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4年到1945年前后,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Harrison Forman)、伯恩斯(Jack Birns)、迈登斯(Carl Mydans)在中国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纪实瞬间,我们从中整理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真实影像,从细节中再看成败往事!</p><p class="ql-block">一、1944年的延安</p><p class="ql-block">1、延安宝塔山风光。</p> <p class="ql-block">2、徒步翻越高坡的八路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3、八路军战士行进途中开会。</p> <p class="ql-block">4、南泥湾的八路军战士,不增加百姓负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p><p class="ql-block">二、毛泽东在延安珍贵留影</p><p class="ql-block">哈里森.福尔曼作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记者,首次向国民党当局提出采访延安的要求,迫于西方的压力,国民党当局同意组成12人的中外记者联合采访团前往延安。</p> <p class="ql-block">苏联人拍摄的毛主席在延安视频</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前,毛主席用一招“险棋”,将耗时2月的任务缩短为4小时</p><p class="ql-block">1944年8月,为方便美军飞行员起落,晋冀鲁豫边区决定在黎城长宁村修建一座临时机场。这座历时半年建成的临时机场仅有一条黄土铺成的跑道,周边连个建筑都没有,发出导航信号还需要靠草堆的浓烟。</p><p class="ql-block">然而,正是这样一条堪称简陋的机场,却成为了中共领导下的太行山军民与美国友谊的见证。</p><p class="ql-block">美军飞行员每次降落在在长宁机场,都会在附近百姓家中休息,受到太行山军民的热情款待。</p><p class="ql-block">太行山军民还经常自发营救美军失事飞机人员,将伤员和遇难者遗体护送至长宁机场,再由飞机转送延安。</p><p class="ql-block">为此,美军飞行员感叹道:“太行山的中国老百姓才是我们真正的上帝!”</p><p class="ql-block">正是长宁机场所承载着的这段特殊情谊,促成了我党历史上一次足以改变战后格局的大事件——长宁空运……</p><p class="ql-block">一、抢占先机向前线运送人员</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抢占沦陷区尤其是东北沦陷区成为了国共双方的共识。</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第一时间下令接近东北的八路军部队向关外进军,其中不乏吕正操、万毅等原东北军部队,目的就是火速抢占日本人经营已久的东北沦陷区。而在华北和华东敌后活跃的我军部队也得到指令,对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最后的反攻,抢占战略要地,保卫抗战胜利的果实。</p><p class="ql-block">值此之际,蒋介石就犯了难,因为他的部队大多都在西部,导致很难抢夺胜利果实。</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一方面以最高统帅的名义急令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原地待命,另一方面则借用美军的运输机和运输船,将大量还停留在西南边境的驻印军和远征军精锐部队运往一线。</p><p class="ql-block">此外,蒋介石还连发了三次电报给延安,邀请毛主席赴重庆共商建国大计,以和平之名行拖延时间之实。</p><p class="ql-block">基于如此,我党从大局出发,决定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p><p class="ql-block">当然,毛主席也清楚地意识到国民党假和平的本质,为此,他做好了“谈”和“打”两手准备。即:一方面在谈判桌上争取和平与民主,向全国各界人士展示共产党人的真诚;另一方面动员各大敌后根据地军民,随时准备应对国民党顽军的武力进攻。只有在战场上打痛了蒋介石,他才有可能在谈判桌上让步。</p><p class="ql-block">然而,当时各敌后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尤其是军事领导都齐聚延安开会,要想令他们尽快返回前线领导根据地斗争,先不论一路上的高山大河,光是冒险穿过日军和国民党的控制区的道道封锁线就够让人头疼的。</p><p class="ql-block">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少则两月,多则半年。</p><p class="ql-block">如此一来,群龙无首的各根据地势必会远远落后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部署速度,使我党在未来的斗争中失去战略主动权。因此,如何以最快的方式将身在延安的领导同志们送回前线,就成了党中央在当时所面对的最为紧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之际,毛主席想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大胆计策:他要借美国人的飞机把党的军政领导从延安直接空运到前线去!</p><p class="ql-block">可是,此时的美国人正在忙着将国民党部队投送到前线去,他们真的会帮助我党运送领导干部吗?</p><p class="ql-block">一时间,众多人的心中都打了个问号。</p><p class="ql-block">二、美军帮助下的绝密飞行</p><p class="ql-block">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了美国在亚洲的主要对手,而先前长期与日军交战的中国就成为了美国在亚洲战略上的绝佳盟友。</p><p class="ql-block">美国总统罗斯福更是高度重视中国战场的军事地位,在他看来,没有中国在牵制日本人,日军足以打下澳大利亚和印度,甚至一路杀到中东与德国会师。</p><p class="ql-block">然而,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日,中国战场的实际情况却使美国政府大失所望。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在战场上一溃千里,另一方面内部高度腐败,甚至连美援物资都要贪污。