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隆重纪念基建工程兵第一支队集体转业40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写在前面:峥嵘岁月,时光荏苒。回眸基建工程兵第一支队(简称一支队)从工改兵到兵改工已走过的不辱使命,痴心不改,砥砺前行,书写辉煌的近60年历程,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军魂永驻,永不褪色的历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在一支队集体转业组建为鞍钢建设公司四十周年之际,特从一支队史料编写组于2014年编写的《光辉的历程》(企业篇)中摘录相关内容和图片,借以展现一支队广大转业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弘扬基建工程兵“三特”精神,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创出多个国内外施工建设奇迹和亮点,赢得了“这是一支不穿军装的队伍”,“鞍建就是标准”,“创造了世界先进水平”等赞誉。供大家分享和回味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3年5月,一支队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为鞍钢建设公司(简称建设公司),在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的环境中,广大转业官兵将继续支援鞍钢、服务鞍钢,视为部队撤改前的未完使命。因此广大转业官兵在新的起点,新的使命的征程上,以赓续使命勇担当,再创建设新辉煌的决心和毅力,转业不转向,退伍不褪色,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弘扬基建工程兵“三特”精神,坚持“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努力打造特色“军企文化”和卓越团队,以勇立潮头的勇气,主力军的实力和竞争力,先后在为鞍钢实现“一池清水”、”一片蓝天”的环境治理中;在为鞍钢调结构、上档次创出世人瞩目的“线材速度”、“厚板模式”的鞍钢技术改造中;在为鞍钢实施“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战略的改造老区1100万吨钢、新建西区650万吨钢的建设中;在为鞍钢实施“蓝海战略”,移山填海,造地建厂,建设全流程、广领域、现代化的650万吨钢的鲅鱼圈钢铁联合企业中;在开发国内外大市场的竞争中,谱写出了一曲曲新的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首战脱酚 彰显形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4年鞍钢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公司)承担的鞍钢“四个一”重点技术改造工程之一的鞍钢化工总厂南区生物脱酚工程,参战单位以首战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同心同德,目标一致,仅用八个月的时间就快速、优质地建成了常规需要一年半以上时间才能建成的工程,并获得全国优质工程银牌奖,成为了建设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形象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1985年建设公司相继又快速建成的鞍钢2号、7号电除尘环保工程,为鞍钢实现水更清、天更蓝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线材速度 世人瞩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建设公司形象的不断彰显和实力的不断提升。1987年承担的鞍钢50万吨线材车间,是当时从美国钢铁联合公司引进的一座具有现代化的高速线材生产线,也是鞍钢“七五”时期的希望工程。建设公司在承受巨大工期压力和面临新的挑战、新的考验面前,广大职工以决战的姿态投入到“抢建线材,为国争光”的战役中。不管白天黑夜,酷暑严寒,连续奋战,确保工期站站不晚点和安装的设备一次试车成功,比国外正常工期提前20个月竣工,在国内外基本建设史上创造了新的纪录。该工程被评为部级全优工程,被誉为鞍钢建设史上的“线材速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鞍钢线材车间正在生产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厚板模式,再现军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2年建设公司承担了新建一座国内最大的年产100万吨的鞍钢宽厚板工程,它是当时关系到缓解国内造船板、压力容器板材需求紧张局面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鞍钢首次实行总承包“交钥匙”的工程。该工程主体设备是从日本引进的二手设备,工程建设总投资13.6亿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如按国内定额匡算,合理工期为54个月,按国际最先进的工程实例推定,最少也需要36个月,而建设公司经理代表全体职工向鞍钢立下了将绝对工期压缩为12个月实现主轧机单体试车、15个月实现热试轧的军令状。工期如此之短,鞍钢内部很多人难以置信,就连最重效益的日本专家也认为不可思议。建设公司承担该工程以后,推行以“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为特征的“施工不讲条件、拖期不讲理由”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广大职工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夜以继日地顽强拼搏在工地。很多参战职工为了抢工期,出满勤、干满点,满负荷、比贡献,减少上下班往返时间,把行李搬到工地,有的干脆自己花钱在工地附近租房,近距离吃住在工地。很多外来参观的人员目睹后,都称之为“这是一支不穿军装的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公司上下通力合作,该工程于1993年5月25日正式热负荷试车成功,又比最终压缩后15个月的工期提前了5个月。