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新市古镇

清峰

<p class="ql-block">图片/原创</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7日</p><p class="ql-block"> 新市古镇,沿岸望去,稠密水色给这沧桑古韵平添了一抹温度。浓浓的生活气息。古老的建筑、黛瓦白墙、小桥流水,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  新市古镇,位于杭嘉湖平原的中心部位,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新市古镇是江南少有的保存完整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古镇按3潭、9井、18块、36条弄、72座桥格局建造,极富道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  古镇始建于公元308年,古称“仙潭”,以其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著称,商贸文化可追溯至两晋时期,地域辐射至日本、南洋,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新市,其前身为陆市,古称仙潭,据镇吉记载,晋永嘉二年(308)夏,淫雨一月,洪水大发,陆市淹没,人们在一个英雄的带颂下,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征途。</p> <p class="ql-block">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河网如织,水烟漠漠,生满芦丛的汀洲之地。其时的汀洲是什么样子,无从知道,只知道,当我们的先人和这一片四面环水的土地相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这里开荒种田,纺纱织布,生儿育女,然后为了纪念曾经居住的“陆市”,并寄托对全新生活的美好祝愿,他们把陆市改名为“新市”——这片土地,就是我们最初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西河口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 西河口自保宁桥(朱家桥)至望仙桥,全长500余米,开街于明前,为新市主要商业街。清代至民国有以下行业:丝庄、布店、衣裳店、神袍店、鞋帽店、嫁妆店、弹花店、京货店、南贸店、杂货店、米店、裱画店、茶馆店、豆腐店、香烟店、餐馆……百余家。</p> <p class="ql-block">《林家铺子》</p><p class="ql-block">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林家铺子》由夏衍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是“十七年”诸多以名著改编的方式成为银幕经典的创作范例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中店铺众多,有茶馆、饭店,小吃店,日杂店等,都是日常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p> <p class="ql-block">  古镇河道如网,水街相依,纵横的河道穿镇而过,河上众桥飞跨,河畔绿树成荫,河中舟楫不绝,市上笑语不断。</p> <p class="ql-block">  南圣堂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咸丰元年、民国十一年、2008年历经三次重修,为大运河浙江段唯一一处历代渔民祭祀之地,祀渔神、蚕神、农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蚕花姑娘》取景地</p><p class="ql-block"> 1962年5月,电影《蚕花姑娘》摄制组在新市南栅、南汇街、轮船码头、陈家潭、西河口、永灵东庙等地拍摄了重要外景。该片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顾锡东,主要演员有朱曼芳、尤嘉、牛犇等。</p> <p class="ql-block">  镇区内河道纵横,廊桥流芳与粉墙黛瓦遥相呼应,绘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p> <p class="ql-block">幽巷深处寻岁月 小桥流水话当年</p> <p class="ql-block">资华筠舞蹈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舞蹈,就如先生手中长绸,柔美、悠扬、绵长,带给我们不尽的想念和思索;先生的治学,源于她终生对于学习的不竭热情和孜孜以求的厚积薄发;先生的担当,始自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她是舞者,是学者,是侠者,更是大写的人。</p> <p class="ql-block">洪顺丝行</p> <p class="ql-block">  新市自古民风质朴,沉淀了一千多年的民俗文化及商贸文化堪称别具一格,人文荟萃。</p> <p class="ql-block">  新市古镇也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屋。</p> <p class="ql-block">  两岸层层叠叠的古民居依河而筑,临街屋舍有的是原汁原味当地居民的住所,也有的是用于商业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陈家潭又名神驾潭,乃古景“三潭夜月”之一,因明代大族陈家世居于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新市文史馆</p><p class="ql-block"> 该馆为德源当旧址,为清代晚期建筑,原有七进深,有江南第一大当之称,现存二进深,400余平方米,2005年重修辟为新市文史馆,展示新市历史文化与文物。</p> <p class="ql-block">  古镇堪称为“古老之胜、水乡之美”,纵横的溪塘穿街傍市。缓缓水流,孕育了古镇,一砖一瓦,都是岁月的歌声。古镇里走一走,满眼尽是江南风情。</p> <p class="ql-block">人家两岸柳阴边 出得门来便入船</p><p class="ql-block">不是全无最佳处 何窗何户不清妍</p><p class="ql-block"> 《舟过德清》杨万里</p> <p class="ql-block">“泽国鱼盐一万家,从来人物盛繁华,青衫云鬓能摇橹,白苎冰肌解踏车”。 这是明朝开国帝师刘佰温之子刘仲璟写的《过新市》中的诗句,描写了新市古镇“比屋傍河开市肆”的水乡风味。</p> <p class="ql-block">短棹已去故人远 水乡烟波绘离愁</p> <p class="ql-block">钟兆琳故居</p><p class="ql-block"> 钟兆琳,中国电机工业拓荒者和教育家,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平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  河埠千姿百态,造型独特,新市市河形成于宋元年代,晋永嘉年间镇人朱泗发起疏浚,为运河重要文化遗产,省级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古桥很多,如太平桥、迎圣桥、驾仙桥、会仙桥、广福桥、状元桥等等而且每座桥各有出处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代古人都被岁月长河的浪花淘尽,仙潭琴音,神童古匾,早已灰飞烟灭。只有那历代流传的传说和故事,延续着古镇的千年历史和人文,时时激起人们亲近古镇的欲望。</p>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