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红字碑铭文校考整理

沅水恋歌

<p class="ql-block">沅陵红字碑铭文校考整理</p><p class="ql-block">向洪彪等撰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沅陵红字碑,又叫明溪新寨题名记摩崖石刻。该碑刻所记述的是宋仁宗至和2年(1055)前后土司彭世羲与宋朝辰州军队之间的交战情况,这次战争打得非常惨烈,史称第二次溪州之战。宋军首领雷简夫在双方疲惫,彼此被迫言和的情况下,为了遮面子争取政治得分,搞了一块勒石纪功的摩崖石刻。历经南宋、元、明、清等朝代,因年代久远,风蚀雨渍,碑面字迹斑驳。后世有地方贤达用朱砂红漆描出碑文以供考证观赏,因而得名红字碑。描红的时间应在明末清初,《辰州府志》古迹考记载:红字碑在明溪口石壁上。说明在乾隆年间,红字碑的名称已经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明:沅陵明溪口,酉水与明溪汇合处。 向洪彪 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事情缘于彭仕羲在庆历四年争夺被辰州宋军强行占领的土地。赵宋王朝因此拒绝溪州朝贡,对溪州政权不予承认,双方关系搞得很僵。事情迁延到至和元年,溪州土司彭仕羲父子不睦,其子彭师宝带领其党羽家属到辰州控告彭仕羲作恶谋反。 辰州知州宋守信,通判贾师熊、转运使李肃之等人未得朝庭首肯即擅自合议讨伐,动用数千兵马长驱突入溪峒。彭仕羲猝不及防,仓皇逃遁。宋军趁势焚烧溪州城,绑了彭仕羲的家小,并把铜柱盖子一并俘掠。彭仕羲回过神来,招集溪峒人马对入侵的辰州宋军进行了猛烈痛击。 在溪峒力量的打击下,宋军战死人员达七成左右,丢失粮草军械无数。宋守信等人皆因事受到问责贬谪。宋王朝当时忙于应付来自北方辽国和西夏的压力,多次晓喻溪峒,以求息事宁人。仕羲等拒绝接受裁损贡赐等条件。宋军只能再次派遣三司副使李参、文思副使窦舜卿、侍御史朱处约、转运使王卓等带领重兵进剿。并且敦促彭仕羲归顺。迫于形势,彭仕羲上书自陈,并对宋守信等轻信彭师宝诬告而擅伐无辜的事进行控诉,表示愿意率领誓下二十州重新归顺。朝庭因此派遣殿中丞雷简夫前往辰州进行善后处理。嘉佑2年(1057),彭仕羲释放了所俘宋军51人,并退返缴获的军械盔甲1890件。率溪州各族700余人饮血盟誓表示归顺。辰州方面也释放了彭氏家小,并归还了铜柱盖子。</p><p class="ql-block">雷简夫捡得如此政绩,当然要大吹大擂一番。效仿前人勒石纪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其中掠人之美的事情,也是非常明显的。《宋史·蛮夷传》中所记参与该事的三司副使李参、侍御史朱处约等人,就遭到了抹煞,根本没有开列在勒石名单之内。</p><p class="ql-block">目前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右下方的剥落空白处是溪州一方头领勒名之处。这个说法有点牵强。把溪州头领名号刻上,和勒石纪功的本意是不相符合,也就难以让人信服。但是,彭仕羲所率700人中的溪州各族头领饮血盟誓以示归顺,按照历史惯例将姓名加刻于铜柱铭文的空隙中,则是非常可能的。从铜柱铭文情况看,正文缝隙中的铭文字迹潦草,和天褔6年(941)盟誓正文存在明显区别,所刻官职名多为宋代建制。年代久远,限于文化水平和认知差异,对铜柱铭文的正文与补刻,民间历来有多种观点。当下最有说服力的主流观点,仍然以乾隆28年(1763)《辰州府志》对铜柱铭文的厘清版为是。而《明溪新寨题名记》作为与铜柱铭文齐名的古溪州文献,历来受到土家族历史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年代久远,字迹斑驳脱落,若非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亲临现场,单凭图片辨认,是非常困难的。坊间流传的碑文内容,经过无数代千万人传抄,难免讹传纰误。例如永顺知县唐赓,云南昆明县举人,同治九年任。有《过明溪访红字碑》诗:明溪遥指会溪东,宋代摩崖字沏红,上策攻心夸胆略,蛮酋稽首奏膚功,江来卯洞滩流险,山赴辰阳地势雄,为问当年谁草檄,张翘韦布在军中。也是把宋神宗时期的章惇经营梅山和张翘上书事,与稍前的宋仁宗时期第二次溪州之战混为一谈了。如何订正讹误,还原真相,也是当前地方文史研究界的急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明:沅陵明溪口摩崖石刻红字碑。 向洪彪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红字碑的碑文内容也有多种版本。由于传抄之误,与原文出入很大。为了真实还原红字碑内容,我们利用在乌宿地区的田野考察机会,以红字碑尚存文字为基础,与多家版本相参考,结合《宋史·职官志》的规则,对红字碑碑文目前的主流版本进行了校订。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给大湘西历史文化研究带来有用之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明 溪 新 寨 题 名 记</p><p class="ql-block">  至和二年冬,辰军责蛮人之慢,焚其下溪州,取铜柱大铛而还。