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再访埃及

水岸玫瑰

2007年春节到埃及走马看花,既被宏大壮观的古文明震撼,又因为行程所限未能仔细观赏而遗憾。12年以后,终于有机会重返埃及 ,与一群老朋友一起,跟随熟悉埃及文化的塔塔慢慢欣赏,细细体会,品尝这份文化大餐,真应了埃及的那句老话:“喝过尼罗河的水注定重返”。 <p class="ql-block">选择2019年春节后出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川航开通了成都往返开罗的直航班机,公务舱往返才一万,还包含国内往返成都的公务舱机票。这样的性价比导致我们一众朋友几乎把公务舱的舱位包了一半。听说川航的伙食不错,期待值很高,从上海 去成都的航班正是晚餐时间,送上来的餐盘有点像大食堂的饭菜,一共有九个小蝶,有荤有素,有饭有面,有鱼有肉,还有甜点豆豉,口味比较家常。</p> 从成都往开罗的两餐,实在是不敢恭维,点心蒸得发硬,凉菜拌得味道不好,主菜不够水准,真心有点失望,辜负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川航在其主场成都推出了免费接送机场的服务,乘坐公务舱的旅客凭电子机票的号码即可享受这一增值服务。从市区到机场前打个电话事先预约一下,免费车可以到市区任何地方去接。问题是川航将此服务外包出去,而第三方服务商为旅客考虑得就不太周到了。候车处的招牌向着停车场,而不是候机楼,我们费了半天劲才找到,而上车后又等候了半个多小时, 成都机场离市区也就半小时路程,这样的免费服务未免有点耽误工夫。再说说川航的休息室。我们的国际段是深夜两点多起飞,十点前大家就都到了机场,结果休息室没吃的,只有方便面。休息大厅的设施水平也有待提高。回国那段更不行了,抵达成都是清晨四点,国际转国内的休息室没有洗澡的,空间也很小,这个体验有点差。不过也就是说说而已,想想票价只有其他航司的一半也就没有怨言了。 <p class="ql-block">埃及的旅游业是其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所以倾其举国之力予以确保。这一点在十一年前就已经有所体验,这次更是深有体会:首先团队签证非常便利、其次旅游警察贴身保护、第三中文导游的水准迅速提高。所以虽然经常看到埃及的一些恐怖袭击报道,但在当地作为游客的亲身体验是很安全的。另一个体验是旅游从业者普遍比较腐败,没有小费寸步难行,给了小费走遍埃及。在墓室神庙圣殿不能拍照或者必须要购买照相票处,如被抓住偷拍,只要悄悄塞给保安1-2美元就可以万事大吉。即使是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员也会私下向游客讨要清凉油等等,有点烦人。</p> 我们的埃及导游是位帅哥,曾当过兵,后来在武汉大学学中文,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高铭骏,怕游客们记不住,干脆将名字绣在外套上。高铭骏工作很努力,一路上讲解得非常详细,恨不得要把他知道的全部与我们分享,伙伴们有时嫌他讲得太多耽误我们拍照,便偷偷开小差。他的中文口语很流利,但是四声还是不够准确,许多时候会闹笑话,我们一边听,一边要飞快地在心里转换四声,以便理解他说的内容。时间长了,逐步掌握了一点规律,到告别的时候竟然耳边一直回响起“葫芦丝”(荷鲁斯)、“笔画”(壁画)等高氏口音。 <p class="ql-block">3月1日 周五 成都到开罗 多云到晴</p><p class="ql-block">川航班机清晨抵达开罗 ,第一个行程是埃及博物馆,时间尚早,到博物馆门口后排队等开门。12年前来此的情形好像就在眼前,那时的安检人员问我们讨要清凉油,本以为这次应该不会需要了,所以没带,没想到有过之无不及,每个景点餐厅的服务人员都向我们索要“中国”油。上次走马看花,此次希望能有充裕一些的时间仔细欣赏古埃及的瑰宝,谁知此次仍然让高导牵着走,还是没能尽兴。不同的是这次做了一些功课,对某些人物和时代稍稍熟悉了一些。</p> 埃及博物馆是法国人马里·埃特主持建造的,博物馆正门上端刻着1897和1902两个数字,是博物馆这个馆址开始建设和完成开馆的年份。庭院里有马里·埃特的墓园,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 博物馆院子里有不少雕塑文物露天展出,例如狮身人面像、拉美西斯二世和王后前后站立的雕像(象征伟大的君王身后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正门两边的女神浮雕一位手持莲花,一位手持纸莎草,分别象征上下埃及 ;正门上方的伊西丝女神雕像庄严华美,头上装饰着公牛牛角托起的太阳,象征着埃及人对她无可争辩的敬仰。<div>博物馆珍贵的藏品实在太多,这幢建筑物根本无法有序展示,每一件挤在一堆随便放置说明简陋的展品都有着惊人的历史和故事。 埃及政府已经筹资5亿多美元(估计已经大大超支)在 吉萨金字塔附近新建大埃及博物馆,原计划2010年建成,可到了2019年的今天还没有建成,据说2020年可以落成开展。<br></div> 宝藏太多,只取本次关注的几个亮点:<br>1. 图雅和优雅:这对贵族夫妇的墓地位于帝王谷的46号墓,于1905年发现。金棺和镀金的面具非常精美。他们的女儿提娅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王后、阿肯那吞的母亲、图坦卡蒙的祖母。 2. 幼年拉美西斯二世受到荷鲁斯的庇护:可爱的男孩和威武的神鹰非常生动,王名圈确认孩子就是将来的大帝,但是自己对照古埃及字母表怎么也拼不出来。 3. 图坦卡蒙宝藏:19岁就去世的图坦卡蒙法老因为来不及修建陵墓就凑合用了大臣的,位置不起眼,结果歪打正着躲过了三千多年的盗墓贼的劫掠,成为埃及考古历史上最珍贵的发现。博物馆专门独辟一间展室展览其黄金面具和其他珍贵随葬品,即使有照相票也不能拍照,导游也不能入内讲解。黄金面具上嵌各种宝石色彩艳丽,工艺精良,孔雀蓝与黄金的灿烂相得益彰,华美异常。面具的线条流畅,精确展示主人的俊美面容,不仅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埃及考古成就的最常见的象征。上图是网上下载的。 专室里放不下而放在博物馆公共展区的还有刻着精美图案的王座,描绘法老与王后亲切交流的温馨场面,两旁有荷鲁斯的鹰翅护卫。 上图:保存完好的凉鞋,其样式即使今天上街也很时髦;下图:三层套的镀金棺材。 4. 受希腊、罗马影响的雕刻:显然没有古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雕塑精美。 <p class="ql-block">5. 埃及纸币上的博物馆藏品:200埃镑背面图案是盘腿而坐的书记官塑像,埃及的文字虽然是拼音文字,但是每一个字母都是一幅图案,学会书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书记官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10埃镑背面图像是吉萨金字塔群第二大金字塔的主人哈夫拉的塑像,他的头像后面有一只巨鹰翅膀包围着,象征着荷鲁斯神的护佑。