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波尔图杜罗河畔的利贝拉码头。</p><p class="ql-block"> 一座雄伟的钢桥横跨在杜罗河上。</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褐色的雄鹰侧身飞翔的定格图画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雄鹰整个身体向着前方最大限度地拉伸,拉长。</p><p class="ql-block"> 长长的颈已伸到对岸,尖利的喙已碰到了对岸的山头,两只伸展到极限的爪子紧紧地抓住岸这边的岩石,一对展开的翅膀像一双锋利的羽刀,削开前方阻挡的气流,侧翔如箭。</p> <p class="ql-block"> 迫不及待地来到它跟前,只见它的身体是用坚硬的钢铁搭建而成,钢铁的结构和搭建形式看上去怎会这般眼熟,似曾相识。</p> <p class="ql-block"> 想起来了,埃菲尔铁塔,对头,是它。</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怎会横卧在杜罗河上,难道说有两个埃菲尔铁塔,一个耸立在巴黎,一个横卧在波尔图的杜罗河上?</p> <p class="ql-block"> 还真是。</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名为《路易一世大桥》,是为了纪念当时的国王路易一世而命名。</p><p class="ql-block"> 大桥的设计师是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的门生Teófilo Seyrig,他与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是同一流派。</p><p class="ql-block"> 所以才会有埃菲尔铁塔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横跨杜罗河的钢铁拱桥,连接葡萄牙波尔图旧城和加亚新城。</p><p class="ql-block"> 于1881年开始建设,并在1886年10月31日落成启用。大桥的总长度为385.25米,拱桥的长度为172米,高度达到44.6米,其172米的跨度在当时是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不仅是波尔图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而且也是欧洲最大的拱形桥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钢铁桥分上下两层,上面铺设了轨道跑地铁,下层用于车辆交通,两层都设计了人行道,提供了绝佳的观景体验。</p> <p class="ql-block"> 我国在欧盟国家城轨车辆市场的第一单就是波尔图地铁及维保项目。</p><p class="ql-block"> 当时,中车唐山公司为波尔图地铁公司生产了18列共计72辆地铁列车,并提供为期5年的维保服务。</p><p class="ql-block"> 这些新型地铁列车运营后,满足了当地地铁客流量增长的需求,助力于地铁网络的进一步扩展,使城市交通出行更为便捷。</p> <p class="ql-block"> 站在钢桥上,杜罗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波尔图旧城位于杜罗河北岸,南岸是新城。</p><p class="ql-block"> 两岸层峦叠翠,千岩竞秀。</p><p class="ql-block"> 连墙接栋的建筑依山而建,层层递进,错落有致。白墙红顶,犹如一群大大小小的红嘴鸥,袅袅停歇在葱葱茏茏的草地之上。</p> <p class="ql-block">“云销雨霁,彩彻区明。”</p><p class="ql-block">“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p><p class="ql-block"> 河上的船只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它们是从哪里来,又将向何方去?</p><p class="ql-block"> 而这条滔滔向前的杜罗河又来自哪里,这样长途跋涉,奔流不息,是要向何处而去?</p> <p class="ql-block"> 杜罗河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第三大河流,横贯西班牙和葡萄牙。</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西班牙索里亚省,自东向西,最终在葡萄牙波尔图南约3公里处注入大西洋,长897公里,流域面积9.8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最后206的公里处完全在葡萄牙境内,并且可以通航。</p> <p class="ql-block"> 杜罗河被誉为“黄金河谷”,是葡萄牙的母亲河,葡萄牙人诞生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2000年前,葡萄牙人就辛勤耕耘在杜罗河畔,在杜罗河两岸崎岖的山坡上、悬崖峭壁中开垦出一片片葡萄园,每当葡萄收获季节,两岸金红色的葡萄林染红了滔滔不绝的杜罗河。</p><p class="ql-block"> 这种优质葡萄可以酿制成一种闻名世界的优质葡萄酒,它就是葡萄牙的国酒——“波特酒”(PORTO)</p><p class="ql-block"> 波特酒是一种加强型甜葡萄酒。在波特酒的酿造过程中加入白兰地,一方面通过终止葡萄酒的发酵,获得更多的残留糖分。另一方面是提高了波特酒的酒精度数,通常酒精度在17%到22%之间。 </p> <p class="ql-block"> 波尔图产区的波特红酒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p><p class="ql-block"> 当时,葡萄牙的贵族们开始将采摘的葡萄进行发酵和熟化,形成了波特红酒。</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波特红酒逐渐成为了葡萄牙的主要葡萄酒之一。</p><p class="ql-block"> 之后,波特红酒开始被引入到英国,成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重要饮品。