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游记(四)走进爱丁堡 李工真

工真

<p class="ql-block">6月6日是我们这次英伦游的一个高潮,我们走进了被称之为“进来后一分钟之内就会爱上的城市”爱丁堡。爱丁堡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也是第一个被授予“文学之都”的城市。作为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建于1329年,现有人口46万。全市分为老城区与新城区,老城区是老苏格兰王宫的所在地,而新城区则是苏格兰与英格兰于十八世纪初统一之后的产物。旅游大巴首先将我们送到了新城区的王子街上。</p> <p class="ql-block">谈起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关系,必须清楚它们过去是不列颠岛上两个完全独立的国家。17世纪以前,这两国曾多次发生战争。但这两个国家的王室本身又有血缘关系。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是英格兰都铎王朝国君亨利七世的女儿的外孙女,从辈份上讲,她是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女。但玛丽女王信奉天主教,而伊丽莎白一世信奉新教。由于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合法子嗣包括伊丽莎白一世在内,都没有子嗣,因此,苏格兰女王玛丽宣称自己拥有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由于玛丽并无治国之才,在国内遭到反对,伊丽莎白一世便将她骗到英格兰囚禁起来,并在二十年后将她处决于伦敦塔。1603年,一生未婚无嗣的伊丽莎白一世临终前,决定将英格兰的王位传给玛丽的儿子、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这样,詹姆士六世即位英格兰国王,从此在英格兰被称为詹姆士一世,英格兰与苏格兰因此形成为“共主联邦”。但两个国家一个君主并不意味着两国的完全统一。直到一百多年后,英格兰已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成为海上霸主,并开始建立海外殖民帝国时,英格兰与苏格兰才于1707年通过《联合法案》结束了两国独自的历史,形成为一个整合了整个大不列颠岛的新政权一一大不列颠王国。</p> <p class="ql-block">统一之后的苏格兰并不希望人才都流往伦敦,相反,它希望借助统一这个契机,吸引更多其他的欧洲人与苏格兰进行贸易,吸引更多的观光客来爱丁堡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建设苏格兰。但狭小的爱丁堡老城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一个新兴的苏格兰首府的需要了,因此,1766年,爱丁堡人决定抽干北湖之水,在老城的北边打造一座新的爱丁堡,这就是我们今天首先看到的爱丁堡新城区。</p> <p class="ql-block">  1767年至1850年的新城区建设非常成功。被抽干的北湖变成了现在的王子街花园,而从北湖挖出来的泥土堆积成今天爱丁堡城中的土丘街,它成为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通道。爱丁堡新城区的设计者并不希望合并后的新爱丁堡被看成是一个反英格兰的城市。为了向英格兰,同时也向全世界表达爱丁堡是英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街道的命名都非常英格兰化。爱丁堡新城区的三条主干道王子街、乔治街和王后街,是分别以英国王室的王子、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英国王后的名号来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王子街是爱丁堡新城区最有代表性的一条街,这里最著名的建筑物要数司各特纪念塔了。这座纪念塔建于1844年,结构为一个四层的正方形锥体,高达61米,共有287步台阶,底层中央是司各特的大理石坐像。司各特(1771一1832)生于爱丁堡,先后写出了《威弗利》等27部长篇历史小说,开创了欧洲历史小说之先河,素有“苏格兰魂”的美誉,影响了普希金、巴尔扎克等一批世界文学大师。为一位文学家建造如此雄伟的纪念塔在全世界实属罕见,这座沧桑黑塔矗立于王子街公园已近200年了!</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司各特纪念塔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亚当·布萊克(1784-1874)的雕像。布莱克出生于爱丁堡,是苏格兰著名的出版商和政治家。他曾担任过爱丁堡市长,创办了A&C Black出版公司,出版了《大英百科全書》第七版、第八版和第九版。该雕像于1877 年由約翰·哈奇森竖立于东王子街花园。</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名为信天翁的海欧在空中翱翔,时而落在王子街公园的灯台上,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离此不远从波多贝罗海滩吹来的北海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王子街公园长满青草的绿坡上,你能寻找到观察爱丁堡老城区远景的最好角度。绿树丛中,你能眺望那远处高高的教堂尖顶,隐隐的古都城郭,那里正是《哈里波特》美妙的魔幻故事诞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连接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土丘街通道上,座落着两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一栋是苏格兰国家画廊,另一栋则是苏格兰王家学院。这里正是整个苏格兰的文化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老城区的一家中歺馆吃完午饭出来后,在德鲁蒙德大街上朝前望去,能见到著名的爱丁堡大学的主楼以及它的法学院大楼。尽管这次爱丁堡之行没有安排我们去参观这所大学,但这所大学的显赫威名无人不知。爱丁堡大学建于1583年。