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舞步——观《归来红菱艳》

竹月疏影

<p class="ql-block">  2024年“德阳戏剧季·欢乐有你”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幕大戏是原创大型芭蕾舞剧《归来红菱艳》。 </p><p class="ql-block"> 《归来红菱艳》由重庆芭蕾舞团创编。讲述了1940年,在海外长大的莲漂洋过海、辗转回到重庆投靠伯父,与曾相识的中共地下党员轩再度相遇。莲受到轩的鼓舞和感召,决加入抗日救亡运动。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抚育难童、教孩子们跳芭蕾舞,与轩一同筹备抗战物资。在抗日募捐义演之际,轩因身份暴露而不得不离开。莲竭尽全力掩护轩撤离。抗战结束后,莲与轩再次重逢。舞剧表现了海外的艺术家带着艺术梦想和救国热情,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中,实现非凡的人生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剧情波澜壮阔,舞台在现代化的声光影辅助手法中,营造出了一个个充满了诗意的唯美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有让人产生愉悦身心感受的:濛濛烟雨中,一群美丽的姑娘撑着油纸伞悠然轻旋,一朵朵伞花在雨中摇曳生姿,蓝色的背景和缥缈的雨雾给人以宁静的美好感觉;庙会上,孩子们举着十二生肖花灯与盛装的姑娘们一起翩翩起舞,辉煌的灯火衬托出庙会不一般的热闹氛围;募捐晚会上,身着旗袍、身姿曼妙的姑娘们踏着轻盈的舞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旋转,尽展国风的温婉与韵味。</p><p class="ql-block"> 有令人血脉偾张的:敌机轰炸时的血腥光影;轩在逃避敌人的追捕中,三轮车与脚步动静结合的视差效果;红裙子在其他冷色调中的旋转腾挪所引起的视觉冲突;人们在惨烈的轰炸中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挣扎着站起来的刚勇。光影效果配上恰当的音乐和声响,把观众引入了深深的沉浸式的体验感中。有人说,芭蕾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一门对美要求最高的艺术,也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美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归来红菱艳》中的舞者,用脚尖诠释着这一最美的艺术,他们将技能和灵魂合二为一,全情演绎着所塑造的角色。女舞者柔美轻盈,男舞者刚劲有力,刚柔相济,柔美与力量和谐共鸣。他们用最美的艺术,舞出了爱国艺术家的救国热忱和民众“愈炸愈强”的风骨和气派。轻松欢快、沉重悲伤,在舞者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舞蹈中融入的富有重庆地域符号的元素——拉纤、旗袍、人力三轮、十二生肖、老鹰捉小鸡游戏等等,丰满了故事情节,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观众们沉浸在芭蕾舞独特的、诗性浪漫的纯美与震撼中,他们被归国海外艺术家的悠悠爱国之情而感动,获得了精神上的鼓舞。他们沉浸在绝美的舞美和光影中,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归红菱艳》中的莲是以舞蹈家戴爱莲为原型的,故事情节是以戴爱莲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百度戴爱莲,知道她从5岁开始学习舞蹈和钢琴,10岁开始学习芭蕾舞,曾师从英国著名的芭蕾艺术家。曾在早年大胆提出现代舞和芭蕾舞在技巧上应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的见解。她在学习芭蕾舞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戴爱莲生在国外,长在国外,却有一颗火红的中国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国内爱国组织为筹集抗日资金而举办的义演,还自编自演了《警醒》、《前进》等舞蹈,来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祖国的戴爱莲投入到抗日活动中,她参加支援抗战募捐演出活动,创作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安徒生童话《红舞鞋》里有双有魔性的红舞鞋,穿上就会不停地跳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莲也有一双红舞鞋,她怀着爱国之情和对艺术的热爱,生命不息,舞蹈不止。拳拳赤子心,悠悠爱国情,海外艺术家的爱国热情和壮举激励着国人,莲的舞蹈是事业,更是生命。</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我全情投身于新中国的舞蹈教育事业,而这段在山城历经血与火考验的难忘岁月,就像这双永远挺立的红舞鞋,成为我心中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剧终的话外音,是莲精神动力最确切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