</p><p class="ql-block"> 到1670年,英国人开始将这种从海滨城市波尔图运来的葡萄酒称为波特,“波特酒”(PORTO)名字从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后来,波特红酒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英国最受欢迎的葡萄酒之一。</p><p class="ql-block"> 1678年英法战争时期,英国禁止进口法国葡萄酒。</p><p class="ql-block"> 为了满足当时英国葡萄酒市场的需求,利物浦地区的部分葡萄酒贸易商在葡萄牙的一个小镇上开始采用一种新的酿酒技术来改良葡萄酒。</p><p class="ql-block"> 这种酿酒技术就是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添加白兰地,使得葡萄酒具有更甜的口感以及适合长时间保存,方便旅行携带。</p><p class="ql-block"> 1703年,伦敦与里斯本还签订了梅休因协议(Methuen Treaty),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波特酒贸易。</p><p class="ql-block"> 英国在波特酒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如果葡萄牙是波特酒之母,那么英国就是波特酒之父。”</p> <p class="ql-block"> 由于波特酒深受人们喜爱,供不应求,到至波特酒造假事件频频发生。</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护原产地以及商品的品质纯正,欧洲葡萄酒协会于1756年发布公告,规定将杜罗河产区划定为唯一许可生产和出售贴有“波特酒(PORTO)”酒标的产区,这份公告也使杜罗河产区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定产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并把杜罗河谷划成三个区域:</p><p class="ql-block"> 下游位于最西面,气候最凉爽,适合生产酒体最清淡的波特酒。中游是整个河谷最重要的产区,最优质的波特酒就产自此处。上游位于最东边,目前仍是一个开发中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2月14日在文化景观类别中将杜罗河谷的葡萄园注册为“世界人类遗产”。</p> <p class="ql-block"> 波特红酒是一种古老的美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在葡萄牙,它是一种受人尊敬的历史文化遗产,酿制方法和传统得到了保留和传承,受到了广泛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在波尔图产区,波特红酒的生产和品质都得到了严格把控,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p><p class="ql-block"> 波特酒(PORTO),是葡萄牙的国粹,被尊为葡萄牙国酒,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 杜罗河流域的酒酿好后,一般都会用橡木桶运到河下游入海口的波尔图市进行调配、装瓶、陈年,这些杜罗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就是运送波特酒的。</p><p class="ql-block"> 河对岸成为博物馆的一排房子都是当初各酒商的仓库和木桶储存波特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波尔图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早于葡萄牙建国之前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711年摩尔人来到这里,接着这里又建立了罗马教堂,于是波尔图便成为北部基督教和南部阿拉伯国家商品交换的集聚地。</p><p class="ql-block"> 1143年,葡萄牙国父阿丰索·恩里克斯在这里将他新建的国家命名为葡萄牙(Portugal),葡萄牙(Portugal)这个名字就是从波尔图(Porto)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16~18世纪为葡萄牙联系西欧的贸易港口。</p> <p class="ql-block">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期间,法军和葡英军队为争夺波尔图城而进行了一场生死之战——波尔图之战。</p><p class="ql-block"> 这滚滚向前的杜罗河,见证了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侵略、杀戮及臭名昭著的历史战争。</p> <p class="ql-block"> 如今,码头一片和平稳定,民康物阜。顽强的民族生命力和人民创造力,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利贝拉码头洋溢着热情,人们总是面带微笑,幸福快乐,憧憬美好。</p> <p class="ql-block"> 又见“葡萄牙蓝”和“阿兹勒赫”瓷砖艺术。</p><p class="ql-block"> 愿这位出生在大西洋岸边,有着幽郁的“葡萄牙蓝”的眼睛,喝着“波特酒”长大,名叫“阿兹勒赫”的葡萄牙王子,永远风度翩翩,潇洒自如。</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日,我们来到了葡萄牙奥比多斯小镇。</p><p class="ql-block"> 这是葡萄牙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美丽的建筑风格和浪漫的氛围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一位先生,给即将成为自己妻子的姑娘赠送结婚礼物,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准新娘会收到价值不菲的手饰,金钱等。