</p><p class="ql-block">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到中午完成,虽然很想继续仔细回头再消化看一看喜欢看的展品,但是展室内没有休息场所,外出以后又不能再次入内,刚下飞机也比较疲劳,只好忍痛告别。如果真有下一次再返埃及 ,一定不跟团了,要在博物馆泡几天。</p> 午餐在尼罗河船上餐厅,正餐吃得不多,但餐前的馕连吃五个,有三种蘸酱,其中蒜味的白色蘸酱最受欢迎。也许是过了饭点太久,也许是新鲜烤制出来的特别美味,此行以后再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馕了。 餐后就入住酒店,尼罗河边的康莱德,设施不错,洗澡午睡,很舒服。 睡醒之后高导来接去当地的海鲜餐厅晚餐。经过高速公路、地面道路、深入当地居民区,总算找到预定的餐厅。 3月2日 周六 开罗 多云大风<div>早上在酒店散步锻炼。</div>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吉萨金字塔群,它位于尼罗河西岸,开罗的吉萨区,也称为吉萨高原,其实平均高度只有不到一千米,最高处也只有大约海拔1500米,所以没什么感觉。差不多4500多年前,古埃及的帝王在这片土地上建造起巨大的陵墓,好让自己安然走向更好的来世。欣赏古埃及人轻视人生重视来世的人生观价值观之旅从这里拉开大幕。</p> 巨大的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最古老及唯一尚存的建筑物,上次来访正逢大年初一觉得进入坟墓不太吉利,所以没进金字塔,只在外面拍照留念。这次没有了这个忌讳,但是导游介绍里面已经空无一物,而且需要弯腰向上攀登较长一段路程才能抵达中央墓室,最重要的是行前看过相关纪录片,里面确实没有什么可看的,为节省体力,也就放弃进入了。准备行程过程中,有朋友发来帖子,介绍俄罗斯科学家质疑金字塔是欧洲人的骗局,说这个建筑物是18世纪以后欧洲人用合成材料造成的。到实地就能看到,这么宏伟的建筑物,即使用现代技术也需要很大的工程量,况且怎么可能造成如此残破程度不同的大小金字塔群?难道水泥能模仿出4500年前的石料?站在巨大的金字塔下,感慨能穿越时空与4500年前埃及古王国时代第四王朝的法老和他的臣民同享一种场景,想象法老生前看着这个巨大的墓地心中的满足感,他一定满怀着能够步入来世幸福生活的自信闭上眼睛停止呼吸的吧? 胡夫长得什么样?埃及博物馆里有一尊小小的象牙雕像,是1903年在阿拜多斯发现的,当时其头部和身体在不同地方发现,三个星期后才合二为一,王座右边刻着他的纹章格式的名字,胡夫这个名字是“我有赫努姆神(创造之神)保佑”的缩写,据说他战功卓著,一路征战打到现在埃塞俄比亚所在的努比亚地盘。胡夫王国的国力一定非常强盛,不仅能连年征战,还有巨大财力建成宏伟的金字塔。 胡夫的儿子(也有说是他的弟弟)和孙子在附近分别建了卡夫 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建在地势稍高的地方,顶部还保留着一部分石灰石外层,从观景台看去仿佛比胡夫金字塔还高大。 卡夫拉金字塔的附属建筑--神庙和狮身人面像更为出名。法老死后葬入金字塔之前要在神庙制作其木乃伊,然后顺着神道送入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神庙已经难觅踪迹,但卡夫拉的神庙尤其是花岗岩的石柱厅则保存得比较完整。巨大的狮身人面斯芬克斯雕像据说是用建造金字塔切割出来的石块建造的,头像则是按照卡夫拉的形象雕塑的。100埃镑的图案就采用了这个斯芬克斯。 在可以看到三个金字塔全景的观景台,都要按导游的要求拍一张手提金字塔的照片。 孟卡拉金字塔是这个地区最小的一座,它比爷爷胡夫和父亲卡夫拉金字塔小很多,其原因有两种解释占主导地位。第一个解释,前两座大金字塔的成本对社会来说难以负担,要想获得埃及精英的支持再造一个类似大小的金字塔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解释是,宗教焦点发生了变化,金字塔不再是国王墓葬建筑最主要和唯一的元素,其神庙建筑比前两座金字塔的要复杂得多,也许更为重要。 接着来到一家纸莎草商店,了解纸莎草的制作方法,实际上是购物点。当年已经买过埃及景点集锦的纸莎草纪念品,这次就不买了。 午餐安排在爱姿哈尔公园。这个公园是伊斯兰伊斯玛仪派领袖阿迦汗四世斥资3000万美元将市中心的一个垃圾场改建而成的绿地,1992年动工,2005年开放。在干旱脏乱的开罗市中心有这样一片绿草如茵树木成片配以喷泉水池的公园,实在是给这座城市的极好馈赠。 餐厅在一进门的伊斯兰风格建筑里,从高处可以俯瞰公园全貌,并且可以远眺阿里清真寺。烤肉食物口味一般吃饱而已。餐后在灿烂的阳光下在公园散步,很多孩子赤脚在喷泉水池中玩水,此地的孩子很少见到干净的水池吧。 下午去哈利利市集游逛。此地原来是埃及法蒂玛王朝国王的墓地,14世纪时哈利利在此建立市场,是当时帮助开罗从黑死病中恢复元气的重要工程之一。市场的部分仍保留马穆鲁克风格,其特点是大拱门和拱形天花板。销售的物品主要是旅游纪念品、首饰、香料等,买了T恤衫,上面印着图坦卡蒙和内菲儿蒂蒂的头像。转完市场,在市场门口的咖啡馆喝茶咖啡,看市场边上侯赛因清真寺(下图)风景,最有趣的是街上头顶木架送馕的快递小哥。 在哈利利集市附近的新疆餐厅晚餐,肉太多,大家都没吃完。然后去附近的固立宫排队欣赏苏菲旋转舞表演。途中目睹汽车顶上装满行李不平衡掉下来需要重装的囧境,还有行人扎堆从马路中央隔离网的洞中穿马路的趣景,但高导拦着不让拍,他可真是正能量导游。 固立宫奠基于1503-1505年间,横跨两街,西边是清真寺,东边是墓地。建筑物不像传统的宗教建筑沿街而建,而是从街边后退形成一个广场,曾在此建立过丝绸市场。固立宫曾经是苏菲教徒集会场所,21世纪初,在联合国的协助下,对固立宫进行了保护性重建,现在庭院中晚间定期举办苏菲舞表演。苏菲舞是伊斯兰苏菲教派与上帝沟通的特殊方式,舞者不停旋转,可达数小时之久,没有功夫真做不到。我们曾在土耳其看过严肃的教徒穿着黑白衣裙跳苏菲舞,但这里的舞者更多是文化的展示,身穿五颜六色的服装,据说全身衣裙有40公斤重,一边旋转一边翻转衣裙,一层层甩出去,好像大型二人转。看完一个多小时的苏菲舞,表演者没晕倒,观众却都晕了:一位姐姐离场时差一点绊倒在门口,如果不是有几位小哥挡住,要出大事。 <p class="ql-block">3月3日 周日 开罗 晴</p><p class="ql-block">九点多出发,去开罗南部的萨卡拉区继续看金字塔。这里是古代下埃及首都孟菲斯的墓地,不仅国王在此修建金字塔,贵族和平民也在此修建墓地,举行祭祀仪式。第一站是最早的金字塔左塞尔阶梯金字塔。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宏伟的神庙大门,线条坚挺简约,石材打磨得非常光滑,历经数千年依然时尚,令人难以相信。神庙的柱子厅有些残破,柱头比较朴素,没有后世神庙那种雕花。神庙与金字塔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广场,侧面是一个观礼台,据说当年的法老执政满三十年后若想继续执政,就要在这个广场与公牛比武,能杀死公牛的才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要被送进金字塔啦。