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走进非洲

水岸玫瑰

一直不太喜欢动物,所以当先生提议参加师弟组织的东非看动物行程,总提不起兴趣,仅仅当作是去一个未踏足过的打卡地。同时既然已经长途跋涉倒了时差,趁开普敦8月底看花的季节,在去东非前去南非自驾,于是凑成了一段南非 + 东非的植物动物学习之旅。 南非自驾路线图。南非是金砖国家之一,历史上被白人殖民者长期统治,曼德拉上台后虽然是黑人掌权,但其经济文化仍然属于发达国家水平,自驾体验和英国、澳、新没有太大区别。我们这次以开普敦为中心,围绕观赏一年一度的花海安排行程,并到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欣赏到无比壮丽的南大西洋景色。一周下来感受其食宿体验很好,若不是路途实在太遥远,可以经常去度假。因为此后的东非行程主要是看动物,所以南非就没有安排去动物园。很多人说南非不安全,我们住在离开普敦市区稍远的潟湖滩酒店,出入自驾,没有太明显的感觉。 东非路线参考图,终日在保护区里驰骋,实际行程更长。 东非的动物大迁徙驰名旅游界,去者都以在马赛马拉看到角马过河的“天堂之渡”为最大目的。去过之后才知道这中间有很多误导和误解,角马过河并不是每天都发生,而在东非大草原,角马并不是唯一有趣的动物。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五个动物保护区驰骋十多天,切身体验了看动物行程的兴奋和艰辛,对真正的动物爱好者而言的确是饕鬄盛宴,但忍受长途颠簸和干旱尘土也实在是比较大的挑战。<br>非洲看动物的行程全部乘坐小巴或者吉普车完成,每辆车最多5位乘客,肯尼亚段的路相对好一些,所以用小巴,据说可以节省一些费用;到坦桑段就要用四驱的陆地巡洋舰,可以想象路况十分之差。小巴和吉普的顶都是可升降的,需要看动物时,抬起车顶,需要防风尘时放下车顶。抬升比较困难而放下相对容易。在坦桑坐的车已经行驶了15万公里,可是在司机看来还算是辆新车,要20万公里才算老车。 <p class="ql-block">Rafiki(斯瓦希里语“朋友”)</p><p class="ql-block">肯尼亚的司机Kennedy(左图)五十多岁,来自肯尼亚中部的农村,旅游高峰季节到保护区开车,平时在家务农,辛勤劳作培养了三个非常出色的子女,其中一个在纽约学医,一个在迪拜工作。他稳重开朗,有责任感,待人处事智商情商都很高,事情顺利需要点赞时最喜欢说gooda,遇到麻烦时告诉我们Hakuna Matata(斯瓦希里语No Worries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坦桑尼亚的司机Roban(右图)年轻一点,母亲是马赛人,父亲是坦桑人,出生在阿鲁沙,上大学学的是野生动物保护专业,从小跟着父亲在保护区学开车,当旅行导游司机正是专业对口,在保护区熟悉每一条路,找动物很专业,常常陷入沉思,蛮酷的。</p><p class="ql-block">非洲黑人天生的乐观精神给人深刻印象。就像《狮子王》中疣猪蓬蓬教给落魄的辛巴的“HAKUNA(没有) MATATA(麻烦)”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东非两国人们的生活看上去并不富裕,城市乡村也够脏乱差的,但是放眼望去,大多数人都是乐呵呵的,很少愁眉不展愤世嫉俗的。</p> 8月29日 周四 阿布扎比-内罗毕 晴到多云<br>经阿布扎比转机飞抵内罗毕时,已经是午后。出得航站楼,未见酒店派来的司机,不是说好在出口处举牌子的吗?一下子慌了神。再次到人群中寻找,见一位身穿西装的黑人,胸前别着一枚名牌,上前一问果然是来接我们的。 内罗毕机场外竖着各种动物的金属塑像,展示这个国家的最大旅游资源。离开机场不远就是内罗毕国家公园,说有3只长颈鹿,可是没有找到。在空中看内罗毕是一片红色,地面看来是一片脏乱。机场到市区只有20公里左右,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路况差,没有交通灯,在重要的回旋处,警察手动拦住一个方向的车流,试图疏通严重拥堵的交通。司机体味很重,开窗又面临严重的尾气污染。道路中间隔离带甚至车道两边都是贩卖各种商品的小贩。刚一落地就感觉严重不适应。 预定了内罗毕市中心的Best Western Plus酒店,门口一道栏杆和红灯,警卫拿出反光镜仔细扫描车辆后才予以放行,人员进入酒店必须经过安全门扫描,比机场的安检稍微宽松一点,貌似这里的攻袭风险很高。酒店挂三星,比较老旧,基本服务还行,屋顶有个小小的露天加热泳池。小息之后到街上找东西吃,最后发现只有KFC能够放心享用,门口也站着拿着扫描仪的保安。晚上七点多就困得上床睡了。 8月30日 周五 内罗毕 晴<br>通过酒店的旅游柜台预定了市区一日游包车,每人20美元,司机兼导游还是昨天接我们的那位Wallace。上图是殖民风格的McWilliam纪念图书馆,规模不大,1929年奠基1931年建成。 肯尼亚最高法院。 国际会议中心 市长官邸、议会、各政府部门大楼所在的地区是这个城市最干净整洁的部分。总统官邸座落在一片很大的山坡上,保安严密,不得靠近。附近是各国使领馆。 <p class="ql-block">联合国非洲总部UNON(UN Office Nairobi)在新建的美国大使馆对面,1998年原来位于市中心的美使馆遭到恐怖袭击,死伤重大。新址的保安非常严密,Wallace一再说这里不能停留,不能拍照。我们坚持下车到门口看看。正在预约窗口想问下如何入内,一位黑人女士从里面出来,得知我们没有预约但想进去参观,马上一挥手说跟我来,我们就这样进入了联合国的领地。这位女士在中国留过学,会说中文,现在似乎是接待处的负责人,她让我们每人交了15美元,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位热情的黑人职员来领我们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游客参观是UNON的常设活动,该导游称我们所有的游客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可以随便拍照参观,因为这块地是肯尼亚捐赠给联合国的,不属于肯尼亚法律管辖,而联合国的费用是由会员国支付的,各国的费用则是由人民交税获得,这个逻辑和思路绝对政治正确。导游一路上介绍了联合国的理念、传播了和平来自发展、沟通和环保等理念,现场上了一堂联合国知识普及课。</p> 办公大楼门前的草坪上竖立着斯瓦希里语欢迎的字样,其中巧妙植入联合国的缩写,这里是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地方。 