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放飞心情的同时体验成长的快乐。我们朋友7人邀约一起于7月8日踏上了南行列车,朝着心中向往之地——云南前行。一路上,各种零食小吃配着谈天说地,配着欢声笑语,8个多小时的车程似乎很快就结束了。到达昆明,夜幕已经遮住了春城白日美丽的容颜,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欣赏她的秀美。我们左瞧瞧,右看看,寻找这座城市四季如春的靓丽风景,评头论足……虽然办理住宿后已经是快十点了,可我们忘记了长途乘车的疲劳,团长小ww一声招呼,我们一起来到酒店大堂和四周,到处摆拍,臭美,立马制作短视频。人多出行就是好,在每一个认为好看的角角落落,大胆做出不同的摆拍姿势,全然不顾旁人的眼神和感觉,连我这个平时矜持的“资深淑女”,也没有了平日里的拘谨和约束,很快洒脱地融入群拍里,在镜头前“摆首弄姿”,争取不拉群拍的颜值平均分。</p> <p class="ql-block"> 本次旅行,我们的游览线路是:先观昆明石林到达楚雄住宿,第二天到达大理坐游艇游洱海后再去花海世界看花,体验坐吉普的飒后在洱海畔骑自行车。第三天,我们来到拉市海骑马走茶马古道,再去旁边的小公园里嗨拍,入住丽江。第四天去玉龙雪山半山看蓝月湖(天气原因未能上玉龙雪山)。第五天,我们去香格里拉游览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走进香格里拉藏民家里吃火锅参加篝火晚会,入住香格里拉酒店。第六天来到虎跳峡,再去独客族参观藏传佛教寺庙,再次入住丽江。第7天前往香格里拉泸沽湖,泸沽湖的第二天一早参观摩梭村落后回到丽江坐火车回昆明。再由昆明乘大巴去往云南的南部边陲城市西双版纳,由于路途遥远,途中在普洱市入住一晚。在西双版纳我们住了两个晚上,行程总共十三晚十四天。</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游石林,它是国家5A级风景区。如果说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特型千奇百怪的石头著称,那那天和石头比多的还有游人。我们行走在石林中,穿越在人群里,既看景也闻人身上的汗味。想在“石林”二字前留下倩影,可同镜头的却是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游人,哈,只有把自己同伴拉成特写镜头,才能在镜框里找到你要拍摄的人。当然,我们一行人还是见缝插针,闹中取静,在一处绿茵茵的草地上走着模特步,拍录我们最美的靓影。</p> <p class="ql-block"> 洱海游轮上的嗨拍兴致还没有完全褪去,我们又来到了花海世界。扑面而来的是花的倩姿,火红,蓝紫,金黄……我们放下行囊,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妆容,迫不及待地来到花的中间,也想即刻成为一名美丽的花仙子。今天我们统一穿了仙仙的白裙子,小ww是我们此行的摄影兼策划及编导,多重身份的她不知疲倦,指挥着我们在花间徜徉摆拍,留下最美瞬间。此刻的我们忘了年龄,忘了身份,也忘了时间,直到大喇叭里喊着我们家庭团的代号,我们才一溜小跑地来到集合地,否则,导游会不客气地批评。于是,我们排着长队,耐心地等候着在吉普车旁的飒拍,然后来到天空之镜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认为最优雅的姿势,随着摄影师的一声“好了”,我们感觉还没摆好姿势就已经结束了拍摄,怀着不舍的心情从拍摄高架上小心翼翼的爬下来。为了过一把拍摄的瘾,之后,又租来自行车穿行在洱海的乡间马路上,我们笑着,喊着,挥动着手臂……</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云南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们在这里感受浓郁的纳西族文化氛围,并体验骑马穿越茶马古道的乐趣。崎岖的古道上,长长的马队缓慢地行进着,一个村民牵着三匹马(每户出相同的马,相同的人力)我们骑着,村民们走着,我们笑着,村民们介绍着。虽然一个小时的骑行,我的屁股已经磨出了血水,但是快乐的体验让我感觉不到皮肉的疼痛。一路上,我们和村民聊着,从她们的语气和神情里,我们读出了她们的朴素与勤劳,感受到了高原村民的简单和满足。当行程结束时,一个老妇人提着一筐自家产的水果过来兜售,夕阳渐渐西沉,家家房顶炊烟袅袅,我们赶紧掏出手机,买下了那显得有些蔫蔫的李子和没有完全熟透的山间小苹果的。因为我们都想让那步履蹒跚的老人赶紧回家和家人一起去共进晚餐。</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另一个五A风景区——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处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距香格里拉城区22千米,总面积约131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普达措国家公园范围内最高点海拔4670米,最低点海拔2347米。