</p> 左塞尔法老时期在古王国的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700年,距今4700多年,这个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头建筑,也是第一次尝试建设金字塔。阶梯金字塔附近有不少墓葬建筑,叫做马斯塔巴,呈方形深坑,或小山包,其中有一个是提蒂金字塔遗迹,地上部分已经所剩无几,但其地下墓室保存的很好,据介绍这是历史上第二个有金字塔文字的金字塔。所谓金字塔文字不同于后来的棺椁文字和死亡书,主要是祭祀语和引导死者前往来世两部分。高导没让我们进去参观,而是推荐我们进入最近刚开放的两个墓室,说更值得参观。 第一个是梅胡墓,这个墓室从2018年中开放到2019年中就要结束,主要是政府为了吸引游客振兴旅游事业。梅胡是第六王朝的首席法官,墓室的壁画保存得很好,描绘了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包括捕鱼、捉鸟、制作金饰等,祭祀室的壁画则描绘了主人向神灵献祭的各种场面。右上图描绘了努比亚奴隶将牛捆住准备献祭的场面,非常生动。 古埃及人绘画的正面律很有意思,把桌面竖起来愣是画出了门板的效果。 第二个是圣牛墓,萨卡拉地区有很多封圣动物的墓地,圣牛墓是其中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例子。孟菲斯地区的人们有崇拜公牛的习俗,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出一头公牛封为圣牛,圣牛死后要用隆重的仪式制成木乃伊,葬入圣牛墓。装载圣牛木乃伊的石棺用花岗岩制成,最大的一个重达70吨。墓穴中间有一条宽阔的甬道,两旁有许多巨大的墓室,放置圣牛的石棺。圣牛墓的建造时间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时代一直到后王国的第二十六王朝埃及艳后克娄佩特拉时代,差不多横跨900多年。 法国考古学家Auguste Mariette在十九世纪中期发现这个墓地时,里面已经被盗劫一空,只剩下一个完整的石棺。 萨卡拉地区有三个金字塔组成了埃及国旗的三种颜色:红白黑。粉红色金字塔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鲁的陵墓,建造时间约在公元前2613年-2589年之间,距今差不多4600年,是历史上第一座真金字塔,采用红色石灰石建造,光线适当会泛出粉红色彩,但是实际现场看并没有特别红的感觉,也许是正午的光线不对。大风刮起沙尘,一位伙伴快速攀登从金字塔中部的入口进去查看了一下,回来报告说里面没啥可看的。 远处一个棱线弯曲的金字塔就是弯曲金字塔,其弯曲的原因是建造到一半时发现照原来的角度继续造底座无法承受石头的重量,于是改变角度,减少高度。这个金字塔的表面最为光滑,因此被称为白色金字塔。而黑色金字塔基本上已经塌陷,因为其表面残破暗沉所以冠以黑色之名。 离开萨卡拉之前,来到因霍特普的博物馆参观。因霍特普生活在左塞尔法老时期,他不仅是首席建筑师,还是法老的高级顾问、高级祭司、书记官、王子、首席掌印官等等,他首创了用石块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他还精通医术,首创将内脏取出制作木乃伊的方法。他死后被尊为神,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博物馆对面是一个军营,门口树立着一个高大的古埃及书记官雕像,真不愧是文明古国,连军队都这么有文化、爱文物。 结束萨卡拉的参观游览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大大超出原来的时间预算。按计划要在前往法尤姆的途中品尝埃及本地美食鸽子饭。没想到周日是当地第一个周工作日,道路拥挤不堪,而且交通秩序十分混乱,路上不划行车道,所有车辆横七竖八凭本事挤向前。趁机会了解了下埃及人的行车文化,撞车的双方一般是下车看下,如果还能开,就握下手各自回家,车蹭坏了一般也不修。路上看到很多破烂车,反光镜撞坏了,找根绳子系上,或者找个梳妆镜代替,能开就行了,真是好脾气随遇而安不讲究的民族。下午四点多才吃午餐,所谓的鸽子饭是将拌入佐料的米塞进鸽子肚然后烤制而成。鸽子很廋弱,米饭不入味,大家感觉这个埃及美食很一般,倒是面条汤不错。<div>吃饱了继续上路,走到天黑尽了,才抵达Byoum Lakeside酒店。<br></div> 3月4日 周一 法尤姆到开罗 晴<br>一早起来阳光灿烂,打开窗帘见到美丽的湖景,一下子精神起来。加仑湖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碧蓝清澈,远处是沙漠山丘,近处有粼粼波光,气温尚低,岸边的阳伞和躺椅,酒店的泳池和池边酒吧都只是静静的背景。 住客很少,早起的更少,离开了开罗的风沙尘土,来到湖边,享受清新的空气和清净的环境,前一天的长途奔袭有了补偿。 受罗马美术影响的法尤姆肖像在公元一到四世纪在法尤姆地区非常流行。 原计划是上午九点出发返回开罗,为了让大家在累了一天后有充分的休息,睡到自然醒,于是前一天晚上临时改为十点出发。但当天上午吃完早饭发现大家都已经准备好可以九点出发,于是与导游商量想改回九点出发。没想到答复是不行,因为我们的行程全部要向警方备案,不能临时改动。出发时,果然看到一辆武装警车等候在酒店门口,一路跟随我们的车护卫我们。原来一直是有这样的官方免费保镖默默地护送保护着我们,只不过没注意而已。一路上经过三个防区,每个防区的警车无缝交接,下岗的警察还向我们挥手告别,服务真的太周到了。 下午一点抵达开罗,在一家叫做红双喜的中餐厅午餐,虽然是中餐厅,但伙计们都是当地人,团餐蔬菜多很合胃口。 午后的第一个景点是开罗城东郊的穆盖塔姆山上的萨拉丁城堡和阿里清真寺。历史年代一下子从四、五千年之前拉近到900多年前的十二世纪后半期。为了抵抗十字军的东侵,阿尤布王朝的第一任统治者萨拉丁于1176-1183年间建造了这座宏伟的城堡。 为了向城堡供水,萨拉丁建了一个深85米的“旋转水井”,因为要通过300级旋转的台阶来到井底。城堡在十四世纪的马穆鲁克统治时期进行了扩建,十八世纪法国统治时期的总督默罕默德阿里又在城堡里建立了清真寺。 这位阿里总督最著名的损埃益法“功劳”就是在1831年将卢克索神庙内一座拉美西斯二世方尖碑赠送给法王路易•菲利普,法王为此回赠的一座时钟就装置于这座清真寺的庭院中。现在时钟早已破损,而方尖碑则永远矗立在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 萨拉丁城堡中设立了军事博物馆、马车博物馆等,还有包括阿里清真寺在内的三个清真寺,因此年轻学生络绎不绝到此参观。 清真寺的平台上可以俯瞰开罗全景。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城堡作为开罗伊斯兰老城的一部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评价说它是伊斯兰世界在十四世纪辉煌年代时的新中心。 接着来到两个相邻的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和里法伊清真寺。