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座遍布博物馆的城市!

白桦林

<h3>千年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赋予了京都独特的面貌。在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城市里,仅博物馆、美术馆就有200多座,几乎遍布到各个角落。全世界像这么多博物馆集中于一个城市,可能除了京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城市!受制于时间,我们在十天里只去了九个博物馆外加京都植物园,不能不说是蜻蜓点水。只望下次有更多的时间看更多的博物馆了。</h3><h3>图为《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全世界排名第七的博物馆,始于明治中叶时期建造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博物馆。<br /></h3><h3>不巧我们那天遇上博物馆调整展品展馆关闭。</h3> <h3>《京都铁路博物馆》日本最大的列车博物馆。</h3><h3>京都博物馆合并了梅小路蒸汽火车博物馆与原本位于大阪的交通科学博物馆,建在梅小路蒸汽火车博物馆的原址,展示面积约31000平方米,2016年4月29日开馆。</h3> <h3>非常涨姿势的铁路博物馆!日本的铁路发展历史和各个时代的机车应有尽有。除了机车展品,还有铁路技术的展示。楼上有各种模型。展馆后面是旧的梅小路蒸汽机馆,有百年扇形车库,旋转台,几十台蒸汽机车,还有蒸汽机车体验。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用心做的博物馆典范。无论是新旧火车的展览,电车的结构,原理,铁路信号灯原理的展式,都是花了心思精心设计,不是简单堆物展出。</h3><h3>博物馆还有很多互动地区。二樓是「體驗」的主要區域,我们时间不够没有体验。</h3> <h3>博物馆收藏列车53辆,包括0系列新干线的第1号车、500系列新干线电车、C62型蒸汽火车等在内的列车,都是足以载入日本铁道历史的标志性列车。</h3> <h3>左边👈第一辆为当时实现营运且世界上最快的新干线电车。当中KUHANE581-35 为作席与卧铺两用设备,世界首创特快交直流列车。</h3> <h3>0系列新干线的第1号车。时速200公里。</h3><h3>1964年制造</h3> <h3>新干线(Shinkansen)是贯通日本全国(除四国地方)的高速铁路系统,其首条线路于1964年开通运行,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高速铁路系统,还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旅客运输的高速铁路系统。可以说,诞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日本新干线,是世界高速铁路的先驱,和法国TGV、德国ICE一起,并列为世界高铁三巨头。</h3> <h3>在开业時非常活跃的0系新干线电車的車头。現在车內已成为展室。1964年制造</h3><h3>第一条新干线路线是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这条路线也是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h3> <h3>实現当年世界最快时速300km营运行驶的新干线电車500系列,曾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h3><h3>1996年制造</h3><h3><br /></h3> <h3>日本的新干线从1964年诞生直到今日320公里,半个世纪过去了,仅提速120公里。而我们中国的高速铁路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引进才10多年,"复兴号"已经跑出了350公里。真诚地希望我们国家的高铁能将安全放在首位,经济效益第二,速度第三。🤛</h3> <h3>拥有英國风格的現存最古老日本国产量产型蒸汽火車。