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石楼文史研究论坛】(二十三)——石楼晚清商贾郭登云 作者:郭金义

辛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临江仙·晚清商贾郭登云</b></p><p class="ql-block"><b>文·辛中</b></p><p class="ql-block">——为塔子上晚清商贾郭登云题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晚清郭公商贾兴,勤劳智慧创新。</b></p><p class="ql-block"><b>三行双秀见真君。</b></p><p class="ql-block"><b>善心经世路,诚信铸名勋。</b></p><p class="ql-block"><b>运筹帷幄谋大略,療贫亲厚宽仁。</b></p><p class="ql-block"><b>儒商博弈显精神。</b></p><p class="ql-block"><b>胸怀天下事,美誉故乡绅。</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注:晚清时期,石楼塔子上郭登云是一个很杰出的人才。经商务农,创办了"四盛庆",“天成当”"旺泰隆"三个商行,是远近有名的“文武双秀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晚清商贾郭登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郭金义</b></p><p class="ql-block"> 郭登云,石楼县塔子上村人,出生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郭登云不仅务农经商,而且学文练武,生活稍有着落就念冬学,读私塾,刻苦学习,是全县有名的文武双秀才。家宅大门前立有旗杆,上有斗子、风铃,大门挂有金字牌匾,上书《正大光明》四个大字,很是威风。这在当时也算是地位显赫,名扬四方。尤其是他创建的“四盛庆”也是石楼商业老字号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艰难起步</b></p><p class="ql-block"> 郭登云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少时家境贫寒,在堂兄家打工为生。一年闹饥荒,堂兄帮他用三升陈仓谷换来了一个媳妇。从此,夫妻二人起早摸黑,辛苦劳作,创家立业。从男耕女织,耕田养畜,到开粉房加工粉条,小介蒸酒,以谋生计,发展到糟窖十多个,磨坊一处,专供酿酒作坊一处,称(糟房院),初具规模的酿酒业。并利用酒糟饲养肉牛(俗称糟牛)。</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月里,连年干旱,粮食欠收,酿酒原料奇缺。他带领全家修渠引水,在红粘土,石子结构的山腰上打开了50多丈长的一条山洞,硬是一楸一楸的挖,一担一担的挑。石匠们一锤一锤的凿开了3尺宽、3至6尺高、20丈长的石渠,当时的工价是每打一尺一两银子。逢山开洞、遇沟搭桥,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的奋战,他开凿了总长四华里路长的水渠一条,将30多亩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自流水地,种植了大麦、豌豆、高粱,保证了酿酒原料的供给,这条水渠使用了一百余年,到农业合作化时期,还灌溉良田,造福后人。</p><p class="ql-block"> 刚刚起步的他积极外出寻求支持,以扩大内需,他与隰县午城酒厂许老板(隰县曹上村人)交往甚密,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在经济上,物质上,技术上给予很大支持,相互联手扩大经营,继之在本村又开油房一座加工食油。临“官路”修石窑七孔,开设店房一座,接待过往客商,也销售自己加工的产品。食油、白酒主要销往水头(现交口县)、介休、孝义,糟牛销往平遥,产品货真价实,在东路很受欢迎(过去的这条商品之路称“走东路”)。就是在“走东路”得到启发学会了晋商的经商之道,封建社会,尤其是在闭塞保守落后的石楼农村,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做法确实是很超前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规模经营</b></p><p class="ql-block"> 郭登云很清醒的认识到,在林立满目的商家竞争中要有一席之地,必须扩大规模,创立自己的老字号。清宣统元年,他以价银二百四十五两,置石楼鼓楼东侧铺房一处,是当时石楼最繁华的商业黄金地段。座北朝南,铺面五间,后院东西两侧各两间,上房四间,上下两层楼房。店名曰“四盛庆”,经营棉布、百货、日杂等。清末至民国年间石楼商业老字号正值兴盛时期,“四盛庆”与“庆和长”、“和祥成”等老字号齐名,唯一不同的是“庆和长”、“和祥成”是外地客商,“四盛庆”是地道的石楼商人自主经营,雇佣掌柜是平遥人,态度和蔼,很会做生意,精打细算,拆整卖零,时也赊销。继之,他又在当时南街,购置铺面五间,后院正窑三孔,马棚房子五间,开设当铺,名曰“天成当”,聘用介休掌柜精通业务,经营有方,典当生意非常兴隆,在当时石楼和邻近县都具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具有商业意识和经济头脑的郭登云,并不满足于本县的商品市场,逐步将视野投向后水头镇(今交口县城)。后水头地处深山,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老百姓比较富裕,但粮食、棉布、生活日常用品奇缺,是发展商业的风水宝地,也是往返运油、酒、肉牛、棉布百货的必经之路,建立商店既是商铺又是驿站,何乐而不为,于是他又在后水头建立了“旺泰隆”商行,经营棉布、百货、日杂用品和粮油市场,为当地群众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繁荣了当地市场,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有所成就</b></p><p class="ql-block"> 他的聪明才智,人格魅力是事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常常说:“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我是穷人出身,深知穷人的痛苦,一时不便可以赊账,到时还不了不能逼债,确有天灾人祸无力偿还者酌情减免。”