这一辉煌的壮举标志着建设公司再次创造了冶建史上的建设奇迹,在鞍钢发展与建设史上树立起了一座新的丰碑,被鞍钢树立为改革创新的“厚板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鞍钢宽厚板厂正在生产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1993年7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邹家华视察建设公司总承包的鞍钢宽厚板工程,并在竣工剪彩仪式上为建设公司题词和题写“鞍钢建设公司”厂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3年在鞍钢宽厚板工程刚刚建成之际,建设公司为了打造冶金工业全流程施工的综合竞争优势,又主动承担了年选铁精矿300万吨的鞍钢齐大山调军台选矿厂的施工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安装的鞍钢齐大山调军台选矿厂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选矿设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建精品基地 创世界一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1995年开始,鞍钢全面始实施“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方针,一个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各类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彻底改变落后生产工艺、高污染的平炉改转炉的鞍钢东部老区技术改造帷幕随即拉开。至此建设公司充分发挥排头兵、突击队、主力军的作用,开始持久地无间歇地承担起了快节奏、高强度、满负荷的鞍钢全面技术升级改造重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公司从1995年开始以抢建的姿态在鞍钢东部老区先后建成了1700、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这是建设公司首次施工的两条自动化、精密化的生产线。图为鞍钢1780热轧带钢生产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伴随着鞍钢技术改造和生产线向世界一流水平升级,建设公司经过不断苦练内功,补齐短板,施工技术水平也在大幅提升 。在高度自动化,精密化的精品板材基地改造施工中大显身手,先后快速优质地建成冷轧生产线五条,镀锌生产线三条,彩涂板生产线一条,连退生产线两条,冷轧硅钢生产线两条。图为建成的鞍钢东部老区汽车板生产车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鞍钢彩涂板生产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淘汰高消耗、低产能、污染大的平炉炼钢工艺,从1995年开始建设公司先后完成了鞍钢90,100,180,260吨共14座转炉的新建与改造施工,到1997年鞍钢实现了全转炉炼钢。成为了全国首家结束平炉炼钢历史的企业。图为转炉正在炼钢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经过锲而不舍,不懈奋斗,忠实履行社会责任,先后承担了鞍钢对工艺落后、高污染、低产出的老式焦炉、高炉、平炉技术改造任务,先后为鞍钢建成了具有国内最先进的3200立方米高炉三座。图为建成的鞍钢西区新2#、新3#高炉,彻底淘汰了鞍钢高污染、低产能的鞍钢老式高炉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十五”时期,紧接着国家又确定了鞍钢新的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因此,一个“建精品基地,创世界一流”的改造鞍钢东部老区1100万吨钢、新建西部新区500万钢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扩建工程全面展开。这对建设公司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的是任务重,项目集中,工期紧,尤其是设备安装自动化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机遇是2002年建设公司与具有光荣传统的鞍钢修建公司合并重组(以下简称建设集团),综合实力大大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鞍钢西区精品基地建设:包括炼铁、炼钢、连铸、冷连轧、热连轧等全套生产流程。在面对如此繁重任务考验和挑战面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设集团公司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做强做大企业,向特级总承包企业迈进的奋斗目标。在施工中不失时机地大打歼灭战和攻坚战,不断掀起改造鞍钢东部老区,兴建鞍钢西部新区,整体共同推进的建设高潮。经过广大职工的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又提前两年时间高速、优质地完成了整个改造鞍钢东部老区和新建西部新区的繁重建设重任,一个具有世界一流现代化水平,旧貌换新颜、低碳、环保的新鞍钢呈现在世人面前,为鞍钢高质量发展,跻身世界500强变成了现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建成的鞍钢西区炼钢厂房。</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航拍视频《飞越鞍钢》(二)中可以完整地看出,经过对鞍钢系统地不断地改扩建,鞍钢已形成前部采选矿一烧结一大型高炉炼铁一铁水预处理一转炉炼钢一炉外精炼一全连铸一热装直轧;后部热连轧带钢机组、冷轧宽带钢机组、涂镀板机组、宽厚板及中板机组、大型轨梁机组、高速线材机组和线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先进工艺流程。成为了具有综合竞争力,绿色环保,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实施蓝海战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凸显铁军神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4年鞍钢东西部改扩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紧接着鞍钢又开始筹划依托营口鲅鱼圈出海,实施“蓝海战略”的新建年产500万吨钢,200万吨宽厚板和296万吨热轧板等系列钢铁产品的钢铁联合生产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该基地建设以大型、重型厂房和大、宽、特、异、难的设备基础居多,尤其是移山填海造地的地基处理,防沉降、防渗漏以及上万吨的各种埋设件、锚箱、直埋螺栓的定位,其技术和施工难度在建设集团公司乃至国内的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在施工中,为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和错综复杂的技术难题中,创造超时限的速度和高标准的精品,以军事化的管控模式,始终坚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理念,采取平行交叉,重点突出、各个击破、严格考核的强有力措施,广大职工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时代精神,冬战严寒,夏战酷暑,艰苦鏖战,从施工一线到钢结构制作、混凝土搅拌,整个工程形成了一环扣一环,一环促一环,环环相扣紧张有序的施工局面。