</p><p class="ql-block"> 但是,先生将一座城堡送给自己的未婚妻作为结婚礼物,并且这座城堡是先生带兵从侵占者手中夺回来的,这好像是个传说,简直不可思议,太感人、也太珍贵了。</p> <p class="ql-block"> 这的确不是传说,而是发生在中世纪的真实事件。</p><p class="ql-block"> 这昂贵的结婚礼物就是葡萄牙的奥比都斯古镇。</p><p class="ql-block"> 这座美丽的古镇距离里斯本以北100公里,1148年由葡萄牙首任国王阿丰索一世·恩里克斯从摩尔人(阿拉伯人)手里夺回。</p><p class="ql-block"> 之后,国王将这个地方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伊莎贝尔皇后。</p><p class="ql-block"> 直到1834年,它一直都是葡萄牙王后的私人财产。</p> <p class="ql-block"> 阿丰索一世·恩里克斯(1109年6月25日——1185年12月6日)绰号“征服者”,葡萄牙独立后的第一个国王(1139年至1185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1139年7月26日,阿丰索一世击败了一支摩尔人的军队。</p><p class="ql-block"> 此后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与摩尔人进行斗争,以扩大统治地域上。</p><p class="ql-block"> 他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147年夺取圣塔伦;在开往圣地的第二次十字军的帮助下,于当年10月攻占了里斯本。他还征服了今天葡萄牙南部的一些地区。为了有助于葡萄牙未来的扩展,阿丰索一世设法使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在葡萄牙设立分团。</p><p class="ql-block"> 阿丰索一世在晚年与儿子桑舒一世分享权力,直到他于1185年去世。</p><p class="ql-block"> 如果从继承葡萄牙伯爵时来看,他是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征服者”。</p> <p class="ql-block"> 葡萄牙是欧洲古国之一。</p><p class="ql-block">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时期,这里就有人居住。</p><p class="ql-block"> 自公元前219年至公元5世纪,这里曾被罗马人、日耳曼人统治。公元711年,北非穆斯林摩尔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统治葡萄牙。</p><p class="ql-block"> 1143年,葡萄牙成为独立王国。</p><p class="ql-block"> 15、16世纪,在非、亚、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成为海上强国。</p><p class="ql-block">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1640年,摆脱西班牙统治。</p><p class="ql-block"> 十八世纪末,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葡萄牙,1811年,葡萄牙在英国帮助下赶走法国军队。</p><p class="ql-block"> 1820至1910年,实行君主立宪制。</p><p class="ql-block"> 1910年10月,葡萄牙成立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1926年5月,建立军人政府,开始“新政”。</p><p class="ql-block"> 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p><p class="ql-block"> 1974年4月25日,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推翻极右政权,开始民主化进程,同时放弃在非洲的葡属殖民地,葡正式成为西方民主制度国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奥比多斯古镇时,正值早上十一点左右,温暖的阳光洒在古镇斑驳的石板路上,似乎唤醒了沉睡中古老的石板。</p><p class="ql-block"> 石板路上撒满了一地的小黄花枝,就是在波尔图圣灵教堂门口遇见卖花老者卖的那种小黄花技。</p><p class="ql-block"> 黄色的小野花还带着山野的气息,清香扑鼻,就如刚刚睡醒,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睫毛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一技一枝含苞欲放。</p><p class="ql-block"> 这一定是一种圣洁之花,一种幸福吉祥之花,否则,石板路上,墙壁上,门头上,都可见到它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清香四溢,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 沿古镇窄小的石路往东北行走,这是小镇主道,也是通往古堡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这是城门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一位帅哥在弹唱,打开的琴盒上有一枝小黄花,似乎在暗示你,“请赠与我带有你体温的钱币吧!”</p> <p class="ql-block"> 仿佛在叙述一段中世纪的“阿兹勒赫”瓷砖上的“葡萄牙蓝”的故事,娓娓道来,亘古弥新。</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白墙红顶的房屋</p><p class="ql-block">鳞次栉比地排列在街道两旁。</p> <p class="ql-block"> 每家门口的白墙上,窗檐上,门头上,都被花朵装饰得五彩缤纷。