邻里困难时有接济。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经常无偿出钱为本村修桥铺路。每年夏天大雨过后带领家人和村民修补道路,冬天下雪后扫路,南至马家坪,北至“关上”,他的这种道德风范得到了村民和乡邻的拥戴,也形成了一个好的家风和村风。百余年来塔子上村人养成了这种良好风尚和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修通公路。</p><p class="ql-block"> 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促进了事业的成就。在亲朋和村民的支持和帮助下摆脱了困境,走出了农工商一条龙的道路。从种植原料加工、以物换物、到磨坊、粉坊、油坊、糟坊、店房等五大作坊,发展到“走东路”规模经营的商品经济。</p><p class="ql-block"> 他的雄才大略造就了“四盛庆”、“天成当”、“旺泰隆”的成功,晚清年间是他人生事业的黄金时代,生意兴隆,家庭和睦,内外上下关系非常和谐。</p><p class="ql-block"> 郭登云生有三子二女,成人后事业上都有明确分工。长子生彩专营县城铺店;次子生桂负责糟坊、油坊的加工,是一把酿酒的行手;三子生汉常年奔波于水头、隰县于东路之间,承担起商业购销的重担,客商之间的关系相处、购销都处理的有条不紊,是他事业的得力助手。鼎盛时期年购销上千两白银,资产近万,人丁过百,儿孙满堂,生机盎然,一派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经营之道</b></p><p class="ql-block"> 在那种纷繁杂乱的年代里,郭登云从最初的加工发展到后来的“四盛庆”,得益于他“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广筹资金,集中使用,知人善用,灵活经营,和气生财”的商业理念。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是:做人要诚实守信,经商要灵活精明。“庄稼靠粪土,生意凭本钱”,诚实守信是他筹措资本的主要渠道之一,</p><p class="ql-block"> 加之社会地位,知名度的显赫,更促进了商业信用度的提高,也是向社会借贷,商家标期付款的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自产原料加工,将农副产品转变为商品,走出自供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束缚。“想要发的快,庄稼交买卖”。是他经商起步的重要资金来源,自产油料榨油,以油换油料,以酒换粮食,也给村民加工,自种大麦豌豆高粱酿酒,利用酒糟养肉牛。综合利用,将自己加工的产品销往“东路”,再购进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的棉布、百货、日杂运往水头石楼,年复一年,穿梭于石楼与“东路”之间。其生意也就想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既避免现银携带的困难,又充分利用了资金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当时的交通不便利,运输主要靠“高脚”,骡马驮称之为“高脚”,人挑称之为“脚夫”。往返有货不空跑,节约运输费用,降低商品成本。</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统筹各店资金货物,互通有无,资金充分利用,加快了资金和商品的流转速度。其四是和气生气。他经常教育手下人和子女要礼让三相,利润合理,不赚暴利,拒绝欺诈,和气生财。顾客进门不要先问买什么?茶水招待,买客看客一视同仁。顾客常说“村里人进城买货,步行几个时辰,口干舌燥,能喝上一晚热水,心情是不言而喻。”久而久之买货就首选“四盛庆”。他常常对人说“满脑子都是钱的人一辈子也赚不了钱。”</p><p class="ql-block"> 郭登云的这些经营之道类似于今天的整合资金、降低成本、公平交易、优质服务的做法,当时他能有如此超前的经营理念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当时封建制度下,人民不可能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也不懂得经济规律与价值观念,但他们已经从事实上掌握利用了经济规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正是晋商的精明之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郭金义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郭金义,男,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模范党员",纪檢监察先进个人"。中国工商银行交口县支行退休职工。爱好书法,文字写作。曾在石楼县《屈源》杂志发表《晚清商贾郭登云》等文章,《吕梁城市金融》发表《我为党旗添光彩》等多篇文章,工行山西分行政工专刋发表《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被、工行吕梁分行授于"优秀通讯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辛中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辛中;女,曾用名;辛瑞花,微信、QQ;欧阳真心。山西吕梁石楼人。中共党员,政府干部,石楼三晋文化理事,吕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2021年分别出版个人诗集《碎玉集》和《孝恩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荣获“中国十佳当代潜力诗人”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荣获全国第七届当代摄影大赛二等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获得全国《夏韵墨青杯》二等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