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忠应庙位于东钱湖东岸下水村,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纪念北宋年间曾任鄞县知县的王安石而建,俗称王安石庙。在庙内设有王安石纪念馆,陈列王安石在鄞史迹。</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纪念馆”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郡县治,天下安。</p><p class="ql-block"> 千年前的北宋,一位年轻的官员来到一个滨海县城,在农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虽然他治(执)鄞只有短短三年,但鄞地却成了变法善治实验田,为其治国理政后全面推广变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这位青年地方官就是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这个滨海之县就是鄞县。王安石在鄞千日,影响千年。</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是“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县官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王安石在任鄞县知县期间在改革、修学、治水、勤政等方面的丰功伟绩,并以此说明县政治理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之于鄞地、之于东钱湖的影响是深远巨大的,不仅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精神的。千年来鄞地执政者接力奋进,执政为民,将富民利民、以民为本的县政治理思想潜移默化,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纪念馆陈列着王安石在鄞史迹:分生平概述、治鄞三载、鄞人德之,庙祀怀思、在鄞千日,影响千年四个部分。</p> 【生平概述】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1021.12.18——1086.5.21),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1047年至1050年间,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期间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贷谷与民、抑制豪强,尊师重教、培养人才,一系列改革实践在鄞县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影响鄞县千年的财富。元佑元年(1086),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变法历时16年,虽遭守旧派强烈反对,并随宋神宗病亡戛然而止,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尤其是朝廷财政有很大改善,由宋神宗刚即位时“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到中央积蓄钱粟“数十百巨万”“可以支二十年之用”。</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文学成就实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说服力,尽显古文之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之风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全集》《临川集拾遗》等遗世。</p> 【治鄞三载】 <p class="ql-block">心系民生,经游鄞县。</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就职七天后,开始用脚步丈量鄞县,体察民情。十二天内,走遍东西十四乡,调查研究,劝导乡民。这段“深入基层”经历,被王安石写成散文《鄞县经游记》。</p> <p class="ql-block"> 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从扬州淮南节度判官任上,主动放弃“馆职京城”,就鄞县知县。这是王安石服务苍生,治国理政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宋史·王安石传》记载:调知鄞县,起堤塘,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这些实际成为王安石后来变法尝试。鄞县由此成为王安石改革变法的试验地。</p> ①经游鄞县 兴修水利 <p class="ql-block">经游足迹</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鄞县经游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鄞县经游记》</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兴修水利工程,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政绩即是修复东钱湖。王安石通过发动民众恢复湖界、加深湖底、围筑堤堰和设置碶闸,使东钱湖得到前所未有的疏淩和修治,确保航行畅通无阻,解除鄞县北仑七乡农民水旱之苦,重新成为造福于民的“万金湖”。</p> <p class="ql-block">兴修水利 浚湖筑塘(一)</p> <p class="ql-block"> 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开始整治广德湖。</p> <p class="ql-block">兴修水利 浚湖筑塘(二)</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当年修整的平水堰</p> ②始办县学 肇兴教育 <p class="ql-block"> 庆历八年(1048),王安石将县治附近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的鄞县孔庙作为学校,鄞县始有县学。其时鄞县可以胜任老师的人才极少,王安石遍访山野硕老,终邀请到杜醇、楼郁、杨适、王说、王致五位饱学之士,史称“庆历五先生”。经王安石倡导,明州始有官学、书院、蒙学三个教育系统,从此鄞县开始出现较多进士,到了南宋,更有“满朝朱衣贵,尽是四明人”之说,形成了南宋的鄞人时代。</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邀请到的“庆历五先生”</p> <p class="ql-block">原鄞县孔庙仅存于世的“棂星门”(在今宁波市第一医院)</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离开鄞县后,写下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系统阐述自己兴学思想,以鄞县为例,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学术上,从南宋杨简到明清王阳明、黄宗羲,延至清代万斯同、全祖望,“浙东学派”名场四方。浙东文脉源远流长,王安石兴学有肇始之功。</p> ③贷谷与民 注重民生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在鄞县首先施行青苗法。在青黄不接之时,特出官钱,轻息以贷,至秋则田亩之入,安然足偿。王安石还“发粟”,以常平仓内储存的陈年粮食,径过借贷得以替换,使库中的粮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p> ④诗文书鄞 <p class="ql-block">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p> <p class="ql-block">水利文化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眷眷鄞县情</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才华横溢,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鄞县留下了数十篇文章诗词。王安石在鄞县创作的诗文,书写了他在鄞县的见闻和青年地方官为官一方的情怀。一些篇章得到古文领袖欧阳修的赞誉,并入选编辑的《文林》。这标志着王安石已经在文坛上锋芒初露。</p> 【鄞人德之 庙祀怀思】 <p class="ql-block">纪念王安石的祠庙有:忠应庙、灵佑庙、王荆公祠、福应庙、紫石庙、广德遗爱庙。</p> <p class="ql-block">纪念王安石的地名有:王公塘、安石岭、安石路、穿石碶、王安石公园(原半山公园)、王安石广场。</p> <p class="ql-block">鄞女墓</p> <p class="ql-block">鄞女墓介绍</p> 【在鄞千日 影响千年】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在鄞县为官仅仅只有3年多,但他之于鄞县,是发展之路的基者。</p><p class="ql-block"> 他当年领导民众疏淩的东钱湖,至今碧波浩渺,成为宁波人的“后花园”,他在北仑建筑仍王公塘,一度成为全国先进的海塘模式。王安石之后,鄞县不少继任者继承了他的治理思想和作风,使鄞县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千秋评说 百世流芳</p> <p class="ql-block">历史评价 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新时代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源泉</p> <p class="ql-block">鄞县境图</p> <p class="ql-block">熙宁变法主要措举</p> <p class="ql-block">熙宁变法主要成效</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在鄞县任职知县的三年时间,一上任就经游鄞县、兴修水利;始办县学、肇兴教育;贷谷与民、注重民生,为鄞县民众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因此深得百姓的人心,他真的是一位在鄞千日、影响千年的人啊!</p><p class="ql-block"> 发表时间:2024.07.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