</p><p class="ql-block">反观中国共产党却简朴清廉,即使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依然能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并且在后来牵制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p><p class="ql-block">再加上,美军飞行员时常要对中国沦陷区和日本本土的日军展开空袭,难免会突发意外在沦陷区迫降。</p><p class="ql-block">因此,他们少不了活跃在敌后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配合,</p><p class="ql-block">考虑到这些因素,美国开始与中共接触,并于1944年正式向延安派驻美军观察组,与中共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p><p class="ql-block">正是想到这个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美军观察组,毛主席才打算借美国人之手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关于飞机的着陆地点,毛泽东也特地选择了令美军有着良好印象的长宁机场。而与美军商谈此事的重任就落在了一直负责与美军观察组联络的叶剑英肩上。叶剑英恭敬地向美方表示,希望向他们借一架飞机来运送一批干部到太行山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参加对日本人的最后一战。</p><p class="ql-block">虽然叶剑英并没有说明这批干部的姓名与身份,但是,美军观察组也没有询问,反而爽快地答应了这一请求。</p><p class="ql-block">在他们看来,双方一直保持着愉快的合作关系,只是借用一架飞机算不上什么大事。</p><p class="ql-block">此外,共产党人提议的目的地长宁机场承载着美国飞行员深厚的感情,美军飞机也对往返于长宁与延安之间的空中路线非常熟悉,他们自然乐意帮这个忙。</p><p class="ql-block">在得到美军观察组的同意后,党中央立即安排好了运往前线的人员名单,共计二十人。</p><p class="ql-block">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份名单上的阵容简直豪华至极。</p><p class="ql-block">这里面不是刘伯承、林彪、陈毅、陈赓这样的风云战将,就是邓小平、薄一波、江华、张际春这样的党政领导同志,每个人都是党的核心骨干。一旦他们有了什么闪失,那么我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可以这么说,这堪称一步大胆至极的险棋!</p><p class="ql-block">即便是提出这一计划的毛主席也不敢保证成功率有多少,为此,他亲自部署了细致的安排。</p><p class="ql-block">考虑到安全保密问题,毛主席于24日通知将要乘机的领导同志们于次日上午9时前抵达机场,要求只能自己一个人前来,连随身警卫也不能带。</p><p class="ql-block">朱德老总的秘书黄华也被安排为随机翻译员,英语水平出色的他将负责领导同志们与美军飞行员间的交流问题。</p><p class="ql-block">为了以防万一,毛主席还给每位乘坐飞机的领导同志都准备了应急用的降落伞和武器。同时,他还提前急电给太行军区,要求其做好充分的接机准备。</p><p class="ql-block">显然,毛主席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证这次计划的顺利实施。</p><p class="ql-block">三、20名领导同志安全飞抵长宁</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5日,刘伯承等20名党的高级军政领导在延安机场乘坐美军的C47运输机准备出发。</p><p class="ql-block">由于这20名将领大多都不曾坐过飞机,所以他们在登机前还专门拍了合照留念。</p><p class="ql-block">拍完照后,陈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我们从天上摔下来了,到时间就用这张照片开追悼会!”</p><p class="ql-block">众人听后虽然在表面上都哈哈大笑,但实际上心里都明白此次飞行的危险性。这一路上势必要途径日军和国民党的占领区,万一被敌人的高射炮阵地发现,那么很可能会落得一个机毁人亡的下场。</p><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完毕之后,大家抱着复杂的心情坐进了狭小的飞机起飞。</p><p class="ql-block">飞机起飞后,延安统帅部里的气氛寂静得可怕。</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抽了一根又一根的烟,朱老总一脸严肃地盯着地图看,叶剑英则坐立不安地一直守在电报机旁边。</p><p class="ql-block">谁也没有说话,都在等待飞机抵达消息的到来。</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命人在长宁机场的跑道两侧摆放了好几个柴草堆,于中午时分将其点燃。</p><p class="ql-block">昨日他在接到中央急电后,就亲率一个骑兵排连夜赶到长宁,为的就是保证接机任务的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在一排排八路军战士的高度戒备下,柴草堆烧的滚滚浓烟直冲蓝天,为即将到来的飞机指引降落点。</p><p class="ql-block">历经四小时的飞行, 飞机终于在当日下午1时左右到达了黎城上空。</p><p class="ql-block">很快,机组人员就发现了长宁地面的火堆和烟雾,随后在空中盘旋两圈之后,朝机场位置徐徐降落。</p><p class="ql-block">随着飞机在跑道上停稳,舱内的气氛顿时由紧张变成活跃,他们知道计划成功了!舱门打开后, 20位领导同志还顾不得脱去身上的降落伞,便情不自禁地与来执行接机任务的太行军区的领导同志相互拥抱、大声欢呼。</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毛主席借用美军飞机使得我党最少也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运送任务,在短短四小时内即告完成,其时间甚至比乘坐美军飞机去接受日伪军投降的国民党先遣人员还要早了一天。</p><p class="ql-block">飞机平安落地的电报传到延安后,毛主席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朱老总兴奋地向毛主席喊道:“老毛,你这步棋真是赌赢了!还是你棋高一着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笑着说:“是他们福大命大。现在老天爷都站在我们这一边了,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上场咯。”