1708年,爱丁堡大学在人类大学发展史上最先建立起大学教授职位制度,并在拉丁文、希腊文、逻辑学、自然𠵍学、数学、伦理学、医学等学科领域设立教授岗位。这一制度使教师们从繁杂的学科中解脱出来,集中于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从而导致了学科与教学的专门化发展。正是爱丁堡、格拉斯哥、阿伯丁这三所苏格兰大学在18世纪初年发起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为不列颠𡷊提供了最好的高等教育。那时的爱丁堡大学甚至被称之为“不列颠的雅典”,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牛津与剑桥。今天的爱丁堡大学仍然在全世界大学二十强之列!</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老城区的精华在那条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Royal Mile”的古街上,它上接爱丁堡城堡,下达荷里路德宫。在中世纪,这里曾是王室和政府的活动中心。而在今天,它就像一座开放的博物馆,每一栋建筑,每一条小巷,每一尊雕像,都有丰富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值得人们细细地品味。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不少中国人将“Royal Mile“这句英语译成了“皇家一英里”,这种译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译法应为“王家一英里”。这是因为在整个欧洲中世纪,唯有“德意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才被称为“皇帝”,而其它欧洲国家都只是王国,而非帝国,因此,这些王国的最高统治者都只能被称为“国王”,而非“皇帝”。当然,他们的家族也都只能被称为“王室”或“王家”,而非“皇室”或“皇家”。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称它“一英里”是因为这条古街的全长约为一英里(1760米),但实际上,与准确的一英里(1609.34米)长度相比,它还多出了150米。</p> <p class="ql-block">”王家一英里”这条古街上最显眼的建筑要数那座拥有高高顶尖的托尔布斯教堂了。这座教堂最初建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期,经过多次改建和扩建,成为了一座独特的、融合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教堂的名字“托尔布斯”源于旧时的市政大厅,这里曾是市政事务和公共聚会的场所。托尔布斯教堂不仅在建筑上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苏格兰的历史和文化上也占据重要地位,它见证了爱丁堡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顺着托尔布斯教堂门前的斜坡朝下走,你能见剅大卫·休谟的铜像。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苏格兰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道德与政治论文集》、《政治论丛》、《英格兰史》、《经济学文集》等。对于这位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家,大哲学家康德坦言:“是他将我从理性独断的噩梦中惊醒”。如果说文学史上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那么思想史上“说不尽的”则非休谟莫属。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休谟至少掀起了四场革命。一、认识论革命:相关不等于因果、归纳法并不可靠。二、人性论革命:人是非理性的生物。三、商业思想革命:商业带来美德、自由与和平。四、政治思想革命:休谟的现代文明三原则:私有财产权的确立与稳定;经产权所有者同意的转让;诚信原则。历史证明。每一个遵守了“休谟三原则”的国家,都因此转向了安定与繁荣。这是对休谟最公正的历史评价!</p> <p class="ql-block">从休谟铜像继续往下走,你便来到了亚当·斯密的铜像前。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创者,更是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奠基人与守夜人,被誉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寇克卡迪小镇,先后在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学习,后成为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他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在这部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中,亚当·斯密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分工原则的观点。他主张由市场的自由调节来实现经济繁荣,认为个体追求自身利益会导致整体社会利益的增加,这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他还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的重要性,认为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除了经济学,亚当·斯密还对道德哲学也有深刻的思考。他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讨论了人类道德判断的基础,提出了共情的概念,认为人们能够通过共情他人的情感来形成道德观念。