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参观吉安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王梓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暑假,我们来到吉安市博物馆参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庄严而神秘的吉安博物馆由六个展厅组成,走进一间间展厅,宛如一幅幅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一面面知识墙,仿若一枚枚钥匙,打开通往历史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九龙灯”,在一条闪电形状的龙身上有九个支架,支架上放着九盏清油灯。这九盏灯象征着天长地久:在古代,九龙灯主要是在祭祀时使用,祈祷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者书院用以学子读书照明,祝愿学子平步青云、一路光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厅的左面是一座“万寿宫”石牌坊。这是将吉安市永叔路赣江边的万寿宫牌坊搬到这里重立的。万寿宫是为了纪念江西福主许真君而建,通过这座牌坊,我了解到古代建筑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里走,就是“青铜王国”,里面是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各种文物:礼器、食器、酒器、兵器、农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最显眼的要属一具面具,名为“双面神人青铜头像”,据说它是人与神的结合,信仰的子民们能够透过它与神灵沟通。面具的长相十分独特:高耸的鼻子,凹凸不平的眼球,上卷的獠牙,方方正正的面具两边长着尖尖的耳朵,头顶还长着弯弯的角,真是一张与众不同的面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继续走,你就来在了“吉州名窑”展区。我在里面绕了一圈,发现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长方形的瓷器罐子。它身上的花纹十分独特,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菱形图案,做工精致,密密麻麻的图案数也数不清,古人的手绘技艺真是太精湛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楼呈现了吉安璀璨的人文现象——“三千进士冠华夏”。当我依序漫步在“解元”、“会元”、“状元”三座牌楼下,我仿佛自己成为当年进京赶考中的一员,乡试、会试、殿试,我一举成名天下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耕读传家,吉安人文蔚起离不开蒙学家教。“五忠一节”展厅中,就展现了陶母教子惜阴、欧母画获教子、文母教子尽忠的场景,中国四大贤母中,有两位就来自吉安,可见吉安自古就是崇文重教的节义之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吉安市博物馆,我真是大开眼界,小小的吉安也有着悠长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我为我的家乡吉安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欢迎大家来我们吉安一同感受庐陵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江瑾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炽热的阳光洒在吉安市博物馆门前,为地面镀上一层金箔。我望着古朴大气的繁体方篆——“吉安市博物馆”分外出神,它真是一座联通古今文化的长桥,是一座记录庐陵文化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序厅,扑面而来一座九龙灯,灯座底部清晰可见一条龙尾,尾尖和地面擦燃起烈火,烈火包裹着龙躯盘旋朝上,龙口含珠,仰天咆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龙灯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的期盼:家族祭祀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弟子学习时寓意一路光明、平步青云。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序厅东南是青铜展厅。漫步青铜王国,最让我觉得神秘的是“双面神人头像”:头像狰狞恐怖,双目空洞,好像在向人们发出某种信息,令人后背发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铜王国出来就到了瓷器展厅。我最喜欢“素胎刻花香囊”,虽说是香囊,它却不是用布做的,它是一件瓷器,小巧美观。“香囊”大体趋于圆形,整体呈土黄色,瓷身绘有菱形,菱形里刻满绽放的花朵……,这些细致的图案,引得参观者们驻足拍照欣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展品每一件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才华,令人啧啧称奇。古代没有牛顿,没有居里夫人,靠的是古人敢于实践与创造,以及一代代匠人的传承和创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二楼展厅,最先看见的是一幅地图:中间是一条蓝色的带子,绵延千里,这就是赣江。自古以来,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造就它成了军事、商贸、漕运的重要通道。这里四面环山,是有名的吉泰盆地,土地肥沃、空气清新、雨水充沛,这里仿佛就是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吉安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走进另外一个展厅,诸位名人、状元映入眼帘,有文天祥、杨万里、李淑英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是女英雄李淑英。她是著名的女英雄和爱国主义诗人,又名木屏,字个山,安福县三舍村人。清军入关在城中大开杀戒,她在家乡起兵,抗击侵略者,被捕遭受非人折磨,每天伤痕累累,但她倾吐忠贞壮烈之气,坚持创作了九百多首诗歌,是我国文学史册中女诗人之一。在我印象中古代女子都是弱不禁风的,所以这名女英雄格外吸引我的眼球,令我钦佩。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结束,我心里分外激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气节。时代在进步,我们更应该好好效法古人,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吉安市博物馆一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肖孔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吉安市博物馆,在大门慢慢打开之时,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进大门,便看到了九龙灯,九龙灯在古代为祭祀所用,祈盼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出现在书院,希望书院的学子考取功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厅的右边是一面“万寿宫”牌坊,往里走就是青铜王国。