</p><p class="ql-block">语毕,他便安排组建代表团去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事宜。</p><p class="ql-block">三天后,以毛主席和周总理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延安登上了赴重庆的飞机。</p><p class="ql-block">另一边,成功降落的将军们在稍作休息后迅速兵分三路,分别奔赴华北、东北和华东前线,领导广大军民展开战略部署。</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这次秘密飞行使得我党抢夺了先机,为我党部队在今后的解放战争中奠定了决胜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5、上述3张图片是1944年6月福尔曼一行到达延安后,与毛泽东的合影,根据福尔曼的回忆,毛泽东在所住的窑洞里热情接待了他,给福尔曼的印象极为随和亲切,据他回忆,在他们谈话时,房间还有小孩子随意进出,看见桌上的糖果抢着就跑。</p> <p class="ql-block">6、上面3张毛泽东照片是福尔曼所拍,时间在1944年6月-8月间,福尔曼回忆到:</p><p class="ql-block">他在中国人当中是身材高大的,肩膀广阔,体格结实。约有五十左右年纪,看起来却不到四十岁。他的整部的面颜,有着异常高的额角,上面披散着一团黑发,被一双特有表情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他很易微笑,温柔地讲着话,而在他的热诚中,简直带些稚气。</p> <p class="ql-block">7、上面4张照片是福尔曼为毛泽东夫妇所拍,李云鹤喜欢在腰上束着一条带子。</p> <p class="ql-block">8、毛泽东与马海德交谈的照片,马海德是一个黎巴嫩裔美国人,他成为医学博士来到了中国,1936年开始来到陕北,为当时的苏区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他成为首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p> <p class="ql-block">9、上面2张照片是1944年7、8月间来延安的美国“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合影,毛泽东很低调的站在右侧。观察组后来是这样评价延安的:</p><p class="ql-block">延安使得美国人不可思议的有三点。一是延安人对金钱不感兴趣,美国飞机经常往返印度、重庆和延安,延安没有一个人托过飞机乘务员带外面花花世界的任何东西。二是延安人待人接物不尚虚文,和一般中国人爱讲面子的传统不一样。三是延安人没有开口要美援。</p> <p class="ql-block">9、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0、上面3张照片是毛泽东、彭德怀与“美军观察组”成员美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约翰·谢伟思合影,据谢伟思回忆:</p><p class="ql-block">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妇女不穿高跟鞋,亦无口红……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p> <p class="ql-block">11、在为美军观察组举报的晚宴上,毛泽东与观察组成员交谈,左边的男子是观察组的组长美军上校包瑞德。</p><p class="ql-block">关于这个观察组的背景,是1943年史迪威发现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为防止破坏抗日大局,他向罗斯福总统建议武装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次年蒋介石在罗斯福的压力下,同意美军派出观察组到延安,由于美国人将南北内战时的反叛州称为迪克西,从而观察组便被迪克西观察组。</p> <p class="ql-block">12、毛主席站在院子中,其右侧的女子是邓颖超。</p> <p class="ql-block">13、毛泽东向观察组成员敬酒。</p> <p class="ql-block">14、谢顶男子是包瑞德上校,他右侧女子有可能是江青,毛泽东手上夹着烟,若有所思的样子。包瑞德后来对延安评价很高,他回忆到:</p><p class="ql-block">许多人,包括我本人,对延安共产党政权基本上持赞赏态度的一个原因是,那里的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外貌是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倾向于赞同的。在重庆,我们所到之处都能看见警察和卫兵;在延安,我所见到的任何地方,包括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都没有一个卫兵。在毛泽东朴素简陋的住处前面,即或有什么人在站岗,这对于一个偶然的过路人来说,也是不显眼的。</p> <p class="ql-block">三、重庆谈判时的毛泽东与蒋介石</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之后,1945年8月29日到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开展了长达43天的谈判,就中国的前途达成了著名的双十协定。下述照片均由美国记者迈登斯所拍。</p> <p class="ql-block">1945年,毛主席即将踏上了赴重庆谈判的征程的留影,照片中毛主席身着简朴的军装,头戴钢盔,面带微笑,目光坚定,神情淡然。当时的毛主席,肩负着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深切期望,他接受了国民党的邀请,从革命圣地延安飞往重庆,与对手进行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和谈。他的这一举动,被后人赞誉为“弥天大勇”,彰显了他为了民族利益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这次重庆之行,不仅是一次政治谈判,更是一次勇气和智慧的较量。他以超凡的胆识和远见,为中国人民争取到了和平民主的机会,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16、上面3张是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的单人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 1945 年 8 月 28 日毛主席在延安机场拍的老照片,里面有个外国人,叫赫尔利。赫尔利坐飞机到延安,是要带毛泽东和周恩来去重庆跟蒋介石谈判,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坐飞机。</p> <p class="ql-block">45年重庆谈判,毛主席第一次坐飞机的珍贵留影,主席的表情复杂!</p><p class="ql-block">在1945年的一次飞行中,毛主席的形象被珍贵地捕捉下来,当时他正从延安前往重庆。