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鱼痴语一一O

忧者无忧

<p class="ql-block">池鱼痴语--O</p><p class="ql-block">文/忧者无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接着痴。去年12月至今,约8个月时间未曾“痴语”。现在接着痴。其间经历了职责划转、春节出游、居家待岗、清明回乡、静心读书等。回看这篇“池鱼痴语”的字母序号“O”,突然觉得像极了池鱼张大的嘴。不知池鱼之“O”,是因为饥饿还是憋闷?是想要求食还是透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无声鱼。人嘴既能吃食,又能说话,但鱼嘴似乎不能说话。以我的感知,鱼是沉默的,静寂的,它有嘴难言、有嘴无言,它不会呻吟、不会呐喊。猜想鱼也心有所思、思有所感,但它无法言从口出、言为心声。鱼的心声大概要靠别的什么方式来传递、来表达。鱼大概能听得到外界的声音,但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3善取静。鱼无声,但这个世界有声。声有美声,也有噪声。黄鹂之啼招人喜,夏蝉之鸣惹人烦。黄鹂招不来,夏蝉驱不走。他们想来时便来,须走时才走。你无法单听鸟鸣,你还得兼听蝉声。众声嘈杂,谓之喧闹。你能闹中安静,堪称智慧。你若闹中浮躁,疑为拙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4肯用脑。你难以禁堵别人发声,但可以调控自己发声,尽量让自己的发声中听、动听、耐听。换言之,不要让自己的发声招人烦、惹人嫌、讨人厌。你的声音若非天生丽质,敬请少发声、低发声、缓发声,或者等清好、练好嗓子后再发声。入耳之音须多加辨析,出嘴之声宜慎重斟酌。而辨析也好,斟酌也好,都是需要过脑的。多动脑,大有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5自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人皆持麦克,个个皆可发声。微信头条抖音哔哩,涌流着看不完的悲喜,听不尽的是非。真假难辨,虚实难分。似山非山,似水非水。而你得学会:似看不看、似听不听,似信不信、似疑不疑。你得有自己的节奏,而不被人带节奏;你得有自己的判断,而不被人做判断。自媒体展示的悲喜未必是真悲喜,判定的是非未必是真是非。面对所有而不只是自媒体,你如果乐意,可以只做看客;如果闹心,可以连看客也不做。你看或不看,信或不信,媒体就在那里。不因你繁华,不因你落寞。不因你来而来,不因你走而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6书香味。多年未进书店、未购新书了。家有书柜,柜有藏书,但柜内藏书至少被我冷落七八年了。你若问我哪天是“世界读书日”,对不起,我得先问度娘。度娘说,是每年的4月23日。这些年,其实也“不正经”读过一些纸质书,那是几种杂志,曰《咬文嚼字》,曰《博览群书》,曰《某某文萃》。89年前,面临国土沦丧的爱国青年曾经高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现在,我或者不只是我,“安放不下”的并非“平静的书桌”,而是“平静的心灵”。商场已替代战场,铜臭已覆盖书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7子弹飞。西边的选战勾引了东边的眼球,20岁青年盯上了80岁老头,暗处的子弹射向了明处的选手。上帝保佑,保佑的只是金发老头,他耳朵受了伤、流了血,第三天便继续“战斗!战斗!战斗”了;可上帝未能保佑金发老头的贴身粉丝,有谁能说出死者的姓名及其家人的悲伤?这七八枚“子弹飞”引发的注意力,远超俄乌、加沙那里成千上万人所面临的,铺天盖地的炮弹飞、导弹飞、火箭弹飞、无人机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8别不信。你既别不信,也别不服,人是有大小、高低之分的,人的命是有轻重、贵贱之分的。大人物的命,就是要比小人物的命更珍贵、更值钱。全世界都知道大人物的名,都关心大人物的命,可战火下无数小人物的名与命,有多少人想知道、在关心?贵命贱命,同属无常;大名小名,均归虚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7-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