经过各国国旗组成的长廊,来到大草坪前,这里有一座智利赠送的食指骨节雕塑,含义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大草坪坡底有一片茶树和咖啡树,它们组成了联合国会徽的图形,纪念1998年8月内罗毕美国大使馆爆炸案中的两百多位遇难者。 入口处的门楣上装饰着一幅通栏长画,这是来自中国成都的儿童画,描绘了当地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环境变化。来自中国的赠品还有云南送的铜鼓 、挂毯和雕塑等。 大会议厅正举行关于生物多样化的会议,导游打开门,让大家安静地入内观察拍照。到了隔壁的空会议室,他鼓励大家上讲台向全世界发表愿望。在办公楼的走廊上摆放着准备捐赠给贫穷地区儿童的书籍文具,还有关于气候变化、清除战区地雷等展览。穿过办公楼,后院的草坪上是各国领袖来访时种植的树木,包括胡锦涛和贾庆林种的树。最后来到UNON最著名的一座环保建筑物前,介绍这座节能环保的神奇楼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用水全部靠收集雨水和循环使用、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等等。 离开UNON,找不到Wallace和他的车,门口正好有兜生意的出租车,叫了一辆往酒店驶去,途中顺道到国家博物馆参观。这个博物馆不大,其最重要的藏品就是在肯尼亚境内发掘出的直立人头盖骨,而直立人是现代人即智人的前辈,东非被认定为人类的发源地。 160万年前的图尔卡纳男孩,发现于图尔卡纳湖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人类骨骸之一。他离世时大约9-12岁,1.6米高,经分析,他如果成年,可以长成1.84米的大个子。<div>在博物馆参观时接到酒店的电话,询问我们的行踪,于是在参观结束后得以搭乘Wallace的车回酒店。根据Wallace的推荐,在附近的一家本地餐厅晚餐,这里的食客基本上都是肯尼亚人,很友好,但食物并不美味,连饮料人均9美元。<br></div> 8月31日 周六 内罗毕-开普敦 晴-多云<br>周末去机场的路没有那么堵,但进航站楼后直到登机的过程却令人头疼不已。我们已经在网上办好值机手续,但是仍然要排队寄行李,肯尼亚航空的所有航班都挤在一起,办票柜台不够,速度很慢,我们提前2个多小时抵达机场,等办完手续抵达登机口,离登机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了。航班的餐食很普通,土豆当家,咖啡和茶混在一起,只能求个饱肚。 飞行5小时45分,傍晚730抵达南非重镇开普敦 。一下飞机立即感受到符合国际标准的文明社会气息,整洁明亮,井井有条。出得航站楼去租车公司取车。携程的租车订单上没有注明门店的具体品牌,地址也不完整,随便进了一家,一位黑人职员非常热心,帮我们用电话查到了是隔壁门店,顺利取到一辆很新的起亚MUV。 驾车来到离市区不远的澙湖公寓酒店,设施稍微老旧,但是基本设施齐备,床上用品舒适,累了一路,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9月1日 周日 开普敦 阴到多云<br>时差关系,餐厅一开门就去吃早餐。天还没完全亮,窗外远处的桌山笼罩在烟云之中,大西洋的海浪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网上挑选并预定了卡瓦利酒庄Cavarlli的午餐。驱车1个多小时抵达酒庄。这个酒庄设有马场、花园和葡萄园,占地广阔,维护得非常好,种植了不少南非特有的植物和花卉,包括南非国花帝王花(右图)。帝王花(Protea cynaroides),又名普蒂亚花,是一种灌木状的植物,雌雄异株,雄花似莲座状的红色大花,中间呈浅粉红色,周边又渲染上一轮黄色,在绿叶的陪衬下,雍容华贵。因其花朵硕大、花形奇特、瑰丽多彩、高贵优雅,号称“花中之王”。久开不败的帝王花,被誉为全世界最富贵华丽的鲜花,代表着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并象征着胜利、圆满与吉祥。<br> 针垫花,花骨朵好像用红色或黄色的塑料线编制的花苞,花朵盛开时像大头针插在球形的针垫上,非常少见,十分美丽。颜色鲜艳夺目,五色缤纷,很是招人喜爱,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橙色等。其实我们所见到的拳头般大小花球是由无数个小花朵组成的,那伸出的“针头”正是一个个舞动的花蕊。针垫花不能自花授粉,必须以丰富的花蜜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而这些昆虫必须穿越密布的“针林”才能享受到甜美的花蜜,而昆虫又是小鸟们猎食的对象。因此针垫花不仅吸引了观花者,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观鸟者。 葡萄园的枝头刚刚冒出嫩芽,昭告着春天的气息。马厩当天不开放,画廊正在布展也不开放,逛完花园和葡萄园就到地下的品酒大厅,靠着壁炉品酒。午餐按照帅哥侍应的推荐点了羚羊排和海鲜盘,非常美味。前者在餐牌上的名称是“狮子的美食”。餐后甜点也美观兼美味,人均费用220人民币不到。 回开普敦的途中去桌山游览。桌山是开普敦的象征,城里各处都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山下是艳阳高照,但从缆车站向上望去,桌山却是云遮雾罩,开缆车的小伙子解释说这云雾叫做“桌布”,因冷热空气在山顶交汇,山顶区域一半时间都是云雾缭绕的,所以我们在山顶上穿云破雾,属于正常状态。桌山顶上有大片的灌木,地势平坦,一会儿云开雾散,马上又是雾锁大山。桌山的岩石来自4.6亿年前大河从北方冲击来的泥沙和鹅卵石,经过一亿年的压力和温度形成坚硬的砂岩,又经过数亿年的雨水和地衣侵蚀,形成陡峭崎岖的地形,地质学家预计再过一千年,这桌山将回复到原本的泥沙形态。从桌山缆车站可以俯瞰开普敦。 <p class="ql-block">从桌山下来,到Waterfront商城转了一圈,这里不仅是开普敦最大的综合性购物广场,还有开普敦最有名的非洲现代艺术博物馆(Zeitz),展示顶尖艺术家的作品。可惜我们到得太晚,博物馆已经关门,只在超市Pick N Pay逛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9月2日 周一 开普敦 晴到多云</p><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不错,从酒店可以看到桌山清晰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餐后出发去好望角。南非的司机很有礼貌,后车稍微靠近,前车就自动靠边礼让,自驾体验很好。