途中,他轻轻掀开飞机的窗帘,沉醉于下方壮丽的山川美景之中。正当他全神贯注地观赏时,摄影师准备记录这一刻。感受到镜头的注视,毛主席转过头,面对相机,展现了他特有的从容不迫和淡定。这一幕不仅展示了一个伟人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景,也体现了他面对任何情况都能保持冷静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1945年毛主席第一次坐飞机,恰巧被人记录下来,为何显得不自在?</p><p class="ql-block">1948年8月中旬,日本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8年抗战结束。为了更好的解决国共两党问题,老蒋决定要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谈。经过再三考虑后,毛泽东决定答应赴邀。</p><p class="ql-block">8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搭乘飞机飞往重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乘坐飞机,且又是为了去商谈和平大计,随行摄影师为了记录下这难得的时刻,瞅准时机,按下了手中的快门。</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毛主席第一次乘机的照片被恰巧记录了下来,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照片中的毛主席略显不自在,难道是因为紧张吗?</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递交了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就在同一天,蒋介石给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发去了一封电报,电文内容很简单,大概意思为:日本投降,和平在即,然而,国内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决,特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讨国家大计。</p><p class="ql-block">收到这封电报之后,毛泽东沉思良久,他与蒋介石打交道十几载,以他对蒋介石的了解,蒋定不会轻易和谈,他拿不准老蒋这一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故而,找到周恩来与情报处的李克农,他将蒋介石发来电报一事告知了他们。</p><p class="ql-block">对于蒋介石这突如其来的邀请,李克农也有些看不懂,蒋介石对于我党的态度一向不友好,此次邀请毛泽东过去,怕是不怀好意。李克农建议毛泽东拒绝邀请,避免遭遇不测。毛泽东想了想以后,决定暂不给予对方正式答复,同时放出风去,就说决定拒绝蒋介石的邀请。</p><p class="ql-block">果然,潜伏在延安的特务通过电台将毛泽东拒绝赴渝一事告知了蒋介石。老蒋大喜,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邀请毛泽东赴渝不过是迫于国际上的压力,并非出自他的本心,只要毛泽东拒绝来渝,就可以把责任全推给毛泽东,对外就说是毛泽东拒绝和谈,是他破坏祖国和平大业。老蒋的算盘打得是真响。</p><p class="ql-block">随即,蒋介石给毛泽东发去了第二封电报,电文内容较第一篇更为长些,语气也更硬了些。其核心内容还是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坐在一起谈一谈国共未来发展问题。</p><p class="ql-block">看到蒋介石的第二封电报后,毛泽东心里大概就了然了,蒋介石的真实目的他也猜出了大半。为此,他再次找来李克农等人,把自己的猜测与大家讲了一下,李克农觉得蒋介石应该还有其他目的,但是,目前并不明了,因此他还是希望毛泽东再慎重考虑一下,重庆之邀,尽量拒绝。</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慎重的考虑了一番后做了一个决定,“顺着蒋介石的想法而行”,老蒋本心不是不想让他去吗,那么他就顺势而行,另外还要通过特务的渠道把自己确定不去的消息传出去,让老蒋认定了他毛泽东不去重庆,看接下来老蒋作何安排,我方在伺机而动,打他个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很快,毛泽东回绝邀请的电报,和特务发来确定毛泽东拒来重庆的电报同时到了蒋介石的面前,蒋介石大喜,他在办公室一边笑着一边与众人说道:“他毛泽东这就是怕了,他不敢来。哈哈哈,我就料定他没有胆子来。事不过三,我要再给他发一封电报,这一次我要态度比先前还要诚恳,我倒要看他怎么拒绝!”</p><p class="ql-block">然而,令蒋介石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得知毛泽东两次拒绝蒋介石的赴渝邀请后,美国驻华大使向我党代表发出公告,说美方政府愿出面做担保,全程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希望毛泽东可以赴重庆参加和谈。随后,苏联方面也表明了立场,也愿意支持毛泽东赴渝谈判。</p><p class="ql-block">有了这两位的支持,毛泽东想要的效果也达到了。而后,毛泽东命人给蒋介石回电,电文大概内容为:“承蒙蒋先生盛情邀请,不胜感激,吾与恩来等人近期便飞往重庆,与君共谈和平大计。”</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以及美国驻华大使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延安机场,登上了飞往重庆的专机。</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这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乘坐飞机,对于这个新鲜物件,毛泽东多少是有些紧张的,但是,枪林弹雨几十载的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最初的紧张也不过稍纵即逝,在飞机上安稳落座没多久后,他便开始思考起到重庆后要处理的事宜。</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出行,一向穿着简朴的毛泽东换上了一套崭新的穿搭,借来的皮鞋、绸缎般丝滑的白衬衫,定制的中山装,以及借来的帽子,这一套穿搭着实让平日里粗布麻衣的毛泽东略感不适,加之需要思考的事情又比较多,才让一向沉着冷静的他显得有些许不自在。随行记者按下了手中相机的快门,照片洗出来后才发现,毛主席的表情略显不自在。</p> <p class="ql-block">1945年重庆谈判前,毛主席在飞机前的一张珍贵合影,一旁的美国人身份可不简单!