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天王归来

<p class="ql-block">  我读《金刚经》,未得金刚之法,只听到满篇的“空”字,而再三回味,“空”字也只是佛陀试图设立的解脱之法而未能为人真的解惑,寻求解脱的由来则是因为他所说的人生八苦。</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多人也承认这些人生苦楚,承认自己备受煎熬,但多年来饱受社会教训的我们终归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信徒,所以是不好认“空”的,欲求解脱,更具现实意义的唯有陶渊明先生的逃离主义,所谓打不过,躲得起,惹不起,远离你,这样的大白话翻译成诗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了。</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恪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就不必拘泥于各种外在的修行形式,不说修行本身,单单这样不为外物所动的气度,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千百年来的修行路上我们只看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蝇营狗苟,狗苟蝇营,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的,其实与其那样惺惺作态,言行不一给后人看,倒不如渊明先生这样地一躲了之,反更让人有一番谦谦君子、以诚待人的味道,所以田园派亦名传千古,隐士们信徒众多。</p><p class="ql-block"> 《桃花源记》与《五柳先生传》同为渊明先生的经典之作,在我看来区别在于后者更像是个人修行的法门,而前者更似乎是他整体人生思想的集大成者,用语平实,短小而意蕴无穷,是他的晚年宏著,每每被人传诵,如今看来,我们欣赏的可能不只是他的文笔,更像是和他的某些思想倍觉亲近。</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我们甚爱桃花胜过梨花,李花,固然是因为桃花相比之下更加艳丽,我也曾无数次逡巡在林中,但见那林子下面幽幽暗暗,翠翠柔柔,头上却花枝招展,如云如霞,似幻似梦,真是好看,渊明把他的理想国写成了《桃花源记》,固然也是贪慕它的美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还隐约觉得他是暗用了一个“逃”字,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牵强,若真如此,可是大大的对不住先生的平和散淡,与世无争了。</p><p class="ql-block"> 文中渔人的逆水行舟,不知远近,正是作者为了让后来处处志之的人不复得路,隔水,隔林,隔山,隔孔,从地理上就让这桃源美景永隔于世,可谓是以阳谋欺人。误打误撞然而运气不错的渔人不可再得,权势显赫的父母官费尽心机不可得,南阳刘子骥这样的“高尚士”也不例外,看来晚年的渊明先生确实是不希望他心中的世外桃源被旁人打扰,美而不可得,则更增其美,得不到的,则千百年来会一直被人向往,“后遂无问津者”却是他所料不及的。</p><p class="ql-block">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只是读书人最后的倔强罢了,桃花也有花开花落,世上怎么会有永远的桃花源呢?三十年前,我遍读经典,虽然懵懂,也知道所谓隐者,必与俗世相违,桃花源或者只是他们的一己之私,永远不会占据社会思想的主流,而世界是真实的,真实到你逃无可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