好望角在印象中代表地球的最南端,是航海历史上的一大挑战,风大浪高是其特征,海事频发是其恶名,被称为风暴角。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首次通过风暴肆虐的好望角驶入印度洋,带回满船丝绸黄金,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遂将原本的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意为美好希望之角。</p><p class="ql-block">进入桌山国家公园好望角园区后,见到鸵鸟悠闲散步,狒狒躺在马路中央,引来不少路过车辆驻足观看。</p> 公园里有标牌警示游客不要喂食狒狒,以免养成其吃人类食物的习惯,对其生存造成威胁。 大西洋岸边有一处海湾,岸边黄石层叠,好像书籍堆放在海滩,惊涛拍岸激起大片白色泡沫,此景被命名为海王的奶场。 好望角乃一不太高的山头,山脚下立一木牌,标明西经南纬以及此地为非洲大陆最西南之处,以便游客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沿台阶可以攀上山头,看到真正的非洲大陆最西南端——开普角灯塔 。 驱车几分钟就到了开普角停车场,这里有餐厅、游客中心等设施,还有供游客烧烤的防风石墙和石桌凳。步行一段可以抵达旧开普角灯塔,这个灯塔现在只供游客拍照,真正起指示航道作用的灯塔已经在1911年移到下图的迪阿斯角,以避免受到山峰上云雾的遮挡。 在开普角的两洋餐厅午餐,海鲜盘非常美味,价格也不贵。 回程路上经过Boulder的桌山国家公园企鹅滩园区,观赏南非特有的小企鹅。南非企鹅比澳洲的小企鹅个头大一些,成年鸟是黑背白脸,胸前有一条黑色线条,部分在白色的肚子上有黑点,幼鸟是蓝灰色的没有胸线,于2010年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Boulder是从开普角到西蒙镇的一段海滩,位于福尔斯湾畔,这个海湾被开普半岛和 Hottentots Holland山环抱,早期的葡萄牙殖民者称之为大山之间的海湾。海湾对面现在是南非 最大的海洋生物保护区。东岸温暖的阿古拉斯洋流与西岸寒冷的本格拉洋流在此汇合,形成了独特的海洋生物环境,这里的31%海洋生物和40%海藻类是本地特有的。1985年当地居民发现一对小企鹅,到现在已经繁育成为约3000只的大家庭,成为世界闻名的南非企鹅的栖息地。这里虽然靠近人类居住地,但为南非企鹅提供了繁衍居住的场所,也是少数几个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地方之一。小企鹅们笨拙有趣的形象吸引游客久久不愿离去。 9月3日 周二 尼沃德维尔 晴<br>一早往北去鲜花小镇尼沃德威尔。这个地区以季节性野花绽放为特点,每年7-9月间,原本荒芜的土地,经过春雨滋润,一下子变成花海,而当雨季结束,一切又重归荒寂。我们出发前听说今年这个地区的雨水不理想,花开得不盛,而就在我们抵达前不久有一波雨水到来,我们真可以算雨神了,心中希望鲜花开得旺些,不枉我们万里迢迢而来。<br>这是途中的休息站,只供休息野餐,没有洗手间。路旁尘土飞扬,干旱枯黄,心里直打鼓,不知野花们可已绽放? 中午时分抵达尼沃德威尔小镇,村民中心很像我们的村委会,有办公室,有舞台,有小食堂,有小卖部。我们在小食堂吃了简单的午餐,一大杯奶油豆汤,几块冷面包。然后按照问询台女士的指引,沿着村里的小路去寻找野花盛开的地方。<br>Matjiesfontein玛吉斯方丹农场是由三家共有的土地,土地所有权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进入农场,立即被无边的花海震住了,黄色、红色、粉色、白色的小野花开满大地,肆意汪洋,无拘无束。每个个体都是那么渺小而不起眼,但是当它们组成的无边花海拥抱着你,站在花海中间会深切感到大自然的力量。游客不多,都是开车来的,基本是小车,只有一辆大巴载着韩国人来欣赏。 接着来到第二家,村里的向导说这里可以看到红色的小花。于是又开了近10公里尘土飞扬的路,结果有点失望,这里的花开得并不如玛吉斯方丹好。不过停车场上方的大树上停满了勤劳筑巢的小鸟,让我们看了一场倒挂金钟的表演。 傍晚前抵达Vredendal小镇的河畔酒店,院子里种满了热带植物。客房的门分两截开关,很特别。女主人非常热情,推荐了镇里的餐厅,并强调虽然不远但一定要开车去。按照她的指示,导航到了一条街之隔的镇商业中心,天黑以后只有餐厅酒吧在营业。遇到一位很喜欢中国的黑人侍应,点了披萨、羊脖子和沙拉,物美价廉。 9月4日 周三 兰格班 大雾转晴<br>早餐是半自助式的,冷餐和饮料自己取用,热餐由厨房送上,很有家的味道。 一出发就上了一条砂石路,又遇到大雾笼罩,能见度很低,只能低速行驶。一个多小时以后,云开雾散,逐渐走上大道,这才松了一口气。中午抵达兰格班,这个干净美丽的小镇是南非的海军基地,据说军人的数量比平民还多。酒店座落在海边山上几块巨石边,故名岩畔酒店。这是一间装修得非常豪华的民宿,一共只有5-6套住房,当天我们是唯一的住客。客厅正对着兰格班海岸的无敌海景,房间的全景窗前一个巨大的浴缸,衣橱中间隐藏着进入浴室洗手间的门,床品高级舒适。 友好的白人女主人Michelle介绍了各种入住规则、西海岸国家公园游览、晚餐餐厅等等。西海岸公园大门离酒店不远,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公园的设施很简单,门票连车带人折约人均40元人民币。门口的工作人员只提供一张地图,也没给任何指导,进门以后就自行沿着道路游览。<br>西海岸公园中央是兰格班潟湖,公园的总面积达到3.2万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之一。这个潟湖根据国际条约的标准被确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性的湿地,游客可以通过湿地中搭建的步道抵达观鸟屋,近距离观察各种鸟类,包括火烈鸟。 这里在8-10月间也有花海,但与我们在尼沃德威尔看到的相差几个数量级。西部沿岸的南大西洋风大浪高,但澙湖边则风平浪静,水鸟翱翔。 晚餐按照女主人的推荐在镇里的餐厅享用海鲜,依然美味加价格合理。 9月5日 周四 兰格班-开普敦 晴<br>早起来到窗外的平台散步,这里开满各式野花,大块的巨石镶满黄色花纹,也许含某种金属成分很高。 两位黑人女佣端上内容丰盛摆放专业的热菜早餐,餐桌布置得非常豪华,令人恍如到了贵族家中做客。二位女佣干活时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响,回答问题也是轻声细气。 依依不舍离开岩畔酒店,返回开普敦。第一站是好望堡。