</p><p class="ql-block">这是重庆谈判前夕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45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周恩来神情宽厚,毛泽东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美方代表赫尔利的神情有些严肃。</p><p class="ql-block">当时,一行人离开延安远赴重庆,赫尔利作为美国境内的共产党人,是想要帮助我党,然而他刚愎自用,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的珍贵照片,他刚下飞机就跟所有的工作人员和记者打招呼。这一次毛主席没带什么工作人员,这充分体现了他跟蒋介石谈判的诚心诚意,他真不愧是我们心目中的伟人!</p> <p class="ql-block">17、蒋介石在宴会上向毛泽东敬酒。</p> <p class="ql-block">1945 年 9 月 3 日,重庆,举办欢庆晚宴!</p> <p class="ql-block">18、毛主席和蒋介石</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时,毛主席与蒋介石的合影,你能看出什么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蒋介石的1945年重庆谈判照片,成为历史的见证。在这张老照片中,尽管毛泽东的服装不如蒋介石那般典雅,但毛主席的风采和威仪无法掩盖。这是一场充满战略谋划和政治智慧的对决,背后蕴含着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时刻。</p><p class="ql-block">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中国正处于战乱频仍的时期。而这次在重庆的谈判,正是为了解决中国内战的关键一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位胸怀大志的伟人,他的英俊潇洒和一身正气,成为了这场角力的象征。他的自信和坚定,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胜算信念。毛主席的风采,正如那时的中国,充满了激情与希望,他代表着一个新兴力量,准备与旧秩序抗衡,塑造中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在这次谈判中,毛泽东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立场。他谋求共产党在中国的地位,并在谈判桌上表现出自己的实力。毛主席的胸有成竹并非虚言,他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取更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与毛泽东相对的是蒋介石,他的服装和仪态一直以来都是华丽的代表。然而,在这张照片中,毛主席的气宇轩昂和坚毅表情,与蒋介石的儒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对比也反映了当时两位领袖的不同政治背景和取向。</p><p class="ql-block">这张老照片,见证了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政治对峙,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关键时刻。它不仅仅是两位领袖之间的对决,更是中国民众未来的命运之战。毛泽东的坚韧和决心,最终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这张照片则永远地记录了那个时刻。</p><p class="ql-block">今天回顾这张老照片,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理解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角色,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无论如何,这张照片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提醒我们过去的教训,为我们的未来指明方向。在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中,坚韧和智慧始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导航。</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和毛主席留下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5年,重庆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舞台。这里,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了一场关键的谈判。一张他们的合影,足以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气氛和我党坚韧不拔的决心。</p><p class="ql-block">照片捕捉的是两位领袖对话的瞬间。毛主席神色坦然,稳重中带着一丝隐约的自信。他的目光坚定,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胜利。然而,他身上所穿的服饰,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那身衣裳,不是他的,而是经过周恩来周转借来的。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在重庆这样的重要场合,毛主席也没有一套合适的正装。</p><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衣服的小插曲,它折射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困境。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劣之下,党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断战斗,直至取得胜利。毛主席身上的那套衣裳,正如他当时的身份——充满了挑战,但不屈不挠。</p><p class="ql-block">也许,蒋介石或其他的国民党高层,并没有意识到,这位面前的,穿着借来衣服的毛泽东,正带领着一支即将掀起风暴的力量。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一个农村出身的革命者,但毛主席的气场、他的智慧和坚韧,已经超越了他身上的那套衣服。</p><p class="ql-block">这个小细节,让人反思。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外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信仰和决心。而那张照片,正是两种思想、两种命运的交汇。