p> 连城鲁土司衙门位于永登之西连城乡,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土司建筑群,占地1.5万平方米。连城鲁土司衙门建筑群分为三部分:衙门、妙因寺和土司花苑,土司衙门是一组类似皇宫式的建筑群。    布局对称、规整、雄伟,占地4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主体建筑为祖先堂、燕喜堂、大堂、二堂、牌楼、寝宫;土司衙门西邻的妙因寺,是土司的家庙,占地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大经堂、德儿经堂、观音寺、塔儿殿、鹰王殿、万岁殿、缠僧经堂。    土司衙门东邻的土司花苑,占地约4500多平方米,建筑物设鸳鸯亭和八卦亭。园中曾种植各种奇花异木现苑内有一棵酸果树和两株胡桃树均系明代所植。建国后,鲁土司经过多次修缮,使这座古建筑群重放光彩,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 自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的一个重镇。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历代土司苦心经营,治理此地,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西北边陲的安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br><br><br>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主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扇门、牌楼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纵观全貌楼峻庭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土司是元、明、清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的世袭官职。鲁土司是明清时甘肃青海边界颇有势力的土司之一。 连城鲁土司的始祖脱欢,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代,为元始祖忽必烈的侄重孙,是元朝宗室,封为安定王兼平章正事,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打大都(北京)时,元顺帝出逃,脱欢跟随不及,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脱欢降明,被安置在连城,为一世土司,因其夫人马氏捕捉达官戳只有功,治地连城,建楼七楹。永乐二十一年因脱欢之孙三世土司失伽屡有战功,升指挥同知,永乐帝给失伽赐姓为鲁,名鲁贤。 鲁土司历经明、清、民国,自1370年一世土司到1932年改土归流,世袭十九世共二十一位土司,历代土司地位显赫,品级很高,多位土司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官至一品。 鲁土司系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是西北地区权势较大的一个集军事、司法、宗教于一体的地方特殊政权,有生杀大权,拥有土军千余人。连城鲁土司统治永登及周边地区长大560多年,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坐落于大通河畔的鲁土司衙门旧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十五世鲁纪勋又做了大型修建。现存建筑为工部营造法式建造,均系砖木石结构。 衙门旧址由衙门、妙因寺、官园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55平方米。整个衙门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在中轴线上一进数院,利用地理地基,使建筑依次抬高,造成数门直线贯通,院落相连,越进越高,烘托出衙门的高大雄伟和威严之势。颇有王候气魄,有"小故宫"之称。有明代万历年间所植三棵巨大的核桃树,更有奇花异木,有从鲁土司上享堂墓地移来的明代石像生八尊,造型生动,甚为珍贵。这里环境幽雅,佳木葱茏,好鸟啁啾,是历代土司休闲娱乐的地方。<br> 衙门西面是妙因寺,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这些建筑上不仅有精妙的斗拱、雕刻、彩绘,更有明代前期的佛教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鲁土司在辖区内不仅修建了大量的藏传佛教寺院,而且主持修建了道教雷坛。位于鲁土司衙门西北的雷坛由六世土司鲁经和鲁东主持修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40年),原建筑与院内花园组合成一个雷字,布局别致,是为祀道教龙门派雷部尊神而建,现存的过亭和大殿结构精巧,是我国西北地区难得的道教建筑小品,内有我国西北地区幸存无几的明代道教壁画、雕像精品,十分珍贵,现并入鲁土司衙门旧址成为国保单位。 鲁土司在连城地区还留下了庞大的家族墓葬,埋藏着珍贵的文化遗存。