这座城堡建于1666年至1679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建造作为海上补给站,是南非现存最古老的殖民建筑。城堡位于市中心,将车停到附近的公共停车场,步行过来参观。门口遇到一位热情的黑人妇女,扭着身子摆pose要和我们合影。 城堡外墙被涂成耀眼的黄色,陪衬着湛蓝的天空和碧绿的草地,非常漂亮。 正赶上定时讲解,一位黑人讲解员站在树荫下非常投入地介绍城堡的历史故事。他说这座建于17世纪中叶的五角形建筑比美国的五角大楼早了很多年。 <p class="ql-block">城堡里除了展示殖民时期的生活(包括统治)场景,还有瓷器和艺术展览,绘画收藏展览。能看到18世纪经过海上贸易抵达非洲的中国瓷器,还有当时欧洲人凭道听途说和想象画出来的开普敦桌山。</p> <p class="ql-block">好望堡位于开普敦的市中心,旁边就是市政厅和广场,市政厅门廊上站着曼德拉真人大小的塑像,远看过去仿佛他还活着,向广场上的人们挥手致意。南非到处都能见到曼德拉的痕迹,可见这位老人对当地政治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进入犹太人纪念馆需要经过很严格的安检,但安检人员非常耐心友好。纪念馆一部分是原来的犹太人会堂,另一部分是新建的,二楼还设有大屠杀纪念馆。记录了犹太人整体的历史以及移民到南非的历史,新馆底层还复原了一个犹太小村,内容翔实,展示得当,很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本来计划下午去Waterfront看非洲最著名的Zeitz现代艺术展览,但是因为当地青年抗议前一段发生强奸案时政府不作为,导致Waterfront附近道路被封锁,我们试了好几个方向都进不去,只好作罢,提前去机场。顺利找到最后一个加油站,加满油后,按照职员的指引,抄近路抵达还车场。</p> 机场井井有条,登机手续很顺利,时间还多,在机场餐厅晚餐消磨时间。航班居然因为肯尼亚航空的乘组人员晚到而晚点起飞,这也是开眼界了。 <p class="ql-block">9月6日 周五 内罗毕-纳瓦沙 晴</p><p class="ql-block">虽然航班晚点起飞,但是一晚上飞行后依然准点于清晨五点半抵达内罗毕机场。已是第二次在此落地入境,因此熟门熟路,很快办完手续前往等候行李。东非行的同伴们乘坐的南航航班也在不久抵达,但是他们花了不止一倍的时间出关。等到遇见地接人员已经是八点多了。</p><p class="ql-block">从机场出来稍微不久就拐弯上了高速公路,第一个停车点是能够俯瞰东非大裂谷的观景平台。东非大裂谷好像地球上一道最大最明显的伤疤,从黎巴嫩到莫桑比克,长约6000公里。我们所在的东非高原海拔2140米,而大裂谷的谷底与海平面持平,这种高度差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气候、植被、动植物等等。我们将要看的动物大多数是在大裂谷中的草原和湖泊。</p>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于午后抵达下榻酒店,纳瓦沙湖乡村俱乐部。午餐在大草坪享用烧烤自助餐。<br>下午休息一阵后去湖边散步,看水下的河马、树梢上的各式鸟,草坪上漫步的埃及鹅、酒店房间边上的水羚等等。天阴起风,河马都躲在水下,只能见到它们若隐若现的宽厚的脊背,等风小了一点它们就纷纷浮上水面,有两只河马一直在打嘴仗,张着大嘴互相抓咬,不知是在调情还是打闹,纠缠了好久好久。 最好看的鸟是孔雀蓝羽毛的栗头丽椋鸟(左上图),这是跟着南京来的四位观鸟老师认识的第一只非洲鸟。 晚餐仍然是自助餐,但是在酒店的餐厅里。酒店特别关照天黑以后如需回房或者出外看动物,必须打电话给前台,由保安人员陪同,以免受到上岸觅食的河马攻击。预报晚上十点左右河马会上岸到酒店草坪上觅食,但是我们实在太困了,还是睡觉重要,就不去夜游了。 9月7日 周六 纳瓦沙湖-马赛马拉 大雨到晴<br>清晨一场大雨,给树林草坪好好浇了一个透。雨过天晴,黑长尾猴从树上蹦下来到草地觅食。有团友兴奋得对着高高的大树 放开喉咙大喊,时间才是清晨六点,提醒他不要打搅别人的休息,答曰这里都是中国人,难道中国人就可以随便打扰?! 因需要换司机换车而推迟出发,所以有了再次欣赏纳瓦沙湖的机会。阳光照射下的湖水与昨天判若两处,当地黑人在湖中捞鱼也是一种风景。 告别纳瓦沙湖乡村俱乐部,向马赛马拉进发。途中经过中非平原的大片麦田,成熟的麦穗金黄一片,浓雾中也成了拍照的好地方。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不久就消失了,道路崎岖不平,尘土飞扬,这成了此后一周的常态。大家用魔术巾、口罩、围巾等遮住口鼻,依然挡不住滚滚的风尘,还好大家的腰骨还算坚强,没有被颠得散了架。</p><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抵达进入马赛马拉保护区前的最后一个市镇Narok,所有车辆要灌满油,以确保在没有油站的保护区内能够完成全部行程。当地人用一个铁架抬高油箱一侧的前轮,说这样可以保证将油箱加到最满。</p> 差不多两点多从Sekenani大门进入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 。 <p class="ql-block">近三点抵达下榻的马拉狮子酒店Mara Simba Lodge。酒店距离内罗毕240公里,海拔1680米,建造在一片树林中,酒店范围有不少狒狒出入,在停车场和酒店门口曾被一只从天而降的狒狒吓了一大跳。</p> <p class="ql-block">自助午餐后稍事休息,四点出发去找东非草原最出名的五大动物:狮子、大象、野牛、花豹、犀牛。马赛马拉以野生动物密度高而著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短短两小时巡游,已经看到很多东非草原特有的动物。它们以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呈现在眼前,一下子便把冷眼旁观者变为积极寻找者,一旦找到,便须尽量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狂喜,摒住呼吸、吞回叫喊,仔细观察对象的一举一动、它们互相之间的互动、周围的环境等等,好像在欣赏一幕幕大自然导演的短剧。</p><p class="ql-block">狮子是草原之王,但是颠覆我们想象的,是狮群以母狮为主,她们是捕猎的主力,肩负着抚养幼狮的重任,为了能够快速成功,她们常常是结成团队,协同作战,大大增强战斗力。而雄狮则享受着首先进餐的特权,然后才是母狮、幼狮。等级观念非常清晰。当日最先看到的是一场血腥的母子会餐。母狮猎到一只斑马,正在撕扯血淋淋的大腿,小狮子在妈妈身旁,不时地帮忙咬肉,学习求生的本领。