</h3><h3>1903年制造</h3> <h3>编号C581屬於C58型第1号車头,1938年由「汽车制造」厂生产,車前16瓣菊紋及侧边凤凰紋飾显示這是一輛「御召列車」,也就是皇室专車,原本行駛於北海道,1987年註銷車藉,目前只做靜态陳列.</h3> <h3>百年扇形车库</h3><h3>在博物館後有一個拥有百年历史的国家指定重要文化财产—扇形車庫, 這裡所展示的全都是活跃於明治至昭和时代的代表性蒸汽火車,非常經典!</h3> <h3>日本最大的載客用蒸汽火車,活跃於东海道本线和山阳本线。</h3><h3>1948 年制造</h3> <h3>這就是号称日本史上最強大的客运蒸汽牽引机车头C621,從它巨大的动力車轮直径(175公分),可以想像在铁轨上以110公里时速疾行時的震撼力。</h3><h3>1948年制造。</h3> <h3>各种车轮</h3> <h3>日本皇室列車的各种銘板和徽章<br /></h3> <h3>关西铁道社章</h3> <h3>三楼的天空露台。在這里世界文化遺產──東寺的五重塔和京都塔等京都独有的景色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行驶过京都車站的新干线和往来列車等景致。</h3> <h3>欣歌与当年蒸汽列车乘务员合影</h3> <h3>改造为吃便当的列车</h3> <h3>小朋友的乐园!</h3><h3>京都铁路博物馆不愧是一个对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学习教育娱乐的好场所!假期带孩子来是亲子的最佳去处!!</h3> <h3>《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h3><h3>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位于京都市冈崎公园内,主要展示以京都为中心的关西、西日本的美术作品。我们去时,因为整修,只开放四楼展厅。</h3> <h3>《后苑雨后 》</h3> <h3>Felice Ueno Rix (1893-1967)奥地利纺织,墙纸工艺品设计师。她长期住在日本,成为日本现代艺术有影响的人物。</h3> <h3>Felice 与日本建筑师Ueno 🎎后,搬到日本。利用她在约瑟夫霍夫曼的维也纳工作室获得的知识和创造技能,为日本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在京都艺术学院任教。</h3> <h3>她设计的图案很多运用在和服,各种装饰艺术品上。</h3> <h3>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可以看到 Felice Ueno Rix 的展品。</h3> <h3>  "在工作中发現自我,為了寻找自我而工作"。 —河井宽次郎(1890-1966 日本著名陶艺家)</h3><h3>河井寬次郎的陶艺作品,跟他的文字一樣,充滿了素朴的美。🌹</h3> <h3>《并河靖之七宝纪念馆》</h3><h3><br /></h3> <h3>2008年,并河靖之纪念馆所藏141件作品以及图片、工具等总计1622件相关物品,以"并河靖之七宝资料"为题被列入"国家注册的有形文化财"(日本国物质文化遗产)。 </h3> <h3>纪念馆的小姐热情地告诉我们七宝就是中国的景泰兰,并写下了七宝日文,法文,中文的名称。🌹</h3> <h3>「七宝烧」(Shippo-yaki)是日本对金属珐琅器的称谓。也就是我国的景泰蓝。日本七宝烧工艺在19世纪后期的明治时期出现飞跃性的进展,作为出口国外的美术工艺品受到欢迎。</h3> <h3>来自京都的陶艺家并河靖之(Namikawa Yasuyuki)</h3><h3>明治三年(1870)前后在京都设立七宝工厂。他用有线七宝技术结合自己发明的黑色透明釉和精工细作的金银线掐丝技巧,于明治六年(1873)成功地制造出别具一格的第一件作品。明治七年在德国人戈特弗里德·瓦格纳的指导下对七宝釉料进行改良。七宝技术飞快进步,凭借其纤细的「有线七宝烧」,并河京之被尊为明治时代日本七宝烧工艺的最重要代表之一。</h3> <h3>并河靖之的代表作《黑地四季花鸟图花瓶》参加1900年巴黎博览会并被皇室收藏至今。</h3> <h3>由于并河靖之用德国技术对釉料进行改良,与我国的景泰蓝还是有区别。简言之, 景泰蓝的颜色在表面,七宝烧的颜色在玻璃釉下.</h3> <h3>当年并河靖之的故居变成专门展示作品的的纪念馆,建筑物充满了书院气息,并河靖之生前的工作室和烧窑场都还保留着。</h3> <h3>纪念馆后的日式庭院,池水涓涓,绿叶滴翠,古韵浓厚,景色宜人!