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战友“领导人”王兴业致祝酒词</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朔州战友欢庆八一随笔</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末夏初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五位武汉战友,曾来到山西与战友们小聚,送别之后,我便一直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待本次小聚带来的快乐进入“半衰期”,即将成为遥远的过往时,大同朔州两市的战友“领导人”王兴业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和先生到朔州聚聚。并告诉我:张仁回来了,经常在外地看护孙子的战友田茂成,李万元也分别从无锡和北京回到了朔州,朔州的战友也基本都在。我和王兴业,张仁以及朔州的几位战友都曾经是同一个连队的,还有几位是同一个团的。我到通信连时,王兴业是连队的文书,因人比较瘦小,我们背地里都叫他“小文书”。我和张仁曾经同在通信连当分队长,是非常熟悉的战友,并且久未谋面了。能够和当年同吃一锅饭的战友相聚,实属一大幸事。我立刻回答一定回。(之所以说回朔州,是因为我先生是朔州人)。正值周六,周日,没有什么家事羁绊,马上联系网约车准备第二天前往。</span></p> <p class="ql-block"> 网约车太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十年前,朔州和大同均隶属于雁北地区,1993年调整行政区划时分成了两个地级市,加上先生是朔州人,感觉还是同一座城市的。令人羡慕的是,有的战友既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还是亲戚,真可谓亲上加亲,我是山东人,战友们纷纷说我现在也是朔州人了。十分感谢战友们温馨的接纳。</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小聚的十位战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友们只要到一起,不聊到嗓子冒烟是绝不肯罢休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小胖子,我到你们连去找你的时候,你正系着白围裙喂猪呢。”这个话题一开头,立刻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令那些尘封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诸位战友一下子都成了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的幕后编剧。</span></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炊事班的故事》剧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炊事班的故事还没说尽兴呢,又有战友发出了新话题:“老大(杜永杰),你们是几月份调到25基地的”?马上又是七嘴八舌的一通神侃,搞清楚了当年24基地解散,山西兵基本都调到了25基地(驻地在山西)我和先生丁成仁,任娃(任裕民),二娃(张仁),肖世泉,谢文新等人都到了25,田大个,小胖子,冯聋子几人到了江阴。接下来便是每人的成长足迹:小文书(王兴业),胡汉三(胡宽),在部队时,大家都认为肯定会提干,却没能成为军队干部中的一员。也许这两位原本就适合地方工作,也许他俩就是两块未被发现的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啊,复员后的小文书官至正厅级,“胡汉三”也当上了煤矿矿长。“冯聋子,在部队的时候你那耳朵灵着呢,前几年聋是因为被饵屎堵住了,你说你聋的冤不冤”;(冯军,耳朵一度失聪,现已治好。不知道是否与那几年失聪有关,话语相对少些)。任娃(任裕民)你是哪年和谁一批提的干?都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怎么可能记得清楚,却偏偏一个比一个自信,直争得个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span></p> <p class="ql-block"> 一起游览《谁院》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战友提议,别争了,喝酒吧。气氛马上180度大转弯,你敬我,我敬你,各种名目的敬酒又是好一阵热闹。</span></p> <p class="ql-block"> 端起酒杯共庆建军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番推杯换盏后,突然提到了有不少战友已经离世了,整个饭局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心里暗暗的怀念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怀念战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酒是气氛转换剂,一杯酒后又开始回忆连队的逸闻趣事。当回忆到一位叫赵继锁的技师时,我想到了当时流传甚广的一则笑话:赵技师去邮电局给家里寄钱,因字迹有些潦草,工作人员看不清楚,便问“赵继哪样”(云南方言,叫赵继什么)赵技师急忙解释:不着急。工作人员:“赵继哪样嘛”赵技师又忙不迭的解释:“不着急,不着急”。工作人员只好站起来指着汇款单上“锁”字不耐烦的又问“到底赵继哪样?”赵技师终于明白了是问他叫赵继什么?立刻连说三声:锁、锁、锁。本想等到大家聊兴稍淡时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可战友们可聊的话题实在太多了,兴致勃勃的聊了连长聊指导员,聊完营长聊教导员,站长、政委、司令部参谋长、政治处主任,还常常因为某个时期是某位首长任什么职务而争论不休,我始终没抓住机会讲赵技师的故事,就借此小作文复述一遍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