</p> 花豹以其美丽的豹纹著称,也为此招来杀身之祸,偷猎者捕猎它们获取毛皮。花豹只在夜间捕食,白天看到的一般都是懒洋洋躺在树枝上,其豹纹成为非常好的伪装,不注意根本看不到。我们这天看到一只在草原游荡的花豹实属不易。看着花豹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可以想象在夜间它从树上一跃而下,一口咬住猎物的咽喉,快速结束捕猎的利索劲。 草原上有大量的食草动物。非洲转角牛羚Topi(上图)体型巨大剽悍,毛皮一般都是锈红色,黑色的脚部及胸部,并在前额至鼻尖有一黑带。角呈竖琴形,并且明显是环状角。黑斑瞪羚Impala(中图)有长长弯曲的角,两条后腿上方分别有一条黑纹,身上的皮毛金黄色的,非常漂亮。它们跳跃的本领很厉害,可以跳到3米高、跨过10米宽。汤姆森瞪羚Thompson's Gazelle(下图)的肚子下方有一条美丽的黑纹,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瞪羚最明显的特征。它们的小尾巴不停地转动,美丽而有趣。它们繁殖得很快,是花豹最主要的猎物。 离酒店不远就能见到不少悠闲地啃噬合欢树叶的长颈鹿,它们萌萌的头型和长长的脖子,怎么看怎么像个玩具。长颈鹿和金合欢树的故事是典型的动植物互相适应互相依存的情形:长颈鹿最爱吃金合欢树的嫩叶,金合欢树为了保护自己,一方面长出坚硬的尖刺,另一方面分泌出有毒的汁液。但是长颈鹿的嘴唇有坚硬的保护壳,而它们也知道刚长出来的嫩叶毒性比较低,小长颈鹿很小就知道如何挑选无毒的树叶,这样,金合欢可以保留自己的老叶子,长颈鹿也能找到合适的食物。 角马和斑马这两种动物的草原上最大的种群,而且经常混在一起吃草,甚至迁徙。角马被形容为草原上最无脑的动物,经常被猎杀,而它们快速的繁殖又保证了种群数量的稳定。斑马美丽的条纹,令人在面对它们常常有一种不真实感。据说它们的肉质鲜嫩,是狮子的最爱。 六点多钟太阳快下山时,司机们便开始打道回府。在草原上从决定返程到抵达酒店至少要一个小时。晚餐是自助餐,酒店经理为了补偿我们中午晚到吃得少的缺憾,特别给我们团队烤羊和羊肉汤的待遇。席间马赛人排着队表演歌舞。酒店客房是一幢幢连体小屋,窗前是一条鳄鱼河,室外的树林里是狒狒出没的世界,好在有热水洗澡,早早歇下。 9月8日 周日 马赛马拉 阴转晴<br>早晨起床时阴云密布,气温较低,披上轻羽绒才行。六点半早餐,七点准时出发,这是看动物的标准节奏。因为早餐是动物们觅食的时间,近中午太阳炙烤时,它们就懒得动弹,找阴凉地方休息了。<br>离酒店不远的是树木相对茂盛的地区,是大象和长颈鹿的栖息觅食地。长颈鹿优雅地在金合欢树之间漫步觅食,大象成群结队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背衬着广阔的大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树木,真是风景如画。 走远一点的草原上就很少树木了,是真正的稀树草原。这里是食草动物的天堂,成群的角马、斑马和各种羚羊埋头吃草。这季节角马们大概吃完了这块草原的食物,准备迁徙到它们的老家坦桑尼亚一侧的塞伦盖蒂去了。它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不知跟着哪个领头角马,非常有秩序地向前走去,有时似乎遇到它们认为比较危险的区域,便低头奋蹄快速奔跑起来。这阵势很像军队行军,很像长征。 草丛边一只鬣狗正在啃噬猎物,旁边一只眼巴巴地看着,并无任何动作,显然是要等到别人吃完再拾点牙慧。没想到从远处飞奔过来一只鬣狗,二话不说,直接从别人口中夺走猎物,原本吃得正欢的那只只好落寞走开,而旁观者依然还是旁观者。 一群非洲秃鹫正在争食一具腐尸;身材高大的秃鹳仗着自己的优势,不时啄几下,搞几口;突然从天降下一只巨大的皱脸秃鹫,精准降落在腐尸上方,抢完食物再次起飞。它们是草原上专吃腐尸的动物,也是草原的清道夫,一具尸体经过它们的处理,不一会就只剩下一堆白骨了。没有它们,草原可能是尸横满地,臭气熏天。 <p class="ql-block">一只母狮正在啃食角马,Kennedy说这头狮子年纪很大了,牙齿也坏了,仔细观察,她确实撕咬不动角马的皮肉,尝试多次没能成功,又饥饿难耐,只好凑上嘴去吮吸几口,就在不远处,两头壮年母狮和一头年青的雄狮正在享用斑马,Kennedy说斑马的肉比角马鲜嫩,没亲口尝过,且听且信吧。动物世界没有养老院一说,年老色衰即遭自然淘汰。</p> <p class="ql-block">来到东非草原的游客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来看角马渡过马拉河的盛况。领队和司机们一早就开始调整大家的预期值:角马过马拉河并不是每天都上演的定期节目,是否能遇到要靠天时地利人和。今天中午第一次尝试下我们的运气。</p><p class="ql-block">去往马拉河的路上经过好几个干涸的凹凸不平的水道,司机要开足马力才能冲过去。一次Kennedy以领军者的身份尝试冲过去但却陷进泥中,需要靠伙伴的车拉出泥潭,于是大家只能绕道而行。在大草原这种路况恶劣的地区行车,司机们都会守望相助,很少一辆车单独行驶,以免在发生意外时无法救助。</p><p class="ql-block">抵达马拉河畔时,这里静悄悄的,没有大批角马聚集。听其他游客说昨天看到过过河场景,也许要走的已经走了,将来的还没到来。我们怀着侥幸心理在河畔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见到对岸有小群角马集结,但始终没有要过河的意思。照理来说9月份角马应该结束马赛马拉的季节回到塞伦盖蒂老家去了,可是今年也许旱季到得晚,角马们还没有全部抵达马赛马拉,这群角马还想来个反季节错峰吃草?今天早上见到的大部队正在向河边运动准备回老家,估计需要好几天才能抵达河边。总之这天没有渡河部队,我们只好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虽然看不到过河的角马,但是从河岸两边被踩踏出的深深的痕迹可以想象当时争先恐后的盛况。</p> 河中还浮起不少角马尸体,是昨天过河时的牺牲者,旁边的鳄鱼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对这些漂浮的食物一点没有兴趣。鳄鱼吃饱了,就不是角马的威胁,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平衡的。河中最多的当然是巨无霸河马。它们的身躯大半藏在水中,黄灰色的肤色与河水不分彼此,偶尔见一两头站起身来,惹出小小一阵骚动,但很快就恢复平静。 在草原上要解决上厕所问题必须遵守纪律,不能随时找地方,中午之前司机带我们到一个野营酒店解决。中午没有这种设施,但有指定的野餐地点,一棵大树下,铺开毡布,拿出酒店准备的午餐盒,席地而坐或者站着果腹。