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目 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篇 糖尿病概论</p><p class="ql-block">第二篇 乱象丛生的糠尿病产业</p><p class="ql-block">第三篇 调理治疗糖尿病的整体观及系统方法的布局运用</p><p class="ql-block">第四篇 糖尿病西医治疗的功与过</p><p class="ql-block">第五篇 糖尿病的中医中药治疗优势与劣势</p><p class="ql-block">第六篇 糖尿病并发症的综合预防与治疗</p><p class="ql-block">第七篇 糖尿病的首选是药食同源法</p><p class="ql-block">第八篇 糖尿病的运动与功法</p><p class="ql-block">第九篇 糖尿病治疗中的器、术、法、心、道的运用</p><p class="ql-block">第十篇 糖尿病的营养素疗法</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篇 糖尿病的音乐疗愈法</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篇 糖尿病的外治物理疗法</p><p class="ql-block">第十三篇 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和养护</p><p class="ql-block">第十四篇 糖尿病最新前沿诊治理论与实症方法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篇 糖尿病概论</p><p class="ql-block">第1节 糖尿病中医病理常识</p><p class="ql-block">第2节 糖尿病西医病理常识</p><p class="ql-block">第3节 糖尿病与环境气候病理关联</p><p class="ql-block">第4节 糖尿病与社会形态病理关联</p><p class="ql-block">第5节 糖尿病与情志心识病理关联</p><p class="ql-block">第6节 糖尿病与意病关联</p><p class="ql-block">第7节 中医消渴症</p><p class="ql-block">第8节 1型糖尿病</p><p class="ql-block">第9节 2型糖尿病</p><p class="ql-block">第10节 妊娠糖尿病</p><p class="ql-block">第11节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p><p class="ql-block">第12节 糖尿病的检测常识</p><p class="ql-block">第13节 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p> <p class="ql-block">第1节 糖尿病中医病理常识</p><p class="ql-block">中医的逻辑关系,天地有常,和以生之。天以布而惠,地以奉而悦。天虚示光,地应化气,气者,天地之和灵也。气乃形质之热化。质化能而热,气化能而动。物之有始,生其性焉。性元乎天,质先乎地,故往而有迹,来而化生也。气浊病肺,肺病肝。水浊病肾,肾病心。肺病而窍塞痰喘,短气而背控。淫太过则染于骨,骨病而感于髓。髓病而气病,气病在肝。肝病而血污,血污而不可受乎外力,肉满经筋滞,故触而瘀紫也。这就是糖尿病症状之一,浮肿。肾病心,心病输与小肠,小肠不制而传与胰,胰不可化而传之膀胱,膀胱为病曰消渴。消渴就是今天所说的糖尿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还是空气和水源污染造成。黄帝内经也有个结论,胰病渴。糖尿病首先是胰脏出了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是胰岛素缺乏。胰淫而胃受之,客于肝。肝不已而客于小肠。小肠不已而客于大肠,大肠病于肾。肾不已,而膀胱消之。消而二太阴闭于燥,故渴。渴则少阴同病,行次更乱而反惑。燥湿不度,气化无常故,太阴少阴诸病,度不常而反乱者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糖尿病也不是一日形成,是内外之邪与身体正气相博,正消邪长,到一定程度而表现出来的慢性疾病。中医各家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表现。这类病人本是多食少动,营养过剩,过食之饮食与过剩营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三多一少逐渐累积,增加了体内的浊气。以中医的观点,浊中有湿,浊积于五脏与经络可化为痰,痰久导致血瘀,痰湿瘀积聚又会影响气血的运行,营养的传输,造成肌体失养,功能衰退,形成气阴两虚,阴阳俱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医所谓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胰岛细胞失养所致;胰岛素抵抗是浊瘀积于细胞内外或细胞失养,营养传递受阻或细胞功能受损不能与胰岛素对接造成的。所以,糖尿病人的病因可以概括为虚、浊、瘀三个字。虚包括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浊包括了湿浊痰浊血浊,瘀包括了痰瘀血瘀。是去瘀化浊,扶正补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经现代医疗,糖尿病人的症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虚、浊、瘀的病因仍在,现中医各家把糖尿病进行分症治疗,各有不同,较典型的分法是: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俱虚型、燥热伤津型和瘀血阻络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很少有病人是单一的某种类型,基本上是多型相杂,所以分型治疗实际难以做到,效果亦不佳。糖尿病人症状很多,但根本是虚、浊、瘀。化热化燥是正气与瘀浊相博导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去瘀化浊,扶正补虚,虽然经现代医疗,糖尿病人的症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虚、浊、瘀的病因仍在,现中医各家把糖尿病进行分症治疗,各有不同,较典型的分法是: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俱虚型、燥热伤津型和瘀血阻络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很少有病人是单一的某种类型,基本上是多型相杂,所以分型治疗实际难以做到,效果亦不佳。糖尿病人症状很多,但根本是虚、浊、瘀。化热化燥是正气与瘀浊相博导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的解释 : </p><p class="ql-block">一是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如郁怒伤肝,导致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p><p class="ql-block">二是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亏虚,水竭火烈,上扰心肺则烦渴多饮。 </p><p class="ql-block">三是劳欲过度:房事过度,损伤肾精,可致虚火内生,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医对糖尿病病理的解释气阴两虚:</p><p class="ql-block">脾虚是糖尿病的原因,脾虚者形盛气弱,痰湿内盛,血行迟缓。痰瘀阻络:痰瘀互结、阻于脉络,经脉失养,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脏腑功能失调:肺、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通过综合调理,中医治疗糖尿病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第2节 糖尿病西医病理常识</p><p class="ql-block">西医对糖尿病病理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一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导致肢端缺血、缺氧、营养障碍,局部失去活力。加之神经病变抵抗力下降,痛、温觉障碍或消失,因此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甚者需要截肢。简言之,本病主要由于动脉和微血管病变造成肢端缺血、缺氧、组织失去活力,加之神经病变局部失去知觉,易于损伤,合并感染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动脉血管阻塞:糖尿病人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出现管腔阻塞,导致肢端缺血缺氧,发生糖尿病肢端坏疽。</p><p class="ql-block">原因有:(1)高胰岛素血症,尤其是二型体质肥胖的糖尿病人,常有高胰岛素血症倾向。引起脂肪代谢紊乱,诱导和激活脂肪合成酶,使脂肪合成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明显,造成高脂蛋白血症,促进脂质沉积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p><p class="ql-block">(2)血小板功能异常,txa2合成增多,动脉内膜受损处的pgl2合成酶则缺乏,pgl2合成减少,血小板凝集增强,血管趋向痉挛,促成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局部血管的阻塞。</p><p class="ql-block">(3)内皮细胞损伤,因遗传缺陷,容易损伤和坏死。高血糖症导致损伤和坏死,动脉内皮细胞受损时,凝血因子的生成和破坏常失去平衡,造成动脉血管硬化和阻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与微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在人体负重部位尤为显著。由于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体液和蛋白渗出,造成足肿,阻止白细胞进入细胞间,降低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白活力增高,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形成微血栓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以致于溃烂坏疽,创面久治不愈。糖尿病人在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的同时,还伴有基底膜增厚化学结构的改变,糖明显增多,蛋白质和脂肪相对减少,除与糖尿病人的年龄、病程和胰岛素缺乏等因素有关外,局部组织缺氧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直接原因,导致局部组织的缺氧的因素如下:</p><p class="ql-block">(1)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浆中急性应激蛋白原、珠球蛋白、a、酸性糖蛋白等明显增高,促进全血粘度增加和红细胞聚集,微血管灌注失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