</h3> <h3>《京都传统工艺馆》</h3><h3>劝业馆这个建筑是个会场中心。展览馆在地下一层。这个小型博物馆可以了解到很多日本传统的手工艺品。</h3> <h3>所有展出的传统工艺品品类。</h3> <h3>西阵织</h3> <h3>《京都文化博物馆》</h3><h3>京都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介绍京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综合博物馆。</h3><h3><br /></h3><h3><br /></h3> <h3>京都文化博物馆,历史可追溯至1968年,占地面积为4790平方米,为庆贺平安京建都1200周年而创立。</h3> <h3>二楼的专门展厅:《京都历史》介绍京都1200年的历史。这一区主要是概略介绍京都这座历史名 城从8世纪到20世纪经各朝各代的历史。展厅严禁摄影,这张也只是网上下载的。</h3> <h3>展厅有中文耳机讲解,同时提供志愿者进行英语或日语导赏。那天我真的非常幸运!遇到一位Akiko Nagasawa小姐,她全程一对一为我导赏。展厅里共有八幅大型图片,展示了京都从平安京建都到迁都江户之前的四个大时代千年文化历史。Akiko 小姐逐一详细向我讲解。</h3> <h3>在将近一个多小时里,通过这些图片和声情并茂的讲解,Akiko 小姐领着我仿佛在一千年的京都历史长河里游了一回,大大地满足了我对京都历史"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心存满满的感激,我们互相留下了邮箱,回来后向这位日本讲解员致以深深的谢意!🌹</h3><h3><br /></h3> <h3>京都文化博物馆分为本馆与别馆。这里是别馆。别楼建筑的前身是旧日本银行京都分行,由现代日本建筑大师辰野金吾及其弟子长野 宇平治设计并于1906年完成建造。1969年, 它被指定为代表明治时代(1868年-1912 年)西式建筑的重要文化财产。<br /></h3> <h3>据说,辰野金吾是明治时期英国建筑师Josiah Conder的弟子,日本银行总行及东京站都是他的成名作。</h3> <h3>别馆的后面有一个欧式的咖啡厅。在悠闲的下午,看完展览,坐在这样静谧的空间小憩片刻,感到十分的惬意。😀</h3> <h3>地上的水井盖指引我们到了《源氏物语博物馆》</h3> <h3>隐身在小片林蔭中的「源氏物語博物館」</h3><h3>《源氏物语》是11世纪初由平安時代才女紫式部所著的790年~1100年代中期贵族的故事。从男贵族"光源氏"与其子"薰"的角度,描写了看似辉煌的宫廷发迹和围绕恋爱的人生以及被那些所愚弄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全书共54卷,是日本最古老的长篇小说。</h3> <h3>这个现代化建筑的顶据说是仿造平安时代的屋顶形建的。博物馆由平安厅,栈桥,宇治厅,小卖部、&quot;花散里&quot;咖啡厅组成。</h3> <h3>紫式部幼年丧母,从小从父藤原为时学习汉学,通晓音律和佛典,特别热爱白居易诗。婚后三年,紫式部丧夫寡居,应召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贵族的生活风貌,</h3><h3><br /></h3><h3> </h3> <h3>博物馆运用多媒体声光效果,以鲜艳清晰的高画质影像介绍源氏物语的魅力和概要。</h3><h3>进入平安厅,只见两位身着华丽的十二单的貴族女性在寢殿里下围棋。</h3> <h3>使用两枚贝壳所作的"合贝", 为贵族游戏用具。</h3> <h3>贵族坐的🐂车((不是马而是牛缓缓牵引的车)</h3> <h3>十二单衣物。于平安时代的10世纪后开始被作为贵族女性的朝服,现代在即位礼、结婚式、御大礼、祭祀等大礼场合是日本皇族女子正式礼服。</h3> <h3>光源氏居住的六条院宅邸的模型。光源氏是一个非常懂得享受的貴族,他所建造的六条院分作春夏秋冬四個町,分別住了四個女人,而四個町的景色也是與四季互相对应的。</h3> <h3>栈桥</h3><h3>栈桥設計充满诗意!感觉是这个博物馆的最大设计亮点!《源氏物語》故事中前兩部分以平安京城為舞台,第三部改为宇治,从平安厅跨过栈桥到宇治厅,桥的銜接象徵从平安京城渡过鸭川,跨越山道,再渡过宇治川來到宇治,粉绿色的色调,象征着🍵故乡宇治,桥两边都是宇治的图景,天上人间,朦胧景色,如梦如幻,想像的翅膀可以在这里飞翔!