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嫂故里,追寻红色记忆

阿英

<p class="ql-block">图文/阿英</p><p class="ql-block">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啊重返前方"。</p><p class="ql-block"> 每当听到这首流传于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沂蒙颂》, 我的眼前就浮现出沂蒙红嫂不顾生命危险抢救革命战士的身影。也会想起那次党员老干部的马牧池之行……</p> <p class="ql-block">  日照、沂南曾同隶属于临沂地区,相距116.2公里,对红嫂的故事耳熟能详。一直以来,对沂蒙红嫂这个英模群体心存敬仰,无数次想找机会去追寻她们的足迹,感受一下这些普通而又非凡的女性,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不惧生死无私奉献的情怀。直到今年市局组织老干部到沂南县红嫂家乡进行红色旅游,才有机会走进红嫂故里,近距离地聆听有关她们的那些感天动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于早晨7点30分从市人民广场乘车,在市局领导及办公室人员的陪同下,行驶近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红嫂故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常山庄村是一个典型的红嫂之乡,其中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是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山深处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也就是"常山庄村"。走过古城楼一段路从景区入口,就看见一片山村老房子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这些房子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房顶是用茅草盖的,古朴而简陋。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和"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其中,"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给人感受最深,包括"沂蒙红嫂"明德英馆、"沂蒙母亲"王换于馆、"沂蒙大姐"李桂芳馆、"小车队长"李家才馆、战地救护馆、妇救会馆、识字班馆、红嫂群体馆八大展馆。</p><p class="ql-block">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随着参观的人群,踏着石板铺成的小路首先来到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的"沂蒙红嫂"明德英馆内,馆内有"沂蒙红嫂第一人"、"双百英模人物"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铜像原型展示和一系列红嫂明德英勇救伤员的故事和史料。</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中负伤,冲出敌人包围圈,跑到马牧池村西河岸边,在坟茔、树木间不停地躲闪、奔跑,敌人不停地寻找、追赶。明德英看见了小战士的处境,迎上去将他拉进自家窝棚里,按在床上,盖上破烂不堪的被子。不一会,两个日本兵追赶过来,窝棚门矮得低下头都难走进去。日本兵发现她是哑巴,就比划着战士的身高、衣着,问她见到小战士没有。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急忙朝西山追去。</p><p class="ql-block"> 日本兵走后,明德英上前揭开被子,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毅然解开衣襟,把喂养孩子的乳汁,融着浓浓的的深情,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随后,她又和丈夫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小战士,她还天天用盐水为他清洗感染流脓的伤口。半个多月后,小战士伤愈归队。</p> <p class="ql-block">  沂蒙母亲"王换于馆,主要介绍了王换于在日寇狂扫荡的年代里,在她的精心安排和照料下,安全掩护了27位首长和烈士的孩子,被尊称为"沂蒙母亲。"</p><p class="ql-block"> 王换于19岁嫁到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副乡长。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王换于家后,便委托王换于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办起战时部队机关托儿所,机关有27个孩子,外地又陆续送来一些,共有41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从此,王换于家的老屋就成了战时托儿所的"中心"。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其中有徐向前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的女儿罗琳,陈毅、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等。平时王换于将这些孩子放在周围7个抗日"堡垒户"家中分散抚养,每当日寇对根据地进行大的扫荡时,王换于便把孩子们集中到她家掩护抚养。</p><p class="ql-block"> 对于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用生命来呵护。一次她到西辛庄查看寄养的孩子时,看到一位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瘦得不像个样,她就将孩子抱回家,交给正在哺乳期的二儿媳。此时儿媳正抚养着自己和另外几个抗日将士的孩子,奶水显然不够吃。王换于含着眼泪叮咛:"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吧!"</p><p class="ql-block">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三年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在王换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健康成长,而王换于的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1943年后,又有45个革命将士的孩子由王换于等抚养长大。多么感人的故事,听到这里,我鼻子酸酸的,眼泪流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沂蒙大姐"李桂芳馆重点再现了孟良崮战役前夕,李桂芳组织了沂蒙山区32名妇女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自己的肩膀扛着门板在这里架起了火线桥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李桂芳突然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后,部队要从这个地方过河。