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水流经的地方就有闽南人… </p><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海峡、 马来西亚、马六甲古城,在孩提时就深印脑海。早年间大批闽南人陆续下南洋讨生活,我母亲的两位前辈就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旅行是剂毒药,不知您信吗?越南游完回了厦门,五天后又到新加坡游荡,今天又流浪到了这心心念的大马…</p> <p class="ql-block"> 从新加坡过关,进入马来西亚已是下午四点多,一路直奔—马六甲。</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路过一小镇,已是夜幕降临,看到有人急匆匆进入路旁小亭,跪地祷告,马来西亚的国教为伊斯兰教,教徒每日作五次祷告:晨礼、晌礼、脯礼、昏礼、宵礼。刚才的匆匆可能是做“昏礼”祷告。</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来到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的“马六甲”,马六甲于2008年7月7日成为世界遗产城市。</p><p class="ql-block"> 迎面就是这葡萄牙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 公元初期,马来半岛出现了以印度文化为基础的邦国。马六甲王朝,建于1403年,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载的王国。</p><p class="ql-block"> 马六甲海峽是连结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道,东西交界的重要港口,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了五百多年,直至1956年2月20日宣布独立,共才六百多年历史的马六甲王朝,大部分时间被殖民。</p> <p class="ql-block"> 马六甲古炮台,已经历了200多年的春去冬来,城墙上四门完好的古炮朝着不同方向,看看当年虎视眈眈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 遗留下来的炮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这大叔不知是华侨或是峇峇?</p><p class="ql-block"> “峇峇、娘惹”,明朝人后裔:生活在马来西亚一带的土生华人。</p><p class="ql-block"> 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曾六次经过马六甲时,陆续有一部分随行人员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p><p class="ql-block"> 峇峇、娘惹的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进入荷兰广场,也称红屋广场。</p> <p class="ql-block"> 面对广场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就是古老的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17世纪)。广场中间有一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20世纪)。</p><p class="ql-block"> 荷兰红屋被认为是亚州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建筑,建于1650年,三百多年来它一直是荷兰殖民政府和马六甲政府所在地,现改为马六甲历史与民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维多利亚女王喷泉,伫立在荷兰红屋广场上,喷泉柱上的铭文是“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1904年马六甲人民为纪念伟大的女王而立”。</p><p class="ql-block"> 喷泉有女王的浮雕装饰,铭文后是大不列颠王室徽章,柱顶刻有卫士头像。</p> <p class="ql-block"> 十七世纪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 红屋广场中央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 广场边上有很多这种很夸张的,用好多花和玩偶装饰的载人三轮车,马来师傅肤色也不白。</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三宝山,三宝山又名三保山、中国之丘。1409年明朝皇帝将汉宝丽公主嫁给马六甲苏丹和亲,马六甲苏丹将此山送给公主做为她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现在山上葬的都是华人)</p> <p class="ql-block"> 郑和(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六次登陆此地。</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海神妈祖娘娘渔民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 三保庙(又称郑和庙),为纪念明朝三宝(三保)太监郑和到访马六甲而建。</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在摸郑和塑像,听说摸头出头,摸肚大度。不知真否?</p> <p class="ql-block"> 但摸之前被警告过:“不准摸下面”,为啥呢?不尊重,因为下面没那啥…</p> <p class="ql-block"> 寺旁的汉宝丽古井为公主随从所开挖,是当时马六甲的主要淡水源,据说即使干旱,井水也不枯竭。</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口井已被封存起来,并成为了许愿井,传说有人往井中投一个钱币,他就一定会重游马六甲。</p> <p class="ql-block"> 顺道来到原住民的村庄参观。</p> <p class="ql-block"> 探访马来土著村长家,村长前年因车禍过世现由七十二岁的村长太太掌权!</p> <p class="ql-block"> 老太太育有十四个子女,现有三十多个孙子孙女四个曾孙。她每天用现代的通讯(手机)指挥着众多子孙劳作</p> <p class="ql-block"> 整天操劳的她可是皮肤细嫩,头发乌黑,她说是拜“东革阿里”(一种植物树根)所赐!这样的“母亲”谁都愿意要一个。</p> <p class="ql-block"> 马来人也喝茶。</p> <p class="ql-block"> 全家福照片。</p> <p class="ql-block"> 周边植物茂盛。</p> <p class="ql-block"> 住宅里收拾整洁干净。</p> <p class="ql-block"> 自家种的热带植物。马六甲就玩到这,到吉隆坡干活去。</p> <p class="ql-block"> 大清早立在宾馆的窗口看那公路上的车流不少,那车有一大部分是赶着去新加坡上班的,听说马来西亚有很多人在新加坡上班。而不少新加坡人因马来西亚油价便宜,特意开车来这儿加油。</p> <p class="ql-block"> 今天开玩吉隆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