苏丹 •哈桑清真寺是埃及著名清真寺,占地7906平方米,建于十四世纪中期,是马穆鲁克王朝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充满伊斯兰建筑艺术色彩,庄严肃穆,有人认为它是中东最美的清真寺。有大清真寺、神学院、苏丹 •哈桑衣冠冢及宣礼塔等主要建筑。寺内的两座宣礼塔,南面的塔有85米高,乃开罗之最。马穆鲁克王朝是阿尤布王朝第七代国王的宠妃建立,统治埃及的时间从1250-1517年,最后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灭,是中世纪的重要朝代。马穆鲁克的阿拉伯语意思是“解放了的奴隶”,主要从事军事作战的职业。 导游邀请住寺的阿訇为我们诵经,悠扬的声音在高高塔顶下回绕,虽然一点没懂诵经的内容,但能从他的声调和神情中感受到神圣的宗教情怀。<br> <p class="ql-block">里法伊清真寺的历史要短得多。它是开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里法伊的意思是“皇家寺院”,因此其建筑富丽堂皇,融合多种伊斯兰风格,从1869-1921年耗时 43 年建成。它曾是埃及王族的行宫,最后的埃及国王阿鲁克曾在此下榻,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也曾在二战前短暂下榻于此,而巴列维儿子的墓地(右图)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结束参观,入住机场附近的洲际酒店。酒店大堂有许多埃及元素。晚餐在毗邻的一个大型现代商场Citystars的一家土耳其餐厅大吃了一顿烤肉,蛮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3月5日 周二 开罗到阿斯旺 雷阵雨转晴</p><p class="ql-block">半夜鸡叫,起床赶七点的早班飞机。酒店准备了包装豪华的早餐,出发时除了装载行李,还要带上餐盒。到机场的路很短,但一上车就电闪雷鸣,我们这些雨神从远方给开罗带来了难得的倾盆大雨。尽管是国内航班,不用过海关查验护照,但是仍然需要经过四五道安检,才可以坐定下来候机。</p> 飞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南方城市阿斯旺 ,一下飞机就感觉到热浪迎面扑来,好似埃及南方的文物大餐热情地欢迎我们。 乘坐小船上岛参观菲莱神庙。 <p class="ql-block">这座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三世纪之间建造的神庙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供奉的是古埃及神话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伊西斯(左图)。这座神庙还是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近年文物保护工程的见证。深受古希腊、古罗马影响的托勒密王朝享有高度的文化自治,古埃及的神灵也能各得其所,受民众国王的朝拜。但是古罗马将基督教奉为国教之后,对古埃及的文化和神灵再不能容忍。公元437年在菲莱神庙里刻的象形文字已是古埃及文化的最后绝响,后来基督教风行,古埃及文化日渐被压制而废弃,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神庙,遣散祭司,古埃及文化的命脉就这么生生被掐断了。再后来,基督的信徒杀入神庙,将伊西斯女神连带法老的浮雕全部毁坏,将十字架刻上神庙石柱(右上图),用圣母玛利亚取代女神的头像。用凿子毁坏的浮雕是再也没法恢复了,讽刺的是覆盖在女神上面的圣母头像反而经不住岁月的冲刷而脱落(右下图),历久弥新的却是原生的古老文化。一边看一边在想,要爬到高高的庙门和石柱上去一点点地凿除浮雕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得有多少深仇大恨才做得出。</p> 至于文物保护工程则是二十世纪的事。 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淹没了很多沿岸的文物,菲莱神庙是其中之一,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主持下,将原址上的主要建筑搬迁到附近的阿基勒基亚小岛上,耗时将近8年。 大门是托勒密十二世建的,左边是法老手握权杖痛击敌人,这是神庙的标准配置,这里的特别之处就是法老的雕像被凿得面目模糊。 大门右边的壁画是托勒密十二世与鹰神荷鲁斯的对话,象形文字记录了他们的对话:法老说“欢乐吧,您的敌人已经死在您的脚下”,荷鲁斯说“我将赐予你力量”。下面还有献给伊西斯女神的诗。按照古埃及的神话,伊西斯女神是荷鲁斯的母亲,这个神庙中有一个没有支柱的诞生殿,纪念女神在此诞下荷鲁斯。在古埃及诸神中间,作者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荷鲁斯:形象讨喜,名字也好听。 这个神庙的柱头有纸莎草(上图)和哈索尔女神头像(中、下图)装饰的。哈索尔象征丰饶,即是荷鲁斯的养母,又是他的妻子,神话里的辈分实在有点乱! 神庙外面的海边,还搬过来一个图拉真凉亭,是为罗马皇帝图拉真建造的,时间大约是公元一世纪。与精美的古埃及建筑和浮雕相比,古罗马时期石柱的艺术水平明显差了一点。 接着参观未完成方尖碑采石场。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下令建造拉特兰方尖碑(原在卡尔纳克神庙,后被送往罗马),在这个采石场取材,但从山体取石的工程进行到一半,石碑的下半部分还未与山体分离时,因发现石块出现裂痕而被迫放弃。如果成功采石,这个方尖碑的体量将超过现有的任何一个方尖碑,重量可达200头非洲大象。这个未完成的工程让我们幸运地得以远隔数千年观察到古埃及采石技术,而这位女法老的事迹我们在帝王谷会有更多的了解。 中午登上月亮女神号游轮,自助午餐质量不错,起码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下午睡个午觉,从早起的疲劳中恢复过来。 午休后去努比亚村。首先要乘坐尼罗河上的三桅帆船,这种被称为Felucca的小船没有动力,完全依靠风力驱动,顺风时直线向前,逆风时则按照之字形前行,对船员操纵船帆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进入支流需要换乘有动力的摆渡船,在夕阳的映照下,登上顶棚,尼罗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在尼罗河拐入支流之处是著名的老瀑布酒店(下图),悬疑作家阿加莎就是在此写成著名的《尼罗河上的惨案》。 进入支流后的景色呈现沙漠水乡风格,一边是碧蓝河水芦苇荡,一边是漫漫黄色大沙漠,埃及南方的重要民族努比亚人就依水而居。 努比亚人可能比古埃及人还要古老,有人认为努比亚人是地球上的第一个人种。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被埃及占领,因此在古埃及的壁画中,努比亚人的形象是黑色皮肤的奴隶。