厕所就在不远的灌木丛中的开放空间,不仅需要提防远处驶来的汽车,心里还担心是否会有动物过来。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Kennedy突然停车,原来是他从后视镜中看到有两位保护区的警卫士兵拖着一箱饮料正步行向前。他立即倒车,邀请二位士兵上车,又和我们打招呼,腾出位置给他们放饮料箱。在此之前不久,我们刚看到远处草地中央有一雌一雄两头狮子。士兵一上车,Kennedy立即调转车头,向草地深处驶去一直来到狮子跟前,让我们能真正近距离欣赏到非洲雄狮的真面目。要知道狮子一雌一雄独处的时间很短,它们只有在交配时间才会离群独处,一般一周之后就会分道扬镳。有这样的机会真是难得!士兵哥哥似乎也不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拿出手机猛拍一阵。过后聊起天来,他们说游客车辆是禁止进入草地深处的,如果被抓住可能会坐牢,但是有他们兵哥哥在车上一切就不同啦!Kennedy的情商智商确实高!</p> 9月9日 周一 马赛马拉-塞伦盖蒂 晴<br>早餐后七点出发。一边向过境坦桑尼亚方向走,一边依然注意观察动物。野牛长着一副老妇人的慈祥的面容,黝黑的肤色,弯弯的牛角,看起来却并不凶狠。 蛇鹫,也称为秘书鸟,有着白色的羽毛、橘红色的脸、黑色的翅膀尾端和腿部羽毛,长长的细腿,走起来很笃定的样子。头上有黑色松散的长冠,平时见到时都耷拉在脑后,只有激动时张开,好像头上插着许多羽毛笔,所以被称为秘书鸟,它以蛇、大型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所以也叫食蛇鸟。 草原上的树木除了浑身长刺的金合欢,还有粗壮的烛台仙人掌树,一根一根的仙人掌柱构成一尊美丽的绿色烛台。 很快就见到肯尼亚-坦桑尼亚界碑,以为这么简单就跨过了边境,其实若干年前,从马赛马拉到塞伦盖蒂有直接的通道 ,从我们下榻的狮子酒店进入塞伦盖蒂,确实只需要一个小时。而现在由于两国在如何管理保护区,发展各自的旅游行业方面存在无法协调的矛盾,于是坦桑方面关闭了这个大门,导致游客需要绕个大弯,非常不方便。 一路上道路很差,平整的柏油马路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其余都是坑坑洼洼的简陋道路,一遇到村庄就需要减速,因此从酒店出发先沿着肯坦边境向西行驶,然后向北从马赛马拉保护区的Oloololo大门离开,再在肯尼亚境内行驶70多公里,从Isibania口岸进入坦桑尼亚境内,整个过程需要4个多小时。 在边境首先进入肯尼亚侧的出入境小院,人车分离过安检,办理离境盖章手续。然后上原车,驶入不远处的坦桑尼亚出入境小院。先交验国际免疫证书,并在一个本子上登记自己的姓名护照联系方式及目的地,以供当地防疫部门必要时联络用。进入一个国家居然使用类似传达室的登记方式,可见在此地出入境的人数并不很多。然后是安检,最后是交验护照,中国护照可以办理落地签,每人50美元。办完手续出来,依然是同一个小院,有人打趣说不办手续不是照样可以过去,不过没人胆敢一试。<br>等候团友办理签证及入境手续时,观察了坦桑货币的币值,兑美元是1:2300,而肯尼亚先令是1:100,经济的强弱一目了然。不过从街上人们的打扮和街道的整洁程度看,坦桑似乎高出肯尼亚一头。妇女们的穿着很有民族风格,个人觉得比肯尼亚女人漂亮,身材也稍稍苗条些。马赛人披的毯子和拿的棍子也整洁高级得多。<br>坦桑段的司机名叫Roban,开的是陆地巡洋舰,比Kennedy的小巴强悍很多。两点多到附近镇上的一家餐厅借地方吃我们的酒店午餐盒。大家吃不完的都让Roban送给了门口的小朋友。餐厅有很多本地顾客,很想尝尝餐厅的本地食物,像炸罗非鱼之类,但被警告可能不干净,没能如愿。<br>从谷歌地图上找不到的TABORA B入口进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这座被称为国家公园之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广袤,达5700公顷。<br> 进入塞伦盖蒂,明显感到树木更加茂密,草原更加厚实,动物更加活跃,比马赛马拉更加充满生机。一路行驶一路寻找动物,虽然还是角马斑马羚羊,但它们在更丰富的背景之中,显得更美。近距离看到干净美丽的斑马。还有鸵鸟也加入角马的迁徙队伍,发挥其飞奔的长处。 猎豹的特征是脸上两条黑色的线条。这次看到两只躺在草地上休息的猎豹兄弟,一会起身,互相打个招呼,似乎说有车过来,咱还是闪吧。于是二位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向树林深处走去。猎豹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猎手,瞬间爆发力可以达到每小时112公里。 晚霞降临在金合欢树梢的辉煌时刻。 在黑暗中又行驶了一个小时,终于抵达密林深处大石脚下的酒店。经过一整天13个小时的路程,真正是很累了。晚餐自助,客房还算舒适,只是没有wifi信号,接连两天与世界失联。 9月10日 周二 塞伦盖蒂 晴<br>早餐时见到酒店走廊上很多岩蹄兔,这个小动物居然在5500万年前和大象是一个祖宗! 七点出发safari,这个词本来是打猎的意思,但是现在保护区严禁打猎,所以改译为巡游或者寻游。离开酒店不远处的树梢上有3只翠绿的牡丹鹦鹉,红色的嘴橼,黄色的胸部,配上翠绿的羽毛,令人眼前一亮。这些小精灵振翅飞翔,更是带来美丽的惊喜。 从酒店行驶一小时即到达被封锁的马赛马拉/塞伦盖蒂大门。如果不是政府间协调失败,我们昨天整天的行程可以缩短到2小时之内。 途中见到不少大象,有拖家带口,一起觅食玩耍的,还有独自闲逛自娱自乐的。一头右前腿似乎有点毛病的大象走一步就要晃一下病腿,开始还以为它是在舞蹈,看久了才注意到那是为了放松或者缓解病痛(上图)。这近十头大象各自有自己的小家庭,在草地和灌木之间觅食,看准合适的草丛,用长鼻子卷紧后,用前脚掌踩住草根,鼻子一使劲就拔出来享用美食了。象群真是割草机,太多了草原也承受不起啊。 草原上常常见到一个个隆起的土堆,有些看上去很新鲜,有些则似乎日久废弃长满青草。这里不可能有人工干预,是谁垒的这些土堆,形状如此完美?直到后来在信息中心看了介绍才恍然 大悟 ,原来这些都是白蚁的杰作。它们在地下筑起真菌花园,培育真菌帮助分解植物纤维,为自己提供养分。蚁后以每小时1000个卵的速度繁殖,可以持续20年!她所有的子孙都事先分好了工种:士兵、清洁工、采集员、筑巢工,只有一小部分会长出翅膀飞出蚁穴担负建立新王国的重任。蚁穴有着符合工程学原理的通风管道,在炎热的大草原上高高的土墩可以有效降温,蚁墩可以高大到能为猎豹提供瞭望台、为疣猪提供洞穴、为转角羚羊提供领土标记。而它们自己却又是猫鼬、狐狸、土狼和鸟类的食物。草原的生态真是神奇! 今天的目的地是马拉河畔,第二次尝试去看角马过河。从酒店所在的塞伦盖蒂中部一直向北,11点左右抵达河边。