</h3> <h3>宇治厅 </h3><h3>《源氏物语》的第三部"宇治十帖"是以宇治为叙事背景的。这也是这个博物馆建在宇治的原因。</h3> <h3>這个展厅展示《源氏物語》最后十帖在宇治發生的故事,主角也从光源氏转到他的兒子薰的身上。展館分为两个部分,一面是介紹一些源氏物語貴族使用的香料以及画卷。另一面则是宇治十帖的故事佈景,人物有薰以及大君、中君。</h3> <h3>映像放映室: 這里的影片每半小時播放一次,片场約二十分钟,我们看了《桥姬》。由于没看过《源氏物语》,无字幕,对桥姬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影片拍得阴森森,毛骨悚然!后来一查资料才知桥姬是桥的守护神,也就是宇治川上的宇治桥女神。日本人认為每座桥都有女神守护,最有名的就是宇治桥姬。桥姬是個充滿悲据色彩的女神,她与离宮八幡神是恋人,八幡神每次沿着淀川、瀨田川、宇治川來找桥姬相會,然而八幡神并非每夜都來,而桥姬却是夜夜坐鎮桥畔,等待情人。桥姬的形象就是這種一心一意等待恋人前來的哀愁女神。优美女神引颈翘望河面远方的姿态,引发了许多古代歌人的想像力,留下不少著名和歌。</h3><h3>在宇治十帖,作家紫式部便以桥姬為題,写下大君、中君以及浮舟三個女子的悲剧愛情故事,而桥姬這段影片也就是結合了桥姬与宇治十帖的故事。<br /></h3> <h3>源氏物語博物館售卖的紀念品很精美,有迷你屏風和各种紙艺精品。所有的纪念品都与源氏物语有关。</h3> <h3>《源氏物语》中详细记载了六种熏香的配方以及调配之法。我们也买了以《源氏物语的》的人物"花散里"命名的香,回来后又去广州配了香座,也准备尝试一下千年前平安人熏香的雅兴情趣!😀</h3> <h3>《源氏物语》是世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比我国的《红楼梦》还早700多年。代表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她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物哀」即見物而生悲哀之情。此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h3> <h3>我们从京都坐JR琵琶湖线到石山,再坐了50分钟的巴士辗转来到深山里,一心为的是寻访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h3> <h3>下车后,路的尽头是一条隧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隧道里光线幽微,回首张望,已不见来时路,贝聿铭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h3> <h3>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1997年11月开馆,当时获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博物馆设计之一!</h3> <h3>走向美秀博物馆,首先使人眼前一亮的是她丰富的几何型体的建筑构图。从第一眼看到的三角形外形门型(建筑外形采用了日本古典乐器三味弦的拨子的造型),到进大厅后映入眼帘的圆形、半圆形、扇形、五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 千变万化的图形,像一曲建筑物交响乐,合奏创造出种种前所未见的建筑乐章!正是充分活用了几何力学結构及玻璃作为建筑元素,日光充分注入室內的空間,落入每个角落,撒向每件展品,呈现出最和谐的美景!</h3> <h3>美秀美术馆另一个使人心旷神怡是她的"借景"运用。贝聿銘深谙日本庭园的借景技巧,外面的蓝天、白云,远山、青松尽收眼底。而這里使用大自然山脈作出的借景,壮观之至!美术馆入口大厅正面所对的窗户外,正是贝聿铭亲自挑选的三棵黄山松,光影之下,此景宛若一幅巨型国画!</h3> <h3>美秀美术馆真正使人惊叹的是她在设计上对环保的深入考虑。