今天的努比亚人依然生活在其故土上,他们的文化与埃及 有明显的不同,房屋被涂上各种鲜艳的色彩,不知是其固有文化还是为了吸引游客。码头上一大群骆驼等候着游客享用,我们算是当天最后一拨了,骑上骆驼抵达努比亚村已经日落天黑了。 大批小孩围着游客索要钱财,原来旅游对人心的污染这么厉害,刚以为热情合影的孩子纯真可爱,下一刻伸出的小手让人大失所望。进入努比亚人家访问也是行程的一部分,这家很大,院子里养着鳄鱼,大家坐在客厅尝试水烟,品尝咖啡茶和茶点,女士们还可以尝试刺青,在手臂手腕上刺上花朵蝴蝶等,一周即会自动消退。 最后一个节目是学习努比亚语,早已等候在小学校教室里的努比亚老师很认真地教大家念数字,没学会的要受罚,男的打屁股,女的打手心,欢乐学习的结果是一点没记住。 3月6日 周三 阿布辛贝、尼罗河、康翁波 晴<br>又是一个天不亮出发的日子,船上也为大家准备了一大盒早餐,抱着上车出发。离开码头后先到达阿斯旺某个地点与其他旅游车队汇合,这样警察护送的效率就高多了。路上欣赏到壮观的沙漠日出,但主要是补觉。 阿布辛贝是此行的一个重要景点,上次的埃及行因为时间精力关系没来,现在终于能够弥补遗憾。 阿布辛贝神庙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石窟神庙,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太阳光会穿过庙门直射内殿深处的拉美西斯二世塑像(被称为太阳节),显示古埃及人对于天文知识的透彻理解。与菲莱神庙一样,受阿斯旺水坝修建的影响,神庙被整体抬高60米,后移200米,搬迁到山体的后上方。搬迁后的太阳节推迟了一天,2月21日太阳节正逢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也属于歪打正着吧。这座神庙由于曾经长时间被沙漠掩盖,保存得非常完好。<div>拉美西斯二世在位67年,享年92岁,他的时代即公元前1303年到公元前121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的第十九王朝,是古埃及最辉煌繁荣的年代。他一生战功卓著,从尼罗河三角洲打到巴勒斯坦和努比亚,他与古赫梯王国签署的卡迭石和约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个和平条约;他还酷爱建筑,不仅下令建造宫殿、神庙、雕像、石碑,还通过修复前辈建造的神庙宫殿并刻上自己的名字来扩大影响,在埃及各处看古迹,处处可以遇到拉二大帝的足迹。阿布辛贝神庙是他建造的神庙中最伟大的一座。<br></div> <p class="ql-block">神庙门外有4座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雕像并排端坐,原来古埃及人强调重点并不止三遍啊!雕塑面容端庄慈祥,形制宏伟高大,经过的人们必须抬头仰视,这也是当年建造这座神庙的初衷,让从尼罗河上经过神庙的当地人彻底臣服于大帝的威严。大帝雕像的膝下各有一些小型雕塑陪伴,分别是他的妻子、母亲和儿女。</p> 正门上方的雕塑是荷鲁斯与拉神结合的形象拉-赫拉克特,两边的大帝浮雕正向这位保护神献祭。 神庙大厅内有八座神化后的大帝雕塑(左图),分别头戴下埃及的白王冠和上下埃及的双王冠,一再强调大帝在埃及大地的绝对领导地位。大厅的壁画描绘了大帝征战的成就以及签署卡迭石条约的功绩。内殿很小,坐落着四尊神庙供奉的神袛的雕像(右图),除了三位真神(太阳神阿蒙拉神、鹰神与太阳神合体赫拉克特、冥神普塔赫神)以外就是大帝本人,说明大帝的地位超出人间众生,能够与众神平起平坐。 神庙不远处安置着搬迁过来的另一座较小的神庙,供奉的是女神哈索尔,其实是拉美西斯二世献给王后奈菲尔塔莉的。门口矗立着两组共6尊雕塑,每一组各有两尊大帝的雕塑,中间是以哈索尔女神形象出现的王后,大帝和王后的脚下则是王子和公主的小雕像。大帝不仅战功卓著,而且柔情似水,为钟爱的奈菲尔塔莉王后写下的情诗被刻在这座神庙的门口而流传千古:太阳因你而升起,我对你的爱独一无二。 从阿布辛贝回程到阿斯旺的途中,睡眼朦胧中仿佛看到沙漠中央出现一条河流,中间有小岛,河中有倒影,再仔细看看,还是那样,问了导游,确认这就是海市蜃楼现象,这条路上因为温度湿度光线合适,经常能看到这种奇观。还好我们不是骑着骆驼口干缺水的旅队,否则要被这景象误导受害不浅。 <p class="ql-block">回到游轮午餐,然后午休。傍晚时分停靠康翁波,上岸参观双神庙。这个神庙供奉着鳄鱼神索贝克和鹰神荷鲁斯,二位大神分列左右共同保佑法老,这种设置的神庙在埃及并不多见。夕阳西下时多艘游轮同时靠岸,大量游客排队参观,蔚为壮观。</p> 最吸引人的好像不是残破的双庙大门,苍凉的断柱大厅,而是神庙后面的一面壁画和数间石屋。这个神庙的亮点是古埃及人在医学上的成就,壁画描绘了各种手术治疗器械、治疗过程、分娩过程,而石屋则是当时的诊室,令人印象深刻。这张照片下方就是描绘分娩情形的壁画。<div>次日要到卢克索 ,船上晚饭后播放应景的老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很想再看一遍以这些我们沿途经过的景点为背景拍摄的经典片子,可是实在太困了,只好放弃。<br></div> 3月7日 周四 卢克索 晴<br>早餐后在艾德福上岸,两人一组乘坐马车穿过市镇,到艾德福神庙参观。市镇里市井生活是如常的脏乱,卖馕的小哥一样穿行在街上,有座新建的小学校很整洁,不知道开学使用若干年能否保持如初。 进入神庙之后,一片安静肃穆,做第一批游客就有这样的好处,没有熙熙攘攘的喧闹,可以静静享受与2300多年前的古人交流的时刻。 艾德福神庙始建于公元前237年,完成于公元前57年,处于托勒密王朝,其供奉的主神是鹰神荷鲁斯,现在是埃及保护得最好的神庙之一。荷鲁斯是历代法老最敬重的神袛,是死亡之神奥西里斯和美丽女神伊西丝的儿子,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王权。高导介绍,荷鲁斯有好几个版本:大荷鲁斯、小荷鲁斯、艾德福的荷鲁斯。大荷鲁斯指战胜了叔叔赛特神(尽管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的鹰神,象征王权;小荷鲁斯就是鹰神小时候吃着手指的形象,是生育之神;而艾德福的荷鲁斯则是托勒密王朝的守护神,为法老加冕,接受法老的献祭,更是一位浪漫的鹰神,他的妻子哈索尔女神每年从丹达拉神庙来到艾德福与他相会之日是此地的盛大节日。鹰神威严而俊美的黑色大理石雕塑在这座神庙有好几座,但是中庭通往内殿门口的一座保护得最为完美。 神庙的大门非常完整,壁画几乎没有受到破坏,托勒密十二世法老奋力杀敌,荷鲁斯和伊西丝两位大神保佑着法老(好像每一位法老都必须有战功才值得被颂扬纪念)。这位托勒密十二世就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的父亲,史载他统治残暴,丧权辱国。 神庙圣殿中有一艘精美的圣船复制品, 埃及人相信法老死后要乘着圣船在荷鲁斯的护佑下驶向来世。 绕过圣殿,有一道围墙布满壁画和象形文字,描述了荷鲁斯出生、大战赛特、与妻子哈索尔相会等情景,还详细记载了祭品的种类和数量,是一幅长长的连环壁画(左上、右图)。神庙虽然由法老出资建设,但似乎壁画和象形文字还是由祭司们决定,在神庙建设的时期王朝政权更替频繁,导致祭司们对当朝国王是谁不甚了了,所以墙上有许多空着的王名圈(左下图)。 