十分钟后就见到一小群角马从北岸争先恐后地跳入河水之中,飞快地向我们所在的南岸游来,河中间有块大石,让角马得以喘息过渡,然后它们一鼓作气,奋力攀上河沿,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分钟。登上彼岸的角马们浑身湿漉漉的,并不停下休息,而是继续向前,发出低沉的哼鸣声,不知道是否在庆祝登岸成功,还是在释放通过危险路段之后的紧张情绪。 河中确实有鳄鱼(下方河岸边),但是它们懒懒的,丝毫没有干预角马们过河的行动,也许早已吃饱喝足,没有胃口再大开杀戒了。动物界的好习惯值得我们人类好好学习,吃饱了就不要贪嘴,以免得上富贵病。 午餐在离马拉河不远的Kogatende小型机场旁的野餐桌吃的。这个机场有往返阿鲁沙的航班,下飞机即有酒店的吉普车接,直接到保护区看动物,省却陆地行车的辛苦。 下午看到了花豹懒洋洋地躺在树枝上,不仔细看真找不到,这是它们的生活常态。 长颈鹿实在太高大了,要伏下身子到水塘汲水真是难为它们,这是现场表演。 9月11日 周三 塞伦盖蒂-恩格罗恩格罗 晴<br>酒店建在草原上难得的大石之间,清晨登上顶楼平台一块类似《狮子王》荣耀王国之石的大石头,俯瞰壮观的塞伦盖蒂大草原。 依然是七点出发。在离开塞伦盖蒂之前顺路再次巡游一番。酒店附近大石区照例有羚羊、大象和长颈鹿在勤奋地觅食。Roban介绍说长颈鹿是坦桑的象征,伤害它们可能被判30年监禁。 到了高草区,发现一只母狮带着三只才一个月大的幼狮急急赶路(上图),后面两只黑背豺狼紧追不舍(下图),随时准备攻击毫无防备能力的幼狮。母狮不时停下脚步回头查看幼狮们,还咬起一只走得最慢的脖子,叼着宝宝迅速向前(中图),终于消失在一片灌木丛中。这头母狮背负着养育幼狮的重任,必须捕猎才有食物,可是一旦离开它的宝宝就会受到豺狼的攻击,必须找到妥当的地方将其掩藏好。 不远处又发现一群其乐融融的狮子大家庭,一头雄狮温柔而忧郁,两头母狮和几只稍大一点的幼狮在池塘边喝水、乘凉、嬉戏,母狮还不时舔舐幼狮,非常温馨。也许正是这头雄狮威胁到了上面那头出走母狮的宝宝,因为不是它亲生的,团友观察到这头母狮腿上有伤,也许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打斗,母狮奋力护仔,然后带着它们远走高飞。 上午的小息在塞伦盖蒂媒体中心。这里除了有洗手间设施、媒体大楼、小卖部、狮子王的荣耀王国大石,还有一座完备的信息中心和一座信息公园,介绍了塞伦盖蒂保护区建立的历史、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主要动植物介绍,信息非常丰富。德国1890年在东非建立殖民地。当时东非沿岸人口密集地区的野生动物已经基本灭绝,象牙交易的高额利润导致大象被大量捕杀。德国总督意识到这种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在1896年颁布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为子孙后代保护生物的多样化。同一年,建立了东非野生动物保护区,到1911年,德国殖民政府一共建立了15个保护区,涵盖三万平方公里,占德属殖民地总面积的5%。坦桑尼亚独立后,第一任总统尼雷尔和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保护区从独立时仅有塞伦盖蒂一个,发展到现在的11个,25%的国土面积都划归不同形式的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动物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 一路向南行驶来到保护区南部,看到只有大象群在悠闲进食,渐渐地大片地区都没有动物出没,据介绍到1-3月雨季来临时角马才会来到这里产子,那时这片草原会再度热闹起来。 午餐在塞伦盖蒂南部出口处。这里设有许多供游客野餐的桌椅。也引来无数觅食的丽椋鸟。沿着风景小径攀上小小的土坡,能俯瞰塞伦盖蒂大草原的美景。 离开最后一个有塞伦盖蒂标志的大门(这里被称为border而不是大门),就是恩格罗恩格罗保护区了。 恩格罗恩格罗的特点是围绕着火山口的草原、森林、湖泊、沼泽等的动物和植物,地貌立即变成黄土漫天的干旱世界。酒店座落在火山口上方的山顶上,俯瞰火山口下面的湖泊,看上去水面缩小得很厉害,大部分地区都是草原。周围的山上满是森林,不过红色的泥土被沿途经过的车辆喷到树叶上,没有雨水冲刷,全都是红色森林。 <p class="ql-block">行车到酒店差不多四点,全部都是灰头土脸,蒙头用的魔术巾一股土腥味,非常需要洗个澡换身衣服。可是酒店预定好像有点问题,而且酒店白天是停水停电没wifi,我们在保护区内住的酒店是wildlife系列,每天上午和晚上各有一个时间段供热水供电,午夜到凌晨属于无电无热水状态,充电也只能将就,好在没有wifi的手机只用于拍照,不太费电。</p> <p class="ql-block">四点半过终于可以进房间,正在窗前补记游记,猛一抬头只见黑麻麻一只大牛正在窗外瞪着眼睛,定睛看清不是水牛而是五大之一的野牛!慢慢地从窗前溜达过去,真真有点吓人。</p> 9月12日 周四 恩格罗恩格罗-曼雅拉 晴<br>恩格罗恩格罗保护区是200万年前喷发的火山口形成的群山围绕中的洼地,时值旱季,动物不太多,待雨季大水漫灌时会有很多火烈鸟。这里也是为数不多的非洲五大中最珍贵的犀牛的栖息地,它们数量很少受到严格保护,依然难觅踪迹,我们寻遍整个保护区,也未能见到它们的尊容。<br>在群山和湖泊的衬托下,大象、野牛、角马、斑马、还有各种水鸟,组成美丽的画卷。 保护区入口处很多狒狒,它们体型粗壮,坐在地上悠悠地挖草根吃(左上图)。看过《狮子王》后一直被疣猪吸引,它天生乐观,什么事都不发愁。自然界里,它们的眼睛下面长出一对大疣,所以被称为疣猪,头特别大,眼睛长在脑袋上面,扁扁的嘴唇下一对獠牙弯弯的,走起路来一蹦一跳,蛮适合演喜剧角色的(右上图)。金豺狼全身的毛色是金黄色的,以草原鼠为食(左下图)。两只母狮打猎归来,向水塘走去。后面跟着数只鬣狗,捡拾起狮子剩下的猎物(看上去是貌似可怜的疣猪),展开一场争夺猎物的争斗,一时竟十分激烈,看得游客们目瞪口呆。 葛氏羚羊(左)和汤姆森瞪羚(右)很相像,区别在于腹部没有一条黑带,尾部的白色一直延续到尾巴以上。 旱季的水源对动物来说太重要了,因此水塘边集结了大量的动物,大家各喝各的水互不干扰,让看官们大饱眼福。水鸟有白色的大白鹈鹕、白毛黑嘴的埃及圣鹮、黑头白脖子灰羽毛的黑头鹭、小小的黑白相间的黒枕麦鸡;斑马跪下前肢伸长脖子到水塘喝水的样子还有它们身上发痒在沙地上打滚的样子都很有趣;狮子喝完水躺在池塘边,鬣狗也怯生生地在不远处喝上一口同一池塘的水。 在保护区出口处参观了游客中心,了解此地的地质演化、动植物概括以及人类学意义。 下午三点半抵达曼雅拉湖畔的酒店。