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运用电视专题片的独特魅力吸引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抓住新人新事新特点鼓励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向辛苦的电视工作者学习![玫瑰][抱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时,感谢《六安新周报》的转发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关注一件新鲜事儿!大家知道吗?像《局外人》、《凡·高的故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著,它们的翻译者就是在六安这片土地上完成创作,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认识一位六安本土的青年译者,近距离了解一部文学作品是如何被翻译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场声】现在我是一位职业作家了,如果不把旧世界夷为平地,新世界就没有建造的地基。我在面对赞美和指责的过程中逐渐结出了一层冷峻的保护壳,人们总是出于一厢情愿的误会而喜爱某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厌恶有时反倒是对作家的一种赞美,反之亦然。我叫汪畅,土生土长六安人。2019年本科毕业以后在英国利兹大学进修了文学硕士,兜兜转转回到家乡,在这里开启我的翻译人生。青年译者 汪畅:因为家乡一直是我在留学期间最想回到的地方,家乡的美景、美食还有十几年来的生活习惯让我割舍不开这份家乡的情谊。目前为止我一共翻译了21本书,出版了14本,还有7本正在排队等待出版中。我们翻译圈的人都喜欢说一句话,“译著等身”,就是说翻译的书籍和自己的身高一样高才是最好的,那也是我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场声】最近出版的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比如说这个月刚刚出版的来自菲茨杰拉德的《一个作家的午后》,它是一本这个作者晚期的作品集,当时翻译了两三个月。一般都是从早上九点开始翻译,翻译到晚上睡觉前。我的朋友常常问我,做翻译工作是不是需要英文特别好?我说是,也不是,更需要中文好。翻译工作有一条通行标准——信、达、雅,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将文字翻译得越灵动越好。我的工作是把更多的外国名著,用我们的语言习惯再创作,它应该是适合中国人的读物,能够满足我们自己的语言审美需求。青年译者 汪畅:与文学翻译对应的就是所谓的叫文件翻译,文件翻译呢,就是一种一加一必须等于二的一种翻译,文学翻译它是一加一必然要大于二的一种创作型的翻译。翻译工作常常花费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我常觉得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从初稿到稿二、稿三甚至稿四,灵光乍现的时候很少,反复斟酌后可能仍觉得不完美,但或许不完美也是一种人生常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年译者 汪畅:读书一直是我终身的爱好,如果我能把我的爱好发展落地成一种职业的话。我想翻译会是我一辈子都想做的事情。虽然说翻译书籍并不是所谓的高薪的工作,但是它能满足我的精神生活,让我享受对于文字的审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场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体面的职业需要建立在公众认可的基础之上,因此一个人要学会无所畏惧、突破常规、开创先例、勇往直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记者/陈敏 罗守庆 李胜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载:六安电视台 直播六安,ID:zblawfb</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版照片均系六安电视台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篇短视频系六安电视台录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