仅用一年多时间,从原料、烧结、焦化、炼铁、炼钢到轧钢总计达100万平方米的高大厂房拔地而起。整个项目创造了所有建(构)筑物无沉降、无渗漏、无重大质量事故、无工程拖期的建设奇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鲅鱼圈工程的大部分设备,均大量采用世界一流技术装备和工艺,安装总量达19万吨,其中宽厚板超大型的精轧机单片牌坊就重达425吨。参战单位面对全流程、多领域的从未有过的设备大型化、操作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机电设备安装的重重压力和挑战,以质量分毫不差、工期分秒不拖、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为理念,一切以创国优定向,一切以树样板定标,一切以创一流定位,所有设备安装项目均实现了一次试车成功的目标要求,被众多参观者和业内人士普遍称为是少的“看点点”和“又一奇迹”。整个工程从土建正式开工到工程整体竣工投产,实际只用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全流程的世界一流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具有行业领先意义的实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钢铁联合企业,比国际上同等规模钢铁项目通常工期缩短了三分之二,用惊人的超极限速度在勃海湾边崛起一座“钢铁明珠”,被国内外同行誉为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工程”和“鲅鱼圈速度”,在冶金基本建设史上又更充分地显示出了建设集团公司的铁军威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从2005年8月1日开始在这块8.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拉开了爆破挖运土石方64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峡水电工程土石方量的一半以上),平场填海5.5平方公里,移出山峰6座的决战帷幕。参战的机械化运输分公司广大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排山倒海之势,艰苦鏖战,顽强拼搏精神,闲人不闲车、三班倒、连轴转,仅用一年多时间,提前完成了移山填海造地的艰巨任务,为工程全面铺开、整体推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图为移山填海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在鞍钢建成三座3200立方米现代化高炉的基础上,又在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建成一座最大容积的4000立方米高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建成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鞍钢鲅鱼圈焦炉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继在鞍钢西区以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勇气,克苦攻关,首次涉足并高速优质地建成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国内第一台“吃尽高炉煤气,吐出清洁能源”的300兆瓦的煤气一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ccpp机组之后,通过核心技术的熟练掌握,在鞍钢鲅鱼圈建钢铁基地成了又一座更大的ccpp发电机组。图为建成的鞍钢西ccpp发电机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鞍钢鲅鱼圈练钢厂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安装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鞍钢鲅鱼圈宽厚板5米轧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航拍视频《飞越鞍钢》(三)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挥师北上 扩建凌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继鲅鱼圈钢铁项目基本建成之后,建设集团公司又开始集中优势兵力积极参与鞍钢实现产业布局向多点发展的战略转变。于2011年建设集团公司在承受总承包以后材料涨价,远距离施工等压力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攻艰克难,又在辽宁西部朝阳建成一座年产200万吨(一期)热轧钢卷和棒材、烧结、活性石灰生产精品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建成的凌钢年产200万吨的板材生产生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改造后提质扩产的凌钢棒材生产线。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承建的淩钢活性石灰车间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2014年,鞍山钢铁集团由一点变三点,即鞍钢本部、鲅鱼圈、朝阳凌钢,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三大基地”全面建成,为鞍钢实现多点布局的战略规划,全面腾飞,延伸产业链,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了建设现代化的新鞍钢主力军、排头兵、突击队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在鞍钢“三大基地”建成后,审时度势,开始从“依靠鞍钢,固守鞍钢”,向“走出鞍钢,面向社会”求生存、求发展的大市场转变。在市场开发中,一是坚持冶炼与非冶炼、专业承包与总承包开发并举的原则,不断加快涉足新领域、新产业的步伐;二是切实树立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占一片市场的以精品赢得市场经营理念;三是在职工中营造“谁砸市场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氛围。据初步统计,建设集团公司的外埠市场涉足到全国20多个省市,承揽的外埠工程项目达340多项,其中建筑安装产值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190多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可以承担冶金工业全流程施工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先后参与了山东济钢、青钢、首钢搬迁、新疆八一钢厂、马钢等技术改造及扩工程。