游览车行进在公园内,满目苍翠欲滴,“那里怎么有条白色的路呢?”同行的年龄最小cc叫道。哈,原来是一条林间小涧蜿蜒向前,溪水淙淙流淌,清澈透亮。举目远望,深沟峡谷等独特小景交错分布,有完整的森林灌丛、高山草甸、湿地湖泊、地质遗迹、河流峡谷生态系统等。只见青翠碧绿的草地上生长着阔叶的茂盛的牛魔草,据说,那是牛马不吃的一种草。我们一路前行,一路驻足拍照,惹得同团人的妒忌,也耽误了最后返程的时间,导游扎西悄悄地告诉我们,说团里的游客看到我们沿途的拍摄,催促他不要再等迟到的我们,但是导游心软呀……</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行驶在高高的山崖公路上,对面同样是高而险峻的山崖,两崖中间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虎跳峡。车里的我们探望着窗外,赞叹不已。下得车来,乘坐一道道扶梯,来到了谷底。只见两岸山石雄奇险峻,金沙江里的水波浪翻滚,气势磅礴,波涛声震耳欲聋,让人惊心动魄 。虎跳峡以其险峻的地形和磅礴的气势征服了每个游客,只见游客们忙碌得举起各自的相机,总想带走虎跳峡的“一鳞半爪”。</p> <p class="ql-block"> 无知者无畏,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我们这次去泸沽湖一路上的情形。从丽江出发去泸沽湖,山路十八弯。大巴车时而行驶到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公路上,时而又下降到海拔一千来米的低谷中。晕车的小宇在这段山路上受尽了苦头。只见她一路一言不发,搭蔫着脑袋。我们虽然没有晕车呕吐,但也不想多坐一分钟车。行车途中,不时看到公路中间横躺着从高山崖上滚落下来的还没来得及被清理走的巨大山石(后来才知道这段路是特别危险的路段,没有导游愿意来这里带团。但是每两年不带一段时间这里的团,导游证没法通过考核)。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切,我们都为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段游程感到幸运。要是之前知道这些我们也许会放弃。怪不得摩梭的地导说,云南旅游这段游程是赠送的。但是,泸沽湖的美以及它的清澈纯净,还有那湖上开放的水性杨花,让我们感觉不虚此行。不是吗?一半云南,一半四川,被称为中国独有的女儿国,也是中国最后的母系氏族,这里的女人只谈恋爱不结婚的走婚文化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女人的地位在这里至高无上,女性的勤劳勇敢令男人汗颜。摩梭村落地导拉措的能干及她的爱情故事,给我们此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字浅意丰。短短的美篇记不下此次云南之旅的所有美好。但一个个美好瞬间还是会久久在脑海回绕。香格里拉独克族寺庙的那让所有游客竖耳静听能净化灵魂的娓娓讲解,傣家村寨独特的家庭分工,西双版纳导游那脱口秀般的口才……一定不是我稚拙的笔能描述出来的。有人问:什么是旅游?回答:旅游是在一个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的过程。也有人答:旅游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云南之旅,我得出的答案是:旅游是学习,是身体与心灵的双边修行。高海拔与每天紧张的日程的确检验了我们身体的弹性与耐受力,同时也投射出了我们姐妹团队的凝聚力量。记得有句话说得好:了解一个人,就和她一起去旅游一趟吧。是啊,路途中是一个人最放松的时候,人的天性与本能在这其中是最真实的释放。此次行程很长也很累,但是我们七仙女一路的相互关照让我们一路顺利无意外插曲。特别是我学生时代的心目中女神级的翠翠老师,年龄最大,但是特别能隐忍吃苦,热情热心也能干,榜样的力量牵引着我丝毫不敢有惧苦惧累的情绪产生。</p><p class="ql-block"> 十四天的旅行,我们经历了五个团队导游,五个地导。她(他)们如十个指头一般各有长短。地导都是女性,她们热情称职,讲解到位。团队导游都是男性,扎西、阿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阿帽、阿三凶且暴戾,我们惧怕也讨厌,他们丑化了云南导游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记得曾经阅读四川大学教授赵淳的《最欧洲——我的自驾三万里》,被他的游记深深地吸引。也想如果有一天我自己出去旅游,也要用记录的方式记下途径的美好。可是由于此次行程时间安排很紧,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逐日记下,只能这样囫囵记之,以备留存记忆,日后可以翻阅。</p><p class="ql-block"> 记录于返程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