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父辈遗志,重登一江山岛

求索

<p class="ql-block"><b>  大家还记得吗?在我们少年时代,许多人都读过《踏平东海万顷浪》这本书,也看过《战火中的青春》这部电影。对里面的男女主人公高山和雷震林印象深刻很是崇拜。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这部电影所描写的就是1955年1月解放一江山岛的故事。而参与解放一江山岛的部队正是我们父辈的老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的178团和180团。多年来,我们老部队的后代一直都想去一江山岛看看,祭拜牺牲在那里的革命烈士。但由于一江山岛周边天气变化无常,上岛交通不便,就一直没有成行。</b></p> <p class="ql-block"><b>2025年1月18日,是解放一江山岛七十周年纪念的日子。重新翻出8年前去一江山岛而写的《继承父辈遗志,重登一江山岛》的文章和照片。仍对那次经历念念不忘。补做美篇,留作纪念。</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4月18日,我们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二代子弟一行二十多人,从北京几经周折来到了我国东海第一缕阳光照亮的千禧小镇—浙江台州温岭市石塘镇。想借着千禧小镇的好运,重登一江山岛。</b></p> <p class="ql-block"><b>石塘镇既是一个千禧小镇,又是一个有着许多渔船繁忙进出的港口。从这里出发,距离一江山岛有着将近四小时的航程。为了适应海上风浪,我们当天先坐了一条渔船出海捕鱼。晚上,当地的朋友们请我们吃了刚捕捉上来的海鲜,有螃蟹,龙虾,新鲜的野生黄鱼等,都是难得一见的海货。</b></p> <p class="ql-block"><b>这就是我们租的去一江山岛的大渔船(也是一艘抢险急救船)——“海之蓝”号</b></p> <p class="ql-block"><b>4月19日,天公作美,一扫几天来的大风,晴空万里,给我们登岛带来好的天气。一大早,我们一行人就来到港口准备登船。这是出发前在港口合影留念。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b></p> <p class="ql-block"><b>因大船吃水重,无法靠近岸边,我们只好分批搭乘小驳船前往海中的大船上船。</b></p> <p class="ql-block"><b>终于登上了“海之蓝”号船甲板之上,我们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渔船。船上没有固定座位,除了在驾驶舱有几张船员休息的简易床外,只能站着靠在船舷边或者找个平台席地而坐。</b></p> <p class="ql-block"><b>汽笛一响出发了,我们高兴的振臂欢呼。</b></p> <p class="ql-block"><b>我在船上见到了从上海赶来的当年解放一江山岛,原20军178团副团长毛张苗的儿子毛战海,我们一起聊天并拍张照片留个记念。</b></p> <p class="ql-block"><b>原20军178团政委杨明德的儿子杨小峰,女儿杨抗美和毛战海在一起合影。这次两个攻岛英雄的子女在船上相聚。相约一起去一江山岛祭拜先烈,完成父辈生前的夙愿。</b></p> <p class="ql-block"><b>在船上我们向路过的英雄岛屿致敬!</b></p> <p class="ql-block"><b>经过将近四小时颠簸,有的同志克服了晕船,呕吐的不适。我也是几天前感冒发烧咳嗽不止。但我们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登上一江山岛。终于来到了一江山岛附近海域。看见不远处南北一江山岛近在眼前,(一江山岛是由南北两个岛屿组成。北一江山岛大些,南岛小些)。大家兴奋地在甲板上连声欢呼。“一江山岛,我们来了!”</b></p> <p class="ql-block"><b>临近下船时我们邀请船长一起合影留念。感谢当地百姓的一路相随,鼎力支持。</b></p> <p class="ql-block"><b>由于一江山岛附近水浅,大船靠不了岛,我们抬着花圈分批乘坐冲锋艇登岛。这一次登岛真不容易,我们是大船小船,驳船冲锋艇都体验了一把。</b></p> <p class="ql-block"><b>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安全登上了一江山岛,来到岛上刻着“一江山岛战役遗址”纪念碑前,心情非常激动。我们从心底呼唤,解放一江山岛的革命烈士们,你们老部队的后代们代表我们的父辈来看你们了。六十一年了,我们没有忘记你们。 没有忘记是你们的英勇牺牲而换来的一江山岛的解放。</b></p> <p class="ql-block"><b>全体团员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致以崇高的敬礼,并三鞠躬。