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时康健】学习农谚种好田,良好家风路子宽 </b></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夏天很喜欢下雨——不要下田干活了!若是适逢连阴雨,不仅不要下地劳作,还可挤到生产队的大屋里听大人们“骂大会”,在那个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的年代,这时的大屋就成了旧版“聊天室”,也可以说是乡下人的“相声大会”,老少爷们聚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客套几句便“开讲啦”,张家长李家短,东庄出啥幺蛾子,西村有啥诡异事。而“开讲”之前还有个“过门”,就是骂字开头再说事,所以有人戏称这种“开讲啦”为“骂大会”。当然,这里的骂并非真正的骂人,而是相当于汉语中的“发语词”。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开篇就是“噫吁嚱,危乎高哉!”翻译过来,就是“啊,何其高峻,何其峭险!”这里的“噫吁嚱”,没有实际意义,就是发语词“啊”的意思。当年乡下“骂大会”多是闲扯,间或也能增长一些知识。那几年我在这里学得了不少农谚。</p><p class="ql-block"> 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前,好种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讲的是啥时种;“端午不在家,重阳不在地”说的是大蒜何时下种、何时起蒜;“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总结了种植、养殖中的一种现象;“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告诉人们果实成熟的时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上钩钩云,晚上雨淋淋”“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天上鱼鳞斑,晒场不用翻”是气象学方面的,告诉人们何时下雨、啥时睛天;“春水贵如油,秋分下雨万人愁”“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豆子开花,墒沟摸虾”是说啥时下雨好、哪种庄稼不怕淹、啥时雨多就成灾;“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穷富”,前者是说这个时间段气象对农情的影响,后者是说一年的收成情况;“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讲的是施肥的重要性;“庄稼活不要问,全靠功夫和大粪”,这里强调了功夫在种地中的作用";“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总结了种地的技术;“饿死爹娘留种粮”,虽然过分夸张,但它强调了选种、留种的极端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农谚中也有辩证法思想:“锄头底下有水又有火。”干旱时节通过锄草,既减少杂草对土壤水分、肥料的吸取,又切断水分从土壤毛细管中挥发的通道,起到保墒护苗的作用;雨汛之后庄稼受渍,通过松土,可以加快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苗情转化。</p><p class="ql-block"> 有的农谚还总结了经济学规律,“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告诉人们价格的波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产生影响,需要在保障农民利益和民众负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p><p class="ql-block"> 有些农谚反映的是家风家教,蕴含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意义:“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生子不教,不如不要”;而有些农谚则是为人处世的诀窍:“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身在房檐下,不得不低头”“人不在人眼下,树不在树底下”“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宁做过头事,不说过头话”“出门一条绳,万事不求人”。</p><p class="ql-block">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些农谚已经不合时宜:“翻地翻的深,黄土变成金”“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现在的种植业大量推广免耕技术,基本不存在深耕细作了;传统种植棉花要打杈拿顶,现在不少地区正在推广棉花不整枝不打杈技术,称为疯长棉,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达到增产增效目的。</p><p class="ql-block"> 农谚中也有糟粕:“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宁娶二度花,不要遗下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带有封建腐朽色彩的东西必须抛弃、剔除。</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农谚俗语不仅反映了农民的智慧和生活经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农谚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传达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和农业知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农谚中的月份是夏历;</p><p class="ql-block">2,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