参观完神庙继续乘坐原来的马车回船,车夫因为等着领我们的1美元小费所以一定要找到我们才罢休。<br>午餐在甲板上烧烤,大厨架起烧烤炉,顿时顶楼甲板充满烟火,还好游轮行驶中,将烟火抛在船尾。下午游轮在尼罗河上航行,记得原来对尼罗河的印象是清澈碧蓝,两岸原生态没有工业没有污染,一片田园风光。可是这次却见到不少喷着黑白各色烟尘的烟囱,两岸建立了不少工厂,发展的需要破坏了美丽的环境,在游客的眼中是非常可惜的,但当地人一定有另一种想法,等污染严重到威胁生活威胁旅游业,才会重视才会治理,逃脱不了这种循环。<div>夕阳西下时,见一座大桥跨越两岸,桥墩上刻着纸莎草、莲花和法老王后图案, 卢克索到了。<br></div> 上岸后直奔卢克索神庙,抵达时已经天黑,灯光照射着这座大约3400年前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建立的神庙,这座神庙规模不大,但夜景灯光营造出非常浪漫而独特的效果。 卢克索神庙是为了庆祝新年而建,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都为神庙的建设作出很大贡献。每年的Opet奥帕特节,人们制作美食载歌载舞,将阿蒙太阳神、其妻穆特女神、其子月亮神孔苏从卡纳克神庙迎接过来,举行盛典,祈祷尼罗河泛滥之后能有一个丰饶的收成。神庙的建筑结构设计得简洁优雅,与卡纳克神庙的迷宫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神庙南面那条连接卡纳克神庙的三公里长的狮身人头雕塑大道正在修复中,按照埃及人施工的速度,大概还需要几年才能完成。古罗马的戴克里先皇帝把法老的神殿改为朝拜罗马皇帝之处,而中世纪时这里依然是卢克索的社区中心,神庙内外建造了各种寺庙教堂,现在可以还能看到基督教和伊斯兰的教堂和清真寺。 神庙大门前原来矗立着两座纪念拉美西斯二世登基二十周年的方尖碑,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另一根被阿里总督送到了法国,换成萨拉丁城堡里阿里清真寺的破钟。大门两侧是两座拉二的坐姿雕像和四座站姿雕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雕像底座上刻着尼罗河之神将莲花和纸莎草捆绑在一起的图案,象征上下埃及密不可分。 塔门后面的庭院被冠以拉美西斯二世的名称,因为这位大帝将前辈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名字从雕像上全部抹去换上自己的名字,并将自己的雕像摆放在石柱之间。建造神庙的阿三法老也是一位厉害的大帝,埃及十八王朝在他38年的统治下处于全盛时期。没想到约90年后出世的拉二大帝全然不承认前辈的功绩,如此自大,无怪乎一百多年后,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要将自己在哈布城神庙中的名字刻得一尺多深,以防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p class="ql-block">庭院里曾经在公元六世纪基督教统治罗马时期建造了早期基督教教派的圣特克拉教堂,有趣的是几百年后伊斯兰统治了埃及,将教堂填平之后在上面建了座哈加格清真寺,直到现在还做礼拜。从庭院往上看去,清真寺的原入口好像窗户一样高高在上,神庙被从漫漫黄土中挖掘出来后,清真寺的入口就改到寺庙的另一侧,从马路边直接进入了。</p> 参观完神庙顺便逛一下卢克索夜市。高明骏请我们喝当地著名的饮品甘蔗汁,到底是甘蔗产地的出品,浓度极高、真材实料,但实在太甜只能浅尝。同行的伙伴一起选购T恤衫和头巾,店主们见我们一大帮人,把店里甚至隔壁摊档的存货都翻出来让我们挑,大家七嘴八舌讨价还价,各得所愿,皆大欢喜。 回到船上,舱内已经放置了船长签发的证书,证实某游客于某年某月某日乘坐月亮女神号游轮,因而从此受到尼罗河哈皮神的保佑,云云。 3月8日 周五 卢克索 晴<br>早餐后收拾行李离船,今天要顶着大太阳去看埃及行中最精美的部分,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首先来到位于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这里的黄土高坡寸草不生,新王国的法老看中了这里的山形风水,历代法老和后来一些高官都在这里建立陵墓,现在已知的就有60多座,时间跨度从17王朝到20王朝,即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最大的一座是19王朝的塞提一世法老墓,而保存得最好未经大规模盗墓劫掠的则是图坦卡蒙法老墓。上图是帝王谷地形,下图是帝王墓穴建造过程模拟图,包括建造和装饰各道工序,右下方小图是典型的墓穴构造。<br> 从大门口乘坐电瓶车到中央休息区,听取高导介绍基本情况,然后自由参观。每个游客可以从开放的墓室中选三个,超出的就要额外买票,其实作为普通游客看三个已经足够了。看完几个墓穴总结一下,法老的墓穴都是生前开始建造的,活得长久、王朝财力雄厚、社会安定、有充分时间修葺装饰墓穴的不多,我们参观的都是虎头蛇尾或者鹊占鸠巢,死亡的到来打乱了墓穴建造的节奏,从一个方面说明生命对于君王而言也是那么无常、那么不可预料。 KV11:拉美西斯三世之墓。高导介绍说这个墓穴的壁画很精美,所以被我们首先选中。拉三法老并不是拉二法老的儿子,他比拉二晚出世一百多年,是第二十王朝的法老。这座墓穴原来是拉三的父亲塞特纳克特法老所建。其父亲死得突然而陵墓尚未完工,因此征用了塔沃斯里特女王的墓穴。拉三接手父亲的工程后改建为自己的陵墓。这个墓穴结构复杂,壁画色彩华丽笔触生动。壁画的内容有各种死后指南文字以及国王向各种神袛致敬的场景。在附属房间里的壁画展示了食物的准备和供应、《死亡之书》的解释和殡葬器物,这是本墓穴的特色。这座墓穴因为有一幅盲人弹竖琴的壁画而被称为“竖琴人之墓”。 <p class="ql-block">KV6:拉美西斯九世之墓。这个墓穴离中央休息区最近,历经无数参观的、盗墓的和开挖的后人,据统计在19世纪之前有46位古人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拉九的棺椁没在墓中,其木乃伊后来在女王庙中发现。这座墓穴是典型的虎头蛇尾风格,法老生前只来得及做完第一走廊,其余部分在其死后草草收场,质量较差,连墓室都是走廊改建的,非常狭小。入口门梁上雕画着伊西斯女神和妹妹奈菲提斯女神陪伴着太阳神,法老在向这些神袛致敬。墓穴走廊的壁画大多数是指导死者在死后逢凶化吉、安然走向永生的各种死亡书片段和场景。不知是由于来世观念的改变,还是因为空间的局促,第二走廊和第三走廊的大部分文本都采用缩略和简化方式。这个墓穴不能拍照,在帝王谷有很多兜售明星片和光碟书籍的小贩,买了一叠明信片,里面有一些墓穴中著名场景的壁画照片。一幅是《大门之书》中九神护送羊头太阳神渡过冥河(左下图),另一幅是神武的法老灵魂穿越阿波菲斯蛇复活的场景(右图)。</p> KV8:麦伦普塔赫之墓。这位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众多儿子之一,因为老爸的长寿(享年92岁),他登基时已经70岁高龄了。