不用说美术馆本身远离尘嚣,置于深山自然中,其主体建筑物达80%都是埋藏于地下,单从空调和灯的运用就可以看到建筑大师贝聿铭为保护展品下的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是展室和收藏室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室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室的照明,全面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新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在20多年前设计的美术馆,就有这样的♻️意识,不能不对贝律铭大师肃然起敬!</h3><h3><br /></h3> <h3>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合法买来的文物中经调查有一件是中国失窃的石佛像-北魏蟬翼冠石雕佛像,中国相关部门知道后进行交涉,最后美秀博物馆将此文物无偿归还中国。</h3><h3>目前这尊北魏蟬翼冠石雕佛像 收藏于山东博物馆。🌹</h3> <h3>《大山琦山庄美术馆》</h3> <h3>大山琦山庄美术馆是昭和時代关西实业家加贺正太郎先生的私人别墅。家境富裕的他,难忘旅英学习時在溫莎堡眺望泰晤士河流动之景,特别挑选在木津川、桂川、宇治川三河交接的大山崎,亲手打造這座英倫風格的夢幻城堡。在他逝世后,山庄几经转手,最后由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接手,对山庄进行了修复,并委由建筑师安藤忠雄先生为其改建,于1996年作为美术馆对外开放。</h3><h3><br /></h3> <h3>推开主屋厚重的大门,踩踏着软厚的地毯,微黃的灯光下,只见天花板⬆️独特的几何设计,绚丽的玫瑰窗,弯弯的迴梯,大型格子落地玻璃窗,角落裡的古老自鸣钟,定時鸣响报点,感到回到那曾有的风华時代。英伦古典的装饰,源自主人本身的品味,亦來自時光茬苒的回声。</h3> <h3>朝日啤酒相当会做广告。博物馆里到处都是标着Ashihi(朝日啤酒)的字样。入门的小卖部里标着Ashihi的各种纪念品玲琅满目。</h3> <h3>英式庭院</h3> <h3>二楼平台咖啡厅,在这可以远眺三川汇合的景点。</h3> <h3>主楼的上层部分采用英国都铎风格的半木骨造结构。</h3><h3><br /></h3> <h3>&nbsp;「地中宝石箱」安藤忠雄</h3><h3>朝日啤酒邀请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扩增半地下结构的新馆地中馆,别名为「地中宝石箱」,以混泥土材质的通道与主馆连结,并以玻璃环绕楼梯的上半段,让参观者在下楼时,可同时欣赏两边植栽,而馆藏的莫奈名画「睡莲」则以常设展的形式展示于地中馆。🌹</h3> <h3>《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安藤忠雄</h3><h3>京都府立陶瓷名画之庭是世界上首家露天绘画庭园。(Garden of Fine Arts) 安藤忠雄挑選了8幅大師世界名画,用原作照片的正片制作刻板,然后将刻板翻印到陶瓷版上,此后进行烘培加工,加亮色彩,最后将多个这样的陶瓷版拼凑到一起,构成巨大的绘画。🌹</h3> <h3>《睡莲》<br /></h3><h3>第一次看到莫奈的《睡莲》在水中绽放!惊艳无比!🌹</h3><h3><br /></h3><h3><br /></h3> <h3>欣歌所指的是平安时代(我国唐朝后期)的著名画家鸟羽僧之名作:《鸟兽人物戏画》,原作现藏于高山寺(世界文化遗产)中。<br /></h3><h3><br /></h3> <h3>《清明上河图》局部</h3> <h3>《最后的审判》是由110块60cmx3m的陶瓷版拼凑而成。</h3> <h3>《清水三年坂美术馆》</h3><h3>受这个小宣传册的吸引,我们用Google 导航到这。</h3><h3>美术馆展出是江户后期至明治时代的&nbsp;金工、七宝、蒔絵(漆器 Makie)、薩摩焼、陶瓷,牙雕、绣花等精密工艺品。虽然美术馆很小,展品有限,但件件都是顶级产品!可以近距离观看到展品的精致细腻,慢慢享受美丽的超凡技艺手工艺品。展馆严禁摄影,好在可以买些明信片留做纪念。</h3><h3>美术馆位于清水寺附近,非常推荐顺路来此一游!👍🌹</h3> <h3>&quot;瀑布图&quot; 刺绣</h3> <h3>司山: &quot;唐子萨摩茶碗&quot; (局部)</h3> <h3>无名 : &quot;菊蝶萨摩鉢&quot;</h3> <h3>安藤峰山: &quot;三个茄子&quot; 牙雕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