图为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鞍钢技术输出的济钢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热轨工程,该工程获得了“山东泰山杯”奖,这是建设集团公司铁军风彩的又一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公司充分利用“钢建速度”、“机电安装”品牌,不断扩大和辐射外埠市场。1996年高速优质建成的韩国浦项(大连)年产10万镀锌钢板生产线,获得了国家级样板工程,并赢得了韩方总裁给予“鞍建就是标准”的高度赞扬,之后陆续承揽了韩国浦项在华投资的13条生产线。图为承建的韩国浦项青岛不锈钢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承建的美国(大连)固特异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诚信赢得市场,以合作赢得双赢,以精品扩大市场的开发方略,2008年1月首次承担了中国一重集团在齐齐哈尔新建的核电加工厂的扩建工程,由于工期、质量都受到了甲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随后又相继总承包了该集团在大连、天津、山东等地的后续项目。图为承建的中国一重机械集团公司的天津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承建的沈阳北方重工集团公司的工程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努力打造形象工程、窗口工程的市场开发策略,2008年首次以3亿元的施工合同中标了新疆特变电工程,施工中严格履行合同义务,首战告捷,受到了业主一致好评,随后跟随该公司南征北战,成为了建设集团公司与该公司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图为承建的沈阳特变电工程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承建的红沿河核电站工程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承建的营口鲅鱼圈保利大剧院工程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0年8月18日,承建的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海上钢结构悬臂观景台——鲅鱼圈“渤海明珠”观景台工程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承建的韩国浦项又一条青岛不锈钢生产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依托自身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开发中,采取一是与国内大的分包商合作,借船出海;二是承接“借船出海”策略,在项目所在国以“就地滚雪球”的方式实现项目二次开发;三是利用对国际市场环境的不断熟悉和实力的不断增强,采取主动开发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和策略,建设集团公司国际市场的份额和辐射面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承担的国外项目达30多项,项目涉及美国、德国、日本、巴西、南非、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土耳其、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其中承担的土耳其TOSYALI 950mm热轧带钢设备安装工程,是国内首条整条技术境外输出项目,并在土耳其境内创造出工期进度第一、质量控制第一、技术水平第一的三个第一的佳绩,并且获得国家境外工程银奖(金奖空缺)。又如2007年建设集团公司承担的由德国PW公司设计和国内首例地德外燃式热风炉制作任务,创造了25天成功制作两座大型高炉炉壳和53天制作6座单重210吨地德外燃式热风炉拱顶任务,德国专家高度赞誉:“鞍钢工人创造了世界先进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承建的土耳其TOSYALI 950mm热轧带钢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按照苦练内功,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做强做大、做特做精的企业发展思路,打造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建筑施工、机电设备安装、炉窑、吊装、钢结构品牌。图为建设集团营口钢结构分公司按照美国钢结构协会标准(AISC)制作的等待发往澳大利亚、阿曼的钢结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建设集团营口钢结构分公司制作的分别出口德国和意大利的地德外延式高炉热风炉炉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0年建设集团公司承担位于西伯利亚平原西南部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车钢”万能轧机项目,是俄罗斯唯一的一条也是世界第一条全酸性液淬火百米重轨生产线。参战职工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战线长,施工标准高(欧标),以及语言不通等诸多不利因素,以“为国争光、为鞍钢争光”的决心,精细施工,顽强拼搏,连续作战,于2013年7月16日全线联动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赢得了“车钢”业主的高度赞扬,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参观完现场和具有军营特色的职工生活区以后说:“以后施工队伍进入俄罗斯就以这个工程施工队伍为标准”。图为参战职工正在紧张施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3年7月16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车钢100米重轨生产线竣工剪彩仪式上,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这是给俄罗斯送了一份“节日大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诚信经营,创新发展,再创辉煌,争创一流的砥砺前行中,打造和形成了齐心奋斗的团结精神,令行禁止的组织观念,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敢打硬拼的拼搏精神,准军事化的运行机制的,任务不讲条件的奉献精神的独特的“军企文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中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铸造的一个又一个精品,获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是人民军队优良作风的传承,是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延续,是人民军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耕耘就有收获。