</b></p> <p class="ql-block"><b>20军子弟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随后我们来到岛上“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馆参观,两位夺岛英雄的后代在纪念馆中解放军冲锋的雕像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纪念馆广场前展览的是当年夺岛战斗中使用的飞机和大炮。证明解放一江山岛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第一次以陆海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的战役。有着非凡重要的纪念意义。</b></p> <p class="ql-block"><b>从展览中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党军队仍盘踞在浙江沿海许多岛屿,像大陈岛,一江山岛。他们仗着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经常袭击我军舰,欺压百姓,还准备把岛上的老百姓押送到台湾,妄图用这些岛屿形成反攻大陆的桥头堡,气焰十分嚣张。所以毛主席党中央决定,为解救当地老百姓,打击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夺回他们侵占的沿海岛屿是我军当时首要战斗任务。驻守在浙江一带的我们父辈的老部队20军60师178团和180团就奉命参加了这次攻岛的作战任务。这是多么崇高和神圣的使命。</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攻岛前部队的授旗誓师大会。</b></p> <p class="ql-block"><b>少先队员向英雄部队20军178团政委杨明德献花。</b></p> <p class="ql-block"><b>登岛部队的178团副团长毛张苗在海上指挥作战。</b></p> <p class="ql-block"><b>当我们从展厅出来,来到展览馆后院,眼前的一幕令我们非常震撼。院里的两面墙上,一面墙上隽刻着解放一江山岛牺牲的四百多位解放军革命烈士的名禄。</b></p> <p class="ql-block"><b>另一面墙上,却刻着在这场战役中死亡的500多位国民党军队阵亡人员名禄。站立中间,两份名禄一目了然。看着墙上的两份名禄,让我们非常感叹。当年的这场战役,双方都有很大的伤亡,给两岸无数家庭都造成了伤害。这是两岸人民都不愿再看到的。这两面墙代表了大陆和台湾有识之士祈求和平统一祖国的共同愿望。意义非凡。</b></p> <p class="ql-block"><b>从展览馆出来,我们又沿着小路向山顶爬去。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了当时岛上修建的碉堡和暗道,突兀礁石上的枪眼。可想而知,当时夺岛战斗是多么激烈残酷。我们仿佛看到当年飞机大炮轰鸣震响,夺岛船只万剑齐发。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多少战士倒在胜利的路上。……官兵们前赴后继,1955年1月18日下午15点05分,担任攻击北一江山岛的178团1营和担任攻击南一江山岛的180团2营也先后攻占了目标制高点。把象征胜利的红旗插上一江山岛的主峰。</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深知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把带来的洁白花环敬献在主峰的纪念牌前。我们终于登上了一江山岛的主峰203高地。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主峰,就像当年我们父辈们攻上主峰一样。怎能不激动地欢呼胜利!</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在高地上,毛战海同志还向大家讲诉了父亲指挥部队夺岛的战斗经历。军事专家宋心之老师也讲述了当年气象专家徐杰准确报道天气预报支持空军完成作战任务的故事,生动而有趣。大家亲历场景,都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即将离开时,我们站在203高地上,遥望祖国的碧海蓝天,岛上青松翠柏,一幅和平的景象。感慨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革命的征程还在继续。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不能忘记初心。还需要我们后辈继续努力奋斗,让牺牲的革命烈士得以安息。我们将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继承光荣传统,誓将祖国统一大业进行到底! 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不惧战斗!教育我们的后代,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这就是我们重登一江山岛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