当权时期还遇到许多烦心事,比如利比亚人袭击和努比亚人起义,因此他只有十多年时间来建设自己的墓穴,墓穴结构设计得比较简单,壁画装饰开始处精细,到深处就比较潦草,显然法老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要赶快完工。这个墓穴的特点是墓室中的粉红色花岗岩石棺,一套四层石棺的一部分,雕刻着法老的卡通身形,很是精美。左图是麦伦法老在以鹰首形象呈现的拉神面前。 帝王谷最有名的墓穴要算KV62图坦卡蒙墓穴了。这个陵墓是帝王谷中最小的一个,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个,里面找到的墓葬品全部都被搬到开罗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因为墓室非常狭小,等候时间很长,门票也很贵,探入入口处,只见排队安静等候入内的是日本团队,其他游客都只是从门口飘过。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只活了19岁,没有时间修建自己的陵墓,只好征用大臣的。形制缩小了很多,据说除了墓室有简单的壁画装饰,其余地方和走廊都是白墙。这么个小法老匆匆忙忙下葬的陪葬都惊煞世人,就可以想象其他法老大帝的陪葬多么丰富,当年的埃及有多么强盛富足。 离开帝王谷,接着参观另一宏伟巨大的神庙兼墓葬地--达尔巴赫里神庙,也称哈特舍普苏特神庙,中国游客都简称女王庙。这座神庙曾经被漫漫黄土掩盖了几千年,基督教最初的教派科普特在最上层平台建造了修道院,因此下面几层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直到19世纪被大规模发掘修复,重见天日。<div>女王庙原来只是阿蒙霍特普一世(公元前1526-前1506)建造的小小的太阳神庙,哈特女王将它大大扩建,可是她死后遭到儿子的肆意破坏。乘坐电瓶车来到女王庙前,立刻会被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震撼:长长的坡道通向陡峭的悬崖,三层平台分别连接着三排宽广的石柱长廊。<br></div> 哈特女王(上左图)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的传奇法老,她父亲图特摩斯一世去世后,她的同父异母弟弟暨丈夫图特摩斯二世继位,但因体弱多病,大权由哈特掌握。图二世不久就去世了,哈特和图二的幼子图三世继位,哈特好像慈禧一般摄政国事(应该说慈禧是像哈特那样垂帘听政)。等图三世长大成人快要亲政时,哈特却将儿子流放远方,昭告天下自己是太阳神的女儿,命中注定要统治埃及 。从此她着男装、戴假胡子、命众人用男性代词称呼自己。她在统治期间励精图治,政绩突出,同时修复了许多古建筑和寺庙,在卢克索树立了记载其丰功伟绩的方尖碑。她在公元前1503年到前1482年当了22年女法老之后,儿子重返王位,此后女法老不知所终,也有传说是哈特死后儿子重掌大权。图三世对母亲恨之入骨,将其名字从各种建筑物上涂抹干净,试图将女王统治的事实从历史记载中消除,这个努力在很长一段时间成功了。可是在19世纪欧洲人发现并破解了女王庙墙上的象形文字后,历史被还原其真面目,哈特女王也恢复了她作为埃及历史上仅有的几个杰出女王之一的地位。<div>第一层平台原来应该是美丽的花园,种植着女王从远方的彭特国带回来的珍稀树种,可惜现在是砂砾一片,只有两个树根的遗迹(上右图)。</div> 这座神庙的亮点除了宏大的建筑以外,还有精美生动的浮雕:第一层有女王制作运送方尖碑过程的浮雕;第二层的一侧描绘了女王诞生的过程,强调神的女儿不是编的(已被图三世破坏);另一侧则描绘了女王远征西非彭特国的情景,精细刻画出当地的民众和动植物、彭特国王接待女王,船上装满了彭特国进贡的各种物品(中图)。第三层平台的每一根方柱前都有以奥西里斯神面目出现的女王雕塑(全都被破坏了,现在矗立着的是近代的复制品),面目庄严俊美(上图)。广场上应该有长长的狮身人面雕像排成两行,现在只看到一座被毁坏了的雕像孤零零的给游客一点线索(下图)。 神庙的南边建了一座供奉哈索尔女神的小神庙,圆柱头以哈索尔女神装饰,还完好无损。墙上有一幅神牛形象的哈索尔女神,头顶着太阳,外面还围着王名圈,是不是女王以女神自居的意思? 站在女王庙最高层平台,远望尼罗河,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展现在眼前,哈特女王葬在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为啥死后还被亲儿子抹杀一切痕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女王忠心耿耿的建筑师森穆特,两人青梅竹马却因为地位悬殊不能结为连理,森穆特终身未娶,一心辅佐女王,并设计出如此宏伟的神庙。他自己死后就埋在不远处,希望与心中的女神永远相伴。可惜女王的木乃伊并未埋在这座神庙,而是与她的父亲在帝王谷里共享陵墓。 离开帝王谷时已近中午,来到行程中没有但导游强烈推荐的哈布城 。哈布城是拉美西斯三世的陵庙,保存得较为完好,其面积仅次于阿蒙神庙,它是法老统治时期的最后一座大型建筑工程,也是埃及最后一段富饶时期的纪念物。这座神庙之城有一个完整的城墙,神庙处于城中,旁边还有堡垒等防御设施,显见法老统治到这个阶段已经不大稳固。神庙的壁画也主要反映军事活动,第一道高门的壁画就是拉三世在叙利亚和努比亚战争中杀死无数敌人献给拉神和荷鲁斯神,旁边的象形文字记载了战争的经过和神袛的庇佑。 柱廊门楼天花上的上埃及保护神尼赫贝特女神(展翅秃鹫形象)壁画,因为少了日晒风吹,所以颜色特别鲜艳。 <p class="ql-block">神庙的石柱上和墙上刻满了精美的浮雕,其中最特别的是图案尤其是王名圈刻得非常深,甚至可以将整个小臂伸进去,作为见惯前辈们盗取先人神庙为己用的最后一任法老,拉三世决定不给后辈任何机会来抹杀自己的名字。</p> 多柱大厅里的石柱被后世的人们搬走当建筑材料,剩下一个一个蘑菇墩石头柱,游客只能靠脑补想象它们完整的参天密集模样,就好像右图这样。 午餐乘坐小船渡过尼罗河到东岸餐厅就餐,遇到船主没加满油,半路把我们扔到最近的东岸码头,虽然沿途风景不错,大队人马冒着正午的烈日急行军十几分钟已经受不了了,高导最后叫了出租车送我们到餐厅。餐厅名叫御膳房,虽然伙计没见一个中国人,但菜品很合我们的中国胃,是此行最佳正餐。 餐后继续看景点,卡尔纳克神庙是卢克索,也是整个埃及行最精彩的一个景点。这座神庙是一个巨大的混乱的无规划的建筑综合体,从古埃及中王国时期一直到现在横跨4700年,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或者来这里添砖加瓦,或者偷梁换柱,有着丰富的历史痕迹。亮点包括:塔门有八道之多,列柱厅的高大石柱多达134根,两根高耸入云的方尖碑。<br>进入神庙的通道是一条公羊甬道,名为斯芬克斯大道,两边的雕塑是公羊头狮子身,公羊下巴下站立着拉二的小雕像。 建于第30王朝的第一道塔门看上去十分破烂,表面没有任何装饰,塔门背面还遗留着建造工程用的土斜坡,说明这是个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动乱的社会无法完成浩大的工程。 而第二塔门才是原来神庙的真正入口,两个塔门中间有拉美西斯三世为自己建的神庙。 穿过第二塔门就进入最壮观的多柱厅,这里134根粗壮高大的石柱构成当年法老想模仿的茂密的纸莎草沼泽。