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p><p class="ql-block">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知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道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张高傲的鲁迅先生也因玄奘的舍身求法,赞其为“民族的脊梁”。“玄奘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玄奘“坚持真理、谦虚礼让、潜心学问”,堪称楷模。</p><p class="ql-block">💚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玄奘法师出生于洛阳偃师缑氏镇陈河村,书香门楣,家奉儒学。少失恃怙,随兄长捷居净土寺,习大乘要典,十三岁已崭露头角,甚至得到了“曾子避席孺子独秀初显释门千里驹,远绍如来近光遗尘终为西域万乘尊”的称赞。梁启超评价他说:“玄奘是千古第一人,是中国第一流学者,决不居第二流以下。”“中国第一流的学者”正是从偃师走出,开启他的万里之行。玄奘在少年时代破格度僧时,被郑善国评为“师门伟器”,他西行是出于安顿人类灵魂、追求人类归宿的目的。李利安认为,玄奘西行求经,“重写了秦汉以来的文化走向”,“重塑了儒释道并存的文化格局”。“玄奘创立唯识宗,与他从西域带回的《瑜伽师地论》密不可分。玄奘把经过的西行路上110个国家,后来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一路上的山川、地貌、风俗,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印度人研究本国历史,都会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考证。曾有印度的史学家说:“没有玄奘,就没有印度中世纪历史。”</p><p class="ql-block">《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2004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将孔子、老子、孙子、屈原和玄奘定为第一批对外宣传的我国历史文化名人。那么,玄奘何德何能与孔子、老子并列在一起呢?其实要论对西方文化的贡献,玄奘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四人。孔子、老子、孙子、屈原对东亚的贡献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19世纪以前,他们的影响并没有玄奘那么大。直到20世纪,老子的《道德经》才对海德格尔产生了影响,但是终其一生,海德格尔也没能翻译出《道德经》,哲学界普遍认为,海德格尔还是不自信,因为《道德经》太难懂了。而玄奘则不同,玄奘的思想和著作,对西方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前我们只关注玄奘对东亚文化的影响,玄奘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却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西安大唐不夜城浩浩荡荡感受重回汉唐之风韵,大雁塔前观松风清月,品味不一样的“西游记”形形色色过往游客真是“众人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台”。</p> <p class="ql-block">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p><p class="ql-block"> — 王阳明</p> <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p><p class="ql-block">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p><p class="ql-block"> 万物有灵且美。</p> <p class="ql-block">晨起,大家静心喝三伏香茶,诵读经典《道德经》《诫子书》等,一起分享感受。观《驼铃传奇.秀》游学秦兵马俑,夜暮听读文言文《月》,用笔画出心灵的月之光,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想象力思维力汇聚成开启大家心灵的智慧启迪。</p> <p class="ql-block"> 《诫子书》</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p><p class="ql-block">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p><p class="ql-block"> 《诫外甥书》</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p> <p class="ql-block">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p><p class="ql-block">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p><p class="ql-block">吾辈当自强,断恶修善,明因果,立志向,勤而行之。孝父母,敬师长,分分秒秒觉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