最终,历史选择了毛主席和他带领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那种坚韧不拔,为人民服务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时,毛主席、蒋介石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一起合影,赫尔利被安排站在了 C 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的照片,只见他步履矫健,自信满满,气场十足。这张照片拍摄于 1945 年 8 月 28 日,地点是重庆山洞林苑蒋介石官邸。当时,毛主席正走进宴会大厅。</p> <p class="ql-block">这是 1945 年 9 月 16 日重庆谈判期间拍摄的照片,伟人亲自前往重庆,不顾个人安危,为了争取民族自由平等的中国,他呕心沥血。哪怕是小憩片刻,他都在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p> <p class="ql-block">45年重庆谈判,毛主席在宴会上的一张珍贵留影,主席表情轻松,从容自信!</p><p class="ql-block">在1945年的重庆,一场庆祝抗战胜利的宴会上,毛泽东主席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捕捉到了他与各界人士深入交流的瞬间,笑容满面,展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毛主席不仅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勇气,还彰显了他的智慧与从容。</p><p class="ql-block">他的这些品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无不为之倾倒。这不仅是一张记录胜利喜悦的照片,更是证明了毛主席在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毛主席出发前的一张珍贵照片,邓颖超专门来送毛主席上飞机!</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朱德、邓颖超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45年,延安军民齐聚延安机场,欢送毛主席等人。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三位伟人衣着朴素,平易近人,正在和延安人民告别。由此可见,毛主席深得民心。</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准备从延安机场赴重庆谈判。其实这次谈判非常艰险,虽然共产党想要和平,但是蒋介石不可能同意,他一心想要独裁。</p><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我党为了响应国内人民休养生息的愿望,在历经43天的谈判后,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议,国内取得了短暂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毛主席在延安机场出发前的一珍贵照片,笑容十分和蔼!</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机场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45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毛主席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但是仔细端详,会发现他眉眼之间有一股担忧的神色。当时,正值蒋介石一连发出三次电报,想要和毛主席进行重庆谈判,这是一场“鸿门宴”,可能会有去无回。</p><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毛主席和周总理再三考虑国内形势,还是决定前往赴宴,毕竟共产党的宗旨是为民服务,当时百姓们经过战火纷飞,都渴望和平,希望看到国共合作的局面,因此在经历了43天的艰难谈判后,双方成功签订了《双十协议》。</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结束后,毛主席平安返回延安的一张珍贵留影,照片上的主席正在演讲!</p><p class="ql-block">这是毛泽东向前来欢迎的军民发表讲话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45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在延安机场内,毛泽东身形颀长,他的手里没有拿着麦克风,却有一种磅礴力量,振奋人心。</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演讲富有感染力且通俗易懂,他善于运用比喻,用寻常的事物深入浅出地解释事物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毛岸英</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组毛主席和爱女李讷的日常生活照。通过这组老照片,我们能够看到主席和李讷之间的父女情深,能够感受伟人身上浓浓的父爱。</p><p class="ql-block">下面,一起来欣赏吧!</p><p class="ql-block">延安,毛泽东抱着李纳,小李讷手里拿着一本书,毛主席正在教她读。</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李讷是毛主席和江青所生的女儿。李讷于1940年8月3日生于延安。李讷的名字出自《论语》:“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李讷出生之后,一直在延安生活,直到1947年初才跟随父母转战陕北。于1949年来到北京。可以说,李讷的半个童年都是在延安度过。主席的孩子中,李讷是陪在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一个。主席对李讷十分疼爱,在延安的时候,</p><p class="ql-block">主席总是抽空带她散步,教她识字,给她讲故事。主席亲切地称她“大娃娃”,而李讷则叫主席“小爸爸”。一老一少,其乐融融。到了北京之后,李讷进入育英小学读书,后来她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p> <p class="ql-block">1946年延安,伟大领袖毛主席打兵乓球的珍贵留影,照片中毛主席穿着朴素的衣服,手握木板制成的乒乓球拍,站在简陋的乒乓球桌前严阵以待,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毛主席正在尽情的享受运动。不远处,一名忠诚的警卫员静静地伫立,默默守护着这宁静而又庄重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毛主席和李讷。</p><p class="ql-block">李讷人如其名,她话不多,比较斯文,喜欢看书。