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山下鼓声嘹亮 安塞腰鼓后继有人

红柳

<p class="ql-block">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被誉为中国的腰鼓之乡,热情洋溢的安塞腰鼓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安塞的六大名片之一。这里到处都能看到腰鼓的影子,腰鼓演出、腰鼓山、腰鼓剪纸、腰鼓雕塑、腰鼓建筑、腰鼓产品等等。</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安塞腰鼓是一种融合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形式的集体表演,而说起它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据考证(安塞)腰鼓源于印度细腰鼓,随着佛教文化传入西域演变为羯鼓、腰鼓。龟兹人内迁中原的过程像一条漫漫悠长的历史飘带,一头连接着龟兹国,另一头系着西汉陕北的龟兹县。把乐舞传播到长安,把腰鼓带入陕北,以宫廷乐舞为主的文化圈辐射中原,融入当地民俗和鼓文化,演变为各种不同风格的社火、秧歌和鼓舞。</p> <p class="ql-block">每到寒暑假,安塞的各个广场到处都是培训腰鼓的,鼓声、哨声、喊声此起彼伏,有安塞的,也有全国各地的,他们带着孩子来安塞,旣旅游又学腰鼓,安塞的儿童更不要说,他们为了尽快掌握腰鼓的动作利用假期迅速学会腰鼓,还能参加表演。安塞教育系统还规定腰鼓作为一门必修课安排课时,所以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可见腰鼓在这里的普及程度。为什么安塞腰鼓在当地传承发展得这么好?安塞腰鼓到现在传承好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传承,就是老鼓手教自己的儿子、孙子、外孙子,有的是手把手地教,最后他们都成为了非常出色的腰鼓手;还有一种是社会传承,这主要是学校传承,学校把这个当成体育课,而且有专门的教材,教材都是我们自己编的,按照腰鼓的各种动作很规范地学,所以在我们安塞基本上到现在有八万多人都会打腰鼓,不管你有什么大的场合,你要多少腰鼓手,安塞不存在问题。”</p> <p class="ql-block">地处黄土高原的安塞夏季凉爽,所以每年的六七月份许多游客选择前来避暑旅游。观看腰鼓表演成为了每位初来安塞游客的必选旅游项目,安塞区城南的冯家营民俗文化村都会举行大型腰鼓表演。演员们穿着白色的褂子、红色的绸带,腰间绑着用当地榆木制作的鼓,边打边跳,场面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