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5个小时之内架一座桥。"这可难住了李桂芳,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宽的河面,5个小时之内,又没有建桥材料,男人又都上了前线,只有这些妇女,怎么架桥?经过商量,终于诞生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计划:用门板当桥板,用人来当桥墩。然后分头准备,并事先进行了试验。</p><p class="ql-block"> 大约晚上9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顺序抬起门板朝冰冷的河里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神速而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突兀而现的桥,战士们都不忍心过,因为水里面是妇女呀,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p> <p class="ql-block">  部队首长眼含热泪,朝身后的战士们大声喊道:"前边,是妇女们用身体为我们搭起的桥,一定要轻踩,慢走,走中间。"战士们犹豫片刻,终于走上了这座人桥。夜色中,虽然互相看不清面容,但战士们心中都明白,桥下是自己的姐妹,他们是踏着亲人的肩膀走向战场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默默地、轻轻地、匆匆地从桥上走过,一分钟,两分钟,整整一个小时;一名战士,两名战士,整整一支部队。</p><p class="ql-block"> 战士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隆隆的前方,她们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周身麻木,牙齿直打颤,累得瘫倒在河岸边。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这就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沂南"红嫂"用身体架起的通向胜利的火线桥。</p><p class="ql-block">  革命战争年代,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被誉为"山东小延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战斗和工作过。全县先后有30余万人次参军支前,牺牲1万余人,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p><p class="ql-block"> 参观中,我们不时为一位位"沂蒙红嫂"的事迹所感动、所震撼,"沂蒙红嫂"用诚挚纯洁的心灵、勇敢聪慧的胆识、勤劳灵巧的双手,甚至鲜血与生命,昭示了执著而深沉的爱党、爱军队、爱家乡的"沂蒙红嫂精神"。展览馆里的资料显示,从抗日战争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38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有3.1万名沂蒙籍的战士献出了生命,这就意味着3万多位母亲失去了亲爱的儿女。</p><p class="ql-block"> 可敬的沂蒙红嫂,战争,并没有使这些女性惧怕。为了革命的胜利,她们付出了多少情和爱,付出了多少汗与血。而这一切,在任何军事沙盘和地图上是绝对看不到的。她们只是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献,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愈加感到沂蒙红嫂的可敬和伟大。</p> <p class="ql-block">  "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 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妇女的提词,也是沂蒙妇女乃及山东妇女的真实写照。在六十年前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山东女儿把对父母的爱化作了对党和人民子弟兵的爱,化作了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爱,她们用柔弱的肩膀和男人们一起支撑起了战争的胜利,支撑起了共和国的晴空,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红嫂这个闪光的名字是历史给予沂蒙女性的馈赠,也是让后代儿孙自豪瞻仰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迟浩田上将曾深情地说:"孟良崮战役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和沂蒙人们的倾力支援分不开的,我在沂蒙山区五次负伤,是红嫂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是陈毅元帅的真情告白。在中国红嫂纪念馆,我看到了很多共和国将帅的感人题词,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对革命事业一如既往的无私支持,让这些戎马一生的铁血男儿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沂蒙红嫂的光辉形象,已经永远铭刻在了祖国人们的心中。沂蒙红嫂的光辉事迹,已经走进了《沂蒙》《沂蒙六姐妹》等电视剧、电影中,感召并启示着后人在保国卫家的道路上继往开来!沂蒙红嫂已凝成五星红旗上的一角。明德英、李桂芳、王焕于、梁怀玉等众多红嫂的感人事迹,一代又一代的沂蒙儿女,正追寻着红嫂的革命足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铸就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红嫂的精神,将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参观红嫂故里后的这段时间,我经常想,现在是和平环境,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带给的疾苦,没有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苦日子。人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些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初心,要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还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们,懂得吃苦,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要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