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1953年出生满71岁的老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现在应该说活得明白了。我们经过五几年的自然灾害,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在文革中每个朋友的家庭都受到不用程度的冲击。尤其是我,我的家。那时我们13岁,对人和事物刚刚懵懂,就不明白家里住的好好的四合院,街道主任就严厉的让我们搬家,搬到四处漏风的小东屋……。对我这个从红旗下长大的少年真的糊涂了。</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上的我,当是只有16岁不到。因为文化大革命,学生不能上学,工人不能好好上班。1969年8月,初中就等于没有好好上课,也没有学习多少文化知识,就把我们这些孩子都安排上山下乡了………。</p><p class="ql-block"> 我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九团六连,完达山的一个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 经过7/8年的东北/内蒙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很幸运我们能够纷纷的回城了,回家了。回城后,我们成家立业,生子。为生活奔波。但是我们幼儿的的朋友/伙伴永远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照片里我们都是一个学习小组的,我们都是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所以生活和工作稍微清闲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儿时的朋友!一定想尽办法找到我们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2005年我们相聚了,大家在一起相聚是如此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照片 从左到右:张桂琴/古守英/胡欣/陈英琪/陆桂英</p> <p class="ql-block"> 和我一起照相的朋友是陆桂英(小名)英英:性格温顺善良,不拔尖不张扬。她去的是内蒙兵团,1969年分手后,我们十几年后才见面,可以想象我们见面的情景是多么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站在中间的朋友张桂琴,退休前:北京四中的老师。能在北京四中当老师,可见从兵团回京以后是怎样努力提高自己。</p><p class="ql-block"> 那时 张桂琴在我们学习小组里作业做的最快,小时候大眼睛,最漂亮。不久我才知道小学时她曾在什刹海体校学武术2年多,牛吧!</p> <p class="ql-block"> 女生都见面了,学习小组的男生那里去了?照片中第一排穿红色T恤的韩志尚是我们在他家的门口等了两个小时,才从街坊口中得到他的消息,由英琪找到他的电话我们才联系上。</p><p class="ql-block"> 我的印象: 韩志尚是他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记得每天上学,他妈妈给他整理的干干净净,就连鞋子都是一尘不染。看见他就知道她妈妈是个勤劳智慧的好妈妈。</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又联系了在中医医院的大夫刘洪明,我们在一起聊起儿时愉快的事情,愉悦的心情可而知。</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最左面的是陈英琪,我的好朋友。文革中街道主任勒令我家从独门独院搬出来。那时应该是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遇到的了她们一家。文革中的患难让我们走在了一起,真正的患难之交。</p><p class="ql-block"> 英琪:聪颖/泼辣/快言快语。是我之前接触的朋友不一样的性格。我们可以无话不说,为朋友两肋插刀!</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左数第二个古守英。 2006年我们在古守英家的庄园聚会,古守英的爱人:王正热情的招待我们。</p><p class="ql-block"> 儿时我家和古守英家埃着就隔一堵墙,我家曾是她家的书房分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之前听我姥姥说:在她家住的之前,住着我姥姥的一个学生家。这个学生家长是美国华侨,信基督教。之后这个学生家长把房子卖了,把书房卖给我姥姥,我姥姥用五两黄金买下,后来古守英家就搬过来。</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两家离的进,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长在她们家,她的二姐美术学院毕业,在她家里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人体模特的油画,立体感很强,很美!她大姐专门画古典美人,那画上的美女栩栩如生,像要从画中走下来,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古守英也延续了她家的传统,心灵手巧,从兵团回京后,做古画古装饰的修复工作,这个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心里很是羡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守英家庄园住所的大厅内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2023年聚会时我们的队伍又扩大了、照片中两位先生,左数:邢铎/韩志尚。邢铎和我们大家有五十多年没有见面了,他也是我们小学一个班的朋友。五十多年刚一见面,仔细看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只记得他爱踢球,比其他男同学懂礼貌,学习很好。</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在一起谈天说地,这是老天爷带给我们的缘分。</p> <p class="ql-block"> 2023年五月疫情已经放开了,我们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聊家常。</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2023年年11月在“同和居”,天气很冷,大家从四面巴方赶来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后排的男生又增加了一位“陆秋尔”,我们班的同学,陆桂英的表弟。我们也是从小在一起,小时候他总是自己玩,不爱和女孩子凑热闹。很有个性。</p><p class="ql-block"> 现在他是我们小集体的摄影师!很辛苦!</p> <p class="ql-block"> 吃饭时,听别人在说有趣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2号“四世同堂”聚会,</p> <p class="ql-block"> 两位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全体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三位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愉快地享受老年生活,愿我们的友谊长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