</p><p class="ql-block">刺史彭仕羲以族奔向峡木浣洞。朝廷因止其进奉,及禁于市。后,蛮岁中饥,且稍为边患。嘉祐二年冬,简夫奉敕视三州边事。十二月至辰,与本路转运使王绰、州将窦舜卿,议复取落鹤寨至石马崖、岩溪十年间蛮人所侵官地。三年二月,同州将兵驻明溪,筑上下两寨。自三月十七日版筑,至四月十四日城成。破山开路,抵石马崖,既尽故地,又将兵城下溪州,用平其巢窠。六月仕羲以状伏罪,乞命请降,遂止是行,犒兵于新城。因列随军官员姓名,勒于崖石,庶久其传也。</p><p class="ql-block">殿中丞、充辰澧鼎州体量公事雷简夫题。</p><p class="ql-block">西京左藏库使、判湖北路驻泊兵马钤辖兼知辰州、充溪洞沿边都巡检使窦卿。</p><p class="ql-block">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同管勾军马公事尚书、兵部员外郎王绰。</p><p class="ql-block">  随军官员:</p><p class="ql-block">  辰溪县主簿、押土军徐骥;江陵县主簿、部粮王邦彦;借职押军戴恩;殿直、安福寨监押、押军队刘明德;殿直、四寨巡检、押军队尹政;待禁缺、州巡检、押军队何怀寿;内殿崇班、辰州驻泊提辖军队张璛。</p><p class="ql-block">  随军指使:</p><p class="ql-block">殿侍韩清、姚升、顾永叆、李昱、田成、王有济;三班差使曹振,借职张宗瑾;乡贡进士张颂监刊。</p><p class="ql-block">大理寺丞、辰州佥判、掌枢密甄升书。</p><p class="ql-block"> 辰州莲花池籍向洪彪、向言明、向先洁、向翔、向洲洋等于2024年7月18日整理校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明:沅陵乌宿二酉山下。 向洪彪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第二次溪州之战以彭仕羲为首的溪州各族归顺结尾。但是这场战争对辰州宋军的重创,也让后来治理辰州者忌惮三分。而在溪州方面,对于得而复失的旧地,彭仕羲始终放不下,事后曾多次出兵进攻宋军,兵锋直抵辰州界内石马崖下诺溪,并将诺溪据为己有,长期聚众扼守。就目前情况而言,石马崖是不是印子岩,诺溪是否是凤滩以下的落鹤溪,目前尚需考证。但是,此诺溪在明溪口的河对岸,离明溪口不远,是可以肯定的;而彭仕羲对落鹤坪一带得而复失的产稻粮区虎视眈眈,也是显而易见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明:莲花池向氏族谱和辰州府志。 向洪彪 摄</p><p class="ql-block">宋神宗熙宁3年(1070),仕羲被其子师采所弑,师采被其兄师晏攻杀。当此之时,章惇经营梅山,宋兵大兵压境,以辰州为据点向沅水上游扩张。彭师晏等被迫归还彭仕羲时代占有的诺溪地盘,退回会溪坪。而此时,宋军为了巩固侧翼,专心用兵于梅山,在会溪城离铜柱不远的茶滩南岸设置黔安砦,派驻兵员对溪州土司进行监视和压制。这一措施也为后来土司彭福石不堪辰州监视,于宋高宗绍兴5年(1135)被迫迁府于猛洞(现永顺灵溪福石城)埋下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明:沅陵莲花池明代古建筑。 向洪彪 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校订《明溪新寨题名记》碑刻内容,我们组织了祖籍辰州莲花池的永顺、古丈、沅陵等地的乡土文化研究者从2024年7月15日至17日,对二酉山地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走访考察工作,从文史档案,民间传说,历史遗迹,文化群落、物产分布、古代防务等方面,对二酉山,莲花池,血水潭,桐木溪,长坡,落鹤坪,高砌头,明溪口,凤滩,大常坪,金子溪,石岗界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查阅了《宋史》、《沅陵县志》、《辰州府志》、《永顺府志》、《莲花池向氏族谱》等大量文史资料。逐字逐句对目前流行版本按照碑刻文字进行校对订正;对碑刻脱落的文字,对照现有各种版本,参考古代典章制度和文化习惯择善而从;对于碑文断句和标点,按照古代汉文教科书《古代汉语》的标准进行校订。</p><p class="ql-block">限于学识水平的不足、时间的仓促,校订工作的纰漏是难免的,真诚希望内行人士不吝赐教,万分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明:参加红字碑考察校订活动的人员在二酉山莲花池调研。 向言明 摄</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周明阜,《凝固的文明》,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p><p class="ql-block">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p><p class="ql-block">3、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3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