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吴江,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南部,西临太湖,地处江南水乡,河湖水系发达。自幼常听祖上用吴语说起吴江,只知是苏州郊县,鱼米之乡,盛产稻米和丝绸,是富庶的乡下。</p><p class="ql-block"> 我无数次地去过苏州,但很少走近吴江。近年来随着苏州地铁四号线的开通,之前頗陌生的吴江突然进入了我这无车族的眼帘,也改变了我对那里“乡下头”的老印象。吴江地处的东太湖区域名为苏州湾,此岸线已被多年打造成“东太湖百里风光带”,成为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端休闲度假地。吴江的太湖新城也已頗具规模,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 同时令人惊喜的是向往已久但因交通不便未成行的同里古镇,竟离苏州湾不远,就在四号线的终点站,可谓“近在咫尺”,其他周边古镇如黎里古镇等也有专线可达。真是变化巨大,日新月异啊!</p><p class="ql-block"> 时值盛夏,趁高温稍息赶紧动身,走近吴江,体验那里的古朴风情和现代风光,追寻历史,展望未来。</p> <p class="ql-block"> 夏日黄昏苏州湾日落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东太湖生态园,太湖畔的绿野,湖水清澈,水生植物茂盛,是个休闲、骑行锻炼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夏日高温下太湖里孤独的採菱人。</p> <p class="ql-block"> 东太湖生态园里的帆船码头,拥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粉红码头。</p> <p class="ql-block"> 苏州湾阅湖台如意桥,黄昏时分8字形桥体灯光已闪烁。</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的苏州湾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同里古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苏州吴江,宋代建镇,至今已千年。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将古镇分隔成七个小岛,又由49座古桥将小岛连成一体,白墙黛瓦的建筑依水而立,似一幅江南水乡的国画。初来感觉同里蛮古朴,乡土气息浓郁,小桥流水人家,据说正是这别样风情让同里古镇赢得了“东方小威尼斯”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临河而设的茶座、餐桌,浓浓的绿荫下蜿蜒延伸百米,盛夏的黄昏时分想必十分热闹。</p> <p class="ql-block"> 鱼鹰在船头站久了,不叫表演就下不了水,热得有点不耐烦了。</p> <p class="ql-block"> 绿荫下古朴的商店、民宿和饭店,淡淡的本土风俗,不同与周边的其他古镇,很少见红红的蹄膀脚爪。</p> <p class="ql-block"> 饭店师傅在河里洗着一大淘箩的鲜菱角肉。</p> <p class="ql-block"> 狗狗嫌热,下河洗了个澡,上岸一抖毛上的水珠,爽!</p> <p class="ql-block"> 狭窄幽深的小巷,灰白斑驳的砖墙,似乎在默默地叙述着古老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廊棚下,简单的桌子上放满了墨绿色的兰花,老人伴河而坐,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所建,园名来自“左传”的寓意“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园内有住宅、庭院和花园,为晚清江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也是古镇同里的一张最具份量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畹芗楼,退思园园主家庭起居之处。五楼五底,南北相对,一式落地长窗,檐廊相接,楼与楼之间由复廊相连,形成一个四方的整体,典雅大气。</p> <p class="ql-block"> 荫餘堂,退思园的主厅,为主人接待贵客和操办婚嫁丧事的地方。这座建筑不仅设计上独具匠心,意境上深得“思过”之美,悬挂的巨幅对联“水榭风来香入座,琴房月照静闻声。”更添诗画般的清雅,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 退思草堂乃内园的主体建筑,古朴素雅,室内陈设清雅。堂前宽阔的平台伸入水中,亭台倒影,景色如画。</p> <p class="ql-block"> 由于盛夏炎热,高温难耐,不能在外久留,浏览景区不免有点走马看花,难以静下心来仔细观看品味,吴江,也只是走近而已,他日当会再来。</p>