建设集团公司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精益管理、精品至上的企业宗旨,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85项。其中获得鲁班奖5项,尤其最有份量、最具代表性的奖项是2009年鞍钢东区、西区精品基地和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的技术改造及扩建工程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中国工程建设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项目共同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建设工程”,这块沉甸甸的牌子是对鞍钢和建设集团公司综合实力的充分肯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靠实力、靠业绩,靠企业资信度,在2004年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基础上,2012年3月,建设集团公司再次蝉联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准的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标志着建设集团公司成为了当时全国31个特甲级建筑施工企业的“国家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奖”,并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从2003年起连续多年获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图为2008年11月公司获得的“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荣誉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设集团公司始终重视“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按照部队整齐划一的标准搭建外地施工职工临时设施和整理内务。图为机电公司在鲅鱼圈钢铁基地、俄罗斯”车钢”等施工现场职工临时住所内务的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为鞍钢建设集团公司预备役部队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鞍钢建设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国防教育,营造军企文化氛围,用先进的军事文化励志育人。图为机电公司职工在营口鲅鱼圈运动会上以军人的雄姿入场并进行队列表演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李瑞环、吴邦国、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贾庆林等先后到鞍钢视察建设集团公司承建施工的工程,给予广大职工极大的鼓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9年7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鞍钢技术改造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鞍钢建设公司承建的鞍钢1780热连轧工程时,与参加施工的一线干部、工人亲切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8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委书记张文岳、省长陈政高陪同下,视察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鞍钢鲅鱼圈新区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03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鞍钢总经理刘玠的陪同下,视察鞍钢集团建设总公司承建的鞍钢热轧带钢厂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央政治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期间,为建设公司承建的鞍钢西部工程竣工剪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编后话:</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支队集体转业组建为鞍钢建设公司之初,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是由部队传统的机制、体制、机构需要尽快向新型企业机制、体制转型和磨合;二是兵员由撤改前的一万多人一下降到不足6000人,导致综合实力大幅下降;三是原部队那种工地就是营地,集体化的生活后勤保障体系被打乱,很多转业人员只能安排暂住在远离鞍钢(工地)几十里的郊区农村,导致很多人员的食宿和上下班极为不便;四是需要企业自筹巨资为近4000名集体转业人员急需解决住房问题,尤其是涉及队伍稳定的2000多名两地生活的家属从外地来鞍定居的临时住房、家属就业和小孩上学的安置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在一度身处逆境和困难中的广大转业官兵,不彷徨、不埋怨、不迷茫,以永不言败的军人气质,直面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使建设公司不断走向辉煌。在庆祝一支队集体转业四十年的今天,不能忘记当时那些为了出满勤、干满点、做贡献,将仅有的一点转业费,连一台黑白电视和像样的家俱都舍不得买,首先用来购买自行车的老兵们;不能忘记那些施工不论远近,仼务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干活不打折扣的无私奉献者;不能忘记那些矢志不移,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传承者。在此特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并祝大家身体健康!明天会更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