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故乡有一种叫“四粒红”的花生,盛名远扬。在我走过南北西东,品尝过诸多种的花生味道后,仍觉得“四粒红“香味清新醇厚,入口或绵软或清脆却不油腻,能瞬间占据人的味蕾,令人口舌生津,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四粒红“,让我想到出来闯荡江湖的那些年。每次与大家小聚,几乎每一位朋友在受邀点菜时,要么青椒土豆丝,要么油爆花生米。其中都有这两道菜意思意思。一来这两个菜便宜,不挑贵的点,对主人是一种礼貌,对自己是一种谦卑;二来也是一种故乡情结。我们的梦想在白酒与红花生之间逐渐清晰。我们的友情在青椒和土豆丝之间日益浓烈。我们没有忘来时的路,踏着月色放歌,倾诉心曲,我们的诗兴与酒劲同时上头:“二两花生酒一斤,花生为魄酒为魂。魂魄皆归腹中去,摇晃归家不识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经摇摇晃晃的青春岁月,匆匆忙忙的江南与冀北,在骏马西风和杏花春雨中辗转行至疲惫的中年。我从未忘记过故乡的“四粒红”,它牵引着我的仆仆风尘,它映衬着父母憨憨的笑容,它代表着故乡的经济脉搏。”四柆红”像王维笔下的相思红豆,多少回高楼望断人不见,多少次灯花挑尽不成眠?故园那片滚烫的热土,让我时刻眷恋,与我血脉相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正值盛夏,故乡的花生长势应该已经“囊喷儿”了。一垄挨着一垄,一整片儿挨着一整片儿组成了美丽的田野。放眼望去,郁郁葱葱,无边无际。那是多么醉人的绿啊!密密麻麻的叶子上还滚动着清晨的露珠,挺直的茎倔强的连接着叶子与根部,在阳光和雨露的配合下完成爱的传递与交接。进入七月,花生开花了。黄色的小花躲藏在花生的叶片下面,低调,内敛。如果把花生叶比作翡翠,那黄色的小花就像钻石一样,不张扬,不炫耀却显示着生命的尊贵。迷人的黄花开在地上,果实却在地下生长。二次封垄后,让花生的子房顺利植入土地,根深叶茂,果实才会丰硕。每想到花生结果时,在我脑海中都有这样的画面:热油锅里撒入了大量的玉米粒儿,噼里啪啦的发生裂变。花生的成长应该也是这样,从无到有,充盈着土地的每个空隙,每个边边角角。花生果鼓胀胀的,每一个都长成结结实实的“白胖子”,剥开白色的壳,喜人的红果粒让人踏实,让人迷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放学归来时已是饥肠辘辘。大人们还在地里忙着秋收,吃饭还尚早。我会踩着梯子直接上到房顶,抓一把已经凉干的花生果垫一下肚子,说也奇怪,那个时候形成的记忆太深刻了。“四粒红”原始的朴实的味道,温暖了少年悸动的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放寒假。在村里有一户做花生买卖的人家,夜里打花生。就是用机器将花生壳脱去外衣,变成果粒。需要人工运输,一晚上能挣10块钱。那时候农村,除了种地有点收入,挣点外快的机会是不多的。母亲也报了名。母亲身体本来就不太好,我心疼她,我说我去干。我跟着队伍,从吃过晚饭一直干到凌晨,累个半死,第二天浑身上下哪都痛,在炕上躺了一上午。等母亲去领“工资”时,老板却对母亲说,你家孩子干活真是不行,还不如农村的“半拉子〞(相当于半个劳动力)。这要是念不好书,我看咋整?母亲回来说给我听,当时感觉自己受了极大的委屈和羞辱。我真的已经尽力了,那时候真的不知道劳动时还能藏奸耍滑。也有可能自己竭尽全力了,但必竟是一介书生,在别人眼里,还是不如农村正儿八经干活的劳动力 。或者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尽管过去了很多年,就像心灵上的一块伤疤,不敢触碰,一碰就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位堂叔,高考落榜后,硬着头皮回农村务农。当时,那也是一个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回农村饱受歧视,在别人眼里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干啥啥不行,吃啥都不剩的主儿。举个例子,几个人围在一起聊天,过来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递烟给另外几个人抽,独独把他让过去。尽管他不抽烟,但连让让他的意思都没有。甚至是都不正眼瞧他,时不时还要来两句风凉话。堂叔生得白净,高大,见到这种被人瞧不起的局面,也只能微笑忍着。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十年前你看我不起,十年后你高攀不起。堂叔刚开始做了不少小生意,但都收获甚微。最后找准了收购花生的渠道,做起了“四粒红”的生意。越干越顺,越干越大。现在已经上了规模,拥有了自己的工厂,有了流水线。资产很是丰厚。当年穷在大街无人问,现在富在深山有远亲。回忆起从前,堂叔感慨万千。他说感谢“四粒红”,感谢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起“四粒红”,让我更加怀念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前陪着母亲来过一次江南,看望我的小家。在火车站接到他们的时候,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东北特产。尤其以家乡的“四粒红”居多,恐怕有几十斤。父亲让我把“四粒红”给南方的亲友分一分,尝一尝,大老远的也没有什么可带的,都是自己家生产的。父亲的话真诚而实在,至今我还历历在目。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父母从远方的老家赶来看看我,看看我的小家,看看我的孩子。他们也就放心了。父亲病重期间,还想等病好之后再来一趟我的家,可是后期因为癌细胞扩散到腰椎,已经不能行走。离世之前的那几天,我时刻陪伴在侧,他说胡话时,还念叨着“花生、花生”,还惦记着弟弟种了那么多“四粒红“,说天不下雨,农民真是够呛啊。父亲走后,老天爷也心疼得流泪,连下了几场透雨。等到年底,当年的“四粒红“产量也是不错。</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问自己,乡愁到底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心灵深处的思念,是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是难以割舍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乡愁更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植根在我们灵魂中的文化一脉,是中华民族坚守和传承了几千年的诚信、勤俭、向善和感恩的美德。</p><p class="ql-block"> 乡愁是一盆杀猪菜的纯正;乡愁是铁锅贴饼子的绵长;乡愁也是一捧晶莹透红的“四粒红”,无论何时何地望见它,我都会一眼认出来,这是来自故乡的骄傲。我的根就在那里,我的祖祖辈辈就在那里,那里有我的亲人殷殷的期待和平凡的坚守。 </p><p class="ql-block"> 五更霜月到家梦,十载风尘为客心。远方游子漂泊的心和故园那片多情的土地永远融合在一起。扯也扯不断,掰也掰不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