当天入住的好像只有我们一团16人再加2位散客。这里有wifi,非常高兴又能与外界恢复联系了。酒店花园种满热带植物,可以遥望曼雅拉湖的美景。 晚餐首次点餐供应,主菜有牛肉和煎鱼,甜品有蓝莓慕斯和芝士蛋糕,头盘和汤都不错。当晚有当地乐队表演非洲音乐,可是我们太累了,没去欣赏。 9月13日 周五 中秋 曼雅拉-阿鲁沙 晴<br>今天的日程比较轻松,所以八点半才出发。早餐是热菜按人送上桌,很棒。清晨被隔壁的团友一声大叫吓了一跳,原来是两只狒狒从阳台冲进房间,抢走苹果。只见狒狒们从各个方向直冲过来,都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以抢的,好几个已经走到我们阳台前。这就是为啥酒店再三告诫要关好门窗,以防动物侵扰。 <p class="ql-block">到曼雅拉湖主要是欣赏成群的火烈鸟,然而我们在保护区里转了两个小时,也未能近距离观赏到它们,只是远距离望到湖中心一条粉红色的长带,还有忽然腾空而起铺天盖地的黑点(上图)。Roban解释说,火烈鸟的食物像藻类和鱼虾在这个时期都只有在湖心才有,而到了雨季,食物增加,火烈鸟才会随着来到岸边。机缘不对,只好抱憾而归。湖边一大片白色的鹈鹕非常壮观(中图)。大批狒狒在长满硬刺的金合欢树上自如跳跃,爬上爬下摘取果子,完全不受尖刺的影响(下图),可见它们已经演化出对付硬刺的硬件(厚实的脚掌)和软件(轻松跳跃的技术)。见到一只非常年幼的狒狒趴在母亲身上,很可爱。狒狒族群时不时发生打斗,不过很快就风平浪静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回到酒店午餐,终于不用再吃午餐盒了。稍事休息,下午1点半多出发去阿鲁沙。道路很好,再没有尘土和颠簸,4点半抵达大城市阿鲁沙,入住该市最高的建筑物,蓝色玻璃幕墙的Naura Spring酒店。客房超大,但是大而无当,设施一般,比较陈旧。窗前可以望见Meru山的高峰。6点20出发去一家上海七宝人在当地开的中餐馆君宜饭店(右图)晚餐。很久没有吃中餐了,很解馋。不酸不辣的酸辣汤、勾芡的炒青蟹、黑色的炸鸡翅、硬邦邦的油豆腐、木木的排骨、最受欢迎的是炒青菜和炒白菜,开了一瓶南非白葡萄酒,加上上海带来的月饼,席间断电几分钟,有机会举头望明月低头吃中餐。</p> 9月14日 周六 阿鲁沙-安博塞利 阴转晴<br>七点半出发,今天要离开坦桑尼亚回到肯尼亚。到边境的路不算太远,路况也不错,但一路大部分道路限速,抵达Terakea口岸办完全部手续已经十二点半了。途中经过一个整洁的小镇Moshi,沿途许多橡胶园,妇女们头顶着一捆捆绿油油的香蕉步行到集市上去卖,男人们则赶着买来的羊群回家,他们从不帮忙拿东西,除非骑着自行车。 这个边境口岸比我们入境的还要小,坦桑一侧办理出境手续的小屋只能容纳三个人。肯尼亚一侧的入境院子稍微大一点,有不错的绿化,直接进入移民官员的办公室,面对面办理盖章,什么凭证都不需要,只需要留下手印即可。一切顺利。<br>又见到Kennedy,他听说我们在坦桑看到角马过河,非常高兴。他一直说我们是付了大价钱来看动物的,一定要尽力让我们尽兴。驱车一小时抵达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附近的酒店,自助午餐,然后洗去满身尘土,休息一阵。下午四点进安博塞利公园,开始的一段非常干旱,因应了安博塞利的名字就是干涸的湖泊。草木枯黄,满目凄凉。稍后进入沼泽地带才见到草地和灌木。 日落前我们见到了此行最大的象群,足足有五十多头,老中青都有,不同的小家庭分散在草原上,其中有两只年轻的大象高举象鼻,互相纠缠打斗,好像是跳着大象版的华尔兹。夕阳西下,余晖照射着象群的身上,美不胜收。唯一的缺憾是乞力马扎罗山峰被云雾遮挡。 四只疣猪迈着小碎步快乐地前行。 9月15日 周日 安博塞利-内罗毕 晴<br>酒店的总台是座圆锥形的草木建筑,尖顶上有观景台,一早上去能望见乞力马扎罗雪峰。而另一间相似的建筑顶上小猴子与乌鸦在打闹。餐厅的服务员服务不起劲,临走时却问我们要魔术巾。以后来东非的朋友可以从淘宝上多买点带来当礼物。 <p class="ql-block">七点四十出发,向南走了一段土路,然后转向北,就是一路高速公路了。公路两边大片的农田整齐美丽,远山群山绵延。途中在Emali纪念品商店停留休息,大家都去对面的超市购物,肯尼亚出产咖啡,超市的价钱应该最合理,顺便将手上的肯尼亚先令全部花完。中午时分抵达内罗毕,到住宅区中的上海酒家午餐。餐厅老板姓李,从上海来此地已经有30多年了,招待大家非常热情,羊肉火锅畅吃,不吃羊肉的单独提供一个小火锅。</p> Kennedy送我们到餐厅附近的洲际酒店,就和我们告别了,一路上他的服务尽心尽力,十分感谢他。洲际酒店的保安比Best Western还要严格,门口站着高大威猛的保安,酒店周围用铁栏杆围住,还有电网。进门的检查比机场不差。但是总算是回到文明世界,能够享受我们习惯的标准服务,还是令人愉悦的。酒店设施已经老旧,但住着很舒服。 街角一棵大树,上面停满了非洲秃鹳。路过时驻足观看,当地人反而觉得我们奇怪而盯着我们。<br> 小息之后参观了纪念肯尼亚第二任总统Moi的纪念碑,周围刻着其所在政党的党徽公鸡以及他当政时的主要成就:工业、农业和计划生育。在纪念碑旁边为人照相的黑人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并说只有一个孩子太少了。Moi好像蛮受肯尼亚人尊重的,记得市中心有条大街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晚餐和南京的朋友们在酒店附近的卓别林餐厅。 9月16日 周一 内罗毕-阿布扎比 晴<br>睡到自然醒,丰盛的自助早餐。然后上酒店顶楼看风景。这是酒店毗邻的国家议会大厦。 遇到一位检修工人,热情地给我们指路,还带我们到顶楼,陪着我们下来,或许是天生的热情,或许是担心我们的安全,总之很感激他。 在小卖部买了东非的鸟和动物介绍,回去慢慢研究。 中午十一点,坐酒店的小车去机场,一路顺利,没有塞车。EY的登机手续比肯尼亚航空的快得多,没人排队,安检、过境都很快。准点起飞。抵达阿布扎比机场,转机的人潮涌涌,很多 中国游客分别要去北京和上海,两个航班差不多时间起飞。但是按秩序排队安检,时间还是够用。<div>9月17日中午安全顺利抵达浦东机场。<br><br>二十天在非洲大地,染上了研究动物鸟类的“毛病”,一边写这篇游记,一边查资料,当然写完以后也要不断学习,特此感谢同行的观鸟老师。游记的大部分配图是自己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借用朋友的大作,在此感谢慷慨提供美图的朋友们。行了万里路,认识了好多植物、动物和鸟类,是此行最大的收获。比较遗憾的是缺少与当地民众的足够交流,没有机会了解当地的社会人文。<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