</p><p class="ql-block"> 在广阔湛蓝天空和各色缤纷鲜花的映衬下,狭窄热闹的街道小巷,络绎不绝的休闲游客,都为古城带来了一片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特别喜欢这种白蓝底色里,土陶吊篮中的鲜艳小红花,画龙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 还有这个“阿兹勒赫”的瓷砖画。</p> <p class="ql-block"> 来来往往的人,徜徉于这清秀典雅的中世纪街道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看</p><p class="ql-block">这一家四口</p><p class="ql-block">是多么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多么的温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樱桃酒的味道真不错</p><p class="ql-block">是不是有波特酒的浪漫呢?</p> <p class="ql-block"> 这石板路啊,真不好走,凸凹不平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也好,让我这个大油肚运动运动掉点油,多走几个来回,说不定就会减小了呢。</p> <p class="ql-block">小瓷碟真漂亮</p><p class="ql-block">小巧玲珑,精致细腻</p><p class="ql-block">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 来到位于石板路右边的一座白色的教堂前。</p><p class="ql-block"> 金字塔形的尖顶耸立入云,似乎戴上了一顶洁白的绒帽,看上去斯文优雅,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地是用石板铺就而成,上面撒放着很多小黄花枝。</p><p class="ql-block"> 有许多人在广场上欣赏雕塑。</p> <p class="ql-block"> 小广场的另一个角落是一个露天咖啡吧,可以喝点饮料、买几个橙子品尝一下,休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左边是城墙,右边是进入古堡的门。</p> <p class="ql-block"> 原来,古堡里是一个书店。</p><p class="ql-block"> 图书摆放很有艺术性,像是自己家的书房,温馨、私秘、舒适。</p> <p class="ql-block"> 从古堡下来,沿着石头砌成的城墙往里走。</p><p class="ql-block"> 这座高高的城墙从古堡大门前开始,先是围绕着广场,然后沿山体行走,把狭长的小镇围在高墙内,最后回到古堡的后门,城墙平面呈三角形。</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看到如此古朴完整的中世纪古堡和城墙,令我震撼!</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墙,墙顶石路很窄,而且一侧凌空,恐高者是不敢在上面行走的。</p><p class="ql-block"> 漫步城墙上,古镇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石砌的古堡饱经沧桑,古韵盎然。</p><p class="ql-block"> 古城墙古朴神秘,像一个忠诚的卫士,用它百孔千疮的身体,保护着古城。</p><p class="ql-block"> 够成了一个气势雄浑,拙扑厚重的中世纪古城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看:红瓦白墙的老屋鳞次梯比,静静地卧在山腰上。</p><p class="ql-block"> 远眺:农田﹑绿树﹑芳草﹑葡萄园﹑红屋组成美妙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阳光下,这座依山而建,白墙红瓦蓝黄线条的古镇,更显得清新淡雅,妙曼迷人。</p> <p class="ql-block"> 从城墙上下来,转到一条小巷,遇见一卖画的店。</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风景画,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小巷越来越窄,都是古老的石板路,干净整洁,从未见到塑料袋之类的垃圾。</p> <p class="ql-block"> 突然,从拐弯处传来“踢踏踢踏”的声音,紧接着,两匹红综色的高头大马拉着马车从墙角拐出来。</p> <p class="ql-block"> 赶车的师傅左右手各持一根缰绳,用缰绳控制马的方向及速度。</p><p class="ql-block"> 乘车的是一家四口,妈妈忙着拍照,大女儿津津有味地欣赏风景,爸爸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其乐融融的一家子。</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p><p class="ql-block">一路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转过几道弯,从后面又来了一辆马车。</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奥比多斯古镇,一座中世纪的古堡。</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教堂老屋,窄小的石头铺成的街道,两旁石灰粉刷、陶瓦盖顶的房屋,以及古朴雄浑的古堡和石头砌的城墙,还有铺满石板路上的小黄花枝,古堡里犹如自己家书屋的图书馆,那从墙角突然拐出来的马车……</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中世纪的奥比都斯古镇,一座“欧洲最美丽的古镇”,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一座最富浪漫气息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这次旅行的行程,红箭头标注的是《西葡摩17天之旅》系列游记所写到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