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研究】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

逐光而行

<p class="ql-block">智力障碍学生的自理能力如何培养?</p><p class="ql-block">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那么,教师可以怎样做呢?</p><p class="ql-block">小步子,多循环</p><p class="ql-block">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思维不能像常人一样有的放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时可以把一个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动作,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操作动作学起,然后将分散的操作动作连贯成一个整体操作过程。</p><p class="ql-block">例如,在训练穿鞋时,教师可以把整个穿鞋过程分解成右脚穿鞋,左脚穿鞋。单脚穿鞋又分解出几个简单的步骤进行教学。</p><p class="ql-block">1、一手拿起鞋子</p><p class="ql-block">2、将同侧脚抬起放置于另一腿上</p><p class="ql-block">3、双手握住鞋帮,让脚指头对准鞋口,并伸进鞋口4、用力将脚伸入鞋内,顶到鞋尖</p><p class="ql-block">5、伸出食指插入鞋后跟,并用力将鞋后跟往上提,使脚后跟紧贴鞋底跟。</p><p class="ql-block">当左脚(或右脚)基本学会以后,另一脚的学习就相对容易。最终才让学生完整进行双脚练习。</p><p class="ql-block">运用激励机制</p><p class="ql-block">针对智力障碍儿童也如同常人一样喜爱听人表扬,厌恶批评的特点,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p><p class="ql-block">表扬过程中,一味地用枯燥的语言表扬,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可以利用食物作为奖励品适时给予孩子们奖励,有时也可以将奖品提升为红花,五角星,最终过度到简短语言表扬。</p><p class="ql-block">验收竞赛,反复练习</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设置几个竞赛项目,如系鞋带、穿衣服等项目。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学生为了取得好的名次,也会自觉地强化练习。像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化教育与训练,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能有效提高。</p><p class="ql-block">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教育训练计划,让每位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同时,请家长做好记录,学校再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p><p class="ql-block">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有特别的爱心和耐心,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引领学生,监督学生。同时,身为教师也应该上好每一节课。</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采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系统,该系统,通过动画视频、图片、游戏等直观形象的方式营造多元互动式课堂,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爱学,寓教于乐,真正让游戏在教育中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技术的力量为教师解决传统教学形式上不能解决的、难以呈现的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实现灵活教学,高效达成教学目标。</p>

学生

自理能力

教师

表扬

穿鞋

教学

智力

训练

障碍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