亚当·斯密的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并对自由市场、个人主义和政府角色的讨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亚当·斯密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英国对现代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与“王家一英里”古街相交的横街“维克多尼亚大街” 30号的位置上,有一家门面红色的“大象咖啡馆”,现今成为了爱丁堡老城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二十多年前,透过这家刚刚开张不久的咖啡馆的玻璃橱窗朝里看,你能看见一位带着孩子、名叫J· K·罗琳的单身母亲。她就坐在那靠窗的座位上,凭借着一杯咖啡,一支笔,便创造出那个充满神奇的儿童魔幻故事《哈利波特》!J·K·罗琳1993年离异,被吸毒和家暴的丈夫赶到了街上,只能抱着幼小的女儿前来投奔在爱丁堡的妹妹。找不到工作的她,完全靠政府的低保救济生活。冬天从北海刮来的寒风冷得刺骨,无奈之下,她只能跑到妹夫入股的大象咖啡馆来取暖。此时,过度的自卑导致了她的抑郁,她甚至还想过自杀。在妹妹的鼓励和支持下,罗琳拿起了笔,以她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个戴眼镜的男孩为模特,发挥了她超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哈利波特这个风靡世界的童话人物。儿童魔幻小说《哈利波特》问世后,在全球被翻译成67种文字,发行4亿册,并被搬上了银幕。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作家首富,还被英国王室授予了荣誉勋章。</p> <p class="ql-block">凡是来爱丁堡旅游的人,都不会错过爱丁堡城堡。这座古城堡位于死火山的花岗岩顶上,它的大门也正是“王家一英里”古道向下行走的起点。我们正是从这里向下行走游览了“王家一英里”古道之后,又折转回头向上走,并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才进入爱丁堡城堡的大门的。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来源于这座古城堡,这座古城堡就昰最早的爱丁堡!</p> <p class="ql-block">自公元6世纪以来,爱丁堡城堡一直就是苏格兰的王家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在此去世之后,这里便开始成为重要的王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在整个中世纪,这里都是苏格兰的王室城堡。直到16世纪初年,荷里路德宫的落成,才取代了爱丁堡城堡成为王室的主要住所,但在18世纪以前,爱丁堡城堡作为苏格兰国家象征的地位从未发生过动摇。</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城堡依山而建,三面陡然矗立,一面倾斜而下,四周皆有护城河环绕。登上那高高的城堡,你能将整个爱丁堡市尽收眼底,甚至是那蓝色的北海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首先是作为苏格兰人抗击英格兰军队进攻的军事堡垒而建的。面对敌军的进攻,只需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敌人纵有千军万马,对它也无可奈何。登上城堡之后,你能见到城墙的炮垛上有一排古式大炮,炮口和当年一样,一致地对着福思湾河,透着古时防御森严的紧张气氛。这些大炮是1449年在比利时建造的,经过200多年的多次战役之后,才于1829年重回爱丁堡。</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城堡沿坡旋绕而上,沿途共有数十个参观点。作为军事堡垒,那些重要的参观点,如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以及苏格兰联合军队博物馆等等,往往都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这些展览会向你展现苏格兰自身独立的军事发展史,以及与英格兰统一之后以英国军队的名义参加的所有国际战争和世界大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城堡的核心地带是山顶上的王冠广场,它是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国君詹姆士四世于16世纪初年建造的。这里最重要的建筑要数广场上的苏格兰王宫了。从奢华程度上讲,它远远比不上伦敦的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但苏格兰历史上最关键时刻就发生在这里。1566年6月19日,苏格兰女王玛丽就是在这里生下詹姆斯六世的。王宫的门口还装嵌着一块镀金的面板,上面刻着“1566年“,以及玛丽和她的丈夫亨利·达恩利勋爵的姓名首位字母交织在一起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王宫里诞生了詹㚼士六世的这个房间对整个英国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位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后来在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前被指定为英格兰国王,这样,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在两国的王室联合中同时也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詹姆斯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处死了自己的侄女玛丽女王,却将玛丽的儿子指定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这是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敢想象的,而苏格兰与英格兰走向统一的历史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爱丁堡的建筑太美丽了,爱丁堡的人物太丰富了,爱丁堡的故事太迷人了,爱丁堡的历史太传奇了!离开它的时候,心中有份难言的不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