中间两排12根最高的石柱用开放的纸莎草花做柱头,其余的122根稍低一些,柱头是闭合的纸莎草花蕾。石柱上布满了各种浮雕,塞提一世时期的是凸浮雕,而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则是凹浮雕。这个大厅是塞提一世用作皇室祭祀仪式,被称为“百万年神庙”,后来拉二世扩建规模,在外墙加上自己的军事功绩壁画。在下午猛烈的阳光下,这个多柱大厅不仅让我们震撼而流连忘返,还给我们提供了遮荫避阳的好地方。 多柱大厅后面的第三塔门后面赫然出现一座高高的方尖碑。这里原来有图一世和图三世各建的两座方尖碑,现在只剩下这个图三世碑(左图),虽然看着很高,但其实才22米,比图三他妈哈特女王在第四塔门后面建的那座方尖碑(右图,高30米)矮很多。哈特女王在第四塔门也造了两座碑,但只剩下一座依然耸立,另一座断下的顶部放置在圣湖边。当年图三世对老妈恨之入骨,用石墙将女王的石碑团团围住,没想到这一招却无意中保护了女王碑免遭破坏,只是现在游客想要靠近欣赏也比较困难。女王在方尖碑的基石上写到:“怀着对我父亲阿蒙神的挚爱,我下令修建了这座方尖碑……我为了它彻夜不眠……我坐在宫中牢记创造我的阿蒙神,我的虔诚命我为他建造两座金银合金的方尖碑,碑顶尖在列柱大厅高耸入天……碑身用坚实的花岗岩打造,全无缝隙瑕疵……” 顺着东西中轴线经过第四和第五塔门间的狭窄的纸莎草大厅、中王国广场,就到了图三世的节庆大厅,也被称为“杰出建筑”。这个神庙是图三法老不在别人的地盘造神庙的结果,这个神庙的柱子大厅都涂上了模仿木头的红色,底座也被切割得更小,据说是为了让游行的圣船有更多的空间。 这里最特别的是图三把在外国见到许多奇花异草和动物都刻画在神庙的几个房间墙上,因此这里无花无草的却称为“植物园”。 经过圣湖绕到南北轴线的第七门塔,这里曾经发掘出大量新王国时期祭司埋在地下的古埃及雕塑作品,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现全部存放在开罗博物馆。圣湖旁的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圣甲虫雕像,据说女人绕行多少圈就能怀孕。 圣甲虫旁摆放着断下来的女王方尖碑顶部,横放下来使游客有难得的机会近距离观察上面描绘女王加冕的雕刻。为了看清浮雕,特意将照片竖起来放。 这一天的古迹精品轰炸有点猛烈,头脑消化不了,身体也吃不消,离开卡纳克神庙经过门农巨像时,伙伴们已经没有下车拍照的欲望了。<div>驱车直奔位于国王岛的的度假酒店,放下行李,在夕阳西下的临河餐厅享用自助晚餐。<br></div> 酒店所在的国王岛是一个私人物业,很安静,客房建成一个个小单元,周围满是花园和花架。但是因为太亲近大自然,很容易遭到蚊子袭击,黄昏时分服务员用喷洒器在整个酒店区域喷雾灭蚊,感觉会连人一起灭掉,赶紧躲进屋内避风头。 <p class="ql-block">3月9日 周六 卢克索-赫尔格达 晴</p><p class="ql-block">早晨享用酒店早餐,然后到岛上四周闲逛,考察酒店设施,给小动物园的牛和驴喂草玩。悠闲退房,然后踏上去红海之滨的赫尔格达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到拉甘蔗的农民,塔塔下车表演“偷”甘蔗,连带司机和高导也一起加入,其实人家运甘蔗的根本不在乎,爱拿多少拿多少。上车野蛮处理,用膝盖折断甘蔗分给大家,却发现原来这是榨糖用的,纤维很老不宜生吃啊。中午在途中吃大盘路餐,印象深刻的倒是五星级的洗手间。</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左右几经周折终于找到红海边的信天翁度假酒店,安排妥贴房间,放下行李,开始考察这家占地广大、遍地花草、伊斯兰风格的酒店。</p> 这家酒店有13家餐厅酒吧,我们入住的价格包括了全部餐厅的餐饮费用,只要餐厅开放就可以随便吃喝,这种做法有点像邮轮上的日子。可惜第一天晚上没明白这个规定,局限在东方餐厅一家。后来知道了就放开享用了。最后发现各个餐厅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主流的餐食差不多,稍微有几个菜品或主食具有餐厅主题的特色。大家最喜欢的是海鲜市场,自己挑好鲜鱼,让厨师放进烤炉里,几分钟后就可以享用了。不过埃及人做鱼不太有水平,所以烤鱼的滋味也就只能是凑合了。 3月10日 周日 赫尔格达 晴<br>清晨欣赏海滩日出。 领队塔塔的朋友是意大利裔埃及人,在红海边做潜水教练,太太是中国人,最喜欢中国的方便面。为了慰问这位远嫁中东的闺蜜,领队提前几天就向大家征集没吃完的方便面。一路上似乎没有机会动用储备,眼看就要结束行程回家,大家快乐地捐出带了一路的储备粮给她当人情。因此一大早就在酒店大堂摆满一桌各式方便面,好像小型方便面博览会。<br> 今天的重头戏是乘游艇出海。到了码头,上得游艇,航行在翡翠般的红海之中,微风拂来,心旷神怡。可惜的是气温稍低,不能下水与透明的海水亲密接触。塔塔带来事先在市场买好的花蛤和螃蟹,用游艇的厨房做出美味,大家一边赏景一边品尝美味,十分惬意。 上岸之后大部分伙伴去当地超市考察购买手信,二位男士则去当地鱼市场考察兼品尝烤鱼。晚上明白了酒店餐厅的规则,开始从一个餐厅吃到另一个餐厅,最后发现大同小异,肚子容量也有限,因此都是浅尝而作罢了。 3月11日 周一 赫尔格达-开罗 晴有大风<br>清晨起床立刻感觉到风大了很多,后来听说当天出海的计划全部取消了,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运气太好了!<br>行程大部完成,踏上回程之路。本来计划是从赫尔格达飞回开罗,但是似乎机票比较紧张,因此决定乘车走海边公路,欣赏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沙漠的风景。<div>当天在酒店再次享用不限餐厅不限种类不限数量的早餐和午餐,直吃到不想再吃了,才告别信天翁酒店,告别红海之滨的 赫尔格达,驱车上路。</div> 我们途中在一个叫做Zafarana House的休息站休息,这个餐厅声称摩西过红海就在他们这个地方(上、中图),没想到在伊斯兰国家的红海岸边,《圣经》故事还是很重要的卖点。再往北就到了苏伊士省,公路边出现了艾因苏赫纳附近的大片别墅和酒店,像一堵弯曲的城墙似的巨大酒店是波尔多苏赫纳海滩度假酒店(下图),虽为四星级,但当地人只要700人民币左右一晚,外国人则要付1200多。这里距离开罗160多公里,大概是开罗人到海边度假的地方。出发前听说埃及酒店看国籍定价,中国游客的房价是美国护照持有人的一半到三分之一,这样看来是有可能的。<div>离开罗不远的一段经过许多大型炼油厂之类的工业区,路上很多货车。进入城区前道路才通畅起来,行车速度也提高不少。从一点半出发,晚上六点多抵达开罗机场附近的餐厅,匆匆吃完简单的晚餐,然后直奔机场艾美酒店休息。<br></div> 3月12日 周二 开罗 晴<br>早餐不错,居然有蘑菇粥,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觉很好。退房,送到机场,告别在开罗一直辛苦帮我们联系各个景点安排的地陪小助理(右图是他装卸行李的样子),登上川航班机,原路返回。 再见,尼罗河!再见,尼罗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