李讷回忆说:“父亲先让我们读《水浒传》,因为《水浒传》好读,故事也比较引人入胜。然后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诗词。”毛泽东还将自己选编的诗词打印成册,装订了好几本,每个孩子一本。</p><p class="ql-block">李讷学习比较认真,于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p><p class="ql-block">照片上,李讷身穿花裙子,长相清秀可爱,显得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毛主席带着李纳在滑冰场上溜冰。注意看,她们穿着溜冰鞋,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那个男孩是毛远新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女儿李讷的珍贵老照片,岁月静好。镜头下的毛主席身穿大衣,戴着帽子,坐在凳子上。李讷则身穿棉衣棉裤,穿着滑冰鞋滑到了父亲身边。毛主席紧紧握住了女儿的手,笑容亲和慈祥,充满了父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他对子女既有着深沉的父爱,又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子女。而这些子女哥哥在良好的教育下,秉承优良的家风,低调内敛,艰苦朴素,成就非凡。</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毛主席一张罕见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他的女儿李讷应该是放了暑假,换了一身好看的裙子,喜笑颜开。一脸茫然的侄儿元新也很是可爱。</p><p class="ql-block">他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同时也是一位父亲,对于聚少离多的亲人,他的严厉中带着一丝包容,一丝慈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纳、李敏陪毛主席游泳。照片上,李讷和李敏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们身穿泳衣,显得十分漂亮。主席身穿睡袍,坐在藤椅里,定睛望向前方,显得镇定自若。</p> <p class="ql-block">图为毛泽东和李讷在北戴河。照片上,毛主席坐在藤椅里,手里夹着烟,笑容可掬地看着李讷。李讷身穿泳衣,正在和爸爸说话。父女俩开心快乐,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李讷一直都很低调,生活很朴素。有一年,在北戴河,陶铸的女儿、李讷的好朋友陶斯亮去看望李讷。毛泽东望望陶斯亮的花裙子,对李讷说:“你看亮亮穿得多漂亮,你为什么不也穿花一点呢?”由此可见主席对女儿的关心和关爱。</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1953年,毛主席和徐向前的亲切会面,画面十分温馨,永恒的记忆,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站在西子湖畔,双手插在裤兜里,正在眺望远方。</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非常喜欢杭州这个城市,对于主席来说,杭州可谓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因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毛主席逝世,他到过杭州50多次,共在杭州住了800多天。</p><p class="ql-block">20多年间,毛主席就在杭州住了两年多,所以,主席说杭州是他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在杭州期间,毛主席主持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形成了许多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几十次会见外国政府首脑和外国各界代表团。</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毛主席来到杭州,下了火车,就看到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及许多省委领导都在站台等候他。见到这么多人,毛主席说:“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到杭州就像到了家,以后就不要再搞接送了,好不好?”</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来不迎,走不送,不叫不到”,成了浙江省委不成文的规定。在以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又多次到杭州,省委领导再没有出来迎送。</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1月,当时天气还比较冷。毛主席头戴一顶帽子,身穿大衣,双手插在裤兜里,伫立在西湖边,仰头眺望远方。</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主席身形魁梧,形象高大伟岸。</p><p class="ql-block">轻车简从,不讲排场,是毛主席一贯的作风,主席实在太伟大了!</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2位伟人身穿大衣的一张珍贵合影,注意看,毛主席正挥手向前方的人群打招呼!</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一张老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将手高高举起,正在向远处打招呼,周总理看向镜头,面容端正,温和中带着威严。</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周总理一生经历了酸甜苦辣,其中不乏一些趣事。周总理号称“千杯不醉”,其实这是锻炼出来的,在重庆谈判时,他替毛主席挡酒,周围人都喝倒了,他还屹立不倒,不过晚年的他身体不好,之后再也没喝酒。</p> <p class="ql-block">吕厚民和毛主席的珍贵合影!镜头下的毛主席身穿中山装,亲和宽厚,形象伟岸,紧紧握住了吕厚民的手。而身上挎着各种设备的吕厚民看起来十分专业,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十分激动。</p><p class="ql-block">吕厚民是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前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4年,也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摄影师。