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镇,人文百侯

南武老赵

<p class="ql-block"><b>  说起古镇,大家似乎总有这样一些“印象”:古板路、小桥边以及悠长悠长的小巷……但真是这样吗?</b></p> <p class="ql-block"><b>  有这样一个地方,地盘不大,山水不差,历史不短,底蕴不浅,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它就是有着"山水美山水,百侯出百侯"的百侯。</b></p> <p class="ql-block"><b>  肇庆堂,也叫敬修衍庆,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建于1910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百侯富商杨荫恒斥资8.5万光洋兴建。肇庆堂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约3200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围屋。紧挨中式平房的是一座西式回字结构的两层洋楼。建筑既传承了客家民居的特色,又融入西方建筑的设计。屋内的梁柱、斗拱结构坚固精巧,装饰雕龙画凤、造型精致、栩栩如生,堪称百侯最美古建筑。</b></p><p class="ql-block"><b> 在百年古民居肇庆堂前,劳模们被眼前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所震撼。整座建筑雕梁画栋,屋顶屋檐、建筑外墙以细粒瓷片和黏土塑成多种色泽艳丽的花草鱼鸟,五彩缤纷,活灵活现。楼中还有体现精湛雕刻艺术的木雕屏风,木刻中镶嵌着从意大利进口的五彩斑斓的玻璃,可谓珠联璧合,世间罕见。</b></p> <p class="ql-block"><b>  广东省梅州市百侯古镇风景区位于梅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侯南、侯北村,占地约 3 平方公里,是以古镇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为依托,展示文风鼎盛的千年客家小镇生生不息的生活画卷。景区分为“百侯印象”、“耕读世家”、“古巷风韵”、“虚市旧梦”、“侯北人家”等五个主题片区,是一个集古镇观光、历史探寻、文化休闲、科教娱乐、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客家古镇文化旅游区。</b></p><p class="ql-block"><b> 该景区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 80 多座,有中西合璧的肇庆堂、海源楼;有九厅十八井的客家府第式建筑通议大夫第;有悠悠风情与别致风味的三十六巷。游客可徒步沿着乡间小道游玩,观赏田园风光,观看百侯鲤鱼灯舞和五鬼弄金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去百侯中学陶行知纪念馆体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可以在百侯老街,品尝百侯美味的薄饼、忆子粄、笋粄、老鼠粄和五香牛肉干等美味小食。</b></p> <p class="ql-block"><b>  百侯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b></p><p class="ql-block"><b> 经历时光洗练而保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蜿蜒曲折宛如迷宫般的鹅卵石路,别具风格的客家民俗文化景观……走进镇里,如同进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筑、民俗博物馆。漫步其中,一幅幅颇具客家风情的景色画卷让人目不暇接。</b></p> <p class="ql-block"><b>  关于“百侯”的来历:百侯原名“白堠”,据说清代一位杨姓进士提议,将“白”加一成“百”,“堠”字去土成“侯”,寓意“白堠辖地,出百位封侯”。</b></p> <p class="ql-block"><b>  紧挨着肇庆堂不远,另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同样抢眼,它是海源楼。这座楼是在马来西亚经营橡胶生意兼做“水客”的百侯巨商杨潮荣所建。楼高三层,为当年在乡间还不多见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外观明显糅合了西方教堂建筑风格,同时又对客家传统的走马楼兼收并蓄,屋顶则体现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呈“人字形”,既素雅又大方。</b></p> <p class="ql-block"><b>  每隔不远就能看到或大或小的客家古民居,一座座家宅第院,或古朴大方,或威严挺立,或中西合璧,瞬间将人带入了美不胜收的画卷中。在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就有120多座,它们中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各式各样大小祠堂和中西合璧建筑群落,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官厅古民居最多的地方。一个生机勃然的千年古镇,一定是在古朴与现代并存的。</b></p> <p class="ql-block"><b>  一座城镇,离开了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城镇的文化根脉来自历史深处,它是基因、灵魂和特质所在。百侯作为千年古镇,承载历史的温度与情感,在岁月的沉淀和打磨下,淬炼了不可复制的人文底蕴。</b></p> <p class="ql-block"><b>  在百侯流传一句俗语:“秀才家家有,进士到处走。”百侯素来文风鼎盛,人杰地灵。</b></p> <p class="ql-block"><b>  百侯古镇的“古风”,体现在厚重的人文底蕴里。百侯的母亲河是“梅潭河”。自东向西贯穿而过,将古镇划分为南北两片,南岸以侯南村、“杨”姓人家为主;北岸以侯北村、“萧”姓为主。清康熙年间,百侯当地进士杨之徐与杨缵绪父子皆写有《马寺晨钟》《古榕荫夏》《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侯山十二景”诗,由此可见,百侯的晨昏日落、远山近水、春光秋色,是那么的美。其中,“狮潭夜月”“梅滩霜叶”“倒吊金钩”均是描述梅潭河的美景。千百年来,梅潭河碧水奔流,灌溉了良田沃土,洗涤了山岭青翠,孕育了南北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激励人才辈出。  </b></p><p class="ql-block"><b> 百侯原名叫“白堠”,当地进士杨之徐倡议改为百侯,取“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之意。仅明清两代就有翰林5人,进士23人,文武举人134人,侯南村曾被称为“进士村”。百侯镇有100多座古民居,是目前国内发现“官厅式”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b></p><p class="ql-block"><b> 的确,百侯历来崇文重教,耕读文化熠熠生辉。在众多名人里,有“同堂七魁”“同榜三进士”“一腹三翰林”等佳话流传海内外。不仅如此,百侯走出了11位将军、院士和名人贤达,如抗日名将罗卓英、老一辈革命家杨应彬、科学院院士杨文采和著名的爱国华侨、大实业家萧畹香等。当游客参观了这些名人故居后,欣赏到每一座官厅古屋里文辞劲丽的屋名和对联后,必然会加深对“百侯古镇”厚重的人文历史的了解和赞誉。</b></p> <p class="ql-block"><b>  走进百侯古镇,犹如走进了客家民居大花园,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00多座,也是国内官厅式古民居最多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古老的祠堂,斑驳的老墙,中西合璧的建筑,精致的木雕,绮丽的墙饰……这里的每一栋建筑仿佛都有灵魂,在悠然诉说着过往的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