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4年7月19日,是老年大学第2期红歌班的第4节课。今天的课堂上除了学唱《军民大生产》,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事,就是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老年大学靳主任、班主任张老师、刘老师都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了浅显易懂的讲解,使同学们领会了三中全会精神。靳主任特别讲到,为办好老年大学红歌班,学校克服重重困难,给学员们提供最好的教学场地,同时也肯定了红歌班的教学成绩,并对红歌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在确保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把红歌唱好。</p> <p class="ql-block">学识渊博的刘老师给学员们讲了军民大生产的创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大运动。作者张寒晖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其间,他深深着迷于富有泥土气息和高原风味的陇东民谣曲调(如《推炒面》等),在吸收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了《军民大生产》。</p><p class="ql-block"> 歌曲唱出了生机勃勃的劳动场景,反映了边区军民加紧生产、支援抗战的热潮。边区军民唱着这首歌,开荒种粮、纺线织布,渡过难关,为取得革命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 196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周恩来总理在领导编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把张寒晖创作的《边区十唱》编在第四场《抗日的烽火》中,正式更名为《军民大生产》,并指出:“《军民大生产》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把我们饿死的情况下,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支持抗战,而产生的时代强音。”这是对《军民大生产》崇高而恰当的评价。正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声音,展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所以成为永恒的红色经典歌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