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鹃城读书会巴金慧园纪念馆、巴金文学院游学活动记

蓝冬季(行摄博主)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是我们鹃城读书会“单月游学月”。大家集体投票决定于7月6日(周六),到巴金故居、巴金慧园纪念馆和巴金文学院举行游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五年前,鹃城读书会一起共读了巴金的《随想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巴金晚年撰写了《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忏悔和自省,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这次参观巴金故居(未能如愿)、巴金文化体验馆,是更加真切地走近巴金,走近成都文学的游学之旅。(王朝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位于成都正通顺街的巴金故居早在1971年已被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  跟着导航,我们到了正通顺街,看到了“巴金故居原址”的牌子。但仅只是牌子,当年的深宅大院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真正的巴金故居早在1971年被拆除。望着这块檀木色的牌子,读着上面的文字“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原名李莞棠,字芾甘,中国当代文学巨匠、20世纪‘中国的良心’、人民作家……”,不免惆怅,短短200个字,如何能写尽巴金在这里渡过的十几个春秋?转念亦释然,斯人已矣,但他的《家》《春》《秋》,他的《雾》《雨》《电》,他的华章,他的精神,却长留世间。(唐明霞)</p> <p class="ql-block">  巴金在世时,一直不赞成在成都重建故居。1985年省作协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要求恢复巴金故居,省委同意并成立了筹备小组。这时,巴老来信说,“我想谈谈故居的事,一直没有工夫写出来。我的意思是:不要重建我的故居,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旅游局搞什么花园,我不发表意见,那是做生意,可能不会白花钱。但是关于我本人,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巴老的这封信里,有一点令我特别感动——“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这样的人恰恰才最应该被人记住!(赵洪)</p> <p class="ql-block">  百花潭公园里的慧园,慧园门楣下的白墙赫然写着“巴金文化体验馆”,里面有巴金的生平简介、照片,最让人深刻的是一些与巴金有关的物品,有巴金抗美援朝用过的水杯、夏衍1984年送给巴金的彩绘寿星、师陀赠给巴金的瓷彩绘寿星,墙上还挂着一些书法作品,内容都是巴金作品中的一些包含着哲理的语句,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思考。这些照片、物品和书法作品,无声地讲述着这位出生于蜀地的文坛巨匠那些精彩的故事、奋斗的历史。(陈传云)</p><p class="ql-block"> 慧园详细为我们介绍了巴金的生平事迹,展览了巴金先生生前用过的物品,巴金先生的作品,字画。通过这些,让我们对巴金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喜欢巴金先生那些至理名言,我不配做一盏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如果发不了光,那么就做原材料,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我们做不了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但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平凡的木柴,燃烧自己温暖别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屈玲)</p> <p class="ql-block">  大家逐一观看走廊上展示的巴金作品中的名句,“奋斗就是生活,人生会有前进”,“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意接受也不在于争取”(出自于《春》,“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出自于《家》)等等,通过这些名句,可以感受到巴金内心的温暖、真诚善良,也给了我们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启迪。(徐建敏)</p> <p class="ql-block">  慧园满墙的字画及展示中的件件珍贵文物向我们默默诉说着巴老曾经生活、写作及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位敢讲真话,率性而为,珍惜亲情、友情,热爱生活,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家形象油然而生!“原来写小说也可以出名”,这是一位游客在留言墙写下的文字。我想若只是为了能够出名得利,巴老是永远也无法取得如此多的文学以及思想成就的!(张泽平)</p> <p class="ql-block">  我最熟悉(巴金)的还是选入小学课本的几篇文章,如《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给家乡孩子们的信》。每一篇我都非常喜欢。从《给家乡孩子们的信》中,我感受到了巴老的谦逊、真诚和对孩子们的关爱,令我感动。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海上日出》。我在读小学学了这篇课文后就对大海充满向往,并且爱上了日出日落。为此我自己也写过好几篇日出日落的文章,如《海上日落》、《高原日出》、《平原日出》、《海上日出》、《江上日落》等。只看题目就明显是学习巴老的,而且我在结尾页直接照搬巴老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张兴梅)</p> <p class="ql-block">  巴金先生是莫言之前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中国人。生于成都长于成都,从1904年出生到1923年出走上海,巴金在成都生活了19年。可以说,成都就是巴金笔下那个看繁星的故乡。在慧园,我们看到有一些学校在那里举行的游学活动,但是如何擦亮这张成都当代文化名片,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赵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7月6日于龙泉驿区巴金文学院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鹃城读书会</b></p><p class="ql-block"> <b>二O二四年七月十八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期文字编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大春 吴文萍 陈兆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