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经典要有仪式感(转载)

微笑如歌

<p class="ql-block">喜欢《周易》,手头有几个版本,不过都是印刷的,即使是影印本,也是活字印刷的。跟其他畅销书一样,看了忘,忘了看,就是闲着翻阅。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读,心没沉下去,也就如水过地皮,湿了一点点而已。</p><p class="ql-block">近日,在山东画院看了中国传媒大学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书法教育家刘守安的个人书法展“大哉乾元——刘守安书写《周易·易传》经典文辞墨迹展”,这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细细体味经典?</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的书,多是用毛笔写的,写在竹简上、布帛上、宣纸上。纸笔砚墨,一样都不能少。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比如《周易》的卦辞、爻辞,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笔墨气息,人的气息,有思考的痕迹,有个人的情感,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人生百味,都有呈现。可我们现在读的时候,笔墨气息已经没有了,就是排版的一个个字,这样的统一排版模式,丢失了好多微妙的东西。刘守安先生一笔一画抄写《周易》,其初衷就是希望自己的书法展能变成一个阅读空间,让参观者在鉴赏书法艺术的同时领略文字传递的经典智慧。书法展在他这里实际上成了一种宣传经典的方式。</p><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这些年,刘守安先生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书法内容大于形式”的观点,既在大学讲堂不断讲授,也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书法作品传递这样的理念,试图矫正书法界对形式之美的过度推崇。他说:“学习书法不仅是沉潜经营点画之学,而且是在修炼毛笔书写技能中欣赏书法艺术与体认中国书法文化的综合过程。”</p> <p class="ql-block">有位画家曾说过,开始学画,只是临摹,临摹古人的笔、意、墨、形,但必须敬畏古人创造的经典,亦步亦趋。20年之后,技法都掌握了,再去画自己想画的,所谓意在笔先。但是,画什么心中就得有什么,敬畏什么,是内心深处的敬畏,而不是装模作样。装模作样,是自欺欺人。画竹,胸有成竹,不是竹子的形,而是竹子被赋予的高洁品格。这样画出的竹才有神,才是活的,心中有了禅,才能写出禅意,否则,图有其形。所谓力透纸背是也。</p><p class="ql-block">同样,书写《周易》,自然就得对《周易》有敬畏,敬畏来自对经典的理解。刘守安先生始终觉得《周易》中蕴藏的哲学智慧值得更多人体悟,“它是人对世界认识的概括,既涵盖个体人生,也涵盖当下的社会生活。尽管其诞生的时代距今非常遥远,但在今天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我们认识自己、生活和世界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p><p class="ql-block">刘守安先生书法不追求个性险怪,力求温雅平正,目的就是降低书法的识别门槛。他说,“如果你写得太怪,大家都不认识,那么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看罢他的书法展,我也想用毛笔把《周易》抄一遍。进而想到《红楼梦》也是用毛笔写的,曹雪芹抱病而书,忍饥挨饿,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咱就不能抄一次吗?如果真用毛笔抄,对经典的理解肯定更深刻,更能捕捉到经典的微妙。用毛笔在宣纸上抄写,那才是浸润式的,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在抄写过程中,更能体味经典创作的不容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解了吗?没有。学习刘守安先生吧,拿起笔来,亲近经典。</p><p class="ql-block">大部分经典都是一笔一画诞生的,是在飞机、高铁发明前诞生的,是不追求速度的时候诞生的,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我们的先人在灯下为了一个字而绞尽脑汁,我们读的时候,目光却轻轻划过,漫不经心。这怎么可以呢?所以,对经典,就得另眼相看,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正襟危坐、沐手而书,规规矩矩,让读书有仪式感,也许是对待经典最好的态度。(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逄春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