里面的青铜器都是从新干大洋洲出土的。有礼器、农器、兵器、乐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兵器钺。钺是由错金属打造而成,因此钺的表面是红色的。钺既是兵器,也是礼器。钺的外形像把斧头,又重又锋利,中间有缺口,把它拿起来握在手中肯定很威武,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兵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继续往里走便来到了吉州窑展区,吉州窑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吉安的经济发展。其中木叶天目盏是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黑瓷代表:烧窑时泥坯和叶子融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就没有两盏一模一样的木叶天目,这是窑火与自然完美碰撞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吉州窑展区,我们便来到了二楼,二楼显现了吉安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三千进士冠华夏”,我在解元、会元、状元这三座门前了解了考取功名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感受到古代想踏上仕途的艰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吉安之所以有“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的人文盛况,离不开好的家风家教,如欧阳修母亲在家里条件很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用芦荻教欧阳修写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走,便是吉安人文历史,古时吉安经济很好,属于鱼米之乡,有许多文人来过这里,如颜真卿、苏东坡、王阳明等,这里不愧称之为“金庐陵”和“江南望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博物馆后,我收获到了很多知识,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家乡有这么厚重的文化历史,我为我是吉安人感到自豪,也欢迎大家来到大美吉安研学旅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吉安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谢奕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吉安,远不只是一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始皇设置庐陵县,隋朝有了吉州,元朝在吉水和安福两县之间各取一字,这才有了吉安。现在后河搞旅游开发,主题用的就是“梦回庐陵”,从这儿就不难看出吉安的悠久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推开吉安博物馆大门,序厅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万寿宫大门石坊。抗战时期,这座万寿宫是商会办的一所工商歌剧院,主要上演爱国主题和京剧和一些新编的抗日现代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第一个展厅,“青铜王国”展厅。进门处是双面神人头像。原件通高53厘米,面宽14.5˜22厘米。双面神人头像源于远古的巫祝文化,你盯着它空洞的眼神,仍会感觉它仿佛能连接天地之间的信号,沟通阴阳两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第二个展厅,“吉州名窑”展厅。陶瓷有很多种类:黑釉类、瓷塑类、变斑彩类、剪纸贴花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剪纸贴花类。剪纸贴花类上面的图案源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人民生产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二楼的字画展厅,这里有许多生动传神的对联,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幅“庐陵之光”。这字不仅写得铿锵有力,还侧面说明了庐陵是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吉安,你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更能体验到这里的大匠精神和民俗风情。这里是一个值得你探索和发现的地方,一个让你流连忘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博物馆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黄曾轩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月伊始,火辣辣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烘烤着大地,但也还是挡不住老师带着我们去吉安市博物馆探索的意愿。早上8:30我们如约来到了博物馆门前,站在大门前,在我眼前就是四个方篆大字——吉安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大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九龙灯,尤为壮观。听说这盏九龙灯历史悠久,其寓意为腾龙绕柱、事业有成。九龙灯左边是一堵白墙,它是从万寿宫移过来的,上面写着“明德远矣”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左拐来到一楼的“青铜王国”展厅,里面的青铜器是多么的古老,每一件青铜器都见证了历史的辉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青铜人面具,它来源于公元前960—公元前1127年的商朝,听说它代表着神圣,佩戴着它的人一般都是首领,可以想象当时的人对神是多么的尊重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逛完一圈之后,其中有一个青铜器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商代鸟双尾青铜虎,它通长53.5厘米,高25.5厘米,重6.2千克,有虎王美称。虎的周身遍饰花纹,包括卷云纹、鳞片纹、云雷纹等,虎有曲卷双尾,整体堪称完华美,令人称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里走,我们来到了瓷器展厅,里面陈列的主要是我们吉州窑出土的陶瓷,有花瓶、碗和各种容器……它们身上有着精致的花纹,让我忍不住想:“为什么古人能用当时落后的水平造出如此精致的瓷器呢?