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摄影技巧,并紧随毛主席的步伐,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外出考察时留下的一张珍贵画面,此时的毛主席戴着口罩,正在踏过铁路的珍贵镜头,温馨的一幕,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是毛主席在庐山留下的一张珍贵镜头和罕见画面,此时的毛主席像一位慈祥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有人劝毛主席穿黑衣见外宾,以符合国际惯例,主席:什么国际惯例?</p><p class="ql-block">1956年的时候,印尼总统访问中国,相关部门,就给毛主席准备了一套黑色中山装。</p><p class="ql-block">到了快会面的时候,罗瑞卿发现,毛主席还是穿着那身平时穿的灰色中山装,就提议道:主席,您还是换一身黑色的吧。</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下意识的打量起自己的衣服,这也没补丁啊,也没有褶皱的地方啊,也没有不干净的东西啊。于是,他抬头问道:怎么了?</p><p class="ql-block">罗部长赶忙解释道:按照国际惯例,大家都穿黑色,这样显得正式一点儿。</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摆摆手,愠曰:什么国际惯例?我们中国人,就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穿法,我看,这样挺好。</p> <p class="ql-block">罕见!毛主席与机要秘书叶子龙合影,叶子龙在毛主席身边当了27年机要秘书,和毛主席单独合影只有这1张,太珍贵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罕见的高清彩色照片!</p><p class="ql-block">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去农村视察工作时和种地的农民亲切地交谈。</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左手夹着香烟,一边问农民用机械化翻地的情况。</p><p class="ql-block">那个农民认真地听毛主席说话。毛主席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很亲切。</p><p class="ql-block">缅怀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8年五一劳动节,毛主席到广州视察工作时,和当地的农民在亲切地交谈时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经常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尤其是喜欢去农村基层,亲自了解农民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收成如何……</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阅读《人民日报》“美帝必败”的彩色照片。</p><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政府就美国武装入侵古巴发表的严正声明:《美帝必败,古巴必胜》。</p><p class="ql-block">照片为1961年4月20日,毛主席正在阅读当天的《人民日报》。</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面容严肃,正气凛然,威武霸气,领袖风范。</p><p class="ql-block">(1961年拍摄</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2年,拍摄地点在北戴河,这是王海容、王起华姐弟俩和毛主席留下的一张罕见镜头和温馨画面。这样的镜头,这样的画面,还是第一次见,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3年5月,这是毛主席在杭州刘庄的珍贵镜头和罕见画面。</p> <p class="ql-block">图一,1964年,在毛主席专列上担任服务员的张玉凤,站在主席身边留下了这张合影。</p><p class="ql-block">图二,1970年,张玉凤陪同毛主席参加国庆活动,此时的张玉凤是毛主席的生活秘书。</p><p class="ql-block">两张图片都极具有代表意义——第一张照片,是张玉凤头一次和毛主席合影,所以显得特别激动,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第二张照片,是张玉凤担任主席生活秘书之后头一次陪毛主席参加国庆活动,因此她略显拘谨。</p><p class="ql-block">张玉凤,1944年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曾是牡丹江铁路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毛主席专列的服务员。</p><p class="ql-block">在专列工作期间,张玉凤一丝不苟,给了毛主席很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19707月份,中南海工作人员突然找到了张玉凤,说:“毛主席想见你。”</p><p class="ql-block">张玉凤稀里糊涂地跟着警卫到中南海,见了毛主席,自此后就在中南海“安了家”,成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p><p class="ql-block">成为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后,她做事认真谨慎、勤奋好学,深得毛主席信任。在与主席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张玉凤的角色慢慢由生活秘书过渡成机要秘书,但仍兼着生活秘书一职,一直到1976年9月主席逝世。</p><p class="ql-block">感谢张玉凤对伟人的精心照顾,她也成为了关键时期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九月,毛主席和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的合影。照片上的伟人英姿飒爽,焦守云也很高兴,对着镜头笑得很灿烂。</p><p class="ql-block">要知道,焦守云当时的穿着可是经过他父亲焦裕禄省钱的衣服改装而成,焦裕禄走后,他家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焦裕禄的妻子徐俊娅不得已只好就把他的旧衣服重新缝制了给儿女穿。</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穿着军装,站在城楼上向红卫兵们挥手致意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