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欧 巴尔干半岛上的六国。除了匈牙利,那几个小国同属于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南斯拉夫,我们就很自然想起著名的电影《桥》,还有那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电影《桥》的先入为主,我对旅途中的桥就格外留心。巴尔干半岛上真的有着许多的有故事,有历史;一桥跨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形形色色的桥。</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就发生在这座桥上。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裴迪南大公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的侄子,和他的妻子索菲在一次访问中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后果导致一战的爆发。</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有着四百二十七年历史的石拱桥。位于波黑南部的都市。横跨流经市里的内雷特瓦河。古桥充分展现了十六世纪波斯尼亚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这座美丽的拱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莫斯林族个克罗地亚族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可惜,古桥于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波斯尼亚战争中被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原址上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桥是一座美丽的现代桥。</p><p class="ql-block"> 佩列沙茨大桥,是中国、克罗地亚、欧盟三方合作建设的公路桥梁。它横跨亚得里亚海南端大陆,小斯通湾连接隔海相望的克罗地亚领土。实现了克罗地亚人民百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个年代不同,造型各异的桥。我想到了在遥远的东方,我的故乡——浙江天台,也有一座桥,与我有关系的一座桥;这座桥,既不是古代的,也不是现代的。那是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我爷爷主持募造的江南第一桥——天台城南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广济桥全景</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爷爷夏古香,天台城关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卒于民国十六年(1927)。系明进士大理寺评事夏赤城后裔,武学出身。一生热心于积德行善:地方公益、建桥铺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p> <p class="ql-block"> 天台山区,水资源尤其丰富。但是到洪水季节,往日潺潺的溪流就变得凶猛起来,给当地居民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和不便。爷爷任广济桥局首事,商议建桥事宜,以期一劳永逸。</p> <p class="ql-block"> 据记这座广济桥始建于一九一九年。竣工于一九二六年。</p><p class="ql-block"> 材料是采石于山,伐木于林,为此爷爷捐出了祖坟滩地大片的松林用于造桥。从上海采购水泥,钢筋海运到临海,再用山船驳运。逆水行舟,肩背纤绳运回天台。</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是用钢筋水泥建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桥梁。桥长一百二十八米,桥面宽七米,七孔。在大桥北岸桥头建有桥屋三间,解放前广济桥局就设在此屋,负责管理募捐和修缮事宜。广济桥在当初是江南一带最先进的一座桥。它的设计水平、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均为近代桥梁建筑史上的楷模。因此得名“江南第一桥”。此后的七十多年间,广济桥一直是天台城的重要枢纽和交通要道,在天台城的发展与建设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爷爷唯一的儿子且少年离家求学。天台,是父亲梦里牵挂的故乡,是父亲嘴边絮叨的故乡。我们姊妹也是在花甲之年凭着对父母的讲述的记忆,找到了我们宗族的起源之地。在天台县城,素未平生的路人听说我们是夏古香的后人,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广济桥遗址。介绍了广济桥的前世与今生。在广济桥遗址的旁边,正在新建一座现代化的钢结构桥梁。广济桥遗址经市民要求得以保留,供后人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姊妹四人在广济桥遗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 故乡多水,因此多桥。</p><p class="ql-block"> 桥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桥是窗口,桥是链接,桥是传承。</p><p class="ql-block"> 通过桥,我们可以穿过时光的隧道,洞窥历史。通过桥,我们跨越了千山万水,见证了友谊。也是通过桥,我们姊妹找到了宗族的源头,最终认祖归宗。完成了父辈的夙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