当时的人都这么牛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素胎刻花香囊,它来源于宋朝,它的身上隐约带着淡香,特别精美,它虽然是个残次品,身上还粘着土,但在古代这个香囊一定很受人喜爱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走,就来到一条热闹的小街,街上有许多店铺,上面有的卖安福火腿,有的卖泰和乌鸡。泰和乌鸡,它源于泰和县武山北麓,又称武山鸡。它的头上有一朵毛茸茸在丛冠,听说太和乌鸡营养特别丰富,还可以用来做成药,比如乌鸡白凤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名人故事馆,里面列举着吉安自古以来的名人,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欧阳修,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虽然四岁丧父,但却依然好学,23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状元。他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欧母画荻”,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学习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的博物馆之旅,我了解了吉安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我明白了耐心和信念是奇迹发生的前提,我喜欢这次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吉安市博物馆研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刘欣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刚迎接暑假,我们就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吉安市博物馆研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9点,博物馆的门一开,我就迫不及待的走进博物馆,像一条想要马上吸收新鲜知识水滴的小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在我眼前展现的就是一座像一条飞龙似的“九龙灯”,看着非常的壮观。它是由一座龙形的支架、九盏青油灯和背后的那块砚台组成的。在古代时期青油灯有两个用途:一是家族祭祀时使用,二是供学子读书,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象征着天长地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大厅南面是一座“万寿宫”大门石坊,根据李老师的解说,我才知道这是从吉安市中心城区中的永叔路赣江边的万寿宫门面搬到这里重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们来到了“青铜王国”,里面有许多兵器、农具和乐器等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香囊,在别人眼里它可能很普通,但是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它很精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全身为椭圆形状,香囊表面有许多精美的图案,让我不禁感叹这些精美的图案会出自哪位艺术家之手呢?这也体现了古代吉安人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前走就近入了“吉州名窑展区”,我看见了一件瓷塑作品,它是一个可爱的小狗叫“彩绘卷尾狗”,像这种瓷塑作品是舒娇这位大师创造的,它能把小狗的五官捏的那么生机勃勃,真是厉害,涂上颜色后让它变的更活灵活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来到二楼,二楼主要给我们呈现的是各种人文现象,我们观看了“三千进士”、“节义之邦”、“庐陵世家”等吉安古代的人文风貌。其中三位吉安贤母的教子场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欧阳修他幼年丧父家境又如此的平寒,买不起纸笔,欧母就用荻杆为笔,以沙地为纸,教欧阳修读书认字,当时如果没有这位伟大的母亲,怎能成就了后来的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次参观吉安市博物馆,让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吉安,也让我更加体会到我们吉安伟大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刘瑾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趁着暑假,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来到博物馆,我就发现大家的目光都被博物馆的大门吸引了,我也跟着望去,博物馆的大门正在一页一页的折叠起来。我由此联想到,这不就是一位学富五车的贤者徐徐翻动书卷,显现出蕴藏深处的渊博知识吗?当博物馆的大门完全敞开,一瀑金色的阳光泼洒下来,霎时间,如同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博物馆这位古老的智者开始了他的授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博物馆,一盏呈“闪电”形状的的九龙灯出现在我的眼前,龙身上顶着九盏灯,如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它大多时候用于祭祀,寓意着风调雨顺,平平安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吉安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瓷韵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展柜中,一尊叫作“青瓷连托三足炉”的瓷器吸引了我,它的外表是米白色的,炉身光滑而圆润,即便放在现代,也要由衷地赞一声:“华而睆,大夫之享也。”再看上面雕着的一朵朵细花,或黄或白,或赭或红,五光十色,好一场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比“青瓷连托三足炉”的柔,双面人头像则是一种阳刚的美:高凸峥嵘的尖角,硕大无朋的利眼,满是尖牙的嘴巴,整个一活脱脱的凶神恶煞,它的“狰狞”和陶瓷的“俊美”看似两个极端,却美得互不相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二楼,穿过“白鹭洲书院”的牌坊,我们来到“三千进士”展厅,在这个展厅,我最敬佩的就是文天祥。文天祥曾经是白鹭洲书院的一个学子,他平时勤学苦练,后来终于考取状元。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彰显了文天祥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的参观不仅让我目睹了那些穿越时空的文物,更让我领略了古人深不可测的才学。每一步,每一个展厅,我都感觉自己在与历史对话,在古人的智慧中找寻着生活与艺术的真谛,这次旅程,真是令人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