同时鲁土司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传世文物、谱牒、文献资料、神奇传说,极大地丰富了永登文化。其中永登县博物馆珍藏的鲁土司家传文物更是精品纷呈,不乏国之瑰宝。<br>折叠 据传由嘉庆皇帝赐给十五世土司鲁纪勋的龙袍和团花福寿女袍以及鲁土司家族传世的两件清代雕漆漆盘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大量发现于这些寺院中的明代早期的青铜佛像、唐卡,是难得的佛教文物珍品。<br> 永登县博物馆还藏有大量鲁土司传世的金、银、铜、玉、瓷器和书画、家谱、服饰以及生活用器等,琳琅满目,精美绝伦。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鲁土司曾经的辉煌,透溢着明清时期的灿烂文化。 这是鲁土司衙门大堂,是升堂判案的地方,庄严肃穆,达哥坐在上面,威风凛凛,不输古人之风。不知所审案件是刑事案?还是贪腐案?孙女站在旁边,估计是校园霸凌案件。 这位女士立于大堂之上,倒也巾帼不让须眉,看样子也是一位勤奋的官员,早早上堂,官服都没有来得及穿。 <p class="ql-block">我也装模作样坐在高堂之上。</p>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日,在永登县连城镇发现一批鲁土司衙门遗存珍贵文书,该批文书共计149张,其中125张可见所署明确年月,24张未署年月或残缺不见。 其中有明确年月的文书,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嘉庆二十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时间了。截至目前,类似土司文书,在各级档案馆藏中,数量极少,因此具有极高文物和文献价值。 据悉,这批文书文体包括谕、令、札、清单、合同、书信等。总体可分为由衙门发出者和上呈衙门者两类。衙门发出的都印有红色界格稿纸,部分稿纸左上角印有红色“稿”字,部分盖有“花开富贵”等闲章。上呈衙门的则用的是灰白纸,文字间也有阅览时所勾画的句读墨迹。绝大多数有批复语句以及闲章和花押。 这类文书是土司衙门存档,从它丰富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窥见清末至民国间鲁土司衙门军事、司法、赋税、宗教、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样貌。据了解,新发现的文书目前已被编号并收集成册,统称作“鲁土司衙门遗存文书”。 一进大门,迎面是两口装满水的大缸,一缸一朵莲花开的正旺。看到树勤拍摄,我也上去一拍。 这是明朝朱元璋皇帝的图片 这是大清武官图片 最后面是吐司衙门的后花园。有石凳 石马,飞来石 陨石等。占地面积也很大。各种果树 花卉。应有尽有。 和 连城衙门一墙之隔的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名为妙音寺该寺初建于明 正德六年(1441),是元末平章政事脱欢后裔鲁土司管辖区内的主寺。它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尕达寺(石屏山尕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座寺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寺院群。经清代三次扩建,成为青海、甘肃藏区和内蒙古一带颇负盛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匡式构图,一对树木,相依相偎。 它是历代鲁土司建立的寺院中规模最大、塑像最多、壁画最好的一座佛教名刹。建筑高低参差,左右辉映别具一格,各种雕刻极为细致,壁画构图生动自然,有些殿脊上设置镀金铜瓶,为附近地区所稀有。主体建筑有德尔经堂、大经堂、禅僧经堂、万岁殿、塔尔殿、古隆宫殿、金刚殿和鹰王殿。 <br>万岁殿是妙因寺修建最早的一个佛殿,里边原供奉皇帝牌位,故称为万岁殿 妙音寺内,一进门就可看见画面上那面慈祥的大佛,以及微笑相迎的菩萨、怒目而视的金刚、善良虔诚的供奉者,以及当地老百姓婚丧嫁娶的习俗,千姿百态,活灵活现。 有不少当地宗教信仰者认为里面的壁画中“香音神”的诸多飞天,凌空飘舞,有的手持莲花,有的身抱琵琶,丝带飘逸,十分动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br>大经堂坐西向东、悬楼盖顶,四周有廊。堂中设有宗喀巴塑像和讲经床,殿堂宽敞异常,可供800僧人念经做佛事。万岁殿为重檐歇山顶,殿顶有多彩澡井,殿内所塑佛像辉煌,三壁及过廊壁画彩色艳丽,线条流畅,生动自然,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力。 、禅僧殿:与大经堂相对,殿内有壁画佛像,布设供桌,实为僧众举行小型佛事,讲经学习的小经堂。<br> 活佛囊二处,即活佛官舍。其中勘布囊设有整齐雅致的佛舍三间,古塔三座,独立佛龛四处,系明代建筑。<br> 塔儿,面对山口,在塔尔殿背后有高约十米的砖塔一座,以纪念释迦牟尼。<br> 妙因寺在青海省藏族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深有影响,过去每年春夏之交,信徒们成群结队,长途跋涉来这里朝拜贡献,转寺磕头,以示笃信虔 临走时我不忘以天空为背景拍一张花卉,以示纪念连城之行。 <p class="ql-block">小视频《走进连城鲁土司衙门旧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